最新故宫博物馆教后反思故宫博物院教学反思(大全18篇)

根据对教材以及学生情况的分析我设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宫的建筑布局及特点。

2.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教学反思《故宫博物院教学反思》。

3.通过领略故宫博物院的宏伟艺术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进一步发扬民族的创造精神,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美好而努力学习。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

(2)认识并学习方位词语的准确运用。

(3)以太和殿为例,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难点:

(1)学会按照空间顺序来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2)领略故宫博物院的宏伟艺术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从实际出发,遵循知识传授与能力发展相结合,形象感知与逻辑思维相结合,性情陶冶与知识拓展相结合以及以学生为本位的原则确定本课的教法:1.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兴趣。2.让学生当导游,从总体上把握全篇说明顺序、建筑结构及布局,增强学生对空间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学生自由的读课文第三段。用几个什么词来形容你听到的,读到的,看到的九寨沟的水呢可以用书上的词。

学生很快说出了"清澈见地、五彩缤纷、高低错落、谓为壮观……"我们在看看这些词语,总结出,湖泊是从色彩上吸引人的,而瀑布是气势上吸引人的。请学生自由读出湖泊色彩的美,怎么美就怎么读。请学生读,其余学生听,共同评议,比赛读。瀑布的句子请男生读,要求读出瀑布的气势。评议后全班读。

接着整体读第三段,读前提醒:将你体会的美的不同读出来。

二、弱化一二段,疑问带过。

九寨沟这样迷人,你们想去吗可是它在什么地方我们怎样才能去呢请你们做个小导游,介绍给我听听吧。

三、观看《神奇的九寨》音乐碟,整体感知全文。教师在一旁提点文中用的词语。

思索:

本文很美,但是我们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内容的理解和感受上,我们不要只是想交给学生课文写的是什么而是交给学生课文是怎么将这样美的景观写出来的。这才是我们教学的目的。在本文的教学中,我紧紧把握这一点展开教学。

上完公开课《故宫博物院》之后,我感觉在一节课内完成两节课的教学任务,有点仓促。我之所以敢这么上,主要是想换一种崭新的教学方案。

读过福州一中陈日亮老师的书《我即语文》,曾见书中谈到若想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就不应该把一篇课文上得支离破碎,而应该相应设置若干种课型,这些课型分别安排自己的主攻目标,比如,有只给学生自主学习的预习课,有教师主持引领的新课教学,有集中巩固旧课的复习课,还有作文专项值得的课型和学生修改的课型,等等。于是,我想尝试将必须花两教时解读的课文,分成两种课型来上。这种上法,肯定会改变之前传统的教学模式,比如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程序上,都会产生一定的变化。

公开课上完,我在来个班进行了调查,好中差的层面都咨询过这样的问题:“《苏州园林》那样一节课教一半两节课完成教学任务,而《故宫博物院》那样前一节课预习后一节课教课,你说那一种教法你更喜欢、听得更清楚?”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我:“像《故宫博物院》这样上比较好。”我再问:“可是,《故宫博物院》上的太匆忙,进度太快,你全听明白了?”“听得懂啊,不会太快!”这样,我也就放心了,因为我这堂课没有误人子弟。

语文教改的口号喊了这么些年,最基本的信念是“以人为本”,以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为旨归,这跟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不矛盾。了解学情、尊重学情,是教师进行校本教研并实施教学的重要依据之一。当然,20xx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和厦门市中考说明,也是老师严格施教的主要根据。这里就不赘述了。

本课是一组非连续性文本,由四篇材料组成,其中有对故宫博物院进行全景介绍的说明性文字,有关于太和门被烧的故事,以及来自官方网站的游览须知和平面示意图。这些材料中既有文字介绍,也有图片提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课文前面提供了两个阅读任务,引导学生运用前面学到的阅读方法,有针对性的展开阅读。

在课堂上,为了完成阅读任务一,引导孩子们重点阅读了材料一,同时,对照材料四对,故宫博物院的整体布局结构进行了了解和认识,并让学生在示意图上画出了故宫参观路线。

其次,为了完成阅读任务二,精读了材料一中关于太和殿的介绍,并引导学生看示意图。

在学习本课时,着重训练了学生对于行踪词和方位词的运用,并进行了写话训练,但效果并不理想,部分孩子用词不够准确,表达不够清楚,不能够准确地描述位置与行踪。

同时,在材料一的学习中,再一次巩固复习了说明方法的运用,让学生继续找到文中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这是学生们第一次学习非连续性文本,所以学习效果不很理想,再加上材料篇幅较长,部分学生不能够准确提取文本中的关键信息,所以没能完成阅读任务,这足以证明学生的阅读能力弱,进而理解能力也就弱。

教学目标:

1、研读文本,总结说明对象的特征。

2、欣赏语言,学习如何紧紧围绕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

3、品味语言,感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生动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欣赏语言,学习如何紧紧围绕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

2、品味语言,感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生动的特点。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朗诵课文第一段开课。

二、行走的风景:

1、请静静地读课文,随作家一路行走一路欣赏故宫风景,请把作家所到之处标出来。(理清空间顺序)。

2、行走文本里你从哪些语句中感知到故宫博物院的特征?(学生找出文段并交流。)。

三、寻找“最美解说词”:

3、对比中总结说明文需围绕事物特征进行说明,总结本文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准确、生动。

4、指名诵读原段(做朗读指导)。齐读下面的段落,感受省去的语言魅力。

5、分工寻找并验证其他地方体现语言“准确、生动”的语段并交流及诵读。

四、课堂总结:

1、请班长至颁奖词:最美解说词:说明文,介绍的是对象。

2、思考:黄传惕凭什么获奖的?(说明文写作经验交流)。

五、作业布置:

用所学到的方法写一篇校园解说词。

课堂实录。

师:(上课铃声响过)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

师:来给同学们上课的前两周老师去了趟北京,“在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黄传惕的《故宫博物院》。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一段。“在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五百多年历史了。”

师:请静静地读完课文,请随作家一路行走一路欣赏故宫风景,并把作家所到之处标出来。

师:这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故宫?

生:空间顺序。

师:行走中故宫留给你怎样的印象?请用一个词概括。

生1:壮丽。

生2:雄伟。

生3:雄伟壮观。

师:在作者的笔下,故宫博物院呈现了怎样的特征?请用作者的词语概括。

生3: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师:板书(特征: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师:行走在文本里,你发现哪些语句能让你捕捉到故宫博物院的这些特征?

生1:“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从这段,我看出故宫博物院的“宏大壮丽和建筑精美”的特点。

生2:“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从这里我能感受到故宫博物院的“建筑精美”。

生3:“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然有序。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从这里我感受到故宫“布局统一”的特点。

生:太和殿。

师:文中哪些段落写到太和殿?

生:5、6、7、8段。

师:这是我朋友写的太和殿的解说词,他想请咱们帮他琢磨琢磨写得怎样?请同学读,并请大家对比原文,认真分析并给予他中肯的建议。

生:学生对照学案找不同。

师:(片刻)我们交流一下想法吧!

生1:和原文比老师朋友写的解说词少了一些生动的描写。(举例),这些描写能体现故宫建筑群的“宏大壮丽、建筑精美”的特征。

师:请把文中描写性的语句勾画出来。请你读读看,读这些句子你有什么感受?

生2:感觉到故宫的宏伟。

师:是啊,故宫的特征就在这些生动的描写中体现出来。所以说明文为突出事物特征所需,语言也需生动形象。(板书:生动)。

生3:和原文比,老师朋友写的解说词少了一些数字,我觉得原文更具体。

师:对。具体的数字能客观实在具体地说明事物的特征,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具备“准确”的特点(板书:准确),说明文的语言有的准确平实,有的准确生动。而这篇课文语言上就具备“准确生动”的特点。

师:还有想交流的吗

生4:原文中的“约”省了,不够准确。

师:这些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往往能“准确”地概括事物的特征,也就符合说明文语言必须“准确”的要求。

师:在对比中我发现黄传惕的解说词要比我朋友写得好。

师:现在咱们来欣赏一下作家的原文,请咱班朗诵高手为我们朗诵前一段。

生:读书。(在这位同学读后稍评价)。

师:同学们,你觉得这些文段该怎么读?从语气、语调上给同学提建议吧?

生1:我认为该用中速读。

生2:我觉得应该读铿锵一点。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这种语速语调齐读下面一段。

师:现在我们分工找找看,左边找“准确”特点的语段。右边找“生动的描写”的语段。

生:寻找,交流。(边交流边要求学生诵读描写生动又体现事物特征的语段)。

师:“最美解说词”征集活动结束了,颁奖结果是黄传惕的《故宫博物院》获得“最美解说词”的称号。请班长向黄老师致颁奖词。

班长:

颁奖词。

说明文,介绍的是对象,突出的是特征。语不在惊人,而在平实准确;言辞不在华丽,而在具体生动。黄传惕的《故宫博物院》条理清楚地说明了故宫博物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语言平实自然,生动优美,使听众悦耳,让读者舒心,所以它是当之无愧的“最美解说词”。

师:说说黄传惕获奖的“绝招”是什么?

生:说明文讲究抓住事物特征介绍,介绍特征时语言要准确,也要生动。

师:请使用今天黄传惕教给你的写说明文的“绝招”写一小篇《蒙自三中》的校园解说词吧!

(下课铃声响起)。

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谢谢同学们!下课!

生:起立!老师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红河的送教下乡活动结束了,《故宫博物院》的教学也结束了,但反思本堂课,虽说突破了说明文教学的枯燥乏味,很巧妙地设计了教学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但课堂中还是有很多的不足,如果还有机会再展示这节课,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弥补不足:

一、课堂上老师的表现再投入些,用老师的激情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

杨琼老师的课堂让我触摸到老师的一颗热血沸腾的心,她对学生的每一句评价,每一次发问似乎都暖了学生的心窝,而我的课堂是那样的冷静,仿佛老师只是一个简单的引导者而非参与者。要让学生满心投入到课堂中来,老师的情感感染少不了,因此,如果再有机会展示这堂课,我将在教学激情上多投入一点。其实也提醒了我,平时要在自己的教学基本功上多下功夫,扎实自己的教学基本功,加强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让自己无论面对什么课堂都能迎刃有余。

二、加强课堂的无痕性打造,让课堂像水一样静静流淌。

优秀的课堂应该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老师的每一次发问都应该自然而然推动课堂的前进,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水到渠成,自然生成。如果再给我一次展示此堂课的机会,我将加强每个教学环节的衔接训练,让课堂更自然,让学生和老师感觉不到课堂的预设痕迹。尤其是“寻找最美解说词”的环节,如赵玲师傅说的:还是有老师挖好了坑给学生跳的感觉。所以,在这个环节上我还得下功夫琢磨语言的表述和对学生的引导,让每个教学环节都自然生成,让课堂像静静的流水流进学生的心窝里。

三、语文课堂不忘语文的“根”,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文本是语文课堂的阵地,品味语言是语文课的灵魂所在。因此不论是《故宫博物院》还是任何一篇课文,老师的教学设计都永远要坚守住“根”的理念。以深挖文本为根本,品味语言为主,坚守语文味的课堂阵地,以教会学生读书为最终目的。语文老师要不忘语文的初心,只有永远保持一颗语文心,才能在语文课堂上绽放自己,也才能引领学生走进语文的殿堂。

封志莉。

《故宫博物院》作者按照空间顺序,抓住中轴线,由南向北,详略得当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我着重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去研读文本;让学生自己总结课堂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自选作业尽可能地面向全体学生并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

本节课上的比较成功的地方是:

1、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以播放故宫图片作为情境引入,这一活动的设计,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接着,让学生概括故宫建筑物的特点,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

(1)用故宫的图片导入,激发兴趣,贴合文本。

(2)通过多媒体展示故宫建筑平面图帮助学生直观的梳理写作顺序。

(3)用故宫建筑群直观的图片和故宫视频资料的播放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统一的特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能够更好地突破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1、字词注音字形展示。

2、简介你所了解的故宫。

第三部分,通读课文,理清思路,安排学生再次回归文本。学生在前面的铺垫下,胸中有了“丘壑”,阅读文本就不会有大的障碍。

第四部分,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我通过问题为导引,学生阅读文本就有了明确的目标任务。我设置的问题是:

1、在“前朝”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大殿?为什么要把它作为重点的解说?

2、在“内廷”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宫殿,它的功能是什么?

3、在介绍太和殿时,立足点是什么?按什么顺序介绍的?在书中圈点出方位词。

4、太和殿为什么要设在中轴线上?其内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

5、“后三宫”的图案和前三殿有什么不同?这一部分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同学们按小组进行讨论,完成问题。弄清了前朝和内廷的功能区别。特别是第3个问题的设置,同学们通过找方位词找出了立足点,初步掌握按空间顺序写的文字,要有一个立足点。否则就无法确立方位。

写太和殿时,深入到太和殿内,其位置在中轴线上、其内景有众多的龙的图案,特别是金銮殿的布置等问题,在学生热烈的探究、讨论中得出结论:太和殿集中体现了皇权这个中心,突出了皇帝的威严。

这一部分也体现了详略处理的技巧。就是不能平均使用笔墨,应该突出重点。

为了及时巩固提升所学,重温介绍建筑物的方法,我设计了第五部分“美读课文,我做导游的环节”要求按一定的说明顺序来介绍我们的校园。由于同学们身处校园之内,天天在校园生活,所以不会感到无话可说,问题设置符合学生学习实际。学生介绍时必然要选择一条主干线作为参观路线,沿着主干线依次介绍。一位同学重点介绍了“诚信石”和本班教室,我问他原因,他认为“诚信石”位置居于中轴线上,又是学校的校园文化的核心所以应该详细介绍。至于自己的班级是自己天天生活的地方,最有感情所以要详细介绍。学生理由充分,也体现了教学效果较好。为了配合学生较好的完成这一任务,达到拓展延伸的'效果,我展示了“建民初级中学校园平面图”和“建民中学整体鸟瞰图”建民初中整体布局一目了然,学生介绍起来降低了难度,而且也加深了学生爱校的感情。

课前让学生浏览网站,查找资料,搜集有关故宫的图片和资料。资料由各位同学朗读或用自己的话介绍。学生提供的资料包括故宫的修建经过、规模、作用、地位和与故宫有关的重大史实,介绍这些资料,有助于学生熟悉说明对象。这一过程,为学生理解课文作好了准备,又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针对八年级的学生首次接触说明文,于是我采用和视频与文本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在上课的第一个环节,我由最近热播的后宫剧来引出本文的主角——故宫博物院,再播放本文朗读视频,让学生单看视频,领略故宫的宏伟壮观。这一整体感知的环节的完成将近用了十分钟,接下来学生们就与我一起完成课后第一题,这一环节也完成得非常好。接着就引出了本文的说明顺序——空间顺序,再挖除太和殿的详细描写的'三段让学生判断这些又穿插了什么逻辑顺序来写。现在想来,本身学生对于逻辑顺序就不大理解透彻,我应该在黑板上罗列出框架再详细地让学生自己分析这一部分是用了什么逻辑顺序的,这是本课的一个预设失误。

特别是让学生简介故宫,大部分学生会查找一些资料,起到了熟悉课文的目的。

为了及时巩固提升所学,重温介绍建筑物的方法,我设计了第五部分“美读课文,我做导游的环节”要求按一定的说明顺序来介绍我们的校园。由于同学们身处校园之内,天天在校园生活,所以不会感到无话可说,问题设置符合学生学习实际。学生介绍时必然要选择一条主干线作为参观路线,沿着主干线依次介绍。一位同学重点介绍了“诚信石”和本班教室,我问他原因,他认为“诚信石”位置居于中轴线上,又是学校的校园文化的核心所以应该详细介绍。至于自己的班级是自己天天生活的地方,最有感情所以要详细介绍。学生理由充分,也体现了教学效果较好。为了配合学生较好的完成这一任务,达到拓展延伸的效果,我展示了“建民初级中学校园平面图”和“建民中学整体鸟瞰图”建民初中整体布局一目了然,学生介绍起来降低了难度,而且也加深了学生爱校的感情。

第七部分,布置预习。

总之,本节课较好的体现了语文学科课改的要求,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充分。课堂热烈、有序,预设生成比较自然流畅,但也有点拨过多,对学生潜力引导发挥不够,内容安排过多、学生展示人数较集中的遗憾。我会在以后教学中不断学习改进,力争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补记:这节课上完以后,我又听了我校赵启兰老师和雷娟老师的同课异构。赵启兰老师设置的“故宫知识我抢答”环节,搜集了一系列故宫方面的知识点,通过学生抢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对学习本课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雷娟老师课堂布置了让学生解说自己的教室,学生们把金銮殿的写法活学活用,在选择观察点、运用方位词,教室各景点介绍详略方面做得很不错,课堂练习提高了学生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对我也有很大的启示。

一、这堂课成功的地方:

2、密切联系学生的学情,讲说明文没有陷入枯燥的僵局,遵照“文史不分家”的经验之谈,把故宫博物院放置于中国封建王朝顶峰时期的文化背景之上,为相对积累匮乏的学生补充了大量有益的人文历史知识,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对他们是一种良性的熏陶,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习说明文的兴趣。授课台风洒脱大气,课堂环节的衔接自然流畅,在课堂上营造出“故宫”的一点氛围。

3、通过一组故宫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让学生能够深入课堂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而实现了本篇说明文语言准确而生动的特点的教学。

5、在不枯燥、不平板的授课过程中能够兼顾对于说明文基础知识的巩固,例如: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文结构。温故而知新。

6、设置了适当的讨论环节和课后思考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各个课堂环节间穿针引线的语言运用还算得体,导入和小结有一定的文采和思想性。

二、这堂课需改进的地方:

1、由于做公开课我担心一课时完成不了,在实际教学中,我的课堂设计完成前半部分显得紧凑,还需要更优化,更合理。

2、对于学生的预习工作安排得还不够到位,读课文的遍数还不够,以致学生对文本的体味还不够深,课文里一些细节没有捕捉到,从而在课堂上思考、发言受到了一点点限制。

3、讲课要更好地做到详略得当、文理并茂和文情并茂。

4、课件要做得更加精美,运用链接来给学生带来更美的感受,做到课文、课件、讲课呼应起来。

5、要更好地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应及时给予鼓励性的点评,不要轻易地否定一个学生地回答,要更加讲究点评的说话方式。

6、在学生回答问题前,应让学生更充分地思考,这样回答问题的质量就会更高。一些环节可以转换成让学生当堂说出,对于临下课几分钟的处理可以更加随机应变,变成处理一下《目标检测》上的部分重点习题。

3、条理清晰,学习循序渐进。学习过程从情境导入到自主学习到重点研读到课堂小结再到拓展延伸。条理清晰、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故宫博物院》是现行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单元课文。在多次的教材改编(版)过程中仍保留了下来,足见其有一定的“可教学性”。已多年未执教八年级,因此反复看了几遍课文。这是本册说明文单元的第4篇课文,属课内自读课文。教学要求主要是学会用空间顺序来说明事物,这也是本册说明文唯一一篇以空间顺序来说明某一建筑物的课文。空间顺序的说明顺序,学生在小学阶段就有接触,还写过诸如介绍“我的学校”这样的习作,似乎教学起来困难不大。但在第一遍阅读时,我依然感觉到阅读的难度——故宫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对一个假如从来没去过故宫的学生来说,对众多的.宫殿、门楼和迷宫一样的布局,一定还是会有很多的阅读障碍。

比如文中提到的学生熟悉的“天安门”,就会误为是故宫的大门,好像进故宫就是从“天安门”进去的。再比如“像一条玉带”的“金水河”,在阅兵场景电视镜头里,它就在“天安门”的外面,桥上还有五座汉白玉石桥。但文中偏偏就有一句“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后经查阅资料,才知道金水河有内外之分)对于在北京生活的作者来说这些都似乎是司空见惯,但对北京既熟悉又陌生的学生来说却是凭添了不少疑惑。怎样让学生通过文本来清楚的了解故宫的布局,进而了解作品的介绍顺序和作者的思想情感,成了我备课时思考的一个主要问题。

人们介绍故宫,常常举出三个引为骄傲的“九”,就是九千多间房屋、九十多万件藏品、九百多万件档案材料。要写故宫,真有点像俗话说的:“老虎吃天,不知从哪里下口。”……我想,写故宫,最起码的要求就是要把故宫的面貌、总体布局、主要建筑物的位置和功能等,向听众和读者交代明白,不要让人像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形容的那样“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结论:从后来听课老师的反馈来看,认为本课教学目标切合学生实际和本课特点,教学设计能以学生的“学”为主导,教学问题设置难易适中,重难点突出,作业设计既能使学生巩固知识,又能引导延伸学习。

二、从教实施过程反观教学预设。

课文是按照参观顺序,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详略得当的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表达了对故宫的热爱和赞颂。文本并不难,但说明文一向不太受学生欢迎,没有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不够吸引学生。

回想这堂课教学设计还不够精心。有些枝节,无关紧要,大可以删去。课堂设置了让学生代入导游身份来自学课文,虽然课堂看上去热闹,实际上学生没有学到知识,没有开动脑筋,不可取;要把学生放在自己的心里,想想他们可能有问题。再让我上这一课,我想大刀阔斧,删减枝节。初读课文时,就应让学生理清课文说明顺序,不要那些简单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找出故宫的整体特征,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以太和殿为重点,再分析5-8段,找出能反映太和殿特征的语句,太和殿的特征就可以反映整个故宫的特征。

课后我反思,除了教学设计不够完美,对学生的了解与课堂驾驭能力有待提高。许多学生从未到过故宫,甚至对故宫了解十分有,这不可避免。回顾这堂课,对于学生的回答,我尽量予以评价,并尽量从细处着手。日后我需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的想法,思考他们的'重难点,分解问题,设置小问题,多培养自己的引导能力和调控课堂能力。既然教授这一节课,就要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感受到劳动人民的智慧,由衷的产生民族自豪感,要让说明文生动起来,让每个学生以故宫为骄傲,都想到故宫去,他们虽小,不能很好理解,但这种文化共鸣需要尽早培养。

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3.本课在教学中,运用了多媒体教学,课件比较简洁,结合课文内容讲解,同时又不过分突出该手段的替代和渲染作用,效果较好。在课后作业部分,让学生当一回小导游介绍故宫博物院,这样的课外练笔设计可让学生复习课文内容,补足课堂上没有讲解的景点内容(如:后三宫等),另外,又可锻炼学生的再造想象能力。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在文本探究中,不断质疑为什么采用这种说明顺序,怎样采用这种顺序。学生在深入探究中明白必须根据说明对象来确定最合适的说明顺序。在空间顺序说明时注意确定立足点和准确的方位词。在有了清晰的认识之后,进行说话训练,学生比较容易学会。

THE END
1.轻松获取国库高清图片,实用攻略分享!主机测评本文分享如何轻松下载国库高清图片的攻略。通过简单步骤,读者可以获取高质量的图片资源。文章介绍了常用的图片下载方法,包括使用专业网站、搜索引擎以及图片聚合平台等。还提醒读者注意版权问题,确保下载的图片合法合规。本文旨在帮助需求者快速找到心仪的图片,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https://www.zovps.com/article/index.php/post/434861.html
2.近期资讯故宫博物院成立于1925年10月10日,是以明清两代皇宫和宫廷旧藏文物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大型综合性古代艺术博物馆,是世界文化遗产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https://img.dpm.org.cn/about/info_recent.html
3.小红图小红书高清原图下载,关注小红图公众号、使用小红图小程序,一键下载保存:高清原图、无水印视频、文案素材,支持小红书等平台http://www.xiaohongtu.cn/pc/video.html
4.故宫数字化之旅,每日下载,探索古老文明的魅力体育器材每日故宫下载是一种新的探索方式,让人们通过数字化手段了解和体验故宫的文化和艺术,这不仅方便了人们对故宫文化的了解,还让古老的文明在数字化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通过每日故宫下载,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欣赏文物、了解历史、感受宫廷生活,这种传承与创新的方式,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丰富人们的http://blog.gsfire.cn/post/3042.html
5.适合小白学习的故宫图片下载方法。–书格然后去D盘打开“故宫图片下载”那个文件夹,点“dezoomify-rs”,在上面的地址栏复制地址:“D:\故宫图片下载”,仔细看下图。 回到刚才那个运行的页面,输入”cd”后,空格,然后把复制的“D:\故宫图片下载”内容粘贴在后面,回车。出现下图: 接着,把这段 dezoomify-rs -l --compression 0 -H "referer: minghuaji.https://www.shuge.org/meet/topic/46441/
6.故宫博物馆插图格式素材网站图片免费下载故宫博物馆插图格式 腾讯云 ai代码 chat版智能助手,随时随地帮你解答代码相关问题.你摸鱼,我来肝! 腾讯云 ai代码 chat版智能助手,随时随地帮你解答代码相关问题.你摸鱼,我来肝! 【最早中国/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系列插图 【最早中国/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系列插图 3d max转c4d格式教程!#c4d #3d max#雨田侃https://www.zcool.com.cn/tag/ZOTY0NzcyNA==.html
7.故宫博物馆平面图素材故宫博物馆平面图高清图片素材下载摄图网图片库智能匹配故宫博物馆平面图图片素材专题,该故宫博物馆平面图图片大全提供:故宫博物馆平面图高清图片、故宫博物馆平面图摄影图、故宫博物馆平面图素材等。助您故宫博物馆平面图图片素材设计丰富灵感、充实故宫博物馆平面图素材。我们欢迎您下载正版图片素材,授权https://699pic.com/image/gugongbowuguanpingmiantu.html
8.中国博物馆素材中国博物馆图片中国博物馆素材图片下载觅知网为您找到279个原创中国博物馆素材图片,包括中国博物馆图片,中国博物馆素材,中国博物馆海报,中国博物馆背景,中国博物馆模板源文件下载服务,包含PSD、PNG、JPG、AI、CDR等格式素材,更多关于中国博物馆素材、图片、海报、背景、插画、配图、矢量、UI、PS、免抠,https://www.51miz.com/so-sucai/3576003.html
9.免费或开放使用!全球博物馆海量高清图片资源汇总图3:直接下载高清大图 2、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地址:https://digicol.dpm.org.cn/资源内容:故宫博物院开放的数字馆藏,可以查看5万多件套包括绘画、法书、碑帖、铜器等25个门类珍贵文物的高清图片。 图1:故宫数字文物库 图2:5万多件艺术品图片 图3:点击浏览大图3、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地址:https://www.metmusehttps://www.360doc.cn/article/31405017_937424651.html
10.故宫博物院图片大全北京故宫博物馆景点高清大图欣赏→MAIGOO图库故宫博物院图片大全|北京故宫博物院位于北京故宫紫禁城内,是在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本次小编为您推荐故宫博物院图片、北京故宫图片、故宫博物院北京图片供您欣赏。https://www.maigoo.com/tuku/520968.html
11.[故宫博物院平面示意图]图片免费下载千图网为您找到917张故宫博物院平面示意图相关素材,千图网还提供故宫博物院平面示意图图片,故宫博物院平面示意图素材, 故宫博物院平面示意图模板等免费下载服务,千图网是国内专业创意营销服务交易平台,一站式解决企业营销数字化、协同化,实现营销转化效果增长!https://m.58pic.com/tupian/gugongbowuyuanpingmianshiyitu.html
12.台北故宫博物馆高清国画书法合集710张232GB台北故宫博物馆高清国画书法合集 网络多渠道收集,删除重复图片后,约710张TIF高清图片232GB,百度网盘下载。 TIF高清图片格式适用于印刷、喷绘、临摹等场景,图片更清晰但体积也更大,用电脑Photoshop打开。可以使用Photoshop转换成JPG图片格式。 下载地址(百度网盘) 提示:此处内容永久会员专享,赞助本站赠永久会员。 非永久会https://www.nbfox.com/vip-only-taipei-palace-museum-paintings/
13.新版小学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教案+导学案+课时练+说课内容提供方:微传网络 大小:6.89 MB 字数:约4.13万字 发布时间:2022-12-22发布于河北 浏览人气:58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新版小学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教案+导学案+课时练+说课稿+类文阅读+配套练习).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https://m.book118.com/html/2022/1215/7040044013005024.shtm
14.中国北京故宫(故宫博物院)图片素材下载卓特视觉可下载尺寸 S M L F 授权范围 个人自媒体、学习交流等用途 电商平台、网站、公众号商业配图 宣传页、海报、杂志等线下用途 设计模版、主题皮肤、实物商品等 户外广告及展会展览等 电视台广告、影视广告等 获取授权加入购物车 关键词查看更多 城市体系结构保护地标博物馆亭子中国亚洲历史入口皇帝北京传统地球闸门龙古代https://www.droitstock.com/image/detail/30373460
15.故宫博物院的简单图片手抄报历史博物馆手抄报简约北京故宫小报手抄报docx3页 故宫博物院手抄报大比拼 故宫博物院课手抄报 历史博物馆手抄报-蒲城教育文学网 故宫博物院手抄报大比拼 参观故宫博物馆的手抄报 爱的手抄报 内容北京故宫手抄报怎么画故宫手抄报图片大全参观故宫博物院手抄报 北京故宫手抄报怎么画 我的家乡手抄报 故宫博物院手抄报大比拼 简约北京故宫小报https://www.puchedu.cn/shouchaobao/1809109.html
16.北京故宫博物馆花式卖萌图片雍正也摆剪刀手(组图)李清照“卖萌照” (图片来源:台湾ETtoday东森新闻云网站 ) 近日,故宫博物院再次成功通过花式卖萌吸人眼球,成为坊间热门讨论话题。印象中严肃的历史人物,雍正帝、鳌拜等集体卖萌;幽默搞笑的崇祯帝生平故事,其实竟然是销售广告。快来看一下各地的博物馆是怎样脑洞大开,花式卖萌的吧。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1209/01/22010781_518887162.shtml
17.Python爬虫实战(基础篇)—10获取故宫博物院—故宫壁纸(附完整代码文章浏览阅读1.8k次,点赞29次,收藏19次。python爬虫获取壁纸python获取图片python爬虫基础知识_如何爬虫博物馆数据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636075/article/details/1350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