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估计,国内发出的各种营养师证书有100多万个。但几天之前,在“注册营养师临床实践与进展研究会”上,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教授的报告表明,目前课程内容最广、报名条件最严、考试通过率最低、含金量最高的“注册营养师”证书还不到8千人(注册营养师7360人,注册营养技师3512人,总注册人数10818人)。这说明,考各种营养师证书的人很多,但正经八本学习营养的人并不多。那么,现在有哪些人在正经八本学习营养呢?我自己创办的“营养特训班”学员或许是回答这个问题的最好样本。
超级宝妈
一
很多年轻女性在生育之后都面临重新择业和职业定位的机会,所以有很多宝妈学习营养,有些还非常出色。营养特训班就有不少出色的宝妈,这里例举几位,她们既是2个宝宝的妈妈,又是典型的职场女性:
沈阳的@健康管理师左晓晶有两个男孩,六六和小柒。她是我第三期营养特训班的班长,后面又跟了好几期,还协助我举办了辽宁省首届营养师大赛。目前她是辽宁省营养师协会的秘书长,带领自己的团队从事健康管理师培训以及儿童食育和企业合作等。
大连的@注册营养师姜丹有两个女孩,辰辰和桐桐。她在十年前就参加了我第一期营养特训班,是不折不扣的大师姐、典型的学霸(她是朱蓓薇院士的研究生)。目前跟我一起培训、培养营养师,开发营养课程。也独立负责一个小团队的管理工作。
深圳的@全海宁·营养师有两个男孩,双双和对对。她不久前刚从我营养特训班第八期毕业,是位新人。当然,此前她已经从事营养工作好几年,在营养服务、一对一营养咨询方面有些经验。在这个方向上跟我有密切互动。
沈阳的@食谱营养师李实有两个男孩,原来是护士,后来转做营养师,参加了第六、七、八期营养特训班学习,目前任职于一家大型健康管理公司。
大连的注册营养师代云峰,也是二孩妈妈,参加第四期营养特训班学习,目前跟特训班另外两位学员一起创业,从事母婴营养管理。
创业者
二
不知为何,虽然我自己在体制内工作了将近三十年,但我跟创业者的互动总是很多。在我们营养特训班中就有不少草根创业者。他们极少是科班出身的营养师,但凭借学习、打拼和抓住机遇成为营养师创业者:
上海的@田雪_吃出漂亮在大连读本科时就听过我讲的公共营养师培训课程,毕业后先后入职职业学校(营养老师)、护肤品大型企业(从产品咨询到高管),后来学习了特训班第五、六期。几年前自己创业做营养自媒体和知识付费,推广“211饮食法”。带领自己的团队运营良好。她们目前做的#叮!可以来蹭饭吗#系列视频,不论创意、内容还是拍摄质量在我看来都傲视全网。
大连的@注册营养师刘松丽是我营养特训班第一期毕业的营养师,组织参加了所有8期特训班。2014年还协助我举办大连市首届营养师大赛,组建大连营养师俱乐部。在我的指导下,首创“习惯减肥营”,不用任何减肥产品即可减肥,到目前已开25期,3000多人次参加学习。她的减肥课程在有书平台销量近5万份,在此基础上还出版了《享瘦》一书。
南京的@儿童营养师-闫玲玲学习了第六、七、八期营养特训班。她是我见过的最彻底的逆袭宝妈!几年前我第一次听她介绍自己在做的早餐营、辣妈减脂营等项目时,评价她这些项目“是从地里长出来的”(接地气、有生命力)。果不其然,她沿着孕妇、产妇、乳母、妈妈、婴幼儿、儿童这条线一路做起来了,还出版了《宝宝辅食从零添加》一书。现在她也有了自己的小团队,有意思的是,她的团队是“从地里长出来的”。
无锡的@唐芳是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医院从事健康管理工作,后来自己创业,从健身房营养指导和营养餐起步,目前专注做慢性病生活方式干预,有自己的小团队和平台。她参加了我营养特训班第五期和第八期学习,是一位非常有想法的85后,性格热情又坚韧。配图是她视频号截图。
哈尔滨的@营养健康芳(王芳),参加了第五、六、七、八期营养特训班的学习。她原来是护士,后来“任性”辞职转而学营养师并创业。
大连的丁怀莲@爱溢营养1000天是第一期营养特训班的大师姐,从幼儿园保健医转到月子中心,与我另两位特训班第四期学员张泽舜、代云峰一起,做孕产妇和婴幼儿营养管理。张泽舜原本是五星级酒店大厨,后来转向月子餐。
广州的卓美真,是抖音大号,参加了第七、八期特训班学习。
这些创业的草根营养师都有显著的个性特征,比如,善于学习,尤其善于持续学习;敢于决策,说干就干,且坚韧不拨;思路清晰,尝试、调整和变通;有组织管理能力,能带领团队一起工作。
私营业主、企业高管和电商大V
三
大连的@抗糖小姐姐(白晶),不但有自己的海鲜生意,还是一家生产阿拉伯糖糖浆的工业企业的高管。她参加了第二、六、八期营养特训班,并曾在2015辽宁省首届营养师大赛中拔得头筹。
广东中山的@营养师幽兰(陈兰兰),是一家健康管理公司的高管,营养学硕士,也是一位超级宝妈,参加第五、六、八期特训班学习。她营养基本功扎实,团队协作能力很强。
沈阳的@颗蕊母婴(任思利),是一家婴幼儿辅食生产企业的营养总监,参加第五、八期特训班学习。她非常干练,很擅长演讲。
大连的@prada天使(杨君),先后经营过多家店,从红酒到珠宝。她参加了第二、五、六、七、八期特训班学习,还协助我主持过大连市首届营养师大赛。她把学到的营养知识用于她家庭,尤其是她宝贝女儿。
沈阳的候文颖和阚洪囡,一位是公司老总,一位是项目经理,一起学习了第七期特训班。她们的医药公司经销很多进出口的营养食品或食材,我家经常吃的香蕉粉就是他们经营的。
大连的费腾,本来是专门做对日留学企业负责人,因为对饮食文化和营养健康感兴趣学习了第四期营养特训班。之后他翻译了2本日文的营养科普书。疫情期间对日留学暂停,他就在大连开了一家很有特点的日餐店,还请我专门去吃过。
大连的张宗慧,国内最早的月子会所“宝儿”的老板,参加第四期营养特训班学习。她特别好学,因为太忙有时委派下属过来替她听课、记笔记。
大连的宋明海,是一家专门经营保健品、保健用品企业的老板,年轻能干,参加第四期营养特训班学习。
除这些传统企业之外,营养特训班学员中还有不少是专门做直销、电商、微商的,他们想掌握靠谱的营养知识,更好地促进团队或企业销售。比如,青岛的@兆平健康(第七、八期)、深圳的@营养师叶婷婷(第六、八期)、大连的@宝婷an(第八期)、苏州的@营养师刘琳(第八期)、南通的丁晓岚(第七、八期)、杭州的南幸子(第八期)、上海的俞莉(第八期)。
公立医院系统的营养师
四
我们营养特训班有不少来自公立医院的医生、护士,比如:
四川的@冯丽营养医师,是彭州市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主任医生。她学了营养特训班第五期、八期,经常跟我交流一些临床营养支持问题。
大连的@注册营养师任洪叶是大连市西岗区妇幼保健院的主治医师,出孕期保健门诊。她学了营养特训班第四、六、七、八期。目前正在抗疫第一线咽拭子采样检测。
大连的@营养医师一枚(董毅),是大连某部队医院的营养师,学了营养特训班第五期、八期。目前主要从事减重工作。
成都的@营养师贺力是四川省民政康复医院的主管护师,学习了营养特训班第五、六、七、八期。她在特训班的进步和蜕变让人刮目相看。
贵州的@爱营养的粒粒(张粒粒),是贵州省黔西南州人们医院的主管营养师,学习了营养特训班第七、八期。她是一位有条不紊、特别好学的职业女性。
新乡的姜洪波博士,是河南省新乡医学院三附院营养科主任,主任医师。她学了营养特训班六期、八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医生,擅长学科建设与管理。
陕西的方小会,是安康市中心医院的主管护师,学习了营养特训班第五、八期。
贵州的周慧敏,是贵州省骨科医院医师,学习了营养特训班第八期。
天津的任拥媛,是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整形医师,学习了营养特训班第六、八期。
大连的宋立艳,是庄河市中心医院的主任护师,学习了营养特训班第八期。
四川的李元,是四川省第一退役军人医院医师,学习了营养特训班第七、八期。
大连的张鹍,是大连市友谊医院的护士长,学习了营养特训班第五、六、八期。她本来是老年科护长,因为学习营养师且成绩优异,后来转到医院营养科工作。
南京的韩平,是江苏省妇幼保健院的主任医师,学习了营养特训班第八期。
大连的姜丽娜,是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学习了营养特训班第二、六、八期。
大连的郑岩良,是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主治医师,学习了营养特训班第六、八期。
昆明的雷凯淇,是昆明某三甲医院检验医师,学习了营养特训班第五期。
沈阳的杜雪,是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药剂师,学习了营养特训班第七期、八期。
江苏的封瑞,是江苏省沭阳县妇幼保健院护师,学习了营养特训班第八期。
广西的韦潘瑜,是广西贵港市妇幼保健医师,学习了营养特训班第八期。
哈尔滨的孙玉红,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副主任护师,参加了第五期营养特训班学习。
大连的刘颖,是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副主任护师,参加了营养特训班第二期学习。
大连的程馨亿,是大连市中医医院的护士长,参加了第六期营养特训班学习。
大连的崔丽宏,是大连甘井子区妇幼保健院主任医师,参加了第二期营养特训班学习。
大连的岳小玲,是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副主任医师,参加了第一期特训班学习。
这些医务人员都非常谦虚、好学,因为有医学基础和临床实践,所以特训班学习效果也格外好,几乎都考取了中国营养学会的注册营养师或注册营养技师证书。
民营医院的营养师
五
公立医院系统中营养师职业体系不完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营养学科缺少收费的诊疗目录和医保支付的支持。但这种情况在很多民营医院就可以灵活处理,所以民营医院反而普遍配备营养师,尤其是母婴、儿童和慢性病管理的专科医院。
我们营养特训班的不少学员来自这类医院,比如:
大连的@营养师嘉秀,是美琳达妇儿医院的营养师,擅长妊娠糖尿病的饮食管理。参加第三、六、八期营养特训班学习。
沈阳的@母婴营养师胡晓男,是河马儿科医院的注册营养师,擅长解决婴幼儿喂养和常见病的营养照护。参加第五、六、八期营养特训班学习,后来还担任助教。
成都的@D端端Liu,就职于成都阿兰贝尔诊疗中心。她是一位海归营养师,参加了营养特训班第六、八期学习。
福州的@营养师叶虹杉,就职于福州伽禾伽美医院,参加第八期营养特训班学习。
深圳的郑艳玲,是美中宜和妇儿医院的主管营养师,参加第八期营养特训班学习。
鞍山的韩英,就职于某民营胃肠病医院,是副主任医师,参加第七、八期营养特训班学习。吉林的徐萍,就职于吉林国健妇产医院,参加第六期营养特训班学习。
疾控系统的营养师
六
现在,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疾控,健康教育所也可纳入其中)也有很多人学习营养师。这反映了“健康中国,营养先行”强调预防为主的理念。不过,即便如此,在疾控系统中也没有正规的、相对完善的营养师体系。据我所知,有关部门正在组织主要针对疾控系统的“营养指导员”培训,但这种普适性培训的效果不会乐观。我们营养特训班有一些来自疾控系统的学员,他们学习能力很强且学有所用,但相对而言,他们都不怎么发自媒体,有一种明显的“体制内低调”气质。
陕西的@注册营养师谢阳,是陕西榆林市榆阳区疾控中心的主治医师,学习了第八期营养特训班。她不但专业知识扎实,而且会做一流的美食,特别热爱生活。
山西的@肖玲营养师,是山西河津市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参加第八期营养特训班。她细致认真,学有所用,利用学到的营养知识拓展了自己的工作空间,工作状态有很大的转变。
大连的王田,在大连市中山区疾控中心工作,参加了第七期营养特训班。
鞍山的林立强,是疾控中心的公卫主管医师,参加了第六期营养特训班。
长沙的陈艳,是长沙市疾控中心的副主任医师,参加了第六期营养特训班。
重新的李京芙,是重庆市健康教育所工作人员,参加了第五、八期特训班学习。
广州的黄恋淳,是番禺区健康管理中心公卫医师,参加了第五、六、八期营养特训班。
来自学校和幼教机构的营养师
七
我们营养特训班还有一些营养师学员来自幼儿园和学校(中小学、大学、职业学校等),既有专职营养师,也有出于爱好或工作需要来学习的,比如:
襄阳的@注册营养师赵慧君,是湖北文理学院的副教授、博士,在食品专业工作,主要教生物化学。她学习了特训班第七、八期,是典型的学霸,微博科普质量很高。
太原的@注册营养师王苗,也是博士学霸,原来在山西省疾控中心工作,后来入职山西中医药大学。她参加了第六期特训班学习。
沈阳的@营养师任建军,是沈阳师范大学的教师,非常好学、谦逊,参加第八期特训班学习。
大连的@营养师赵素华,来自大连嘉汇教育集团,是学校专职营养师,除了营养配餐,还开展针对幼儿园和小学生的食育课程。她是我营养特训班第一期的学员,协助我举办大连市首届营养师大赛,后面又跟了几期特训班,还擅长厨艺,特别能干。
浙江的@母婴营养师潘潘(潘洪英),是浙江永康市人民幼儿园的营养师,认真、细致,厨艺不错。参加特训班第六、七、八期学习。
大连的李剑,是大连爱儿坊幼教机构专职营养师,参加第六期特训班学习。
大连的周晓霜,是辽宁师范大学教师,参加第二期特训班学习。
沈阳的李麒,是沈阳市雨田实验中学教师,参加第六、八期特训班学习。
沈阳的陈丽,是沈阳110中学教师,参加第三期特训班学习。
这些来自学校和幼教机构的老师,共同特点是认真、仔细、好学,很多人都是高学历。像赵慧君和王苗这样的博士,在我营养特训班还有几位,他们的学历超过我本人。
“吃货”升级营养师
八
这里的“吃货”是指擅长厨艺或美食的人。我们营养特训班有不少美食达人,有些来自餐饮机构,有些是爱好者。他们做一些营养与美食结合的项目,包括课程、讲座、视频、直播等,有声有色。下面是其中几个特别典型的学员:
大连的@儿童营养师史晓毅,原本是厨师,学了第二、四、五、七、八期营养特训班,转行营养师做妈妈早餐营、营养年夜饭、学生营养餐、减脂餐之类的厨艺与营养结合的课程。
沈阳的@营养师闻立秋,是在艺术路线上跑更远的营养师,她本来不是厨师,也不做餐饮,但做菜很有天赋,特别擅长食物摄影。她学习了第三期营养特训班,写过两本儿童早餐的书(图4),后来主攻中式面点,现在干脆做面雕去了。
重庆的@营养师李丽妮也是从爱美食、爱做菜的吃货起步,参加第七、八期特训班学习。把营养健康融入日常饮食,还在讲座中专门分析过“吃货”晋级的四条路径。
大连的@健身营养师政宇,是一枚90后帅哥,学营养,学健身,专做减脂餐,在健身中心开过减脂餐的小店,非常活跃。他学了第八期特训班,是为数不多的男性学员之一。
特殊学员
九
至此,我已经分类例举了84位营养特训班学员,他们是正经八本学营养知识的典型代表。这些典型学员构成了营养特训班的主力。但还有一些学员很不典型,如果不加以介绍的话,就不足以描述我营养特训班的全貌:
@电台南艺说健康,是我爱人,有二十多年广播健康节目主持经验。她参加了第一、五、七、八期营养特训班学习。虽然她后来主攻心理学,但仍然在听我讲的生化、生理和营养课程。
@麦小刚啊(王冬杰),是我中山医科大学营养系的师弟,目前从事减重和健康管理工作,跟我们营养师团队有很多互动。他参与了我第八期营养特训班学习。
另外,我两位中山医科大学营养系的同班同学,北京海淀某医院的滕同学和珠海某医院的张同学分别参加了第七期和第五期营养特训班学习。他们像我一样从事临床营养工作,可以从我们特训班了解一些新知识。
还有我儿子也是营养特训班的学员。他上大学期间听了第五期特训班课程,主要是生物化学和生理学部分,这些内容与他学的生物科学有密切关系。
最终,我列出了营养特训班89位学员,约占前8期特训班总学员人数的1/4,约占填写本次学员调查表人数的1/2。虽然还有很多学员没有列在文中,甚至还有不少学员没有填写调查表,但这些代表性的学员还是反映了近几年国内的营养师职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