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公里的单价一直在降,抽成也提高了,同样一天跑300公里左右,少挣近百元……根据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截止到2023年10月份,青岛的网约车超过了5.7万辆,比2022年底增长过万辆。与此同时,平台的数量也在增加,各种大小软件加起来超过了80个。而平台为了吸引流量不断开始降价,最终买单的却是网约车司机。不少司机都是贷款十多万,每个月车贷两三千元,即便价格低也疯狂抢单。不少网约车司机每天都是跑12个小时,有些甚至跑14个小时。即便如此,在淡季的青岛,每个月的纯收入平均下来也就是有七八千元。贷款买车的司机如果要退出,电车的折损价可能接近一半,少则三四万元,多则六七万。同时,平台的算法也鼓励司机更多接单来提高评分,最终让司机不得不提高工作时长来维持原来的收入。
反映:
当时就直接零首付,一个月还贷3000元多点,三年一共10多万。刘师傅说,刚入行的时候,第一个月都是新手保护期,不看你的评分,平台还会推送各种大单甚至连环单。一单没有干完,平台又推送了新的一单。刚开始的时候,一天跑八九个小时,每个月的流水也能轻松过万。
刘师傅正在等待接单
因为有车贷压力,刘师傅算是比较拼的一个,常年保持早晨7点开始出车,一直忙到晚上7点左右停止接单,每天都是12个小时左右。但是,收入却是越来越低。
刘师傅说,他现在一天也还是30多单,每天能跑300公里左右。但是到了晚上一看流水,也就是350元左右。如果是放在前两年,同样的公里数能多挣100元左右。多出来的这些,就是他每个月的纯收益。
而如果还想要跟以前挣同样的收益,差不多每天要多干2个小时。刘师傅说,这个是司机普遍的一个感受。一方面因为价格低了,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司机数量增多,订单就相对变少了。
数据:
不到一年网约车数量增长过万
“几乎每天都看到有新的司机加入,”刘师傅说,其实整体的订单数量并没有太多的变化,而越来越多的司机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加速了内卷。
据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发布的2023年三季度青岛市网约车行业运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青岛市共计核发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道路运输证57559张;核发网络预约出租汽车从业资格证110366张。
而2022年底发布的数据则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青岛市共计核发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道路运输证46085张,核发网络预约出租汽车从业资格证88011张。从公开的数据来看,每一年甚至每个季度的网约车数量以及从业人数都呈现增长状态。
司机刘师傅在等待接单的时候喝水休息
同时,网约车平台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根据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发布的2023年三季度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青岛市已有滴滴出行、T3出行、迪尔出行、曹操出行等84家平台公司取得青岛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比2023年二季度增加6家平台公司。其中,实际接单运营的平台公司为52家。
进退两难:
挣不到钱又不舍得卖车不少司机每天跑12个小时
李师傅趁着中午休息充电
“现在网约车司机很难,尤其是贷款买了电车的真是进退两难,”今年46岁的李师傅说,他之前是一名出租车司机,2022年10月份车辆到期了就贷款买了一辆电车。他买这辆新车的时候就花了14万多,贷款6万多。每个月车贷2000多元,总共3年。为了减轻负担,他特意将首付比例提高了一点。有些车主每个月的贷款,可能是三四千元。
作为专职的网约车司机,如果想要收入高一点的话,基本上每天都需要跑10个小时以上。因为早晚高峰期的订单多,而且每公里的费用也要高一些。因此,他一般从早晨6点跑到11点左右,然后从下午5点跑到晚上十一点多。一天下来十多个小时,能跑30单左右,里程大概260公里,算下来的话,一天的全部收入300多元。
李师傅说,如果是运气好的话,一个月的流水算下来大概是9000元到1万元之间。但是,像他这种买车的人,一个月还要交2000多元车贷,充电还需要1000元左右再加上每个月800元左右的车辆保险。“不算平时的车损以及吃饭,固定的开始就4000元左右,”李师傅说,一个月忙活下来也就能挣四五千元。
司机李师傅上个月的流水仅为6000多元
“青岛的淡旺季太明显,现在单量少,司机数量却增多,大家直叫苦但是又很难退出,”李师傅说,一旦贷款买车以后,退出的成本太高了。以他这辆车为例,电池的质保三年只针对第一任车主,一旦转手就不算了。他的车辆开了一年多,如果现在转手能卖个六七万就不错了,价格直接对半砍,最少损失五六万元。
李师傅说,总感觉不舍得损失这么大,所以大家都咬牙坚持。而且,他们这些车辆一般都第六年就要报废了,前三年都在还贷款,后三年才是真正收入高的时候,谁也不愿意提前放弃。“一般六年一个周期,不愿意继续干的就退出了,”李师傅说,也有不少人受不了这个苦,即便是赔钱也要将车辆卖掉推出这个行业。但是,有一部分司机退出,更多的司机加入进来,也导致行业越来越内卷。
无奈:
“困”在平台里算法之下只能拼命跑
现在都是大数据,但很多规则平台都不明示,却在无形之中指导司机去如何干。李师傅说,比如他们会有一些热点区域,也就是统计你的订单都在哪些范围,他们称为热点区域。他经常在市内三区以及崂山接单,如果是接了一单去黄岛,即便是自己的分比较高,也不容易接单。
司机李师傅用了4个软件抢单
“有时候家里有事,两三天不干的情况下,刚出来就不好接单,”李师傅说,平台上的这些派单规则是不公开的。如果你想更好地抢单,就必须好好地运营一个号,让评分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李师傅说,作为一个旅游城市,青岛的淡旺季比较明显。他们必须维持好账号的活跃度,这样等旅游旺季来的时候,他们也才能更好的抢单,收入也更多一些。每个平台的抽成都差不多,但是这些活跃度的考核让司机只能全力运营好一个平台。
不过,李师傅也下载了其他三款软件。“有时候订单量少,总不能让自己闲着,”李师傅说,有时候去了一些不常去的地方,不愿意空车开回来,就找其他一些平台来抢单。一般情况下,这些价格都比较优惠,但是总比空车跑回来要强一点。
期望:
平台较少价格竞争司机权益更有保障
平台打架,司机买单。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不少司机都反映平台的增多并未给司机带来好处,反而是因为司机数量越来越多,平台制定的政策对司机越来越苛刻。
刘师傅说,为了争夺乘客,平台纷纷开始通过提高优惠券的方式来补贴。这些优惠措施,最后买单的却都是司机。比如某平台上,每一单的收成比例都是不一样的。如果这一单优惠,平台的抽成比例可能会降低。从这一单上来看,乘客跟司机都没吃亏。但是,在另外的订单上尤其是总额高的订单,平台的抽成比例就会增加。综合算起来,还是网约车司机最后买单。
中午电价低的时候,充电的几乎全部是网约车司机
“现在的网约车司机比出租车还累,”李师傅说,他甚至都有一些后悔转行成为网约车司机。他给记者举例说,即便是网约车的数量越来越多,价格上可能也相对优惠,仍然有不少人选择出租车。而且,跑相同的距离出租车并没有平台的抽成,反而收入更有保障。以他为例,同样是一天干十个小时,如果是出租车的话,可能每个月多挣两三千元。
刘师傅说,网约车司机有时候就像是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从事网约车司机之前,他是一名从事山地旅游的导游。在青岛的爬山圈里也比较有名,身体素质也是非常棒。“一天爬个二三十公里肯定没问题,现在走五公里就气喘吁吁,”刘师傅说,一方面是饮食休息没有规律。他每天早晨7点从家里出发,早高峰一直到9点左右。之后,他就会到一些相对热点的地方等着派单。因为续航里程不多,只有270公里,他需要在附近找充电的地方。一边给车辆充电,然后找地方买个煎饼果子或者吃一包泡面。
“有时候接了一单后面还有,上厕所都来不及,”刘师傅说,网约车司机普遍不大敢多喝水,在加上一坐就是12小时左右。晚上7点左右跑完最后一单后,刘师傅就回家吃饭,稍微洗漱一下睡觉就已经要到9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