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题背景:独立学院学生学习成绩分化较明显,呈现出两极甚至多极分布的现象较为普遍。既有高考录取时二本分数线和三本分数线跨度大的客观原因,也有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适配性、学生学习观等主观方面的原因,分化现象与普通高校相比更为突出。
(二)理论意义:①探究影响独立学院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主要成因与一般规律。②探究成绩分化的本质,为分类培养、分层教育等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分”的理论支撑。③提高独立学院整体人才培养质量,践行“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
(三)应用价值:大学期间学生学习成绩分化决定着学生学业生涯的走向,还影响着学生就业方向的选择。针对成绩分化主要成因与一般规律,形成有效解决独立学院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基本策略,从而最大限度地减缓独立学院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进程,减少或消除独立学院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差异度。
二、省内外同类研究现状
(一)当前研究现状:近些年,关于学生成绩分化问题的研究较多,但主要集中在对某一课程中的成绩分化表现的研究,在全课程中的表现的研究探索较少,尤其是独立学院全课程成绩分化的研究更少。有代表性的专家的观点有①北京师范大学刘儒德教授从学生学习观的内涵、学习观的形成因素及学习观对学习的影响等方面阐述了学习观在学习中的重要意义与作用。②山西的张爱萍调研员开展了基础教育课程教材适切性评价研究,主要是针对当前教材多样化的现象,提出选择教材必须对教材的适切性进行综合评价,以及如何来评价等。③江苏省的徐健湖校长从教育渠道的多元化发展、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和学习观的培养等方面对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分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教育不能单靠课堂教育,要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和学习观有利于缓解成绩分化等观点。
(二)存在的不足:①刘儒德教授主要是在宏观的角度上剖析了学习观的价值与作用,而没有具体涉及到哪一个层面、哪一个学龄段学习观的特征。②张爱萍调研员的研究主要是提出选择教材必须对教材的适切性进行综合评价,及如何来评价等,并没有深入探析其它教学因素的适配性问题,也没有深入探讨其对学生学习成绩分化影响。③徐健湖校长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处于少年儿童阶段的小学生,因为儿童的学习观和学业情绪与大学生有较大差别,其研究不能推广到高等教育阶段。
(三)研究发展方向:①选择具体探讨某一学习阶段学生的学习观的基本特征及培养策略,更加注重微观领域的实践操作研究。②既要探讨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结构的适配性问题,又要通过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结构的适配性研究,从中找出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主要成因。
三、荆州两所独立学院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成因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问卷随机抽取了长江大学文理学院、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两个独立学院的8个学生班级为标本,其中,本科班级4个,专科班级4个;大一班级4个,大二班级4个。
四、问卷调查的几点启示
(一)独立学院的教学内容要求与学生认知结构的适配性、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与学校教育主渠道的适配性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较为重要的成因。在对独立学院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两个重要因素――学习观的分化和学业情绪分化等方面的研究来探析独立学院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成因。独立学院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结构适配性调整的原则。对教学内容的结构、体系、目标、重难点等方面全方位的设计调整方案,以实行分类培养,分层教学。
(二)独立学院要培育具有特色的立体教育体系,建立三位一体(学校、家庭、社会)、互动连动、整体推进的多渠道教育教学体系。主要通过促进独立学院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课程的衔接管理来完成对独立学院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主要成因的研究。研究教育渠道发展的多元互动立体化。研究多元立体化的教育渠道,突破原有的“学校课堂教育主渠道”的模式,包括建立全新的校企合作模式。
结语:要把“教”与“学”的适配性研究作为探析独立学院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一个切入口,涉及分化的一些主要元素(学业情绪、学习观、学校教育主渠道)的积极方面,同时也这些元素的适配关系没有达到最优化的问题,建议调整它们的适配关系,优化组合,从而发挥它们的最大效能。
在研究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的适配性问题中,要从整体层面设计分类培养、分层教学的模式是对独立学院个性化人才培养的一个有益尝试。教育渠道的多元化发展理论,突显了目前学校教育乏力的现状,为寻找学校、家庭、社会三大教育力量的合力作了有益的探索。
学习观、学业情绪作为影响学习成绩分化的重要因素,要将学生自我成就感的培养纳入防止分化的视野。
此外,师生关系的适配性,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独立学院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最终立足点要置于“人”的发展的问题上,要充分体现人本主义的思想。
参考文献:
关键词:情境体验学习能力拼读技能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拼音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教师要以创设情境、游戏等多种活动形式,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悟,使学生获取语文知识,培养学习汉语拼音的能力,感受获取成功的快乐,提高拼音课堂教学实效。
一、有趣情境体验,激发积极参与
面对汉语拼音,刚进小学的学生都觉得十分枯燥,教师要利用已有的学习资源,善于利用教材,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把比较枯燥的拼音字符变得生动有趣,把无趣的学习转变成有趣的学习,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欲望,使学生想学、乐学汉语拼音,学得规范,用得自然,感知学习汉语拼音的乐趣,体验到学习语文的魅力,从而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学习技能。
例如,教学“声调”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屏幕呈现“小白鹅到姥姥家”:在舒缓的乐曲声中,小白鹅告别大白鹅爸爸、妈妈,骑着摩托车准备到姥姥家,小白鹅骑着小车在笔直平坦的水泥大道上,唱着轻松愉快的歌:“āāā、ōōō、ēēē。”突然,小白鹅的歌声停住了,前面出现了一个斜坡,为了使车子爬上这道坡,小白鹅用力踩,嘴里哼着:“ááá、óóó、ééé。”爬完坡,道路坎坷不平,小白鹅在车子上不停地颠簸着,难受地哼出:“ǎǎǎ、ǒǒǒ、ěěě。”“哇!姥姥的家就在坡下”,小白鹅大声地喊着:“ààà、òòò、èèè。”车子飞快地下了坡,姥姥正在门口迎接小白鹅。学生观看着屏幕,嘴里跟着小白鹅不停地叫唱着,体验a、o、e四个声调的读法和四种声调符号,教师出示a、o、e四种声调符号,引导学生认识拼读四种声调符号,掌握读法和书写。在富有情趣的情境中,学生学而不厌、乐在其中,体验汉语拼音的读音、形状及书写方法,达到掌握汉语拼音的目的,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习汉语拼音的能力。
二、游戏活动感悟,形成学习能力
“学习的最大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由于单一学习汉语拼音相对比较枯燥,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和内容编排,密切配合书本上的知识,通过编故事、表演等方法,联系现有经验和新事物,创设多种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习拼音知识,体验学习汉语拼音的乐趣,加强动手、动脑能力,加深学生对汉语拼音的记忆,发现知识的规律性,培养个性化的思维,发展智力因素,如科学记忆力等,深入浅出地突破拼音教学的重难点,促进拼音学习能力获得锻炼,直至生成。
三、实施自主实践,发展拼读技能
【摘要】目的对赤芝子实体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并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测定。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LH-20柱色谱以及HPLC等手段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并进行结构鉴定,通过MTT法对其进行细胞毒活性测定。结果从赤芝子实体中分离并鉴定了3个单体化合物的结构,分别是灵芝醇B(Ⅰ),麦角甾醇(Ⅱ)和过氧化麦角甾醇(Ⅲ),这3个化合物对小鼠肺腺癌LA795细胞的IC50分别为77.9,22.5,84.9μg/ml。结论3种化合物皆有细胞毒活性,其中以麦角甾醇(Ⅱ)为最好。
【关键词】灵芝分离鉴定细胞毒活性
1仪器与材料
GulliverSeries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JASCO公司);核磁共振谱仪(VARIANINOVA500MHz);TECANA-5002Spectra型酶标仪(奥地利)。实验用硅胶(青岛海洋化工);SephadexLH-20(AmershamPharmaciaBiotech);RPMI1640培养基(Gibco公司);胎牛血清(天津市庆星科技有限公司);噻唑蓝(MTT,Sigma公司);二甲基亚砜(DMSO,Sigma公司)。
赤芝Ganodermalucidum(Fr.)Kart,由天津中新药业提供,经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高文远教授鉴定,植物标本现存于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天然药物学实验室。小鼠肺腺癌LA795细胞株,由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提供。
2提取分离
将赤芝药材(5kg)粉碎,用95%的乙醇(药材的10倍量)加热回流提取5h,过滤,滤渣再用10倍量9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如此提取5次,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浸膏状,得提取物250g。将浸膏混悬水溶液分别用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其中石油醚层部分30g(100~200目硅胶400g装柱),干法上样,采用石油醚-醋酸乙酯溶剂系统6个梯度(50∶1,20∶1,10∶1,5∶1,2∶1,0∶1)洗脱,共收集得到12个组份,从其第10个组分中经过硅胶层析分离得到化合物Ⅰ(218.2mg)。醋酸乙酯层部分40g以(100~200目硅胶1000g装柱)CHCl3-MeOH(100,99∶1,98∶2,95∶5,9∶1,85∶15,80∶20∶2,70∶30∶3,6∶4,5∶5)梯度洗脱,共得到16个组分,对其第2个组分进行重结晶得到化合物Ⅱ,剩余部分经过凝胶柱层析和正相HPLC分离,得到化合物Ⅲ(10mg)。
3结构鉴定
化合物Ⅰ:白色晶体,1H-NMR(CDCl3,500Hz)δH:5.47(1H,d,J=6Hz,7-H),5.32(1H,d,J=6.5Hz,11-H),5.40(1H,t,J=7Hz,24-H),3.24(1H,dd,J=11.5,4.5),4.00(2H,s,26-H),1.67(3H,s,27-H),1.01(3H,s,29-H),0.985s(3H,s,30-H),0.92(3H,d,J=6.5Hz,21-H),0.88(3H,s,28-H),0.88(3H,s,19-H),0.57(3H,s,18-H)。13CNMR数据见表1,以上数据与文献报道[2]的灵芝醇B相符。
化合物Ⅱ:白色晶体,1H-NMR(CDCl3,500Hz)δH:5.568(1H,d,6-H),5.384(1H,d,7-H),5.204(1H,m,22-H),5.204(1H,m,23-H),3.637(1H,m,3-H),1.038(3H,d,21-H),0.946(3H,s,19-H),0.918(3H,d,25-H),0.846(3H,d,27H),0.831(3H,d,28H),0.631(3H,s,18-H)。以上数据与文献报道的麦角甾醇[3]相符。分别以氯仿/甲醇(98:2,V/V),石油醚/乙酸乙酯(1:4,V/V)做层析液,用麦角甾醇标准品作TLC对照,Rf值相同。因此确定为同一化合物。
化合物Ⅲ:白色晶体,1H-NMR(CDCl3,500Hz)δH:6.50(1H,d,J=8.5Hz,6-H),6.24(1H,d,J=8.5Hz,7-H),5.22(1H,dd,J=15,7.5,23-H),5.14(1H,dd,J=15,8,22-H),3.95(1H,m,3-H),0.908(3H,d,J=6.5Hz,21-H),0.883(3H,s,19-H),0.83(3H,d,J=6.5Hz,26-H),0.82(3H,d,J=6.5Hz,27H),1.00(3H,d,J=6.5Hz,28H),0.816(3H,s,18-H)。13CNMR数据见表1,以上数据与文献报道[4]的麦角甾醇过氧化物相符。表1化合物Ⅰ、Ⅲ的13CNMR光谱数据
4细胞毒活性测定
4.1细胞培养小鼠肺腺癌LA795细胞株,为贴壁细胞,培养于含10%灭活胎牛血清,100U/ml青霉素,100μg/ml链霉素的RPMI1640培养液中,37℃,5%CO2培养箱及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3~4d传代一次。
4.2MTT法将对数生长期细胞用胰酶消化后配制成浓度为3×104个/ml的细胞悬液,接种于96孔酶标板,每孔加200μl。24h后换不含血清RPMI1640培养液使细胞同步化生长,每孔200μl。24h后(第3天)加含不同浓度药物及相应溶媒对照的新鲜培养液,每孔加200μl,受试药设4个剂量组,每组设8个平行孔,并设空白孔调零。在上述条件下培养24h后,每孔加无血清培养液新鲜配制的0.5mg/mlMTT100μl,继续培养4h,然后每孔加100μlDMSO溶解MTT甲簪颗粒,用微型振荡器振荡混匀后,于酶标仪上测定光密度值(OD),实验重复3次,取平均值。以溶剂对照处理肿瘤细胞为对照组,由OD值计算抑制率,细胞生长抑制率(%)=(1-样品组OD值/对照组OD值)×100%。并由此求得IC50(半数抑制浓度),IC50=细胞生长抑制率为50%的药物浓度。
实验结果见表2,显示化合物Ⅰ~Ⅲ对小鼠肺腺癌细胞LA795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其中以化合物Ⅱ为最好。表23种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
5结论
参考文献
[1]林志彬.灵芝的现代研究[M].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
[2]王芳生,蔡辉,杨峻山,等.赤芝子实体中三萜化学成分的研究[J].药学学报,1996,31(3):200.
关键词:独立学院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式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大量毕业生涌向社会,使得大学生尤其是独立学院的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帮助独立学院的大学生摆脱就业困境,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自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后,经过20多年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全社会和各高校的广泛重视,指导大学生做好各自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具有重要意义;对培养大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是高校对毕业生进行有效就业指导的重要工具之一。
一、独立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1、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
2、个人自我认知
大学生对自己的正确认识是职业生涯规划过程的起始环节,也是正确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大部分独立学院大学生对自己个人认知不够客观,内容不够全面,条理不够清晰。并且很多学生进行自我认知的时候不从自身性格、兴趣、能力出发,不考虑自身优势和劣势,对自我竞争力等问题认识较模糊。
3、对职业及职业环境的认知
4、对未来职业目标的认知
职业目标是指人们对未来职业表现出来的一种强烈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对未来职业生活的构想和规划。确定职业目标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当下,独立学院的学生都是85后、甚至90后的一代,因在家中都是独生子女,所以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甚至专业的选择都是家长安排的,对自己未来的人生目标完全没有考虑过。
5、职业准备度的认知
独立学院的学生,虽然高考成绩不理想,但大多数认为自己是有理想,不认为高考失利会决定自己的一生;同时,大部分家中都有较丰富的人脉资源。他们情商较高,善于交际,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积极,这些都是独立学院的学生在社会竞争中的有利条件。但是,因为这些学生一般家庭较富裕,不少学生认为有关系和金钱就以解决一切困难。因为家庭的资源丰富,所以学习期间不担心找不到工作。这样,导致很多学生在校期间混日子,享乐主义泛滥。
二、独立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改进途径
1、唤醒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近些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在独立学院中陆续开展起来。高校要从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角度,高度重视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工作,并把它作为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的开展工作。
2、建立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
3、大力发展体验式教学和网络平台教学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中具有重要作用,开展体验式教学是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落实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有效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开展职业访谈,亲身体验不同职业环境的方法,使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到现实的工作环境,近距离观察工作对象的情况,使学生直观地获取真正感兴趣的工作信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设适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网络教学平台,为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指导学生开展网上职业倾向测评等提供了良好学习方式。
4、建设一支专业的专兼职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
关键词:独立学院教育统计信息应用
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信息全球化的发展形势,对教育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独立学院是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院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独立学院经过近15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独立学院的发展过程中,教育统计既是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下达的一项工作任务,又是学校发展建设中的一项基础性和经常性工作。实际上,教育统计的第二项功能往往被忽视,学校内部的统计数据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方面,在运用新机制新体制快速发展起来的独立学院内部显得更加突出。
1独立学院教育统计工作现状
1.1统计机构及人员配置。与其他传统公办大学不同,独立学院的办学更多考虑对成本的控制,没有设立专门的部门或者岗位来从事教育信息的统计工作。在多数独立学院,承担统计工作的部门一般为学校(院)办公室。
1.3独立学院教育统计信息的特点。①信息量大,数据关系复杂。由于独立学院具有办学主体多元化、产权关系复杂的特点,涉及校园、校舍、师资等方面的数据统计时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数据关系较公办高校要复杂一些,需要统计人员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甄别、合并、计算等操作。②个别信息缺乏真实性。在独立学院上报的统计数据中,虽然数据关系正确,但并不能保证数据完全真实准确。原因有两方面,一个是学校内部统计信息由多个部门共同完成,掌握的标准也不尽相同;一方面是上级主管部门将统计数据与办学指标直接挂钩,数据达不到要求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和发展。③统计信息口径单一。独立学院的统计信息更适合教育行政部门了解和掌握一定区域内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情况,宏观指导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实际办学中,一些重要的数据并不在统计的范围内,在实际工作中使用的频率很高,但是在统计信息中往往被忽略。
2独立学院教育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2.2统计过程缺乏强有力的监督。从工作的流程可以看出,信息在自下而上的呈报过程中,上级主管部门缺乏对信息准确性的检测程序。为了不被“停止招生”或者“亮出黄牌”,很多信息的填报上以凑指标为目的,难以保证真实性、科学性,于是上报结果时有些信息失真,没有利用价值。
2.4统计人员整体业务水平不高。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对统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引进能主动接受信息化这一新的管理手段的高层次人才,成为独立学院发展的必须趋势。
2.5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目前,独立学院教育信息统计工作未引起上级部门足够重视,没有形成完整的管理体制。因为这项工作不属于一线管理工作,加之上报形式存在的问题,弱化了统计的功能。
3推进独立学院教育统计信息在办学实践中的应用
3.1改革指标体系。①建立独立学院教育统计信息指标。上级主管部门要根据独立学院自身特点,结合独立学院发展形势,对统计指标体系重新进行调整、更新和补充,同时对指标进行简化,增强信息的实效性。②完善主体调查内容。健全针对独立学院特点的主体调查内容,增强信息的实用性,在突出办学特点的基础之上,增强对教育统计工作和学校的整体办学情况的管理。
3.2完善统计工作监督机制。针对于独立学院,要完善法规,制定监督标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如制定《独立学院教育统计信息公开条例》、《独立学院教育统计信息保护条例》和《独立学院教育统计信息监督办法》等。
3.4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独立学院的信息资源是独立学院发展的战略资源。开发和利用教育统计信息资源,关键是要有一支人员精干、知识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因此要努力提高统计队伍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水平,注重加大人员的培训力度,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提高统计人员在网络环境下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熟练使用统计应用软件,合理利用教育统计信息平台。
3.5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上级部门要制定起符合独立学院特色的、健全的法规,提高教育统计信息中各项数据的权威性,为独立学院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统计服务;独立学院自身也要依据自身学院情况,制定各种制度来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
3.6扩大统计范围,拓展信息应用。以教育统计信息应用性研究为契机,独立学院的一些日常管理工作,也可以在此基础之上顺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实现管理与使用的功能。如“档案信息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办公用品领用管理”等日常办公。
总之,独立学院教育统计工作及其信息应用,是一个复杂的、不断发展的课题,只有树立改革意识,优化工作方法,推动实践创新,才能是教育统计信息更好地服务于独立学院的发展和中国教育事业的进步。
[1]中华人发共和国教育部.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Z].2008.
[2]徐文彬.教育统计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