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选任干部行为的认定标准和处分规定

为政之道,首在得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违规选任干部行为作出处分规定。

1.违规选人用人,用人失察失误

《条例》规定,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有任人唯亲、排斥异己、封官许愿、说情干预、跑官要官、突击提拔或者调整干部等违反干部选拔任用规定行为,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这是针对“七个有之”中的“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问题作出的处分规定。

“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的行为表现,主要是指违反《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办法》等规定。从近年来查处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看,有的凭个人亲疏、个人好恶来选人用人,把职务作为私相授受的个人资源;有的依然相信“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那一套,变着法子拉关系、走门子;有的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已经明确即将离任,还突击提拔、调整干部等。

这些选人用人上的问题和不正之风,不仅损害党组织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而且打击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心气,甚至严重破坏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政治生态。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本着对党和人民事业负责的态度,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各项制度规定,促进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切实发挥正确选人用人的风向标作用。

此外,《条例》规定,用人失察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依照前款规定处理。这主要是指领导干部不认真履行职责,选拔任用了不符合条件的干部,给党、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严重损失的情况。应当注意,此款重在强调用人失察失误造成严重后果,才给予纪律处分;对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党组织可以给予批评教育、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等。

2.在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工作中,搞好人主义

《条例》规定,在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工作中,搞好人主义,情节较重的,给予相应处分。共有三种情形:

(1)以党纪政务等处分规避组织调整。

这是指领导干部具有《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第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被组织认定为不适宜担任现职,本应采取平职调整、转任职级公务员、免职、降职等方式予以调整,但在依照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给予其党纪政务等处分后,搞好人主义,未予以组织调整的行为。这里的“党纪政务等处分”通常是轻处分,如系重处分,则不存在或者不需要再作出组织调整。

(2)以组织调整代替党纪政务等处分。

这是指领导干部具有《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第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被组织认定为不适宜担任现职,予以组织调整后,未依照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给予其党纪政务等处分的行为。

(3)其他避重就轻作出处理行为。

这是指领导干部具有《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第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被组织认定为不适宜担任现职,应当予以组织调整,同时应当给予其党纪政务等处分,但是搞好人主义,除以党纪政务等处分规避组织调整,或者以组织调整代替党纪政务等处分外,回避重的处分处理方式、采取轻的处分处理方式予以处分处理的行为。

实践中有些同志认为,相比于“能上”的皆大欢喜,“能下”往往会得罪人。能否克服好人主义,是推进能上能下工作的关键。《条例》对此作出明确的处分规定,有利于推进领导干部敢于担当,将能上能下的工作要求落到实处,保障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贯彻执行到位。

THE END
1.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违反工作纪律行为的处分②第十章第一百三十七条 滥用问责,或者在问责工作中严重不负责任,造成不良影响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第一百三十八条 因工作不负责任致使所管理的人员叛逃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https://njnaci.com/dangqungongzuo/471.html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规定(五)在申报岗位、项目、荣誉等过程中弄虚作假的; (六)工作态度恶劣,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 (七)其他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 有前款第一项规定行为的,给予记过以上处分。 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https://www.git.edu.cn/sjc/info/1078/2529.htm
3.中共党员的100条禁令来了:务必牢记,条条都是红线!36.严禁弄虚作假骗取职务职级等利益 37.严禁违反规定发展党员 38.严禁违规获取外国身份 39.严禁违规办理因私出国(境)证件 40.严禁在国(境)外擅自脱离组织 三、廉洁纪律 41.严禁以权为他人牟利、本人亲属或特定关系人收受财物 42.严禁权权交易、为对方或其亲属、特定关系人谋取利益 http://www.kunlunce.com/klzt/dangyaoguandang%20congyanzhidang/2017-07-02/117158.html
4.教育整顿每日学《中国共产党组织处理规定(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二)弄虚作假,骗取职务、职级、衔级、级别、岗位和职员等级、职称、待遇、资格、学历、学位、荣誉、奖励或者其他利益的; (三)对依法行使批评、申诉、控告、检举等权利的行为进行压制或者打击报复的; (四)诬告陷害,意图使他人受到名誉损害或者责任追究等不良影响的;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347665
5.标准答案弄虚作假,骗取()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标准答案】弄虚作假,骗取( )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习题,答案 ]https://m.rwtext.com/63896.html
6.纪法案例线上学切勿在职工录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方面弄虚作假,骗取职务、职级、职称、待遇、资格、学历、学位、荣誉、称号或者其他利益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理。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四十三条对于违纪行为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应当收缴或者责令退赔。对于主动上交的违纪所得和经济损失赔偿,应当予以接收,并按照规定收缴或者返还有关单位、个人。 http://www.cqkn.cn/home/anxs/info/id/2584/catId/65.html
7.共产党员纪律必修课《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2018年8月18日)第七十七条规定,对“在干部、职工的录用、考核、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和征兵、安置复转军人等工作中,隐瞒、歪曲事实真相,或者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违反有关规定为本人或者其他人谋取利益的”和“弄虚作假,骗取职务、职级、职称、待遇、资格、学历、学位、荣誉或者其他利益https://dysswjt.com/newsdetails_gcdyjlbxk.html
8.公职人员弄虚作假会受怎样处理导读:公职人员弄虚作假,分以下情形处理:工作中有弄虚作假,误导、欺骗行为的,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弄虚作假,骗取职务、职级、衔级、级别等利益的,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篡改、伪造本人档案资料的,予以记过或者记大过;其他。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三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予以警告、记http://www.ccxs.cn/tuwen/8169.html
9.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及其释义法律法规衡阳技师学院政务处分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创新,是党管干部原则在国家监督领域的具体体现,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政策性,且直接涉及公职人员的职务、职级、级别、薪酬待遇等重要事项。政务处分权是一项重要的公权力,必须严格依法行使,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本法出台前,关于公职人员政务处分的情形、适用规则、程序等方面的规定,散见于http://www.hyjsxy.com/jjjc/info/news-6161.html
10.纪检监察学习材料36.严禁弄虚作假骗取职务职级等利益 37.严禁违反规定发展党员 38.严禁违规获取外国身份 39.严禁违规办理因私出国(境)证件 40.严禁在国(境)外擅自脱离组织 廉洁纪律 41.严禁以权为他人牟利、本人亲属或特定关系人收受财物 42.严禁权权交易、为对方或其亲属、特定关系人谋取利益 https://www.meipian.cn/3vhhn64s
11.恭喜!村干部被正式列为国家公职人员!张尽安(二)弄虚作假,骗取职务、职级、衔级、级别、岗位和职员等级、职称、待遇、资格、学历、学位、荣誉、奖励或者其他利益的; (三)对依法行使批评、申诉、控告、检举等权利的行为进行压制或者打击报复的; (四)诬告陷害,意图使他人受到名誉损害或者责任追究等不良影响的; https://lawyers.66law.cn/s2b00e80251435_i1302408.aspx
12.公职人员不能触碰的60条底线1.严禁散布有损宪法权威的言论在线《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指出,凡因弄虚作假、隐瞒实情骗取荣誉、地位、奖励或其他利益的,要依纪依规严肃问责追责。《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七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弄虚作假,骗取职务、职级、职称、待遇、资格、学历、学位、荣誉或者其他利益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7327586306647657534
13.党员必须牢记的100条党规党纪35.严禁在录用、考核、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工作中违反规定为本人或他人谋取利益 36.严禁弄虚作假骗取职务、职级、职称、待遇、资格、学历、学位、荣誉或者其他利益 37.严禁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的规定程序发展党员 38.严禁违规取得外国国籍或者获取国(境)外永久居留资格、长期居留许可 http://ynsfyz.com/index.php/Dtgh/jcdjdetail?id=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