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2发布: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疫情当前,一些骗子又活跃了起来。记者调查发现,当前不少骗子闻风而至,以口罩为幌子利用多种手段进行交易诈骗。而在口罩骗局之外,一些瞄准民众在家隔离或办公而衍生的“老套路”诈骗,也需引起提防。
转账拉黑,口罩骗局高发
“当时没有想那么多,想着微博账号应该靠谱,谁知道一转完账,不久他就消失‘拉黑’我了,微博账号内容也清空了。”2月5日,蒋玉婷看到有人在微博“卖口罩”,交了170元钱后,发现原来是骗局一场。
孙刚的遭遇与蒋玉婷类似。孙刚在网上看到有微商声称有口罩等防护物资,可以帮忙带货。然而,当他付款后,至今该微商都没有发货。追问起来,微商称口罩“因为不可抗力被扣了”。“是不是真被扣了,也没法求证,钱估计也要不回来了。”
口罩交易诈骗外,一些假冒伪劣口罩的案件也受到查处。北京、重庆、江苏等地警方均破获了制售假冒伪劣口罩案。仅以北京为例,截至目前,警方已快速破获了6起制售假冒防护口罩案,刑事拘留29人。警方甚至在药店里查扣了一批假冒口罩。
“辅助注册”,警惕网络诈骗
“利用热点事件或社会话题诈骗,是近年一些骗子的惯用手段。”有互联网安全专家提醒,民众一定要提高警惕,冷静处理。比如,收到任何退改签信息、亲属感染信息,一定要与官方平台和亲属联系求证;凡被索要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身份证号码等,一律不信不给。
专家建议:别过度恐慌,骗子就没出路
“疫情发生后,社会各方都很努力。但确实由于种种原因,也有民众存在不小的不安和恐慌心理。”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说,无论是各种版本的谣言,还是网络上的一些诈骗形式,除了民众认知层面的原因外,也利用了大家的恐慌情绪。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