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湖北安陆到广东增城,从数学教师成长为区域总校长,无论身在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不变的,是李瑞对“教育也是一种服务”的认知和坚守。
他热爱学习,保持好奇,致力于培养“博学雅正”的个性化人才,以办学实践不断完善并成熟教育理念,擅长一“图”释真谛,因此获称“画图校长”。
他尊师重教,倡导“教而优则专、教而优则精”的理念,鼓励教师终身学习,并为教师专业发展构建了“三级发展”体系。
他追求卓越,用30多年的智慧与心血,以清晰的思维将教育的诸多要素融会贯通,讲述自己的教育理念,始终致力于办人民满意的、更具特色的教育。
”
“教育也是一种服务”
1984年,年方20岁的李瑞成为湖北安陆实验中学的一名数学老师,很快便凭借出色的教学水平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在当地小有名气。时仅8年,便升任为该校副校长。
当时,中国的民办教育方兴未艾。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提出发展民办教育的十六字方针——“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政策鼓励下,民办教育如雨后春笋在各地涌现。
1996年,在湖北省安陆市实验中学工作了近12年的李瑞做了个大胆的决定——放弃公办学校的工作去广东。
扔掉“铁饭碗”的决定并不容易。“那一年,儿子患了痢疾,天天拉肚子,整整一个月,我们两口子两个月的工资加起来都不够负担孩子一个月的医药费。”连孩子都养不好的“艰涩”让他不得不求变。
民办学校的灵活机制和相对优渥的待遇满足了他求变的需求。
1996年2月,李瑞应聘至广东碧桂园学校,任小学部教学主任。“当时引进的是上海市实验学校一期课改成果,学校需要一个教过中学的老师来教小学。”李瑞是教过中学的教师,而且还有管理经验,各项条件都符合学校的要求。
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对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里程碑的意义,一定程度上促进民办教育发展,助力填补了国家教育经费的不足,扩大了教育的总量,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各种不同层次、不同形态的教育需求。
2003年,应博实乐教育集团要求,李瑞作为副校长参与筹建增城凤凰城中英文学校。当时,全国上下都处于高度紧张的“非典”时期,不允许举行20人以上的宣传活动。外部形势不乐观,内部环境也尚不成熟,当时凤凰城中英文学校所在社区入住率并不高。
尽管如此,凭借广东碧桂园学校的办学经验,凤凰城中英文学校仍在增城逐步打开了局面。2005年,程晋升就任凤凰城中英文学校校长,为学校发展提出了“博雅教育”理念,凤凰城中英文学校学生人数迅速增加到两千多人。
“闭关”学习,成为“画图校长”
“我们的教育是为每一名学生获得幸福生活、促进个人终生发展、融于社会并促进社会发展打下基础。”随着博雅教育理念的实践,李瑞对博雅教育理念及课程框架的理解也同步不断深入。
2013年,应博实乐教育集团领导要求,李瑞以校长身份主持筹建增城区碧桂园学校,建校初期增城碧桂园学校在校学生57人,四年级一个班级仅有9人,一年之后就达到了30多人,当班级达到40人时,依旧很多家长想让孩子进入,但班级已经没有名额,因为招生时承诺过班级人数不超过40人。
伴随着学校的蓬勃发展,李瑞也成为了当地有名的校长,但回溯过往,办学实践中的自我成长,并非人们想象中一帆风顺。“学习是装不出来的,我就觉得我再不学习就废掉了。”2013年主持筹建增城碧桂园学校时,李瑞意识到自己很久没有真正学习、深感学习重要性的李瑞,狠下功夫“逼”着自己看书、学习。
他采用封闭式读书方法,在没有网络也没有电视的空间里,只有一个收音机用来听书。“闭关”期间,他大量阅读和收听资讯,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办学理念,思考学校发展之路,并形成了自己的见解与认识。
李瑞热爱学习,也鼓励教师学习,始终把“终身学习”作为一个人不断成长与发展的必备条件。如同增城碧桂园学校的校训“学会生存”一样,在教会孩子们为未来的生存做好准备的同时,他也在不断提升着自己生存能力,以一个教育服务者的姿态不懈奋斗着。
创造学校特色课程体系
李瑞画的第一个学校顶层设计图是“学校特色课程体系”,他以“博雅教育”理念为核心,以“全面发展,英语领先”为特色,构建课程体系。
“五大素养从不同角度反映了21世纪人才必备的核心素养,它们之间既各有侧重,又相互紧密关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结合在凤凰城中英文学校十年的实践经验,根据增城碧桂园学校的发展实际,李瑞以核心素养5C模式为基础设计课程,同时参照《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大方面六个要素十八个基本点(文化基础——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自主发展——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设计学校课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拓展课程和活动课程。
其中,必修课程包括国家基础课程、剑桥英语、STEAM课程和游泳。这其中,游泳课又是李瑞尤为重视的一门课程。
选修课程即剑桥英语考级和涵盖科技、体育、艺术的学生社团;拓展课程则是围绕“博爱”“博览”“博见”“博艺”“雅诵”“雅言”“雅行”“雅志”形成的实践活动;活动课程是在前面三大课程基础上形成的六大校园特色文化,即博览读书节、雅健体育节、博采科技节、雅润语言节、博思数学节和雅韵美育节。
李瑞希望通过这些课程,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培养有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的,博雅、修实、乐志的终身学习者。
除课程建设外,学校同样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并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致力于打造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并实现“三全育人”。2018年1月,增城碧桂园学校投入三十多万元装修改扩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2019年,再次斥资引进由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的“智为心理健康教育云平台”,对全校师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为学校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和因材施教提供可靠依据。
优化教师发展路径
李瑞所画的第二个图,是“学校教师发展路径”。
“在提高教师的幸福感上,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保持对教育的初心。”即牢记“为基础教育树立光辉典范,为国家复兴培养栋梁之才”的教育使命,创设“永葆激情,追求卓越”的教风师风。
任正非曾说:“人才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人才的有效管理和使用才是核心。”这与李瑞校长的想法不谋而合。在增城碧桂园学校的阶梯教室里,悬挂着三幅字:一幅是孔子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一幅是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还有一幅是北大首任校长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这些名人名言也许是自己对教育的一种感悟,但如果教育感悟只有一点,那就是教师需要成为终身学习者、教育思考者。”李瑞这么说,也这么要求老师的。
“我们要培养有学习能力的学生,促进学生成长力的发展,我们的教师队伍就应该提高自己的学习力、激发自我的成长力。因此我校以‘教师发展中心’为依托,从教师教育品格、教研能力、科研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开展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探索与实践。建立了三级教研、三级科研和三级发展体系。”
在教师专业成长上,李瑞鼓励教师既博又雅,为教师规划专业发展路径,让教师看得见他的发展前景,成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教师。“我希望每一位教师在职业生涯中永葆激情、追求卓越,在火热的教育实践中增长本领。”
李瑞鼓励老师学习,积极地探索实践,广泛地参加学习。“老师要做到博雅,我觉得更多需要的是学习。我是我们集团里最喜欢把老师派出去学习的校长之一。”只要有培训机会,李瑞就会派老师参加。“有三个学习名额,我会派五个老师。当你见过好的东西的时候,是容纳不下不好的东西的。”
除了大量提供培训机会、鼓励教师终身学习,深入思考外,还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创建“蓝青工作室”“教学研究室”“名师工作室”等,扶持和培养不同层级的学科带头人、建立打造名师体系,倡导教而优则专、教而优则精。
为了让老师“教而有尊严,付出被认同”。增城碧桂园学校每年开展“和谐团队”评选;开展教师团康活动,让合作、互助、共同发展作为团队建设的主旋律;开展“我最喜爱的老师”评优;每年教师节举行盛大的教师节庆祝表彰宴会。关心教师生活,解决后顾之忧,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尽最大可能提供教师及家属的生活便利;开放学校场馆,鼓励教师、家属参与体育锻炼;定期组织生日庆祝活动。提高教师福利待遇。
“变化,是这个时代永远不变的东西。面对变化我们应该牢牢抓住人才管理和课程建设两个主阵地。”正因此,不仅仅是“学校特色课程体系”和“学校教师发展路径”,李瑞进一步对学校发展的思考进行梳理,分别又绘制了“学校德育路径”和“学校英语教育体系”等规划图。
点击查看大图
不断完善办学规划和理念的过程中,李瑞所画的学校顶层设计之图,也得到了专家的认可。2019年9月18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专家前往增城碧桂园学校调研,评价称“这些图全方位地展示出了学校的顶层设计。从这些图可以看出,学校的战略规划有明确的指向、清晰的路径,这就是校长该干的事。”
“办人民更需要、更具特色的教育”
在李瑞看来,学校今日成绩的取得,关键在于对民办学校核心竞争力的认识比较到位:“我们认为一间民办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有以下三点:第一是高水平的教师团队,第二是学校的课程体系,第三是学校服务体系。经过几年发展,我们培养了一支永葆激情追求卓越的教师团队,形成了有鲜明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有提供优质服务的服务体系。”
“尊重学生、尊重家长,要家校联动,要明白,我们是在服务,不仅仅是服务的‘服务’。我们要站着教书,站着育人,必须是在被尊重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的一种特殊服务。”
李瑞以办学实践和学习不断完善教育理念。作为增城碧桂园学校校长,他管理着一所学校,作为博实乐教育集团增城区域总校长,他管理着博实乐增城区的“万人军团”。
他愉快地声称“凤凰城中英文学校终于18岁‘成年了’”。
与此同时,增城碧桂园学校也先后成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基地”“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广东当代特色民办学校”“广东省特色教育品牌学校”“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食品安全A级饭堂”“全国剑桥少儿英语考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体验活动实验学校”“广州市中小学高水平学生团队(游泳)学校”“广州市游泳项目推广学校”“广州市足球项目推广学校”“广州教育学会积极心理教育实践学校”等。
如今,三十多年过去,十多年在公办学校和二十多年在民办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的实践经历,李瑞对教育有了一番自己的认识:“在教育的本质和培养目标上,公民办教育是一致的。”
在李瑞看来,公民办学校的差异,源于其管理体制不同,导致民办教育的运营方式有所不同。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在以人为本、倡导个性化教育的当下,教育个性化需求有一定的市场。他说:“公办学校主要是满足社会对教育的普通需求,社会发展进步离不开教育,公办教育起着满足社会发展和教育公平的主体作用。而民办教育作为教育的补充,更满足人们对教育的个性需求。”
“树名师、育名生、创名校”,这是李瑞对学校发展提出的方向,也是作为校长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他怀着对教育的热忱,视教育为服务,永葆青春;他一直在追求卓越的路上,为办人民更需要、更具特色的教育而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