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云对话:国宝级文物如何飞入“寻常百姓家”?

故宫是中国文博界顶级IP。无论是建院近百年的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还是开馆不久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都在透过故宫承载的中华文明养料,滋润着国人的文化心田。

博物馆已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在数字技术加持下,一方展厅如何生动地融通古今?从业者怎样更好地拉近文物与普通百姓间的距离?“王谢堂前燕”又当如何飞入更多“寻常百姓家”?

中国新闻网“文明的坐标”特别节目“故宫文化云对话”,近日邀请故宫博物院数字与信息部副主任于壮、沈阳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首席研究员焦天龙,就“数字时代文博产业发展方向”等话题展开云上对话。

对话实录摘编如下:

数字化变革,助力博物馆“超越时空”

于壮:如果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数字故宫”的特点,在我看来就是四个字:“超越时空”。它有形又无形,既能以大家看得到摸得着的多元方式呈现出来,又打破了物理世界的边界和局限,变得博大广阔;既承载着博物馆的传统,又具备在任何时空被访问到的未来感。

故宫博物院在1999年正式提出数字故宫建设的目标,今天回头来看,这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故宫博物院发展的必由之路。从采集、挖掘数字资源,到转化成普罗大众看得懂的数字内容,数字故宫的构建过程是立体的,背后有大量的工作。未来故宫博物院会脚踏实地地站在自身实际需求的角度,充分且适度地运用好数字技术,为事业发展赋能。

李理:沈阳故宫是清初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建设的皇宫。作为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我们在研究IP时会注意特色。如沈阳故宫东路建筑的帐殿式建筑格局,反映了少数民族政权的八旗制度,也具有满族早期渔猎民族的文化特征。又如皇太极的袍服、清早期使用松木雕制的印牌和信牌等文物,以及满族旗袍文化等,都是沈阳故宫的文化特色。我们尽可能地把这些作为特色IP来推广,就像“大政殿雪糕”一样,融入文创产品的研发。

直播很受年轻人喜欢。我们会请专家就文物展览方面和历史文化方面进行解读,并开展直播。这很受欢迎,经常会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观众。通过这种形式,我们可以更好地把传统的博物馆展示给观众、特别是年轻人。

这次开馆有九个展厅,第一展厅用来介绍紫禁城的身份转变乃至故宫博物院的变迁,这是一个庞大的主题。因此策展团队与北京团队共同制作了数字化的故宫分布图,节点式地创建了一个宏观的、具有强互动性的展览,不到十分钟就能将整个紫禁城的演变历史演绎完毕。虽然不能把故宫搬到香港,但可以用数字化的方式让大家沉浸其中。

另一方面是古今对话,我们有一个展厅专门邀请香港当代艺术家对话古代艺术品,反映年轻一代如何思考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还有一个展厅从设计角度展示中国古代器物,并邀请香港工艺大师和设计师解释他们如何传承和创新传统工艺。这让从故宫博物院来布展的同事们也大吃一惊,说没有见过这么展出文物的。效果非常好,是现在最受欢迎的展厅之一。

国宝级文物,这样“飞入寻常百姓家”

于壮:对线上运营的数据分析显示,数字故宫用户中,年轻人的比例越来越大,这种变化非常明显。我们在数字故宫的宣传和服务中也抓住了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追求美的愿望,以及对审美的文化诉求。最近故宫博物院上新了一款数字产品“紫禁城365”,把积累多年的故宫美图,包括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中紫禁城的物候变化等等,集中呈现给广大网友。很多网友看完觉得“原来故宫这么美”。通过审美的传递,从而吸引更多观众走进故宫,发现这种美。

故宫藏有一把春秋时期的青铜剑“少虡剑”,剑脊上有20个字:“吉日壬午,乍为元用,玄镠铺吕。朕余名之,胃之少虡”。大概意思是:“壬午这天是个好日子,我造了一把好用的剑,用的材料主要是锡和铜,我要给它起个名字,就叫少虡。”我们的微博文案很贴切地写了一句话:“这就是古人刻在剑上的一个朋友圈吧”,收获了大量点赞。有网友说:“好家伙,这条朋友圈晒了整整2500年”。一个古今通用的例子,一下子就拉近了跟年轻人的距离。

年轻人玩梗,绝大部分是在寻求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需要不断地强化社交属性。所以数字故宫的内容、产品和服务一定要跟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结合起来,更符合年轻人的需求,显现出文博行业与时俱进的一面。

比如在游览过程中,大家拿出手机拍照,就会实时弹出科普介绍。包括我们的大政殿、崇政殿、凤凰楼、台上五宫、文溯阁,以及展厅里的重要文物。得益于前期的数字化建设,观众可以用自己的手机来游览沈阳故宫,同时了解重要的建筑和文物。

如今,沈阳故宫的建筑结构以及很多文物完成了数字化采集甚至3D形式的高清采集,这些数据将更好地服务公众。得益于此,没有来到博物馆现场的公众也可以观看虚拟展示。未来数字化服务基础完成后,我们会着重于“服务”二字,更好地让传统文化通过数字的形式走入观众心里,随着他们回家。

焦天龙:如何让现代观众从生活中欣赏、体会传统艺术,和文物拉近距离,是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一个挑战。在展览的设计上,我们会利用故宫博物院优秀的国宝级文物,设计一些故事线,以贴合香港观众的需求。

香港人喜欢喝茶,所以第二展厅记叙了清代紫禁城一天的生活,观众会发现皇帝也喝茶,尤其是乾隆的三清茶茶叶;同时我们展出了好几个火锅,香港人叫“打边炉”。他们非常感兴趣,说原来皇帝也吃火锅,他不光吃火锅,还吃得很精致,器物非常讲究。

香港人懂马,这在香港是很重要的社会现象。我们设计了以马为主题的特展,把故宫一些了不起的藏品,包括郎世宁名作拿来展览,方方面面拉近和香港观众的距离。目前这些尝试还是比较成功的。

都是“故宫人”,三地携手“天涯共此时”

在策展过程中,我们会侧重于如何讲好故事,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展览,如何赢得观众青睐。所以无论是展览的取名、内容设计、形式设计,还是数字化展示,我们都更注重为观众、特别是为年轻人提供这种服务。博物馆展览,也愈发得到年轻人的喜欢。

焦天龙:香港是融会中西的重要窗口,传统文化和海外文化的共融营造了它的独特性,我们一定要立足香港,发挥香港优势。

这次开馆的九个展厅,绝大部分是与故宫博物院联合策展,镇馆之宝也来自北京。同时,我们还与巴黎卢浮宫达成合作,把卢浮宫和故宫的文物放在一起,从全球角度来展示马文化。未来我们会沿着这个方向继续下去,在展示故宫所藏和中华传统文化方面做更多努力,与其他博物馆加强合作。

我们和故宫博物院老大哥是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他们是“甩”不掉我们了(众笑);也希望将来和沈阳故宫也多多合作(李理:非常欢迎)。此外,我们和全球各大博物馆都在建立联系,未来会有一系列项目推广。

于壮: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趋势不可阻挡。我们要积极拥抱它,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同时做到守正创新、行稳致远。我们要运用好数字技术,在把住文化根脉的同时,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提供正向文化服务。

记得在2018年1月31日有一场天文奇观,俗称“超级蓝血月全食”。据说150年才发生一次,上次是在同治五年。故宫所有摄影团队集体上阵,从当晚7点到凌晨1点,在故宫中拍摄了各个角度的天文奇观。

THE END
1.近期资讯2024/12/14“文明先锋——凌家滩文化玉器展”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开幕新 2024/12/12故宫博物院与南京市考古研究院签订合作考古框架协议新 2024/12/12故宫博物院“吉光片羽——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雕版文物展”展览设计获2024年德国红点奖新 2024/12/11“故宫零废弃”项目亮相COP29,展现中国文化遗产地应对气候变化的绿https://www.dpm.org.cn/about/info_recent.html
2.故宫博物院“吉光片羽——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雕版文物展”展览日前,故宫博物院设计团队自主完成的“吉光片羽——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雕版文物展”(雕版馆)展览设计方案,在全球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斩获“设计界奥斯卡”之称的德国红点奖(Red Dot Award)品牌与传达设计大奖。该展览将在德国埃森、新加坡和中国厦门的红点设计博物馆展出,并在红点设计官网和年鉴中刊登。 https://www.mct.gov.cn/whzx/zsdw/ggbwy/202412/t20241213_956927.html
3.春节观展指南紫禁城里过大年,南京看猪年特展展品主要精选自故宫博物院珍藏,并得到中国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沈阳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天坛公园管理处等单位的支持。通常,故宫博物院内的展览都局限在斋宫、永寿宫、延禧宫等处,而午门与东西雁翅楼是其中最大的展厅。本次展览除了午门展厅以外,还将紫禁城整个开放区域打造成春节文化的展场,春节元素随处可见。https://m.yicai.com/news/100109075.html
4.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每日环球展览tianzhaoshenzi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Hong Kong Palace Museum)是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合作项目,位于西九文化区西端,2022年7月建成开放。博物馆展示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和世界其他重要文化机构的文物藏品,主要还是以清朝文物为主,游览时间大概半天, https://art.icity.ly/museums/9ffiex0
5.新春特辑2024到博物馆里过大年独家地点:故宫博物院 午门正殿展厅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和以波斯、阿拉伯为代表的西亚文明,一直是亚洲大地上最为灿烂的文明之光,如日月同辉。二者的相遇相知,不仅让彼此直接获益,更辐射带动着周边古代民族、国家的发展。本展览汇集国内外8家考古文博机构代表性藏品,展品总数达266件(组),展现中国https://news.artron.net/20240209/n1129340.html
6.故宫博物院主要展厅介绍行业新闻橙牛数字故宫博物院主要展厅介绍 摘要: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更大的博物馆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本文将主要介绍故宫博物院的四大主要展厅,包括文华殿、太和殿、紫禁城、钟表馆等。通过对每个展厅的详细介绍,带领读者深入了解故宫的历史和文化,感受中国古代宫廷文明的魅力。 http://www.qiyezhanting.com/news/24288.html
7.故宫看门人单霁翔院长退休,重温2019年故宫“大事件”3月4日,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发布会上,公布了从2019年下半年持续到2020年底的数十项展览将分布在故宫博物院各处展厅,包括午门正殿及东西雁翅楼、文华殿、武英殿、东西六宫、神武门等处。 发布会上,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院长也详细介绍部分展览的内容及展览项目筹备进度等。单霁翔称,从2019年下半年起,故宫将逐渐推出大家期待的https://m.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264052.html
8.我在香港逛“故宫”,太太太能出片?《凝土为器——故宫博物院珍藏陶瓷》 展期:常设展览 3号展厅 150余件故宫博物院的明清两朝宫廷典藏瓷器,将不同时期的风格串联起来,是统治者和贵族阶层地位的体现,也折射出他们的艺术品味。 ?《龙颜凤姿——清代帝后肖像》 展期:常设展览 https://i.ifeng.com/c/8TO61ZFhv0F
9.故宫博物院在30公里外山村开建分院,当地人告诉橙柿互动:盼了好几故宫北院还将具备哪些功能? 故宫博物院的建筑本身就是文物。而宫殿不同于博物馆,很多空间并不适合作为展厅,以至于相当多的文物难有与公众见面的机会。 都海江介绍,北院区的建设可以解决本院的安全问题,包括古建筑、参观观众和可移动文物的安全。 故宫是我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已有603年历史。 https://news.hangzhou.com.cn/shxw/content/2023-01/29/content_8457711_0.htm
10.“廷壁生辉”:故宫博物院首展清宫旧藏挂屏古代艺术澎湃新闻澎湃新闻获悉,7月6日,“廷壁生辉——清宫旧藏挂屏展”在故宫博物院神武门展厅开展。挂屏,属于屏风中的一种,主要安设于室内墙面之上,起到装饰与点缀立面空间的作用。清代挂屏的制作手法与艺术水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曾广泛应用于宫廷的大小殿阁之内。故宫博物院现有清宫旧藏挂屏九百余件,是数量最多的一类屏风,其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987660
11.故宫讲坛第31讲丨孙淼:传统与现代——故宫展览幕后的故事古老的紫禁城宫殿自1914年起就作为展厅向观众开放。在这一百多年的历程中,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故宫展厅在不断调整、升级,经历了多次改造,展览策划与设计的理念也在不断更新。 讲座通过简要回顾故宫博物院发展历史以及在当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阐明故宫展览变迁的大背景。在此基础上介绍全院展览规划调整,并通过案http://anlaischool.nwu.edu.cn/info/1037/1125.htm
12.北京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中国的一座综合性博物馆,成立于1925年10月10日,位于北京紫禁城内其藏品包括但不限于明代、清代皇宫及其藏品。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首批国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世https://www.qwbaike.cn/doc-view-5814.html
13.台北台北故宫博物院游玩攻略简介,台北台北故宫博物院门票/地址/图片/同时,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也做得别具一格,非常精致兼具实用性,值得购买。 2024-12-06IP属地:天津 ?举报?点赞 ^_^古玩虫^_^ 5分超棒 台北故宫博物院在台北市北的士林区,门票250台币,这里有馆藏文物近70万件,汇集了中华文化的精粹,展厅分一馆和二馆,主要一馆有三层展厅,由于藏品众多每三个月部分https://you.ctrip.com/sight/taipei360/19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