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一头连着百姓饭碗,一头连着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既是民生大事,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
今年以来,寿光市营里镇与雷锋公益志愿服务队联合,依托道口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手艺人”助农驿站,邀请行业专家对群众进行技能培训,为社区及周边闲散劳动力搭建起“家门口”的就业创业平台,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发展动能。
家门口就业,上班带娃两不误
聚焦社区闲散劳动力就业问题。今年1月,营里镇在道口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了“手艺人”助农驿站。驿站深入推动社区党组织与手工艺人、订单企业互动协同、精准对接,创新“志愿服务+就业带动+产业扶困”模式,灵活运用“车间工作+居家就业”等模式,以“驿站”为主体与订单企业签订定点定量供货加工协议,聘请手工艺人对社区群众进行培训,组织农户进行手工加工。同时,通过“营创优选”抖音店铺等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在保证各项成本的基础上,最大限度让利于民,给予村民高加工费,确保订单顺利完成和村民收入稳定增加。
截至目前,助农驿站已成功引进手提袋包装、皮纳塔糖盒组装、抽纸折装、缠彩带卷等订单,产品出口美国、法国等国家,为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300个,助就业群众月收入增加近2000元,带动周边闲散劳动力及困难群众提高了家庭收入,帮助群众走出了一条靠技能就业、靠技能致富的道路。
稳定就业惠民生,让幸福触手可及
“我们多次去潍坊、青州等地考察,寻找适合社区群众的手工项目,谈判争取更高的加工价格,并邀请行业专家为群众开展手工技能培训。”雷锋公益志愿服务队队长单振鲁介绍,目前助农驿站主要的订单是加工皮纳塔手工糖盒,为更好地服务周边群众,驿站还依托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由妇联主席牵头,安排村民带材料回家加工。
4月16日,他们安排群众到驿站学习,从早上八点一直忙到下午三点多才回家吃午饭;17日早上七点多,到各村代理点收货后到驿站验收成品,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三点;18日上午九点,安排2400多件皮纳塔手工糖盒装车,从青岛港发往美国、墨西哥……这是单振鲁近三天的日程。从今年初助农驿站成立至今,他几乎从未按时回家吃过饭,晚上加班后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凑合一宿也是常事儿,更别提顾及家里的生意了。
“累!但看到周围群众因自己的努力有了一份额外收入,很高兴。”单振鲁表示,助农驿站从成立至今,营里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给予了很大支持,协调各项事务,前来揽活的群众也是认真工作,高效率、高质量完成手工活,大家伙儿共同努力,把助农驿站经营得红红火火。
“我们助农驿站与其他做手工活的项目相比,最大的区别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单振鲁介绍,助农驿站所有盈利除去驿站的运行费用后全部让利给加工群众,这样核算下来,群众每完成一个合格的皮纳塔手工糖盒就有1.8元的收入,这个价格远高于同行业。与此同时,营里公益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更是自觉参加驿站公益活动,免费培训群众、帮忙搬运物资等,为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明办主办技术支持:山东天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