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平台上目不暇接的道士,究竟几分真,几分假?
结庐而居、避世修行的部分道士,形象开始变得多元且世俗;寻求指点的人们,有可能是一茬又一茬等待被割的“韭菜”——
道士“下山”,玄学变现?
遇事不决,先问玄学,说的正是当代年轻人的精神状态。
卷进寺庙上香拜佛之后,道观又成了一个新的“解忧之地”,挤满了都市潮流男女。
北京雍和宫的香灰瓷手串一串难求,与之距离不远的白云观也是一点没闲着。
和佛教的祈福有所区别,去道观的群体大多数是冲着解决实际问题去的。
在文昌殿和财神殿前大排长队,求学业有成、工作顺利、财源滚滚……
年轻人虔诚地提出了诉求。
崇尚玄学的画像变得复杂,涉及的人数与日俱增。
而线下展露无遗的需求,也为短视频领域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赛道——有关道士的内容成为新的流量密码。
画着精致妆容的女性道士,大谈特谈道教文化。
也有自称“XX道人”在线为网友释疑解惑。
总之,抓住了年轻人舒缓压力与焦虑的痛点,先说文化,再走商业化,进行付费咨询服务,卖课、带货。
在玄学变现的路上,免不了流量角逐,结庐而居、避世修行的部分道士,形象开始变得多元且世俗;寻求指点的人们,有可能是一茬又一茬等待被割的“韭菜”。
为何“问道”
财神殿里长跪不起,月老殿前爱搭不理。
与去寺庙上香不一样,“求道”的年轻人有着明确的目标,缺啥就补啥,补财库、护身符、化太岁、请秘符。
于是,看透了愿望的单薄与缥缈,道观里藏着年轻人实打实的请求,虽然抱着迷信不可信的态度,但还是渴望玄学力量的加持。
某种程度上,他们打开了一扇解压的窗口,寻求心理安慰,停止精神内耗。
还有一部分人,迷恋的是道观自由自在的氛围,追求的是“道”豁达高远的境界。
“在道观里,我很享受那种放空的状态。听听道长讲经,将工作生活中的烦心事抛之脑后,然后再去参拜,说出自己内心的诉求。整个人会变得轻松很多。”白领赵倩倩告诉记者。
实际上,对道观的热爱,根本上还是源于他们对道文化的欣赏。
与佛教的苦坐禅不同,道教追求的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清静恬淡,且注重身体健康。
这与在工作中疲惫内卷的年轻人希望达到的处世理念不谋而合,特别是道士穿着一袭青袍,发髻锁发,颇有率性自由、逍遥自在之感,堪称现实生活的理想模板。
在这一背景之下,“道”承载了他们对当下困难与压力的释放,以及渴望找到缓解途径的决心。
即便生活中存在各种不确定因素,至少“问道”可以获得片刻的宁静,心灵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与洗涤。
年轻人对“问道”的热衷,衍生出道系青年等群体,标签是保健续命、逍遥自在、我行我素。
一系列的现实需求,共同将“道”的热度推向了高潮。
道士“下山”
短视频平台上,有关“道”的各种话题,达到了百亿浏览量,也成为一个新的流量赛道。
特别是针对没有实际条件去道观的群体,互联网提供了有效的解决办法。
道士“下山”,不再神秘,也不是老气横秋。
相反,他们虽然梳着太极髻、混元髻等传统发型,穿着单调的道袍,看起来与传统挂钩,却呈现出年轻化、精致、接地气等特点,展现的内容一切以年轻人的审美为转移。
总结一下目前道士在互联网的画风,基本上呈现以下几个方面:有关道士的揭秘,趋向于科普。
尽管内容看上去五花八门,但都表现出一个明显的指向——“道士”下山,一定要商业变现。
记者了解到,课程的价格不一,从几十元、几百元再到上千元等各个价位,卖点为道德修行、陪伴式学习。博主“道先生”售卖的“奇妙的时空门”价格则定在了9200元,主打传统决策学、东方智慧,视频一对一指导。
互联网道士的变现更是颇为可观。
可以看到,年轻人对“道”的欣赏,延续到线上,就成了一门实打实的生意。
“画风”走歪
一哄而上,就会带来泥沙俱下的乱象。
网络平台上目不暇接的道士,究竟几分真,几分假?这就需要受众认真辨别。
其中,一些自称道士的女性,画着精致的妆容,游走在山水间,打造出美女道士人设,扮可爱、要美丽,营造仙侠世界的观感。
“道媛”的说法呼之欲出,折射出互联网平台道士真假掺杂的乱象,而目前并没有相应的监管措施。
走歪的画风不止这些,从相信玄学力量,到沉迷迷信,往往只有一念之差。
一些年轻人,抱着对玄学的一丝好感,在“问道”的路上越走越偏,请符咒、算卦、做法、预测改命等一系列迷信行为竟然成了“潮流”,年轻人不仅要付出高额的费用,还有可能就此迷失。
无论是“求佛”还是“问道”,是年轻人内心焦虑、困惑、压力的投射,蕴含着他们想要更好生活的渴望。
玄学只能是一种心理安慰,它没法解决困难,还有可能让年轻人不小心成了别人生意经中一茬茬待割的韭菜,让不健康的思潮肆意传播。看清一些道士“下山”的真面目,就不难发现套路。
“搞玄学不如搞工作”,更多的人认识到了现实——想要真正逆天改命,与其坐等虚无的神秘力量加持,不如脚踏实地,树立坚定的理念,找到更好的状态,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目标与愿望。
冒充道士去诈骗,假扮大师偷钱财……警惕迷信诈骗
“这位施主,我看你印堂发黑,恐有血光之灾,需要进行一下加持”……在影视剧中,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些江湖骗子,利用这样的开场语进行诈骗。
如今,骗子的手段也开始“与时俱进”。有人在网上冒充道士,谎称可以做法事帮忙驱煞;也有人号称“大师”,声称帮助村民驱邪消灾。然而,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骗取钱财。
5月11日,极目新闻记者从湖北省巴东县检察院、阳新县检察院获悉,经检察机关公诉后,这些所谓的道士和“大师”都因诈骗罪或盗窃罪被依法判刑。
号称做法事帮忙驱煞
假道士骗了9人13.9万元
巴东县检察院承办检察官介绍,2021年7月,小何在逛某购物平台时,无意之中看到了一个名为“玄天观”的网店,店铺号称可以给人“做法事,开天眼”。
高某供述,自己捏造“假道士”身份,通过将网络上搜罗的道士做法视频、图片发送给受害人,并声称已做完法事,以此达到骗取被害人钱财的目的。
据查,2021年6月至2022年10月,高某以相同的套路:开天眼、驱煞、“犯太岁”需做法等为由,诈骗小何在内9名被害人共计人民币139803元。
承办检察官介绍,该院审查认为,高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遂依法向当地法院提起公诉。
今年4月底,当地法院以诈骗罪依法判处高某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000元;责令高某退赔9名被害人经济损失人民币139803元。
谎称消灾实为盗窃
三位“大师”被判刑
5月11日,阳新县检察院承办检察官介绍,2022年6月,房某、孙某网购僧侣服,假冒和尚和尼姑,来到阳新县枫林镇一处偏远乡村。谎称村民老陈家中有“邪祟”,将给其家庭带来祸事,需要“做法”消灾。老陈因年事已高,信以为真。随后,房某、孙某让老陈拿出8000元,用衣服、黄裱纸包裹后用来“做法”,并称七日后打开包裹即可消灾,却不料,二人在“做法”过程中趁机将8000元盗走。7天后,老陈打开包裹发现钱不见了,当即报警。
记者了解到,前不久,该案在阳新县法院开庭审理,被告人房某、孙某、周某分别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一个月、一年和十个月并处罚金。
【链接】
警惕迷信诈骗
承办检察官提醒,近年来,封建迷信诈骗案件仍时有发生,中老年人受害者比较多,因为警惕性不高、迷信心理重等因素,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
骗子们以“消灾免祸”为幌子诈骗钱财,虽然这些骗术并不高明,但还是不断有人上当。这些人兜售的所谓“做法事”“绝技”“奇方妙术”其实都是骗钱的陷阱,大家一定要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崇尚科学,切勿相信“天降灾祸”“‘大师’做法祛病消灾”等迷信之说。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辨别是非能力,增强防范意识,一旦发现上当受骗,应及时报案,勿让犯罪分子逍遥法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