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山东早期共产党员王尽美到曲阜二师开展党的活动。
1924年
5月中共济南地方执行委员会派员到济宁城区开展党的活动。
1925年
下半年曲阜山东省立第二师范有了共产党员。
1926年
夏济宁现辖区内第一个中共党组织——中共曲阜二师支部建立。
夏共青团山东省立第二师范支部建立。
1927年
11月中共济宁特支第一次建立。
1929年
6月曲阜二师演出反封建话剧《子见南子》,引发《子见南子》案轰动全国。
秋曲阜二师学生在墙报上全文转载《共产党宣言》。
1931年
12月16日曲阜二师、曲阜明德中学、济宁七中、滋阳乡师等鲁南七校学生2000余人为南下抗日请愿卧轨截车,致使津浦铁路中断交通4天,震惊全国。
1932年
12月济宁现辖区内第一个中共地方县委——中共邹县县委建立。
1935年
12月滋阳乡师、曲阜师范共产党员发动师生开展罢课斗争。
1937年
7月—8月金乡县民众抗敌后援会、泗水县柘沟抗敌后援会、济宁县教师抗敌后援会等相继成立。
11月中共鲁西南工委建立,工委领导济宁、鱼台、金乡等9县党组织。白子明任书记。翌年8月改称鲁西南特委。
12月中旬邹西南亢阜抗日武装起义举行,鲁南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建立。
1938年
1月日军沿津浦线大举南侵,兖州、曲阜、邹县、济宁、泗水沦陷。
1月鱼台县抗日司令部成立。
2月5日汶上永安寺(现属梁山县)抗日武装起义举行,汶上县人民抗日自卫队建立。
2月金乡县人民抗日武装——第五战区第二游击纵队建立。
3月鲁南和沿湖一带地方武装和人民群众积极支援台儿庄会战。
5月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成立。
12月底八路军一一五师一部挺进到湖西。
1939年
1月7日苏鲁豫边区青年抗敌救亡协会建立。
1月苏鲁豫皖边区联合抗日后方司令部成立。
5月八路军一一五师主力抵运西、泰西,中共汶上县委、汶东工委建立。
5月八路军一一五师主力部队抵达泗水。
6月山东纵队挺进支队进入邹东地区。
6月21日邹县小山战斗打响,毙敌数十人,伤200余,八路军南下挺进支队二连83名战士壮烈牺牲。
7月苏鲁豫支队开辟邹西地区。
8月2日—3日八路军一一五师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率一一五师一部在梁山取得梁山歼灭战的胜利,歼灭日伪军400余人,被八路军总部嘉誉为“模范的歼灭战”。
1940年
2月鲁南铁道游击队创建,后组建为鲁南铁道游击大队。
3月下旬八路军赵谭支队击毙驻济宁日军司令官阪田。
12月湖西地方抗日人民武装整编,整编后的湖西全区地方人民抗日武装约2000人。
1941年
1月微山湖游击队建立,8月精编更名为微湖大队。
9月13日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发出关于湖西工作的指示。
12月鲁南、湖西军民进入抗战以来最艰苦的时期。
1942年
春湖西地委、专署号召开展春季大生产运动。
3月鲁南、湖西地区和冀鲁豫区开展党的整风运动。
5月各地认真执行山东分局关于减租减息的指示。
7月微山湖游击队护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少奇过微山湖。
7月下旬湖西地委传达罗荣桓对湖西工作的重要指示。
11月微湖大队护送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萧华过微山湖。
12月冀鲁豫区党政军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
1943年
3月鲁南地区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
5月鲁南独立支队采取“武装请客”保卫麦收。
9月护送中共山东分局书记朱瑞过微山湖。
12月护送新四军代军长陈毅过微山湖。
1944年
4月中共鲁南一地委召开整风会议,鲁南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
7月—9月微山湖反顽战役举行。此役历时2个月,解放了湖西湖东纵横百余里区域,抗日人民军队完全控制了湖西这一由华中通往华北的门户。
12月—翌年春兖济县四区中队2次夜袭敌军马场,共夺军马近百匹,鲁南二军分区成立1个骑兵连。
1945年
2月鲁南军区三团在鲁中九团、邹县独立营等配合下,攻克泗水县城,毙敌2000余人,泗水城首次解放。但很快被日伪军占领。
4月曲阜籍女干部何毅参加中共“七大”。
8月18日日本政府宣布投降后,驻泗水县城的日伪军弃城逃往兖州,鲁南军区部队配合泗水县人民武装再次收复泗水县城。
9月陈毅等从延安返山东,路经微山湖至夏镇。
10月16日陈毅、黎玉等赴鲁南统一指挥津浦路前线10万大军,发起津浦路中段战役。整个战役历时2个多月,以伤亡6000人的代价,获取了歼敌2.8万余人的胜利。
10月19日邹县城第一次解放。
12月30日曲阜城第一次解放。
1946年
1月2日收复嘉祥县城。
1月2日南旺县全境解放。
1月9日日伪盘踞近8年之久的济宁城第一次解放。
1月10日汶上县城第一次解放。
1月10日国共两党签订《停战协定》。军调执行部驻兖州小组在兖州机场进行谈判。
1月31日冀鲁豫七地委、七专署、七军分区成立,万里任七地委书记。
1月31日济宁县城区划出,设置济宁市,中共济宁市委、济宁市政府同时建立。3月29日,济宁市升为专级市,下辖5个区,郭影秋任书记。
4月曲泗县分为泗水、曲阜两县。
5月1日中共济宁市委机关报《济宁日报》创刊发行。
5月4日鲁南区、冀鲁豫区暨所辖济宁地区各地贯彻执行中共中央“五四”指示。
5月中共济宁市委、济宁市政府积极组织恢复发展工商业。
7月7日冀鲁豫区党委、行署决定在济宁市东郊兴建烈士陵园,8日举行奠基仪式。
7月各级党委先后发出反内战指示。
8月上旬济北县委、县政府建立。
9月17日济宁办事处、城工委员会、运河支队、济宁武工队建立。
10月1日鲁南支前委员会成立。
12月30日晋冀鲁豫野战军和冀鲁豫军区部队向巨(野)、金(乡)、鱼(台)之敌发起进攻巨金鱼战役,巨金鱼战役历时16天,歼敌1.64万余人。
1947年
1月华中和山东野战军在陈毅等指挥下发起鲁南战役。全战役历时18天,共歼敌5.35万余人,收复了鲁南大部地区。
1月中共鲁南区党委把支前作为头等中心任务。
7月14日—28日羊山集战斗举行,共毙伤俘敌军官兵2.3万余人。此次战斗的胜利为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打开了通路。
1948年
3月30日中共鲁南区委、鲁南军区发出生产救灾指示。
5月—7月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开展兖州战役(亦称津浦路中段夏季攻势),7月13日攻克兖州,整个战役共歼敌6.3万余人。
6月11日山东兵团一举攻克曲阜县城,全歼守敌1.14万余人,曲阜县城第二次解放。
6月15日山东兵团一举攻克邹县城,全歼守敌2200余人,邹县城第二次解放。
7月专区级兖州市设立,中共兖州市委、市政府同时建立,冯起任市委书记。
7月14日山东兵团收复济宁城,济宁获得第二次解放。
7月16日冀鲁豫区党委、行署决定恢复设立专区级济宁市,中共济宁市临时工委与济宁市政府建立。
8月济宁市由冀鲁豫边区划归山东省鲁中南行政区,仍为专区级市。8月,中共济宁市委正式成立,韩去非任市委书记。
8月26日—29日华东野战军前委在曲阜召开济南战役作战计划会议。
9月下旬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到兖州同在济南战役中率部起义的吴化文谈判吴部整编问题。
10月5日华东野战军前委在曲阜孔庙奎文阁召开扩大会议,研究淮海战役作战部署,历时20余天。
11月济宁地区军民全力支援淮海战役。
12月以济宁市为中心的五县一市(即:济宁县、济北县、汶上县、南旺县、嘉祥县、济宁市)剿匪指挥部成立。
1949年
1月下旬中共冀鲁豫三地委组织580名干部南下。
2月湖西地区青年团、妇联、工会等群团机构建立。
2月上旬济宁市妇女代表大会召开,成立济宁市妇女联合会筹委会。
3月曲阜县成立古代文物保管委员会(后改称曲阜文物管理委员会)。
3月中共鲁中南四地委抽调500名干部南下。
7月鲁中南第四地委、第四专署改名为尼山地委、尼山专署,杨士法任地委书记。鲁中南第五地委、专署改名为台枣地委、台枣专署,李青任地委书记。
10月尼山、湖西专区各县先后召开第一次党代表会议。
12月30日为加强南四湖湖区剿匪工作,中共鲁中南区委决定成立湖上剿匪指挥部,中共湖区工作委员会、湖区办事处同时成立。
1950年
1月湖西、尼山专区各县召开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2月15日中共尼山地委部署土改工作。
2月湖西专区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
3月4日—9日济宁市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召开。
4月12日—16日中共尼山地委、专署贯彻中央关于统一国家财政工作的决定。
5月1日尼山、台枣两专区撤销,以两专区大部区域合并组建为滕县专区,中共滕县地委、专署同时成立,李青任中共滕县地委书记。济宁市由专级市降格为县级市。
5月12日湖西专区动员民工修复南阳湖堤。
5月梁山县灾民移往东北得到当地政府妥善安置。
7月滕县专区开展整风运动。
9月17日—10月6日湖西专区召开第一次党代表会议。
10月30日朱德在曲阜召开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兵团团以上干部会议上作抗美援朝动员报告。
11月滕县、湖西专区开展抗美援朝运动。
11月滕县专区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
11月湖西专区部署土地改革工作。
12月滕县专区全面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1951年
2月中旬—4月中旬中共湖西地委组织学习贯彻《婚姻法》。
5月31日湖西专署制定村干部任免及村级政府会议制度。
6月16日湖西区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开学。
7月湖西专区开展整党建党工作。
12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刘少奇到曲阜参观。
12月滕县专区开展“三反”运动。
12月滕县专区结束民主建政和基点乡试点工作。
1952年
1月滕县专区开展整党建党工作。
1月湖西专区开展“三反”运动。
2月湖西、滕县专区在工商界中开展“五反”运动。
3月滕县专署整治湖东白马河。
6月17日中共滕县地委作出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的规定。
7月滕县专区在全区中小学教师中开展思想改造工作。
7月滕县专区在厂矿、贸易系统开展劳动竞赛活动。
8月湖西、滕县专区的13个县59个区发生秋蝗,受灾面积70余万亩。至8月20日基本扑灭。
9月19日湖西专区推行速成识字法,开展扫除文盲运动。
10月28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曲阜先后参观了孔庙、孔府、孔林。
11月20日—12月4日中共滕县地委第一次党代表会议召开。
11月曲阜孔庙大成殿整修竣工。
12月湖西专区划归山东省。
1953年
1月湖西、滕县专区开展新“三反”运动。
1月国营企业由供给制改行工资制。
4月6日—11日中共滕县地委召开第一次全区工业生产会议。
7月16日中共中央华东局公布中共济宁地委、济宁专署领导干部配备,刘清训任地委书记。
7月20日湖西、滕县专区撤销,设立济宁专区。9月3日和8日,中共济宁地委、济宁区专员公署先后正式成立。10月,中共济宁地委、专署成员公布。
11月全区学习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1月全区贯彻落实粮食统购统销政策。
1954年
1月20日—30日中共济宁地委贯彻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
1月济宁专区治淮工程指挥部成立。
3月15日中共济宁地委下达加强防旱防涝工作领导保证完成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的指示。
3月济宁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4月全区厂矿企业开展劳动竞赛。
4月全区1909个乡的基层选举工作顺利完成。
5月济(宁)兖(州)公路铺筑碎石路面,为境内第一条碎石路面公路。
6月24日玉堂酱园实行公私合营,这是济宁市第一家实行公私合营的企业。
6月下旬—7月12日全区各县(市)召开首届一次人民代表大会。
10月16日—22日中共济宁地委召开全区手工业工作会议。
1955年
2月8日济宁地委通知公布:高逢五任中共济宁地委书记。
3月24日济宁地委下发《贯彻中央农村工作部关于巩固农业合作社通知的意见》。
7月全区开展肃清暗藏反革命分子运动。
9月济宁市第一届政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11月3日中共中央主席、国家主席毛泽东在兖州火车站专列上接见济宁地委书记高逢五。
12月济宁4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经验收入《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
12月济宁军分区举行授予军官军衔仪式。
1956年
1月6日中匈友谊农业机器拖拉机站在滋阳县成立。
1月全区掀起对私营工商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高潮。
5月全区各县(市)召开党代会。
5月全区两万余名青壮年移民黑龙江省垦区,建立了66个新村。
5月26日济宁地区第一个机械排灌示范工程陈湾排灌站建成。
6月14日中共济宁地委制定在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规划。
7月16日国家“一五”计划限额以上项目——韩庄发电厂开建。
7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微山湖湖面由微山县统一管理。
9月28日曲阜师范学院成立。
10月22日中共济宁地委制定意见,部署全区学习贯彻党的八大精神。
10月全区基本实现农业合作化。
1957年
3月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部长彭德怀在曲阜接见曲阜县委主要领导人。
5月全区开展整风运动。
7月10日—23日全区在14天内连降8次暴雨,全区平均降雨700毫米以上,遭受百年未遇特大水灾。中央和省、地委全力组织抗洪救灾,恢复发展农业生产。
8月全区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
10月山东省发现兖州、滕县、肥城三大煤田。
1958年
3月全区开展“双反”(反浪费、反保守)运动。
4月19日中共济宁地委制定山区、丘陵水土保持与水利建设规划。
4月济宁医学院成立。
5月全区学习贯彻中共八届二次会议精神,开展大跃进运动。
夏初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刘少奇到曲阜视察。
6月23日和24日中共济宁地委制定1958年—1962年农业经济发展、各项社会主义建设纲要和地方工业规划。
8月9日中共中央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在兖州接见济宁地委书记高逢五。
8月26日中共山东省委决定:王成旺任中共济宁地委第一书记。
8月湖西大堤修筑工程和韩庄水利枢纽工程开工。
9月全区实现人民公社化。
9月全区开展大炼钢铁运动。
10月1日济兖铁路支线修复通车。
10月20日南四湖二级坝枢纽工程开工。
10月20日津浦铁路复线济宁专区段开工。
11月30日济宁、菏泽两专区合并组建新的济宁专区。王成旺任中共济宁地委第一书记。
11月28日尼山水库动工兴建。1966年9月主体工程竣工。
本年邹县唐村煤矿兴建。
1959年
1月中共山东省委决定:杨毅任中共济宁地委第一书记。
3月7日中共济宁地委设立书记处。
5月下旬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陈云到曲阜视察。
6月6日济宁、菏泽两专区按原建制分设,穆林任中共济宁地委第一书记。
7月1日济宁发电厂第一台6000千瓦机组投产发电。
10月4日西苇水库开工,1960年6月30日基本竣工。
10月30日京杭运河济宁段工程开工。
12月14日山东省委决定在济宁专区建立山东拖拉机制造厂。1960年5月8日山东拖拉机制造厂在兖州城北破土动工,1970年3月设计年产万台拖拉机工程动工,1976年12月26日建成投产。
1960年
4月全区动员农村整户社员和青壮年支援东北建设。至6月底止,全区完成了1.5万户社员的动员和输送任务。至11月,完成了1.1万名青壮年的动员输送任务。
5月6日济宁境内首次实行人工降雨成功。
5月全区农村开展“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
5月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到曲阜视察。
10月济宁地、县、社三级机关先后抽调1.19万名干部深入生产第一线,与群众坚持“四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
11月17日曲阜县鲁国故城、孔庙、孔府、孔林和嘉祥县武氏墓群石刻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1年
6月全区开展农业超产运动。
8月京杭运河微山船闸竣工。
8月下旬全区调整精简国家职工、减少城镇人口计划。至10月20日,全区共精简国家职工、压缩非农业人口14.36万人。
11月全区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和整风整社运动。
11月全区农村开始实行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
1962年
1月设立兖州县、恢复嘉祥县。
1月11日—2月7日全区20余人参加中央“七千人大会”,3月全区学习贯彻会议召开。
春全区农村实行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
1963年
2月22日中共山东省委决定:撤销济宁地委书记处,朱奇民任中共济宁地委书记。
2月全区开始开展学习雷锋活动。
3月全区开展计划生育宣传突击月活动。
4月全区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7月全区地、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济宁市先后开展增产节约、“五反”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964年
2月全区开展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解放军运动。
7月2日全区动员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
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总书记、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彭真到曲阜视察。
10月中共济宁地委在滨湖地区试种水稻获丰收。
1965年
2月韩庄运河扩大治理工程开工。
3月24日中共济宁地委部署进一步开展比学赶帮竞赛运动。
10月滨湖稻改取得胜利,90万亩水稻喜获丰收。
11月全区开展学习王杰活动。
11月25日山东省政府部署做好曲阜对外开放准备工作。
1966年
2月10日中共济宁地委号召党员干部向焦裕禄学习。
5月岚(山头)兖(州)公路曲阜至兖州段17.84公里铺设沥青(渣油)路面。
7月11日中共济宁地委、专署部署开展农业增产运动。
8月中国医药工业公司山东新华制药厂在济宁建立第三分厂筹备处。
8月27日济宁地委确定除济宁拖拉机修配厂等4个厂仍归专区直接领导和管理外,其余的农具、酿酒、造纸、印刷、建筑材料等34个企业一律下放给县(市)直接管理。
9月青岛印染厂济宁分厂动工兴建。
9月兖州矿区南屯煤矿破土动工。
1967年
1月济宁驻军执行“三支两军”任务。
2月5日济宁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
3月5日济宁地革委生产指挥部成立。
12月17日济宁驻军支左指挥部成立。
1968年
1月22日济宁驻军支左指挥部生产指挥部成立。
2月全区公检法机关实行军管。1973年5月,济宁地区公检法结束“军管”。
2月27日“济宁驻军支左指挥部生产指挥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具体负责全区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
4月全区大部分县(市)和公社(区)建立革命委员会。
5月济宁地区革命委员会重建,康俊玉任地革委主任。
10月济宁电化厂建成投产。
10月济宁地直机关大批干部下放劳动。
1969年
8月2日中共济宁地革委核心领导小组成立,康俊玉任组长。
9月济宁地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充实健全各级生产指挥机构。
11月济宁地区化肥厂建成投产。
11月从1966年下半年开始到本年11月,先后从青岛、烟台、淄博等沿海地区迁进济宁地区企业11个。
1970年
4月18日济宁地革委加强对曲阜文物、古迹、林木的保护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