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赶集网YJ先生对这位大三实习生的褒奖邮件中几句结论,共勉:
2.以结果为导向
任何工作活动,都要有结果,要清晰的知道目标和目的,得有实现结果的"势利眼"。为实现目标,谁都可以随时站到全局看问题,技术人员可以站在商务角度考虑问题,产品也可以了解一定的技术思路,这些方式、技术、工具、能力,都只是手段,甚至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随时知道想要的结果是什么,知道大家共同的目标是什么。
不该以"苦劳"来论成绩,BUG百出的代码,看似忙碌,实则是一种破坏;冗长的会议也不好玩,没有结果的会谈任何人都该随时中止。
3.共生而不是惰化
一个人做不成任何事情,甚至都生存不了,人只有与组织共生。但组织大了常会有个体的依赖,1+1<2,甚至<1,最后整个组织都烂掉。我们不需要组织性惰化,我们需要每个人都时刻警醒:自己是否为别人提供了有价值的付出,自己是否帮助到了团队同事;自己是否变懒了,自己是否在抱怨各种所谓的不公。
4.挖掘自身的价值
每个人都有别人不及的价值,我们在工作中都需要千方百计的把自身这些独特的价值挖掘出来,不用拘泥于现有思路,更不用局限于已有的经验。要敢做,要尝试不同的方式,同时也要尊重自己以外的每一个团队成员的价值。每个人都这样做,才能整体而全面的超越对手。
正文:
转自:北邮人论坛
(一)
由于到的比较早,细心观察了一下。“做人要正,做事传奇”、“心胸坦荡,有抱怨向上走”这些信条很吸引我。
步行到软件园东站时,胃开始剧烈的疼痛,从小到大感到很大的压力时我都会这样。我一路上慢慢思考,觉得自己菜得一米,有必要系统的学习一下,而且这个公司适合我。
GL让我回去等消息,一周后会有答复。
在苏州街,我开始了调查。一家家中介问,刚开始什么都不知道,只好边问边学。我告诉中介,我来自赶集网运营部,希望了解他们的反馈,以便更好地改进工作。
第一天一共刷了24家中介公司,并且答应他们一周后过来收集反馈,晚上做了统计表。第二天,我决定扮演58同城的工作人员,开始在知春路一带刷中介。
中介们并没有埋怨58同城的业务和费用,他们认为58收费合理,上户量较好,各个区域经理认真负责,定时会到店中了解情况。而对赶集网,他们的打分仍然不高,诟病的内容与苏州街一带基本相同。中宇慧通的店长胡泊先生和我聊得很开心,一个劲拉我入伙,要我和他一起搞中介,搞贷款。后来当然也经常去店里找他玩~
于是我开始打印表格、报告,连夜写一份总结。至于百度的工作,我决定先辞了。
(二)
第二天,GL把我带到了销售总监的办公室。一台Mac,一套煮咖啡的设备还有一个白板(后来看到的,当时吓傻了O(∩_∩)O)。
总监YT坐在桌子的另一侧,靠着椅子。他问我为什么要做这些调查,我说我想进这个公司;他又问我是什么学校什么专业的。
他知道了我是北邮计算机专业后,态度缓和了很多,他告诉我他也是学计算机的,在天津大学,后来转了销售。他说,技术转销售是一种取舍,可能再也回不去了,我现在可以做这个决定吗?我想了一下,告诉他基本可以,最后他问了我以后的职业规划。轮询后,我把报告交给了YT,他看了一遍,然后让我谈谈客户满意度为何重要。
YT出了总监室,然后外面传来了叫骂声,房产部的人被训了,我在里面也心惊胆寒。GL一直没有和我说话,专心地做他的Excel表格,就这样熬了二十多分钟。
YT回来时,决定给我安排到运营中心,让GL通知人事部的人去办。GL说他亲自办,后来才知道这个部门不招实习生,这个位置是YT争取过来的。
第一天下午做的事是了解赶集网的产品和业务,到了培训部那边听了一阵子客户种类区分,然后开始记录资料上的数字,包括访问量、PV、各时段峰值。
月底,周围人都很忙,第一周我算是比较清闲和自由。浏览赶集网每一个频道,看看《客户关系管理》也顺便学习Excel。
第二周,GL忙完了4月计划,抽了一天晚上给我开小灶,一同参与的还有负责市场推广的某姐姐。小培训在总监室里进行。
GL还介绍了他的模型,通过客户、产品和销售人员三条主线分析公司盈利额,三条主线殊途同归但是展示了三个不同的角度,分析过程中可以解决诸多问题。
乱入的YT把我拦住,我让拿着白板笔给他重复一遍主要内容,于是只好上去写。他做了一个简短的总结,运营就是开源节流:开源就是提高流量的变现能力,节流就是通过优化流程,降低成本。
我们几个人一起离开公司,一直到了西二旗城铁。路过了百度大厦,灯火依然璀璨。GL说,他的上一个东家也是百度,做的工作是活动策划和数据运营,YT没有多说话。后来知道,YT曾经是百度的传奇人物,负责百度在整个华南区的销售业务,他开辟了华南区市场,从几千万的区域盈利额一直提升到4个亿,在来赶集网之前YT一直呆在深圳。
我的第一项工作是统计竞争对手58的方格业务,当时基本靠数,用手指一个个过去,一个下午就过去了。网灵通是58的另一个付费业务,以标记的形式分散在各个页面之中,一百多页后还有。GL问我,可以把网灵通的数量也弄出来吗?我说可以,我写程序抓~由于我们这边没有代理服务器,只好在1-10的随机间隔内一页页抓网页,然后拿出来正则匹配。保洁频道的很快出来了,GL让我接着抓搬家的,似乎有好几千页。
整个个公司的IP段都被58同城ban了,我告诉GL,他们很淡定还觉得很好笑......不过正是因为这件事我认识了赶集网产品部的朋友们。
(三)
和GL讲了这件事,他起初不相信,非要让我演示一遍。后来,他亲眼看到之后,无语了很半天,然后是烦躁。第二天,YT和三个业务部的负责人知道了这件事,反应很大,之后是他们无止境的会议。
赶集网负责数据挖掘的YJ先生,至始至终对我很关心。饭后,他给我介绍了服务器管理常识,传给我一些技术PPT,也向我推荐了一些数据挖掘方面牛人的微博。
选择部分邮件内容粘在下面。(人名已经屏蔽)
———————————————————————————————————————————————
答复:爱拼赢不了,拼到底才能赢
销售运营部门有位刚来的小朋友,叫CLX。
他思路开阔,动手能力强,前几天一同午饭时,他的分析和沟通,得到了在座同事一致褒扬。
除了本职,小曹能主动分析竞争对手与咱们的业务数据从而算出与竞争对手的差额,并进而提出模式改进建议。(部分可参考邮件附件。需要进一步了解可找我,或直接联系小曹)
提到这位同学,没别的意思,只是觉得一位未正式踏入职业生涯的小同学身上,有不少职业人能够学习的地方。
有下面几点,供参考。
1.为自己工作
理论上说,工作只是一种契约,倘若只将工作看成付出劳动获得报酬,那么人与工具无异。在赶集网,爱上自己的工作,为自己工作,才能获取比物质大的多的收益。将工作看成是为自己工作,是一种主动,也是一种快乐。不需要打卡考勤,绝不是一种可钻的空子,人在做天在看,为美好打拼的意义远超懒惰与贪便宜的小快感。
以上几点,不知道能否可以立即转化为可操作的方法,但我们在价值观高度趋同的大前提下,在战略大目标异常清晰的前提下,最重要的是落地!
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做什么,每个人都知道怎么做,这个组织的力量将是最强大的。各位同学,共勉!
YJ
发件人:XXX[mailto:xxx@ganji.com]
收件人:'xx';'ttt';'yyy';'产品部门邮件组';'mobile.all';'pm'
主题:答复:爱拼赢不了,拼到底才能赢
老实说,如果我们都拼了,即使被对手甩开了,我们不会有遗憾。如果我们没拼,即使赢了,和我们没关系,我们会欠那些天天在公司打拼的人一个永远也无法偿还的人情。更何况,不去拼搏,还能赢。这样的事情有谁听说过?
对我们现在来说,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我们会逐渐变得平庸。而一家公司,或者一个团队的激情被消磨为平庸时,就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件事情就能挽救的。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变得平庸!要用燃烧生命的态度去拼!去让我们变得不平凡。
让我来挑明吧:
今年和明年是我们与竞争对手殊死搏斗的两年,如果这两年内我们没有抛开对手或者被对手甩开了,那我们现在做的所有事情将毫无意义!
可能我们从春节过年以后,看着我们市场推广了,看着我们品牌知名度提高了,看着我们的PV/UV上升了,心里沾沾自喜;但是咱们自己问问,这些事情和我们为之做出的努力有一毛钱的关系吗我们有什么可喜的如果产品和技术上面没有足够的优势,市场和销售如何去利用优势打客户让他们只能求爷爷告奶奶那叫乞食!换我们自己上,你愿意干吗
请大家严格要求自己,从我做起,坚持做好自己手里的每件事情;坚守自己给出的承诺;坚持维护技术部乃至产品部的尊严!让我们的名字留在赶集辉煌的旗帜上,而不是写在某个默默无闻的墓碑上!
人生难得几回搏,可堪回首的牛逼能有几回一个大好的机会我们没有发力为之去奋斗的话,我们一定会遗憾终生的!为了不遗憾,为了今后向自己的儿子吹牛:你老子当初也在赶集奋斗过!兄弟们,加油吧!
到这里收尾吧。
(四)
首先建立了电子表格,最开始只有团购名称、日期、原价、现价、交易数量、单位让利、交易额几个项。翻阅往期团购,很快就可以得到这些数据和信息。
总结赶集网往期的11个单子,发现效果很差,除了做简单的排序,我得不到什么实质性结论,顺便就把58团购3月份所有的往期团购数据手动搞了下来(100多个单子),很多单子交易数量或者交易额很大,理所当然滴很快我很快在这些数据中迷失了。
突破口是两个表项的加入,“细分市场”和“类型”。细分市场大致包括情侣(夫妻算入其中)、女性、男性、儿童、老人、无针对性;类型没有划分范围,基本上是直接定义,如摄影.婚纱。
再对表格按照交易额排序,我发现了一些规律:针对情侣、女性、儿童(不要频繁使用)的单子一般而言可以获得较好的交易数量和交易额;无针对性的单子,效果无法预估;针对男性消费者的单子结果不会很理想。(截图是58团购平台三月份按交易额及交易数量降序排序的TOP10)。
用这个规律去看我们往期做过的单子,可以对“效果极差”做一个很好的解释;试着预测了一下当天“男性全面体检”的单子(男性向),数据出来时果真很糟。
GL说团购平台和销售部无关,但是我觉得有必要去找找负责团购的人。在另一间办公室里,找到了负责团购的YF(北京人),花了一个小时和他交流,他表示很赞同。几天之后听说他们给大Boss交了一份报告,说是找到了团购平台的瓶颈并且建立了一种新的工作方式,并被表扬了一番。
离开赶集网后,YF还经常联系我。
我意识到技术的重要性,成为技术上的大牛可望不可即,可以应用技术解决我们每天遇到的实际问题就可以了。
(五)
新的一周里,经历了产品的重定价过程,这一周开始,我们运营组的几个人搬到了总监室。营销调研和营销情报是营销信息系统的两个重要部分。我们手上掌握了自己的月点击总量和销售额,还有竞争对手58同城的一些数据。
这件事具体怎么了结的,我不清楚也没有权限了解,经历了一次真实的产品定价过程却是宝贵的。
(六)
四月中旬,GL把我们几个运营组的人召集起来开了一次会。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探讨如何优化各个流程。他问问题,然后在白板上画各种图(围绕ARPU),能答上问题的只有DX姐姐,术语很多。
回到办公室,GL把我分给了服务部的负责人SF姐姐,然后SF把我调到了YHN阿姨的组中,这个组全部是新人。GL说,你要给我们争脸,我觉得我是去解决问题的,似乎和争脸无关。
我构建了一个情景,而且这个情景很适用——我告诉对方(搬家公司的老板),我住在马甸桥现在想搬到罗庄西里的大月园,现在在6楼,要搬到1楼去。家里有一台星海钢琴,以前搬家时被钢琴被搬家公司摔坏一个脚,所以很在意也很质疑他们的能力。
(七)
CRM不仅仅是一个软件、一个系统,而是一项重要的职能——维护和管理可持续盈利客户。
GL把我带到了楼下,这一次是说我想得到的太多了,让我先耕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再说。他反复提了功高盖主这件事,还援引了一些他的经历,我隐约感觉到事情会向不好的方向发展了。
第二天继续了解各个组的主管对CRM系统改进的意见,到ZY组时,我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他说,昨天GL已经和他聊过了,是不是GL也和我讲了。。。当时很无奈,自己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变成别人的,这种事经历过好几次了。
(八)
故事的结尾,似乎总会有一个唯美的结局。我却在经历一个个悲剧,总是不堪一击;总是觉得自己从一道光变成一个点,点的墨迹逐渐模糊、模糊,然后消失。
周四不情愿地翘了数据库的实验,一大早到大钟寺搭上了地铁。突然觉得一种不协调,在人群中穿梭,看着上班族们在屏蔽门打开后的一瞬间飞奔出来……
我是一个挺顽固,可以变态到吃一个学期酱香鸡腿饭的人。现在却逐渐开始厌恶我的工作——眼睁睁地看着一件事被别人越做越烂却无能为力。
有人说,58的文案很烂,直接得罪了中介、招聘网站,但互联网争夺的是用户的心智资源,这是一个用户为王的时代。说道租房子我或许会直接想到58同城,但是一定不会想到赶集网,“赶集网啥都有”只是一个杂货铺。
再一次找到了GL,这一次又被他叫了下去。GL说,这是杞人忧天,赶集网做到现在了,死不掉了,市场会让他活下去,即使公司内部还是一个烂摊子。
周五晚上,在新浪微博闲逛,到了雷军同学的主页。随意发了一个私信,没想到回信了,他说现在暂时不投资其他项目,向我推荐了一个他的师弟LHB,这个人也是天使投资。周六和LHB先生邮件,奇迹般获得了面谈的机会,然后就大家投入到了商业计划书的修改之中。
此后一周没有到赶集网,周一又请过假,GL说他知道了。周四进入最后排演,然后通宵。当时觉得被鄙视的可能性很大,但是我们得认真做,哪怕只有1%。
周五一早完全恍惚,我和LC一早从北邮出发,到清华大学找ZX,一般吃午饭一边排演,另一头ZS还在北师紧张地统稿。
最后还是被LHB“鄙视”了,理由很简单——三个大三和一个大二的孩子。
第二天GL把我也鄙视了。
新的一周我到赶集网办理离职,在两个办公地折腾了三次,意外的知道了58方格的新定价——接近3500。
感谢没有见过面的CYY姐姐对我的评价。
感谢赶集网的大家,GL、YT,产品部所有前辈,光耀学长以及素菜团的大黄、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