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打工别踩上“付费兼职”的坑

暑期来临,有公司通过发布高薪岗位等兼职信息,吸引大学生线下面试,并以“提供信息”“制作工牌工服”等名义,向学生收取费用。推荐的兼职信息,有的是公开渠道已发布的,有的则暗藏风险,需引起足够警惕。日前,记者对“付费兼职”现象进行了调查。

“无名”公司所在的办公室。刘胤衡/摄

学生签下的兼职服务协议。受访者供图

学生付给个人账户的服务费。受访者供图

“无名”公司邀请学生面试。受访者供图

暑期来临,有公司通过发布高薪岗位等兼职信息,吸引大学生线下面试,并以“提供信息”“制作工牌工服”等名义,向学生收取费用。推荐的兼职信息,有的是公开渠道已发布的,有的则暗藏风险,需引起足够警惕。日前,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对“付费兼职”现象进行了调查。

_______________

“电影院检票、扫码,300元一天”“音乐节现场助理,500元一天”“自习室前台工作人员兼职,400元一天”……

暑假中,网络平台上发布的这些信息吸引了不少想找一份兼职的学生。有学生抱着“高薪”“日结”的期望前来报名,结果却是“想找工作先交钱”。

不同公司的面试约在同一间办公室

7月中旬,北京一高校大三学生高余(化名)通过某兼职平台,想找一份“电影院检票”的暑期工,但跟招聘方沟通后发现,所谓的兼职机会并不存在,还要求他缴纳480元“制作工牌的费用”,才能推荐其他工作。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注册了该兼职平台的账号,随机投递了几个岗位,包括演唱会检票员、图书馆管理员、玩偶扮演者等。

企查查数据显示,上述两家公司,一家的注册地址在北京市密云区,另一家的注册地址在北京市海淀区。

令人疑惑的是,这两家不同的公司,通知求职者面试的地址,都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某写字楼的一间办公室。

在“无名”公司与个人签下“服务费”协议

7月底的一天下午,记者如约来到面试现场。写字楼大堂公告牌到办公室门口,未看到任何有关招聘公司名称的标识。

一间不大的办公室内,有一张前台桌子和4个工位。听闻到访者来意,一名工作人员来到前台,从抽屉里取出一张登记表,让填写名字、手机号码、来访人数等信息。记者注意到,此前已有10人登记了信息。

在一个靠窗隔间,这名工作人员开始进行“面试”,主要询问个人情况,“之前做过兼职吗?”“接触过兼职中介吗?”“父母都是做什么工作的?”“手机多少钱买的?”

随后,他介绍说,“公司提供兼职岗位,但前期会有适当的费用,用于购买上班的工牌、服装之类,这些需要你自己提前垫付。”随即要求到访者支付200元,并签服务协议。

工作人员强调,他们公司是“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的,会把全北京的兼职资源整合到一起,推送适合你的兼职”。

记者联系到登记表上的刘金(化名)得知,当天早些时候,他与两名同学也来这里参加了面试,“我们从门头沟区来到朝阳区,来回路上就要3个小时”。

据了解,工作人员要求来面试的学生支付的费用在200元至580元,此外还有“380元半年、480元一年”的付费方式。

同样购买了“兼职推送”服务的姚建(化名)说,工作人员在他付款后声称,他感兴趣的玩偶扮演兼职,目前没有岗位空缺,3天后会给他推送新岗位,但一直没有人联系他。

高余表示,“专业人力”曾给他推送了一条兼职信息,但这个岗位离他“太远了”,而且仅限女生,“不仅性别不符,兼职地点离我一个多小时车程,看来,所谓‘精准推送’并不精准。”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无名”公司以及个人并无从事人力资源服务、介绍工作的资质,“无名”公司从事职业介绍,并收取费用涉嫌违法,所签订的兼职服务协议内容或可认定为无效。尽管学生不知道对方的具体信息,也可以就现有证据向有关部门投诉,并要求收钱个人予以退费,必要时,可以选择报警。

小心“付费兼职”的坑

2023年6月2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规定》,其中规定,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的,应当在市场主体登记办理完毕后,依法向住所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申请行政许可,取得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从事网络招聘服务的,还应当依法取得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企查查显示,上述两家公司的经营范围均不含职业中介服务。

姚建曾在“专业人力”的朋友圈中看到一则招募线下充场人员的信息,用工方要求学生带好身份证,在多个证券软件开户,甚至包吃包住。

“身份证都交出去了,不仅学生的个人信息可能会泄露,还有可能卷入不法活动之中。”姚建提醒说。

7月23日,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官方微博发布情况通报称,7月22日媒体报道了“上百名大学生在西安找暑期工被骗,陕西星启远帆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收了体检费、保险费后杳无音信”的情况,经初查,涉事企业存在未经许可擅自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务、违规预收费用等行为。目前西安经开区劳动维权部门已责令涉事企业暂停经营,并退还预收费用;待调查清楚后依法依规处理,如发现涉嫌犯罪将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西安经开区提示求职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预收费用属于违规行为,请及时向属地劳动维权部门举报投诉。

学生在“付费兼职”中所遇到的坑,不仅仅是金钱上的损失。

今年1月,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写报道了多名大学生因“兼职”导致个人信息泄露,莫名其妙成为多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或高管,致使工作背调无法通过。骗子以兼职之名哄骗大学生给所谓的手机应用小程序“充场”,实则是利用其身份信息注册公司,通过“兼职”窃取个人隐私、冒用身份信息,甚至将人脸识别全过程录制下来公开叫卖。

针对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可能遭遇的法律风险,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一级法官黄曦提示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均不得扣押他人的居民身份证;若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以各种理由要求租用、购买各类工作设备或交钱、贷款才能够安排岗位的,应果断拒绝,以免上当受骗。

黄曦表示,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一旦权益受到侵害,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依法依规通过正当途径解决问题,可以拨打12348法律援助咨询热线,向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咨询;遇到用人单位拖欠报酬和工资,可以向劳动监察机构投诉,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交费后等待了两周,高余还是没能找到合适的兼职工作,他很无奈,“就当这笔钱打了水漂吧”。

THE END
1.职小窝兼职app下载职小窝兼职安卓版下载v1.0《职小窝兼职》是可以利用我们闲暇的时间去赚钱的软件。不用担心时间问题,我们平台提供众多兼职职位,你挑自己喜欢擅长的都可以,总有一份适合你。工作岗位认证真实,不用担心受骗上当,兼职薪水当天领去。不用担心工资拖欠。职小窝力争成为国内一流的求职招聘平台,提供更高效兼职流程,利用闲暇时间就来职小窝。 软件内容https://app.3dmgame.com/android/127247.html
2.假工作真诈骗,在网上寻找兼职需谨慎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1、网络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不要轻信网络上“高佣金”“先垫付”等兼职刷单的信息。不要被高额报酬所迷惑,更不能抱侥幸心理相信骗子的退款承诺,以免遭遇连环骗局。 2、网络求职时应尽可能了解清楚公司情况,例如使用专业的求职中介机构,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权威平台查证公司信用信息、实地考察公司所在地等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39663
3.兼职被中介(好职坊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骗钱投诉直通车兼职被中介(好职坊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骗钱 投诉直通车是湖南日报、华声在线、新湖南主办的投诉维权类栏目,帮助解决网上投诉,315消费投诉,教育培训投诉,旅游投诉,共享服务投诉,医疗美容投诉,金融投诉,加盟代加工投诉,汽车手机投诉,游戏充值投诉等,消费投诉举报.https://ts.voc.com.cn/touch/question/view/2250699.html
4.坑钱又没有的11个副业,不要被割韭菜了!5.网上打字兼职听起来简单,实则可能是个拉人头的游戏。下载软件、交钱、拉下级,跟微商那套路差不多。没拉到人,就等着喝西北风吧。就是欺负小白不懂。 6.寄拍模特听起来风光,但门槛高得吓人。会费、模卡费、高级会员费,一步步把你套牢。晒出来的图片再美,也可能全是假的。 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75692859?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5.戳穿职场类骗局,守护求职者劳动者权益收到“在职人员工资补贴”邮件后,点进邮件里的链接,扫描邮件里的二维码,绑定手机的ID,结果银行卡里的钱被盗刷;想兼职做“寄拍模特”,以为只要穿着卖家寄来的衣服拍上几张照片,就可获得佣金,结果被要求先向对方指定账户转账,想提现时却被告知“操作有误”;应聘时被要求下载APP进行岗前测试,一天有180元的劳务费,https://m.gmw.cn/2024-07/09/content_13037861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