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站,我们来到自然博物馆的“冰雪奇缘——驯鹿与民族文化展”,感受冰雪世界的魅力。
在这里,您可以从容惬意地放慢脚步,感受来自冰雪世界的清凉,了解驯鹿的科学知识,品读与驯鹿相依相伴的传奇故事,感悟驯鹿民族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北极圈地区虽然不是人类宜居之地,却也并非生命禁区,而是多种动植物的家园。驯鹿,就是北极圈“硬核生命”大家族中颇具传奇色彩的杰出代表。
毫无疑问,驯鹿为圣诞老人拉雪橇的故事只是一个美丽的神话,然而,驯鹿确实是一群执着的、从不畏惧路途艰辛遥远的“行者”。千百年来,驯鹿群每年春季向北、秋季向南,年复一年地在环北极圈的森林与冰雪间长途迁徙,风雪无阻,从未中断。
对于长期在北极圈附近定居的多个民族来说,驯鹿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在冰封万里的广袤雪原上,他们追寻驯鹿的足迹辗转迁徙,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驯鹿文化,演绎了人与鹿相依相伴的传奇故事。
那么,在千里冰封荒凉肃杀的茫茫雪原上,驯鹿以何为生?它们为何历尽辛苦地长途迁徙?驯鹿民族有哪些特殊的生产生活习惯?他们为何与驯鹿相伴迁徙?驯鹿文化有何特点?
如果您也有这些疑问,就来“冰雪奇缘——驯鹿与民族文化展”揭开谜底吧!
票价:本次展览为收费特展,成人全票价20元/人
展览地点:北京自然博物馆临时展厅
特别提示:
天坛公园
从自然博物馆向南步行400米,就到达了今天的第二站——天坛公园。
今年的京城,拥有一个敢热敢雨的夏天。裹挟着大量水汽的倾盆之雨,正是夏末秋初主角。多日的降雨,让古木遮天的天坛更添凉爽。
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又经明嘉靖、清乾隆等朝增建、改建,建筑宏伟壮丽,环境庄严肃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天坛的文物古迹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保护和维修。历尽沧桑的天坛以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宏伟的建筑风格,成为东方古老文明的写照。
何以销烦暑,此坛有清风。初秋时节,相约天坛,且记得出游需防护,入室莫贪凉,大雨随时避,天坛乐时游。
当然,别忘了品尝“网红”祈年殿冰激凌哦。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天坛内东里7号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
(先农坛)
从天坛公园西门步行13分钟,即可到达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先农坛)。
先农坛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重修,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先农神的地方。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就位于北京先农坛内,这里远离喧闹的街市,环境清幽,古柏参天,绿树成荫,别有一番韵味。它是我国第一座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国古代建筑技术、艺术及其发展历史的专题性博物馆。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主要藏品有堪称中国沙盘之最的“北京旧城模型”、中国藻井艺术孤品“北京隆福寺藻井”、按比例缩小后外观和结构与实物相同的“北京天坛祈年殿模型”,以及众多反映中国古代宫式和民间建筑的模型、大量的建筑文物和标本等等。
其中,被誉为“稀世国宝”的“北京隆福寺藻井”珍藏于气势恢弘的太岁殿内,是国家一级文物。
不妨来这里惊叹于古人的智慧,体会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