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经磨砺,迎来秦岭博物馆即将开馆的历史时刻!
几经沉淀,深感秦岭博物馆意义非凡,使命甚伟!
秦岭博物馆是博物馆,但不是一般博物馆,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三千里大秦岭,五千年中华史。人与自然合著历史,并成为人类文明的两位作者。中华文明之所以无比辉煌,是因为有两位无比卓越的作者——卓越的中华家园和卓越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卓越先祖是华胥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轩辕氏,尤以炎黄二帝为直系先祖。在一半是秦岭北麓、一半是黄土高原的渭河流域,华胥陵、伏羲庙、女娲陵、炎帝祠、黄帝陵,香火盛隆,世代供奉中华民族先祖。秦岭是中华家园中的自然地——中华民族祖脉,虽然没有配享祠、庙、陵,却有馆——秦岭博物馆。祖先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祖脉意识亦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秦岭博物馆是中华民族祖脉博物馆,亦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我们是炎黄子孙,亦是大秦岭子孙,我们拥有共同的祖先,共同的祖脉。我们向祖先致敬,亦向祖脉致敬!祭祀祖先祠庙,已有约定成俗的规制。参访祖脉博物馆,亦理应有众人一致遵循的礼数!
秦岭博物馆是博物馆,但不是一般博物馆,而是大秦岭会客厅中的博物馆。瑞士坐落在风光宜人、景色秀丽的阿尔卑斯山上,因此而成为享誉世界的阿尔卑斯山会客厅。与阿尔卑斯山博物馆就在会客厅的情形非常相似,秦岭博物馆所在的商山洛水,自古以来就是大秦岭的会客厅,古道驿站、水旱码头、商贾云集,人声鼎沸、络绎不绝。
青山无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古老的商山洛水,曾经是高质量的青山绿水,也是商洛拥有的金山银山。古道丹青三千年,而今迈步从头越。经历数千年的人类利用,商洛生态系统遭受重创,生态永动机功能退化,商山洛水一度沦为穷山恶水、地瘠民贫的代名词。进入21世纪以来,投资自然,经略生态,山林休养生息,青山绿水复又归来。只不过,绿色归途尚未过半,青绿商洛路途漫漫。行百里者半九十。要咬定青绿商洛,一鼓作气,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要与瑞士比青绿,向世界宣示中华祖脉绿、秦岭客厅蓝。
秦岭客厅是商洛,商洛王牌是秦岭。打好秦岭这张王牌,商洛就不只是一座山城,而是举足轻重、享誉世界的中国生态城。以秦岭博物馆开馆为契机,可设计永久落户商洛的“秦岭论坛”及其配套机制。可以设总论坛、分论坛、系列论坛。总论坛一次设定一个主题,比如,以秦岭博物馆的意义为主题,以秦岭文化建设为主题,以秦岭生态系统修复为主题,以秦岭会客厅为主题……由近及远,再由远到近,邀请国内外各方名士,相继来商共同献计。商洛的每一县区,每一参访地,每一风景名胜,都是大秦岭会客厅的有机组成部分。要选择秦岭特色活动项目,市县唱和,各方协同,此起彼伏,创意秦岭文化符号,开发秦岭系列产品,形成总体优势和一致形象。大秦岭会客厅是一盘大棋、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顶层设计、精细落实。
《秦岭简史》一书从地理、生态、人文三个维度,以文字质态扫描了大秦岭。秦岭博物馆将《秦岭简史》大部分文字扫描件转化为博物馆展陈。秦岭博物馆是再创作的《秦岭简史》、立体多维的《秦岭简史》。我以《秦岭简史》作者之名,先后十余次参与了秦岭博物馆各种论证、研讨、评审,为之付出,为之奋斗,为之骄傲。在秦岭博物馆即将开展之际,我的内心无限欢欣!从“一书秦岭”到“一馆秦岭”的跨越已经成为现实,从“一馆秦岭”向“一城秦岭”跨越——打造与阿尔卑斯山会客厅媲美的大秦岭会客厅,为期不会很久,为时不会太晚!秦岭博物馆来了,从商洛出发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四面八方的亲朋好友来了,走向祖脉秦岭,走向美丽的大秦岭会客厅!
(供稿人:党双忍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委员、陕西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林业局原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