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宫变网红,内地游客为什么爱它?文博文物文化博物馆全国博物馆

以前问香港年轻人将来想干什么,都说当律师、医生,或者进大公司、做金融。现在他们告诉我,想做艺术、考古或文物修复。

最近,一场“中华文明溯源”特别展览,让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成了整个大湾区的明星场馆。

约5000年前的红山玉龙、4000年前的玉琮,吸引着无数游客到访这座坐落维多利亚港旁的“新故宫”。

从2022年7月3日正式向公众开放到今天,香港故宫馆已接待游客近280万人次,其中非香港本地观众高达70%。

这座经典金红故宫配色的现代化建筑,连带整个超高人气的西九文化区,成了赴港游客必打卡的新去处。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说,他曾经问过许多内地游客:在内地有那么多历史悠久的博物馆,为什么会专程来看香港故宫馆?

“有些东西在北京都看不到”,这样的回答颇出乎他的意料。

到底是谁在香港故宫馆门外排队?这座建筑为整座城市带来了哪些机遇?它对于大湾区又有怎样的价值?

借着这次吴志华馆长来上海的机会,带着这些问题,外滩君与他进行了一番深入交流。有些观察和答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吴志华,资深博物馆专家、历史学家与艺术行政人员,投身博物馆策划及管理工作逾三十年。曾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副署长,负责管理该署的文化机构。

以下来自吴志华馆长的讲述:

开馆两年近280万人次

70%来自香港之外

最近在香港故宫馆展出的《中国银行(香港)呈献:中华文明溯源》特别展览,很受本地观众欢迎,因为之前能在香港看到这么大规模中国古代文明展览的机会不多。

内地观众可能对这类文物已经习以为常,各地的博物院都有几千年的东西,但香港这方面比较匮乏,而且这么全面和完整地介绍中华文明的起源,内地也不多见。

我们做这个展览的中心课题,就是中华文明究竟有多悠久。我记得在三四年前,我们在自己博物馆里写“中华5000年”之类的表达时,也有些外国专家提出异议,因为在外国有不同的观点,认为我们的文明只有3000多年。

这个展览里的很多文物都来自5000年前,红山文化中晚期的玉龙,这么精致的做工,不是“文明”是什么?

我们尤其想让学生观众来看,大家光读教科书还是不够,要来通过这些文物近距离看到古人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这和香港之前的文博场所的观众组成是很不一样的,以前是海外加内地占30%,本港观众占70%,真是很大的变化。

我有过疑惑:北京有故宫博物院、也有各省市博物馆,都是这么好的博物馆,为什么要特地跑到香港来看?

观众们告诉我:你们有些文物在北京都看不到。

可能是故宫太大,大家找不到展出文物的地方。更重要的是,他们来看的不单单是一件件的文物,还有整个呈现故宫文化的博物馆,这是一个整体的参观体验,享受这个空间独特的感觉,可能和内地的博物馆不太一样。

2016年公布这个项目的时候,人们觉得,不过就是在香港建一个展示故宫藏品的场所。然而,当香港故宫馆开幕后后,大家才真正感受到它的独特魅力与不同之处。

羡慕上博“带猫进馆”

两地有相近的城市气质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如今达到的影响力,超越了一家“地方博物馆”。这样的影响力包括国际也包括对内地观众,我们能明显感受到观众群正在变化。

大家都知道香港旅游不便宜,游客当然要精打细算,只有觉得值得来,才愿意花这个钱。如果他觉得这个东西不好,一定会批评你。

卡地亚展最近在上海博物馆,之前一站就是在香港故宫馆。还有很火爆的三星堆大展,也是先在香港展出。以及之前英国国家美术馆的“从波提切利到梵高”,同样是上博和香港各一站。

这三个展览在香港都做得很成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如果一个博物馆的定位合适,能满足我们观众群的需要,就能带动整个城市的文化艺术吸引力。

以上海为例,上海过去是一个商业城市,经过过去20多年的发展,上海有一流的博物馆,除了上博还有大量优秀博物馆、美术馆、当代艺术馆。

可是人们觉还想要更多,现在消费力强了,个个展览排队火爆。古埃及展也是这样,150元票价都抢不到票。

上海和香港这两个地方,如今在城市气质上的确越来越接近了,这其中有几个原因。

这两座城市的历史DNA很接近,都是受到外国殖民影响很深的城市,但两地的发展节奏各有不同,上海更早和内地同步,香港则一直要到1997年才回归祖国。

两座城市都有庞大的观众市场,同时我们的专业人员视野都比较开放,善于创新,对市场的敏感度很高。

甚至前不久的“古埃及文明大展”,上博还能带猫进去,我看了都觉得哇很大胆,我们会考虑更多因素,不太敢这样。

有这样相近的城市性格和文博视野,那合作的空间就很大。我觉得亚洲发展文化产业,例如上海、香港、东京和首尔等就更容易形成默契,未来我们会多寻求一些城市间的互动。

现在有了大湾区的概念,这对于香港故宫馆有特别的意义。

世界上的湾区都有个重要特点,那就是开放。纽约和旧金山都在湾区,上海在地理概念上也是湾区,这些城市都有开放的性格。

这样的湾区城市,经济发展都很快,民众富起来后就对文化有需求。

如今大湾区的构建,对香港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有高铁把我们连接起来。

比如香港和作为设计之都、创意之都的深圳对接,和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广州对接,大湾区在整体上就有了现代和传统、国际和本土的交织。

不把博物馆本身当艺术品

给予观众更多尊重

现在新的博物馆和美术馆,都倾向于找国际建筑大师来设计。

他们会把建筑当做艺术品来做,注重自我表达。如果这样一座外国设计师的漂亮建筑放在香港是否合适?又如何体现在地性?

更重要的是,博物馆是功能性建筑,对于这些名气很大的设计师来说,他未必会把我们的实际需求和观众体验放在首位。

我们最后为香港故宫馆选择的设计师是严迅奇,他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

他很了解香港的人文历史,同时也是一个出色的艺术家,擅长平衡建筑的艺术性与功能性。

现在呈现出现代性很强的香港故宫馆,其中也有大量传统元素,在空间观感上,它和整个城市景观有连接。

我们互相讨论了很多,严迅奇充分了解博物馆的需求,比如放文物的展厅不能有自然光,有些公共空间则可以有自然光照进来。

有些要求很细,哪块地面是用木地板还是地毯,这里的墙面必须垂直,因为如果是斜面那展柜就没法放了,等等。

香港故宫馆的座位很多,以前的博物馆里都不敢设太多坐的地方,就是怕观众坐下来吃东西不肯走,甚至会睡觉。但我们馆里基本不存在这种现象。

观众能感受到你给他们的尊重,他们也会尊重你。而且现在观众的文明水平提高很多,不只是香港。

贫穷区转型艺术热土

香港年轻人有了新志向

我在西九龙出生长大,现在又回到了位于西九文化区的香港故宫馆工作,这对我个人来说当然有特别的情感。

上个月我在香港中文大学讲课,就提到了我小时候的故事。当时西九龙是很穷的地方,有很多船坞停着小船,我们家就是住在这种小船上。

我爸爸妈妈没有受过教育,现在想想我的成长过程是挺奇妙的,那时候很难想象父母都不会写字,家里又这么穷,孩子却能变成知识分子。

这是香港奇妙的地方,社会是开放的,如果你努力就能向上发展,找到自己的事业。

西九龙经历过贫穷,我个人也经历过贫穷,这对我们有一个好处,是明白了如何让文化艺术面向广大普通民众,不要限于精英化、受过高等教育的小部分观众,经济条件有限的人群也有观赏的权利。

西九文化区现在有艺术公园、自由空间、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M+和戏曲中心,曾经贫穷的区域变成了文化艺术中心,这和我个人的发展经历很类似,从一个穷孩子变成文化工作者。

我感恩在那个年代能找到这样的机会。现在需要思考的就是,我们作为文化机构,该如何为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提供这样的机会,如何开拓年轻人的眼界,鼓励他们超越自我。

我们经常与年轻观众进行互动,积极组织各种活动,鼓励大量年轻人参与其中。例如“香港故宫学生文化大使”计划,每年会吸纳100多位文化大使,为他们提供文物修复工作坊、实地考察、博物馆导赏讲解培训等活动,加深他们对文物及博物馆专业的认识和兴趣

其中有很多大学生,会就此更深入了解博物馆工作的专业知识,成为文博事业的未来人才。

我观察到香港的年轻人,和内地年轻人一样开始慢慢对文化艺术感兴趣,我身边有一些朋友,孩子都进入博物馆工作。

以前问香港年轻人未来的职业,都是说律师、医生,或者进大公司、做金融。现在很多人告诉我他们想做艺术、想做考古或文物修复。

这几年,很多香港孩子到北京大学念考古,我们都知道学考古是很辛苦的,大量的田野考察工作,可他们会觉得这很有意义,这也和国家现在对考古工作越来越重视有关。

博物馆学每年都在变

为香港培养更多跨界人才

1981年,我18岁,第一次坐火车到北京看故宫,这对于那个年代的香港大学生来说是很震撼的。北京好大,大到令我当时有点不习惯,满街男男女女都是蓝色衣服。

以前看故宫都是从书上看,第一次亲眼看到这份历史摆在眼前,那么宏伟的建筑,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文物,感觉真的很不一样。

香港故宫馆是我人生的第三份工作,第二份是在政府文化部门任职。另外我在香港中文大学当客座教授,之前教过10年的博物馆学,现在工作忙了,只能做一些不定期的讲座。

教博物馆学其实很辛苦,因为每一年博物馆界的变化都很大,我需要每年更新,所以过去10年讲课内容串在一起看会发现很大变化。

我了解过欧美和澳大利亚大学的博物馆学课程,会把博物馆专业细分成不同领域,收藏、展览、教育、管理等等特定的体系。

这几年我发现,他们的课程因应社会需要出现一些转变,比如博物馆如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共荣、去殖民地化、社会福祉等等。另外有一些新议题则是集中在博物馆与观众的关系。

最后我提出博物馆3.0新典范的说法,包括跨界化、市场化、产业化、年轻化、科技化和同化等新趋势。

科技化是香港故宫馆目前的重点。其中多媒体在展览中的运用比较成功,我们也希望借助这些多媒体内容,为香港多培养一些科技与文化结合的人才,未来还有针对展览的人工智能的开发。

跨界化也很重要。香港故宫馆和大学、表演艺术团体、旅游机构等不同行业的团体都有合作,把我们的展览内容、讲座直播接入某些第三方的app和网络平台等等。

对博物馆来说,这已经不再是原本狭隘的以卖票为主的市场概念,而是要考量整体文化消费的市场营运,以及开拓新的产业机会。

比如看今天有多少人在线看了这场演讲,听到第几分钟时候退出,大家对哪些内容感兴趣,这些都对了解我们的观众起到重要作用。

THE END
1.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建立于1925年,是在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文物收藏主要来源于清代宫中旧藏。https://www.dpm.org.cn/
2.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首页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示九百多件来自故宫博物院的珍贵文物,不少都是首次于香港公开展出。当中部分藏品更是从未对外公开展出。博物馆亦定期举办有关中国文化艺术的特别展览,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珍品。 中国银行(香港)呈献:中华文明溯源 展览聚焦「探源工程」的考古发掘以及一百年以来中国考古的重要发现。一百多件展品来自https://www.hkpm.org.hk/
3.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去哪儿网(Qunar.com),覆盖国内外机票、酒店、度假、门票、租车、接送机、火车票、汽车票和团购等多个领域,帮助旅行者聪明地安排旅行。https://m.flight.qunar.com/shark/active/cc16868c594f193f4d7f198d810db018?sightId=517967
4.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门票价格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门票预订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示九百多件来自故宫博物院的珍贵文物,不少都是初次于香港公开展出。当中部分藏品更是从未对外公开展出。博物馆亦定期举办有关中国文化艺术的特别展览,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珍品。 百样玲珑 ─ 卡地亚与女性 展览时间:2023. 04. 14- 2023. 08. 14 https://m.tuniu.com/menpiao/4397809
5.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电话,地址,价格,营业时间(图)十一月下旬的时候去了趟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时候天气还不错,可以先到售票处买门票也很方便,可以用支付宝实时兑换汇率。 里面观展比较安静,普通票可以看七个展厅,因为 展开评价 dotSource: length_relaxed: pic_cover: 回应 2024-12-04 23:32 每天想https://www.dianping.com/shop/k5GHt9wpLmr87uWN
6.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目標是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博物館,推動公眾對中國藝術和文化的研究和欣賞,以嶄新的策展手法展示九百多件來自故宮博物院的珍貴文物,絕大部分珍藏瑰寶更是首次在香港公開亮相。博物館更設有故宮學堂、多媒體設施、互動裝置及餐飲休憩空間,為大家帶來獨一無二的文化體驗。 https://www.westkowloon.hk/tc/hkpm
7.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每日环球展览tianzhaoshenzi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Hong Kong Palace Museum)是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合作项目,位于西九文化区西端,2022年7月建成开放。博物馆展示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和世界其他重要文化机构的文物藏品,主要还是以清朝文物为主,游览时间大概半天, https://art.icity.ly/museums/9ffiex0
8.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去年暑假的北京故宫行,除了热,走得废脚,看了建筑外,珍宝其实美没看多少,因为很多室都只有空壳,或者围得死死的,只能像做贼一样,透过窗户或者围栏往里看,体验感并不好。 这次的香港行,我们去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观感体验特别好,可以说不枉此行。 https://www.jianshu.com/p/1286f0485322
9.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攻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门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攻略,包含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门票、地址等实用信息,由真实蜂蜂亲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点评分享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游览攻略经验,景点图片,来马蜂窝旅游景点攻略看看大家如何点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https://www.mafengwo.cn/poi/125527624.html
10.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参观指南约会博物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外观辅以现代化建筑手法和新兴建筑材料来体现建筑特色。为实现独特的外部建筑造型,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外墙使用倾斜度高达1:3的清水混凝土结构和大悬臂的四层悬挑结构,外墙清水混凝土面积达到11000平方米,表面安装了3999件弧度不一的带孔曲面铝板,最大悬臂长14.6米,由100毫米厚的型钢构件组成,单个构件https://www.iwenbo.fun/museum/5494.html
11.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世界级文化新地标香港旅游发展局图片由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提供 博物馆大楼由著名香港建筑师严迅奇设计,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之中,糅合现代美学理念,串连古今,亦连系全球的文化爱好者。 内部设计的亮点在于以紫禁城建筑特色“中轴线”为概念,于地面、二楼及四楼分别设有三个不同方位的中庭空间,以垂直递进的布局贯穿整座大楼,将各楼层连成一体。香港故宫https://www.discoverhongkong.cn/china/explore/arts/hong-kong-palace-museum-showcasing-priceless-treasures.html
12.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正式开放:博物馆描摹着城市生活的文化脉络7月2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正式向公众开放。作为香港与内地合作的首个代表性项目,此次开幕展由香港故宫与故宫博物院共同策展,将以轮换方式展示914件来自故宫博物院的珍贵文物,当中166件为一级文物。 香港拥有50多座各具特色的博物馆,丰富多彩的博物馆文化活动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其中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管辖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656672637169751.html
13.新地标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打卡点一一抢先看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于7月2日正式对公众开放,成为又一“香港新地标”!开幕展览由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共同策展,将以轮换方式展示914件来自故宫博物院的珍贵文物,其中不少藏品是首次赴香港展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设计和内部有什么讲究?究竟有哪些宝物?跟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来打卡! http://news.lanzhou.cn/system/2022/06/21/012288004.shtml
14.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建成开馆他说,习近平主席十分关心香港文化艺术发展,2017年6月亲自见证签署《兴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合作协议》。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建设,是故宫所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国际化香港之间的创造性结合,是内地与香港文化文物合作的里程碑事件,是香港与内地共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传承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实践。香港故宫https://www.cacta.cn/m/article_bigdata.html?id=4787
15.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呈献“百样玲珑——卡地亚与女性”特别展览2023 年4 月14 日至8 月14 日期间,“百样玲珑——卡地亚与女性”特别展览将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隆重呈现。展览由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策划主办、卡地亚支持,是全球首个以女性在卡地亚发展史上的独特地位与影响为主题的大型展览。期间,约300 件包括从19 世纪至今的珠宝、钟表、珍贵器物、配饰及文献等来自卡地亚的展品https://www.cartier.cn/stories-events/all-stories/2023-hkpm
16.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明年开工常设展厅展示故宫文物据介绍: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于西九文化区西面临海地段兴建,北面毗邻拟兴建的展览中心。博物馆占地约10000平方米,总建筑楼面面积约30500平方米。主要设施包括多个展览厅、教育活动室、演讲厅、纪念品店、餐厅等。部分展厅会长期展出有关故宫文化历史以及与宫廷生活有关的文物,其他展厅会陈列故宫的书画、陶瓷、器物和其https://m.kankanews.com/detail/D1yp4RrZgym?utm_source=Else
17.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2024年将呈献四大特展2024年适逢中法建交60周年,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与法国两间文化艺术机构联合主办两项大型特展,包括将于6月举办的大型法国服饰特展,以及将于12月揭幕的以17至18世纪中法文化交流为主题的特展。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表示,2024年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会继续与全球顶尖艺术文化机构合作,策划世界级http://www.xinhuanet.com/shuhua/20240301/13d78f5fd389486fa7db94fe9cad4785/c.html
18.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CREDAWARD地建师设计大奖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由严迅奇建筑师事务所设计,为香港西九文化区的旗舰项目。9个展厅共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800多件珍贵文物,致力以崭新视角探索中国文化,并将之推广到新一代。建筑设计与博物馆理念如出一辙,以当代建筑语言重新演绎中国传统美学,波浪形黄铜天花和中庭设计分别参照了北京故宫的金黄屋顶设计和中轴水平递进的空https://www.credaward.com/project/283838/
19.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中华文化艺术的珍藏(部分)位于香港油尖旺区西九文化区博物馆8号。是一所展示中华文化艺术的专题博物馆。共有9个展厅。展厅1- 7陈列专题展览,展厅8-9为特别陈列展览。 从2022年7月起香港故馆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合作选出914项文物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出,其中166件为国家一级文物。 https://www.meipian.cn/4zer2g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