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博物馆“扑面而来”

观众在泉州宗教石刻陈列馆中体验与石刻互动

以往我们知道的杜甫,是印刷在书本上沉默的唐诗,以及草堂中那座安静地伫立的雕像。雕像所呈现的杜甫是深沉忧虑的样子,他若有所思地凝视着远方,似乎有无尽的话要对我们诉说。

幸好有了AI的加持,我们现在能够看到“活过来”的杜甫:你可以看到面前的杜甫缓缓地睁开眼,炯炯有神地和你对视,他会抑扬顿挫地朗诵《春夜喜雨》……

AI让一个活生生的杜甫穿越到了现代。AI的风格迁移技术让杜甫变得有血有肉,亲切风趣;同样通过AI,杜甫生活的场景也得以重现,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俱往矣。以往那些封存于高墙大厦陈列柜之中沉默的冷冰冰的历史和文物,那些在“请勿触摸”标志庇护下的“高冷”文物,在AI时代的时空里重新焕发了活力,博物馆能给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参与感和互动式体验,从而重新定义了博物馆的功能。

联合国“国际博物馆日”有一句口号叫作“博物馆的力量”。AI的到来,唤醒了博物馆潜在的巨大力量,让沉睡的历史和文物以新的姿态走进现代人的生活。

从一幅画说起

2018年10月,一幅名为《爱德蒙德贝拉米》(EdmonddeBelamy)的肖像画在佳士得拍卖,在引了全世界引发轰动。这幅由法国艺术团队Obvious创作完成的画作,最终以43.25万美元的价格成交,而在早些时候,尼古拉斯·拉塞尔(NicolasLasserre)从Obvious买下这幅画时仅仅花费了11000多美元。

美国杜克大学的数据科学计划(+DataScience)认为,从这次拍卖可预见AI发展的趋势,该大学在2019年举行了一个AI艺术比赛。要求上交的作品必须是数字图像或视频,并且完全由计算机软件生成。此次比赛吸引了20多个个人和团队的参与,作品涵盖景物画、肖像画、抽象画。

利用人类收集的大量已有图像,通过算法对图像进行分类、识别等学习,最后生成新的图像——这就是AI产生画作的基本步骤。在多次尝试的过程中,Obvious团队发现GAN算法(GenerativeAdversarialNetwork,直译为“生成对抗网络”)在模仿学习肖像画的过程中,展现了它的创造力。GAN由发生器和鉴别器两部分组成,发生器根据已有的肖像画数据创造图像,鉴别器则负责区分发生器创造的图像和人类的画作,当鉴别器无法区分二者区别时,AI画作就算完成了。

AI还原的杜甫,也是GAN算法的一个杰作。人工智能所创造的“活的杜甫”,其形象结合了画家蒋兆和的杜甫画像、南熏殿的《唐名臣像册》和雕塑大师吴为山的杜甫雕像。

“双子座”由人工智能处理器和机械手臂构成。人工智能的大脑负责接收并分析嫦娥四号拍摄的月球图片和3D图像数据,并以此为依据创造新的月球表面图像,而机械手臂负责用画笔蘸墨,在宣纸上作画。

如何看待在创作过程中人类、机器与作品之间的关系?这些作品究竟是谁的创作、谁的表达?

黄宏达这样总结他与“双子座”相处三年的关系:他指导它掌握简单的笔触并对其进行编程,训练它画出拥有自己风格的作品,而不是单纯地复制图像。如今,这位“学生”可以在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通过周密的算法和随机因素创造出“老师”无法预料的水墨画。

Obvious成员之一乌戈认为,机器不可能把想法或情绪投入到作品中。“要指望机器拥有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并以此创造新的东西,现在看来还只是虚无缥缈的概念。”杜克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埃蒙斯则认为AI生成的艺术品可以体现一种概念的美。这次大赛中,他通过AI创造了900张不同的画。在杜克大学的AI艺术大赛中,大部分参赛者都不认为那个艺术家就是自己。一位参赛者认为,尽管人为选择了输入算法的图像数据,但人类“对结果几乎无法控制,并不知道会得到什么结果。”

AI打造“身临其境”的博物馆

由于AI技术的加持,文物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使其得以穿越时空限制生动地呈现在参观者的眼前,从而为他们提供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

疫情的暴发加速了AI和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的推广和应用。

2020年3月,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文艺复兴巨匠拉斐尔逝世500周年纪念展览,却因疫情原因被迫暂停,网上一片惋惜之声。3月中旬,策展方推出一段13分钟的虚拟导览视频,展示《西斯廷圣母》《披纱巾的少女》等珍贵名画。视频上线3天后,浏览量即突破34万人次。

一位网友感叹说:“尽管和现场观展无法相比,但是能在家一饱眼福也让我无比激动。”

目前全球多家博物馆和文化遗址都推出了虚拟游览项目。欧洲博物馆组织网络对全球41个国家的650多家博物馆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在这些博物馆中,60%都增加了数字手段的运用。

意大利文化部发起“文化永不停”项目,覆盖意大利400多家博物馆与文化遗产的展览资源,包括教育、图书馆与档案馆、博物馆、音乐、电影和戏剧6部分内容。网友可以在其网站上观赏博物馆的虚拟导览、雕塑3D模型、歌剧和音乐会等。

同年4月起,埃及旅游和文物部组织的“体验埃及”虚拟旅游活动,把埃及著名景点以精美3D动画和导览视频的形式“搬”到社交媒体上。

韩国济州岛则打造了该景区全球首家沉浸式数字艺术体验馆,运用投影映射技术和传感交互技术,对花园、海浪、沙滩、月亮、瀑布等自然空间和素材重新诠释。为了增强现实效果,还聘请了两次获得格莱美大奖的音效导演和法国著名调香公司负责展示馆整体的声效和嗅觉设计,目标是打造沉浸式的五感体验效果。

AI带来不一样的文展形态

早在二十世纪初期,美国就建立了博物馆信息交换联盟,对博物馆的藏品进行数字化的处理,推动博物馆的展览方式发生了变革;在欧洲,一些著名博物馆,如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梵蒂冈教廷博物馆等,也都于上世纪年代中期开始实施了建设博物馆数字化展示计划;在亚洲,以日本“全球数字化博物馆计划”为代表的博物馆数字化展示促进了亚洲地区的博物馆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自2014年起开展了陈列展览数字化的工作,主要包括“陈列展览可视化管理”和“智能导览系统”等。

陈列展览可视化管理系统通过对展览的事前规划、资料与展览场景的电子化管理,达到展览管理工作的高效、安全,及事后可重复使用的目的,具有计划管理、资料管理和网上展厅管理功能,智能导览系统包含针对普通观众的智慧旅游终端和APP应用程序,针对团队观众的讲解服务系统。观众可以通过交互式的导览获得一种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交互参观过程,并运用视频、动画、“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等形式为观众创造一个多感官的博物馆展览体验环境,比如,APP应用程序包含7种语言的导览,通过WIFI和蓝牙定位自动向观众的智能终端推送信息。

“私人订制”的文化体验

法国美术老师克里斯蒂娜说:“我们看到了现场无法观察到的作品细节,例如画布上的笔触、隐蔽的作者签名等,这给人以强烈的审美享受,甚至令人产生‘私人订制’的难得体验。”

葡萄牙塞拉维斯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菲利普·沃涅认为:“虚拟现实技术使展览得以保存到未来,还可以激发公众对艺术的兴趣。”

以线上反哺线下,可以促进艺术传播和文化传承。随着数字技术的日益成熟,人们对数字化展览的期望将会越来越高。

AI让博物馆重生

2018年9月2日晚,一场大火席卷了巴西国家博物馆,让这座历史悠久并存有2000多万件藏品的博物馆几乎被大火吞噬。大火摧毁了数不尽的无价之宝,包括大量具有国内和国际意义的文物。

2019年1月,谷歌艺术与文化平台(GoogleArts&Culture)推出“虚拟访问博物馆计划”,利用其街景技术,将巴西国家博物馆中曾经的展品和展厅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平台上,网络访客们能够“进入”博物馆,360度参观其中的文物,包括原始面具、陶器以及色彩斑斓的蝴蝶标本等。这一计划运用了虚拟街景技术,因此能够产生“亲眼所见”的感觉,带给观众沉浸式的参观体验。

早在2016年,谷歌就曾和巴西国家博物馆合作,将部分藏品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利用街景技术对展厅内进行了全景展示,这批影像的留存为今天人类追索这座古老博物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中国的腾讯公司也在火灾后迅速参与到巴西国家博物馆的重建工作中,与博物馆签订了“数字博物馆建设计划”。

同时,腾讯还通过面向全体中国网民的“数字化资料征集活动”,收集民众参观留存的影像信息和文字记录,并使用3D技术将这些已经不复存在的文物精确还原,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让中国乃至世界各地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到这些珍贵的文物资料。

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实现对文化遗产和藏品的客观、完整的数字化存档,实现真实有效的永久保存与展示利用,数字化保护正在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手段,而愈来愈多的互联网平台在近年来开始与传统文化IP及博物馆建立数字化方面的深度合作。

AI让博物馆

实现与观众互动

把照片变成名画风格,如今只需动动手指即可。只要有一两张样本,神经网络可以迅速地学会各种风格,这种技术被称为“神经风格迁移”。

卷积神经网络将图像分割为“内容”和“风格”,高层神经网络抓取了图片的风格,比如色彩和排列,而底层神经网络抓取的则是图像的内容,也就是图像的细节,在抓取风格之后就可以将风格迭代到需要改变的图片上,最终实现风格的迁移。很多算法会在过程中计算最大均值差,测量风格图像和内容图像之间的差异。让两种图像“对齐”,从而减少图像迭代时造成的损失和误差。

另一种则是基于模型迭代的,通过迭代式的更新模型来优化网络模型。

文物,在AI时代实现了“另一种呈现”,在普通大众中实现了更高的价值。

2018年,由意大利主办的《致敬达芬奇》光影艺术体验巡展让博物馆看到了关于如何让藏品发挥价值的更大的想象空间。一方面,借助技术进行藏品的数字化,能更大程度地将藏品传承下去;另一方面,这也为众多博物馆的“网红化”提供了支持。在真迹数字化后,博物馆的藏品可以进行大量基于声光电的二次创作,通过互动体验提升观赏乐趣,进一步吸引年轻消费者。

串联产品矩阵,形成场景化的使用体验。

以2018年百度的“AI博物馆计划”为例,该计划实际上是以“逛博物馆”为线索,在用户观赏的整个过程中,品牌通过展品识别、AR讲解、机器人对话、全景交互等玩法,串联起旗下的多款产品,从而让用户在观赏过程中也能实现对百度产品矩阵完整的场景化体验。可以说,这种方式在无形之中,向用户展现了品牌产品的特色优势,有助于形象地加深用户对产品的深刻认知,增进用户黏性。

通过技术手段将博物馆进行数字化呈现,已经成为一个显著性的趋势。当愈来愈多的互联网平台与传统文化IP及博物馆建立深度合作,数字化就不单单是将线下实物搬到线上的“简单性复制”,更多的平台交互与用户共创形式开始显现。让博物馆自身在数字化演绎下重新焕发活力,真正达到向公众普及传统文化知识的目的,是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最终价值所在。

THE END
1.百度取得人脸识别及模型训练相关专利知名企业国家知识产权局百度取得人脸识别及模型训练相关专利 金融界2024年12月7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人脸识别及模型训练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的专利,授权公告号 CN 112507833 B,申请日期为 2020 年 11 月。 本文源自:金融界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QMBITJ0519QIKK.html
2.微博快递100,C位入选百度智能体TOP 100 1 3 6 百度 11-14 11:27 来自 星球视频PC版 和李子柒一起云逛「百科AI非遗馆」啦 @百度百科: OMG!李子柒回来了!这次@李子柒 和@百度百科 共同打造了「百科AI非遗馆」,非遗文化遇上科技buff,瞬间潮翻文化圈!?馆里满满都是惊艳非遗:【文房四宝】优雅爆棚、【茶https://weibo.com/p/1006062525235360
3.来博物馆用AI过大年百度开启第二季博物馆奇遇季活动本次活动,百度AI博物馆联合了包括湖北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安徽博物院、四川博物院、天津博物馆、苏州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以及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共10家国内知名博物馆一起发起。 在2019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百度AI博物馆计划联合国内10家知名博物馆,共同开启第二季的"博物馆奇遇季"活https://item.btime.com/02kr0kpvmkrcb2pv1fmdskh4fn2
4.百度AI博物馆计划多处落地:逛博物馆也能“百度一下”了tech.huanqiu.comzh-Hansarticle百度AI博物馆计划多处落地:逛博物馆也能“百度一下”了国庆长假前,百度联合全国10家知名博物馆共同开启“博物馆奇遇季”/e3pmh164r/e3pmh16qj国庆长假前,百度联合全国10家知名博物馆共同开启“博物馆奇遇季”,除了在这些博物馆展开丰富的落地活动吸引游客以外,百度“AI博物馆计划”也https://m.huanqiu.com/article/9CaKrnKd8YO
5.国家文物局启动AI博物馆计划:让文物“自己开口说话”10%公司在不久的将来,博物馆或将告别人工讲解和机器语音导览的时代——用手机拍一拍,文物就能“自己开口说话”。 5月18日,在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国家文物局正式联合启动了“用科技传承文明:AI博物馆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百度的AI技术以及产品矩阵,与国家文物局一起构建中华五千年文明智慧网络传播矩阵。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139068/
6.2023企业社会责任“科技为更好”——百度运用创新技术解决案例:百度博物馆计划焕发文物生机 2022 年,百度迎来了“百度百科博物馆计划”十周年纪念。在 5 月 18 日国际博物馆当天,“百度百科博物馆计划”联合 12 家文博机构开启“数字藏品文博周”。此次活动将 百度 AIGC技术和传统文物相结合,让文物与用户产生了别样的互动和交流。除数字藏品外,“百度百科博物馆计划”已经https://news.cri.cn/20230810/480df5dc-5ec0-aeff-9a94-a643576ee35c.html
7.百度AI:将分隔300多年的《富春山居图》山水合璧以前,艺术家尝试将《富春山居图》画卷合璧,但只在博物馆、艺术展内。现在,通过百度AI,让两岸画卷走出博物馆,在每个人的手机上合璧,拿起AI画笔,实现山水相连,情感相连。 【创意阐述】 【AI互动】我们运用百度AI文心大模型技术,学习原画作的笔触和风格,将不同用户对笔触的想象,都能实时生成多样化的结果,补全画作残缺https://www.digitaling.com/projects/225021.html
8.百度百科博物馆计划获“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专题活动三项大奖极近日,第四届“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评选活动最终结果正式公布,百度的“AI复原西南联大”、“非遗百科·点亮非遗”、“纪念珠算申遗成功·中国珠算博物馆”三个项目在2万多件送选作品中脱颖而出,百度也成为获奖最多的互联网企业。 近日,第四届“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评选活动最终结果正式公布,百度的“AI复https://www.geekpark.net/news/254193
9.乌镇观察:无AI不科技,应用正渗透生活方方面面中工民生记者注意到,这次不少AI技术打起博物馆的注意,中国电信展示的AR博物馆,用“放大镜”看一个小册子就可到丰富的内容,断头的佛像通过“放大镜”可以看到修复过程;“春分”本来是个抽象的词语,但展示出来确是草长莺飞,栩栩如生。 另外,百度展示的百度百科博物馆,已和近300家博物馆达成合作,收录2万多件藏品。该小程https://www.workercn.cn/32855/201910/23/191023075048753.shtml
10.AI和故宫牵手让国宝开口说话公司产业“AI文化遗产复原计划”启动,年内预计落地10家以上博物馆景区。 技术创新正在成为文化产业繁荣的催化剂。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看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古老的博物馆也变得越来越年轻,借助科技的力量焕发新生。昨天,中国民营文化商会年会暨第五届中国文化产业峰会在故宫博物院举行,并启动了百度“AI文化遗产复原计划”。百度https://m.chinaxiaokang.com/wap/caijingpindao/gongsichanye/20180126/365573.html
11.智东西早报:胡晓明出任蚂蚁金服总裁全球研发支出1000强出炉11月29日消息,百度与湖南省博物馆正式宣布基于百度“AI博物馆计划”达成战略合作。从今以后,游客在游览湖南省博物馆时,发现带有“AI图像识别”标识的展品,就可以打开百度App里的博识君直接对文物进行拍照识别,目前已经支持该功能的展品超过130件;此外,《马王堆》的10件展品设计了“AR体验”。 https://zhidx.com/p/137476.html
12.天猫双11有589个品牌成交额破亿毛戈平通过IPO备案丨零售电商周报据新华网报道,日前,瑞幸宣布与巴西多方共同开启首个巴西咖啡博物馆。11月8日,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巴西驻上海总领事馆、巴西精品咖啡协会等多方代表齐聚瑞幸咖啡(江苏)烘焙基地,共同见证中国首个巴西咖啡博物馆揭幕。 8 袁记云饺计划布局北美和东南亚市场 https://www.ebrun.com/20241117/565908.shtml
13.现在的小程序不仅免费还超级实用,省了下载APP的空间!其他可以逛博物馆展品的小程序就更多了,像腾讯出品的国宝全球数字博物馆小程序,可以看到国外三大博物馆的我国文物。我国各个博物馆也大多有自己的小程序,想看哪个直接在小程序里搜就行。 08 解忧小纸条 这个“解忧小纸条”小程序,介绍说是小程序版的解忧杂货店,你可以在这里写上自己的烦恼,或者抽取别人的烦恼小纸https://www.douban.com/note/800363509/
14.2021.06.13新闻早报2、文旅部: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四大纪念馆被确认为5A景区 3、让法海寺壁画活起来,全国首个国家级数字博物馆将落户石景山 4、2020年民航运输旅客超4亿人次,累计实现营收超6千亿元 5、MSC地中海航运集团进军高奢邮轮市场,推出高奢邮轮品牌Explora Journeys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634515557&efid=Y5Y6UdXpXLMV0o4UwEy4Tg
15.AR,AI,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安防,模拟操作,博物馆数字居有独立开发制作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AI人工智能三维数字化交互、三维线上线下数字化展示交互研发应用的公司。专业的博物馆数字化服务商、数字化互联网与自主化产品研发商。主营业务有:博物馆数字化展示与交互、仿真信息化交互、企事业单位数字化展示与交互、三维影视制作、房地产数字化交互等。 百度关键词 7天http://www.dhrzzl.com/seo/seo/wonder3dvr.com
16.寒假去哪儿?安亭这些科普基地等您来~位于上海安亭的上海汽车博物馆是中国首家专业汽车博物馆,展馆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展区面积逾1万平方米。 博物馆外依景色优美的上海汽车博览公园,内设一楼历史馆、二楼珍藏馆、三楼技术馆以及四楼摩都汽车主题亲子互动空间等区域,近50个品牌的上百辆经典古董车陈列其中,向观众呈现汽车百年发展的若干精彩瞬间。 https://www.shkp.org.cn/content.html?type=lc&id=333084
17.百度AI攻略:地标识别百度ai地标识别百度AI攻略:地标识别 1.需求及方案: 在我以前的一个帖子https://ai.baidu.com/forum/topic/show/943365里面讲了怎么通过图像分割来旅游。 这一次我要说一下怎么通过地标识别+百度百科带大家来看遍/认识天下名胜。 2.平台接入 地标识别接入网址:https://console.bce.baidu.com/ai/#/ai/imagerecognition/overviewhttps://blog.csdn.net/hawkman/article/details/103728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