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圈丨故宫院长单霁翔退休网红院长在夹缝中度过7年荆楚网

4月8日,单霁翔离开工作七年的故宫博物院,光荣退休。故宫院长一职由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接任。单霁翔回应称:“期待已久,但每天还会在故宫博物院走走,看看门。”过去七年间,这个充满独特魅力的博物院院长一直处于夹缝之中,他始终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故宫成为“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文化空间。

(本文首发于贵圈2019年2月22日,原标题为《夹缝里的单霁翔:故宫院长想做事也得“抖机灵”》。)

文/裴晨昕编辑/向荣

单霁翔似乎在一夜间老了。

正月十五的紫禁城上元灯节后,他带着显眼的眼袋和老年斑出现在媒体采访中,发量仍然茂密,却成了斑驳的灰色。这位在任7年的故宫博物院院长,在公众面前露出了少有的疲态。

2019年2月19日,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向执勤的工作人员问好

短短两天内,这场灯会的口碑几度翻转,热度与争议同时到来。这样的嘈杂和混响某种程度上是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的常态。

他是故宫的第一位“明星院长”,以前鲜有人知道故宫的“掌门人”姓甚名谁。单霁翔因为出现在《鲁豫有约》《朗读者》《杨澜访谈录》《国家宝藏》等节目中,亮相在各种各样的论坛、讲座和年会上,用幽默的语言揭开了故宫的面纱而家喻户晓。网友把他捧成网红,他一本正经地说,没觉着自己是个幽默的人,“和相声演员比还差得远”。

他的个人形象与故宫的文化IP深度绑定,民众对他几乎是压倒性的好评,只有被他的票务改革革了饭碗的黄牛,恶狠狠地威胁“一旦你走出故宫,我们就让你好看!”在公众舆论之外,故宫的工作人员和文博行业中流传着对他的微词,有的来自专业上的理念差异,有的是被触动利益后的反弹,还有些只是针对故宫博物院院长这一职位的调侃和发泄。

故宫不仅是一座博物院,也是有1500多名员工的事业单位;故宫博物院的院长不仅有宣传故宫文化的天职,还背负着沉重的管理职责。多重身份下的单霁翔,生活远不如网络上那个萌萌哒的网红院长般轻松和愉快。

1

鲁豫曾问单霁翔,当故宫博物院的院长是不是战战兢兢。单霁翔立即承认,还主动加了一句,如履薄冰。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前后6任院长,“每一任都做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但是每一任院长都没有好下场”。单霁翔说,这工作是“有今天,没明天”。

从接任那天起,紧张的情绪就一直操控着他,“或是因为安全问题,或是因为文物损毁,一件事没有做好,文物损坏了,你对不起民族、对不起国家,就要下台”。单霁翔的前任郑欣淼在任10年做了大量实事,清点了全部文物,清退了盘踞在故宫内的其他单位。然而2011年故宫失窃案后,他黯然离开院长职位,离任的会议上,一度哽咽。

单霁翔希望自己能打破故宫院长没有好下场的魔咒,“只有不出事,才能做好事”。为此,他敏感到事无巨细的程度。为了监测舆情,他让秘书每天传送两次速报,内容涉及过去的12小时内各界对故宫的评价。“国内的国外的都有,好的坏的都有,影视的文字的都有。”只要上了热搜的故宫话题,无论是游客抱着孩子随地小便,还是上元灯节一票难求,他都会站出来亲自回应。

但单霁翔将自己拉近民众的姿态,无法消弭全部争议。

上元灯节夜游故宫的活动还没结束,争议已经从四面八方涌来。人们对这次活动的热情超过了单霁翔和工作人员的预期,3500张门票却有3000万人在抢。黄牛手中赠票的价格一路炒到1万5,堪比当红小鲜肉见面会门票。“全国各地的都在抢。”黄牛老钟向咨询者分析门票紧俏的原因,他手里的一张赠票就以1万2的成交价被一位山西煤老板买下。

2019年2月19日,上元灯节夜游故宫活动现场

正月十五当晚,近万人堵在午门广场。大爷大妈嚷嚷着“大家一起往里冲”。现场几十位安保人员束手无策。站在午门上的保卫处工作人员一度压力大到决堤,直接摔了手中滋滋作响的对讲机。“缺乏统筹调度,缺乏预案”“就是几年前故宫第一次限流失败的情景再现”,一名在现场的工作人员向《贵圈》抱怨。有人在微博上对保卫处和开放处的工作人员表示心疼——正月十五疏散完人群加班到凌晨1点,第二天早上8点又要开始工作:“各项措施完备了,才夜间开放比较好,一味取悦趋势,到底把员工放哪里?”

言语间将矛头指向接下上元灯节活动的单院长。

对于这些指责,单霁翔并未回应,而是给观众埋下了去文华殿前夜赏海棠的念想。

2

故宫这些年越来越热,并非所有人都为此欢欣鼓舞。

人们对故宫的兴趣不断增加,但80%的游客仍然只走中轴线,不看展览。

有批评者认为,单霁翔带领的故宫,一味媚俗,远离了传统,对文物少了敬畏。“热闹非凡,却已千疮百孔”。“孤高也不对,要亲近但是得引导,而不是一味迎合甚至煽动”。

故宫学研究所所长章宏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些年,故宫越来越火。但它越热,我们应该越冷静。”

2019年2月12日,北京迎来降雪天气,故宫游客不减

一次,文化部年终要和财政部某司开会,故宫听说后,便主动对接两部委,提供场地、会务、餐饮,积极邀请两方赴宫里开会。会议结束前,单霁翔突然出现,“强行开始了一个声称十分钟的简要汇报,实际上进行了半小时到四十分钟的精彩演讲”,在演讲中提出了紫禁城六百年的宏伟规划。

事后人们恍然大悟,之所以如此主动积极安排会议,“估计就是为了取得部委财力支持”。

单霁翔的“机智套路”背后,更多的体现着在体制夹缝中办事的不易。2014年故宫的“百年大修”规划突然被叫停,而其中原因在于,有手艺的老工匠缺少干部身份,退休后不能返聘,传承人没有北京户口也进不来,几个月前还在收麦子的农民被中标单位以低价招揽而来,用着政府采购的低价材料,赶着进度烧钱修复。单霁翔的办法是去政协的双周协商会上“哭诉”8分钟,换来“故宫的事要特事特办”的上级批示。

在此环境下,单霁翔明白了“越是主要领导来的时候,越要给他看最不好的地方,看那些荒草萋萋的地方、看那些‘美味’扑鼻的地儿,这样领导的责任心油然而生,才给解决问题。”

在关于单霁翔为故宫赢得生存空间和各类资源的媒体报道下面,偶尔能看到网友“心疼”单霁翔的留言——想要干实事,却要依靠“抖机灵”获得各界的支持和帮助。

3

单霁翔几乎成了故宫唯一被公众认可的发言人。上任后,他进行过1100多次多媒体宣讲,故宫7年间接待过50多次外国元首参观,他经常陪同在侧。民众把对故宫和对他的喜爱绑定。春节期间的“紫禁城里过大年”策划,吸引了众多游客走进故宫,人们看到他会高声喊“单院长,过年好”。他也会客气地回应。

2013年4月26日,单霁翔陪同法国前总统奥朗德及其女友一行参观故宫

即使对他稍有微词的工作人员,也对他的“敬业、随和”给予肯定。

每天早上八点半之前,故宫尚未正式开放,戴着000-008编号的工牌,踩着三十年如一日的黑色懒汉鞋,单霁翔开始了日常“巡逻”。路上偶遇同事,彼此示意问好。“官员有两种样子,一种是板着面孔那种,一种就是单院这种”,“随和、平易近人,在食堂和员工一起吃饭还会逗两句嘴”。

其实历任馆长都做了很多事,单霁翔能在演讲中骄傲报出精确到个位数的馆藏文物数,还要得益于前任郑欣淼——尽管后者在公众眼中永远要为“十重门”的闹剧背锅。在任十年间,郑欣淼将“盘踞”在故宫13个院落的部门逐一“请出”,“这是一个很难的事。”单霁翔感慨。而其中7个院落即是被国家文物局占用的——那十年间,文物局在任局长恰是单霁翔。

“其实我来之前的十年,是故宫做事最实、最多的十年,但因为没有报道,所以人们不知道。现在,我们每个星期至少有一次或者两三次的媒体发布会,我们的一举一动,社会公众都知道。”单霁翔如是总结。也正因如此,他上任后频繁亮相,主动发声,通过一串串精确到令人震惊的数字,一段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重塑了故宫形象,也打造出一个可以拦车奥朗德、禁烟紫禁城的颇具个人英雄主义的形象。

针对如何调和大众口味与严肃学术,宫内争论也一直未平息。尽管“萌萌哒”文创、帝王生活系列策展取得“接地气”的赞誉,但在很多学术研究者看来,不过是一味向流量屈服,格调实在不高。

故宫文创产品:“萌萌哒”帝王生活系列

一位负责新媒体运营的工作人员向《贵圈》介绍,为了迎合公众心理,故宫一位领导要求大家看宫斗剧,学习里面的语言。但许多经过系统学术训练的研究者却十分抵触。“这不就变成史里芬天天拍的河北的奇怪建筑了?”有人私下吐槽。“现在对故宫的宣传就是歌颂帝王生活,完全不倡导普世价值。”“现在策划展览,动不动就是帝王生活,皇帝过年,皇帝过寿,太奇怪了,不引导大家向着一个合理的现代的知识体系,而是就是越活越回去了。”“好多人的心态都不是博物馆研究院了,而是内务府心态。”

除此之外,网红故宫还背负着十三亿公众的期待和审视。故宫雪景受追捧,不下雪单霁翔要着急,就算天随人愿下了雪,雪后要不要扫也要纠结。在故宫,操心的事从来很多很多,“但就是一样一样做。”单霁翔说。

4

作为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给自己打70分。

在无处不在的监督和随时可能出现的掣肘下,他将自己的雷达全开,随时准备应对危机。他甚至有个独特的“万无一失”的说法——一失就万无。做了999件好事,只要有一件没做好,也会被人们追着问责,甚至是下台。专业人士关于故宫的一次问责,都能让他惊出一身冷汗,有时连饭都不吃了,就要赶快去追查来龙去脉。

只有每天回到家、吃完饭,然后沏一杯茶,打开台灯看书,写东西,才是一天最静的时候,一天的全部疲劳也才无法抵抗地袭来。“一般我就是睡觉,躺床上从来五分钟之内睡着。一年可能做不了一次梦,一年也失眠不了一次。”

这份“高危职业”算不上肥差。据知情人士介绍,从文物局调任故宫时,单霁翔的秘书都不愿跟来,“因为故宫没什么油水,跟着他又非常辛苦”。故宫施行“收支两条线”制度,尽管单霁翔晒出的15亿文创营业额能打败15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但故宫工作者的工资却并未因此有所提升。

单霁翔明确地解释过,国家给故宫的拨款是11.2亿。国家给54%,自己要挣剩下的46%。不过所有的收入和捐赠都只能用来做事,不能用来发奖金。

以因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一炮而红的钟表修复师王津为例,单霁翔在采访中介绍其薪资待遇为“正教授,能拿到一万三”。“拿不了、拿不到”,腼腆的王津立刻反驳。一旁的海归博士修复师“起点高”,月薪也不过八千。

钟表修复师王津

那些针对单霁翔的非议,有些不是因为他的为人,而是他处的位置。单霁翔还在文物局的时候,许多故宫人就对他有所耳闻,觉得这个人挺好的,口碑都很好。但是当他成为故宫博物院院长后,矛盾还是会冒出来,“问题特别多,就是事业单位该有的问题。所以他这个这些行为在事业单位有非常大的阻力。”陈仁说,“我对单霁翔个人没什么看法,我挺喜欢他,其实我们怼他就是因为他老说一些很漂亮的话,但是其实他对抗不了这个体制,给大家带不来任何的好处。”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当故宫从传统博物馆转变为超级IP,如何把控流量与调性的平衡,调和大众与学究的口味,这是历任故宫管理者都不曾面对的课题。

“我64岁了,在中国,像我这个年龄早就退休了。”一年前,在接受陈鲁豫的采访时,单霁翔感慨。在故宫7年,他还没有熬成“单老”——那是对已故的故宫前辈单士元的尊称——只是熬成了“老单”。他说自己这辈子不想离开故宫了,从院长的位置退下来后,他可以去故宫研究院搞搞研究,要是能考上志愿者,也愿意当个志愿者。他始终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故宫成为“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文化空间。

THE END
1.单霁翔单霁翔,(中国),研究馆员,故宫博物院院长,高级建筑师,注册城市规划师。 Shan Jixiang (China),Curator,Director, the Palace Museum,Senior Architect,Registered City Planner. 2012年1月,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为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物学会会长。 https://www.dpm.org.cn/teaching/237706.html
2.故宫“前院长”单霁翔,如何用产品和营销思维,盘活故宫?故宫博物院的掌门人单霁翔院长,前天卸任了。 消息来得突然,又似乎有迹可循。 “这工作是有今天,没明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单霁翔接受鲁豫采访时曾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 与他的审慎、谦逊姿态“不匹配”的是,这些年,故宫就是在他的打造之下,火了起来,也“活”了起来。 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125572.html
3.关于博物馆的七个问题,我们请来了馆长们权威作答贵重物品发个快递,都得特别小心,何况是珍贵文物?2017年5月,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正式开馆,两百多件(套)故宫珍藏外国文物亮相,这些文物要从故宫完好无损地运往厦门,岂非特别“令人头疼”?听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的回答。>>>馆长回答 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 https://tv.cctv.com/2018/05/17/ARTIMwFrVViyutFPlvcdY9S1180517.shtml
4.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2:故宫博物院长单霁翔.docx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2:故宫博物院长单霁翔.docx,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 【摘要】制度的革新,服务意识的提升,高新技术的引入,互联网数字化的运用,这座600年的皇城,在单霁翔的努力下,变得比永乐年间还要充满生机。单霁翔曾扬言:将尽己所能,让传统https://m.book118.com/html/2023/1013/8127062056005141.shtm
5.最河南很国潮!河南博物院《V《V-Talk》首期访谈以“最河南,很国潮”为主题,由河南卫视《华豫之门》当家花旦陈琨担纲主持,邀请了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文化学者、江宁织造博物馆馆长郦波等作为特别嘉宾,讨论过程中,现场嘉宾还与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进行了互动连线,全方面、多角度展示了中原文化的精彩纷呈。 https://www.chnmus.net/sitesources/hnsbwy/page_pc/wbzx/mtgz/article857d44a6edf74cacb5f4374cb0fc2018.html
6.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正式开放!单霁翔推新书讲述筹建始末作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的重要项目,7月2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与此同时,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的新书《人居香港 活化历史建筑》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正式推出。 《人居香港 活化历史建筑》封面 为何故宫文化博物馆会落户香港?这个问题,是各界关注的焦点。单霁翔新书,或许有一个很好的回答。在书https://m.dztcqrm.com/news_details.html?from=web&id=32296
7.那个给故宫文创启蒙的馆长,退休了新闻频道那个给故宫文创启蒙的馆长,退休了 4月8日,关于故宫的话题有点火,一个是前几天在微博质疑“日本人占领北京八年,为什么没有抢走故宫里的文物并且烧掉故宫”的演员赵立新关闭了自己的微博。 另一个,是执掌故宫博物院7年的院长单霁翔于今日退休,继任者为原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过后单霁翔回应称:“光荣退休,期待已久,https://news.hexun.com/2019-04-08/196755773.html
8.故宫院长单霁翔退休,解密你所不知道的单霁翔在其上任的近7年里,因其一系列推陈出新的做法,使故宫屡屡刷屏。 编者按: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今日(4月8日)退休。原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将出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一职。 单霁翔于2012年出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一职,是故宫历史上第六任院长。在其上任的近7年里,因其一系列推陈出新的做法,使故宫屡屡刷屏,备受瞩目,形成当今https://36kr.com/p/1723475312641
9.单霁翔(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 故宫学院院长 单霁翔(1954年7月-),江苏江宁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注册城市规划师,故宫学院院长,[1]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名誉院长,[2]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看人物履历 他曾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是第一个走遍故宫的院长,用脚丈量了故宫、走破20多双布鞋。其策划了故宫https://baike.sogou.com/m/fullLemma?lid=7528619
10.单霁翔卸任故宫院长曾花5个月走遍故宫1200座建筑3月,文化和旅游部机关服务中心主任、党委副书记都海江出任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都海江出生于1965年6月1日,籍贯安徽宿松,曾任国家博物馆副馆长,文化部办公厅副主任、机关服务中心主任等职。 此前,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由副院长纪天斌兼任。 日前,单霁翔透露,故宫目前正在进行中的两项最大的工程——为时18年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1&newsId=1548241
11.2018中国博物馆发展现状与趋势故宫便是其中佼佼者。从数字故宫到故宫淘宝,再到故宫游戏、故宫社区……故宫博物院已搭建起以故宫官方网站为核心和主入口,由网站群、APP应用、多媒体数据资源等各种信息组成,线上、线下互通互联的聚合平台。根据故宫馆长单霁翔的公开发言,故宫还定了四年计划,到2020年把故宫博物院建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数字社区之一。https://mus.cug.edu.cn/info/1024/1711.htm
12.国内外博物馆的现状及前景分析故宫便是其中佼佼者。从数字故宫到故宫淘宝,再到故宫游戏、故宫社区故宫博物院已搭建起以故宫官方网站为核心和主入口,由网站群、APP应用、多媒体数据资源等各种信息组成,线上、线下互通互联的聚合平台。 根据故宫馆长单霁翔的公开发言,故宫还定了四年计划,到2020年把故宫博物院建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数字社区之一。 http://www.handanwenhua.net/zuojia/2020-04-19/2412.html?ivk_sa=1024320u
13.除了单霁翔,执掌故宫博物馆的还有这些人摘要:单院长说:其实我真不是网红,我是被网红,我就是在故宫博物院里头看门 。而即将满600岁的故宫,又何止一位看门人呢? 把故宫博物院一手带成网红博物馆的那个网红院长,单霁翔,正式退休了。 在他执掌故宫的7年里,这位日常生活中布鞋工装,厉行改革大刀阔斧,上节目金句频出的老人一手扶起故宫夜游、故宫口红、故宫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143745
14.故宫讲解怎么安排比较好,租讲解器还是报个一日游听导游讲解天安门城楼及故宫博物院深度精讲游览路线介绍:1、天安门城楼、华表、端门、午门广场及中轴线讲解 2、故宫https://www.mafengwo.cn/wenda/detail-11805339.html
15.单霁翔+朱广权+喻恩泰同框恭王府,博物馆日带你“云”赏国宝在《国家宝藏》第一季的第一期中,该文物是故宫博物院带来的三件国宝之一。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千里江山图》是一幅纵51.5cm,横1191.5cm的长卷,它的面积比《清明上河图》要大上四倍,是最大的一幅青绿山水画卷,也是青绿山水的顶峰作品。 直播还专门设置了“分会场”,观众可以云游湖北省博物馆、山西应县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05/18/c3545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