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繁华热闹的产业背后,都有可能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运作手法,每个看似不起眼的行业,其实背地里都风潮涌动。
大家都在开玩笑是不是也该给老师傅拍个视频,没准也能火上一把......
作者|绾真编辑|东东责编|振宇
这不,这边大家正在讨论老师傅能不能火,那边一个许久没联系的老同学发来这么一条信息。
(大家是不是似曾相识)
这简直是标准的“我被盗号了”,但出于看多了网上调戏骗子的例子想亲自下场试试的心理,也是想看看这些网络兼职背后到底有没有什么新的模式,我主动戳了回去表示想做这个兼职。
接着他发过来一个网址,我检测了半天,没发现有什么陷阱,这才怀着好奇点了进去。
注册登陆后,面对这个其丑无比的后台,我用自己的小号注册登陆了上去。
我估计他是怕我不明白或者误会他做什么违规的工作,特意跟我解释说这是现在互联网上的一种新的赚钱方法,他也只是一个推广而已。
按照老同学的说法,一天一个号最少收入4块钱,要是有十个八个的号,挂上去一天什么心都不用操也能净收入40块。等到了网站规定的累积金额,就可以提现了。
但是这些收益到底能不能提现?我想才是这次试验最需要被验证的东西。
根据平台提示,提现金额要在10元以上才能够成功提现,像我这样只有两个小号的,托管了之后想要真正拿到利益,至少要等到一周以后。
虽然账户只有1.86元不能提现,但老师傅却用浑身解数摸进了有转账记录的后台。你别说,这份兼职竟然真的可以提现,看来老同学做的还是良心买卖。
没想到吧,虽然确实能赚到一丁点的零花钱,但其实这个平台暗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平台以小博大,你想贪小便宜,只怕是闲钱有点多。
想成为抖音网红?刷量啊!
其实以上只是整个产业链中的一环罢了。随着探索的深入,一场刷量的大门正悄然打开......
我故作惊讶的问他,刷赞我知道,还能刷投票吗?投票不是要一个人一个号才能投的吗?
“没见过世面,现在这技术搞什么不能搞?”接着他直接现场录了视频发给我看。
这里就衍生出了另一条产业链,一些人通过各种渠道(卡商)拿到一些没有实名过的黑卡,通过批量注册软件去注册账号。
于是达成双赢,狼狈为奸。
“搞定了!”十来分钟之后,他回复我,并把前后对比的数据截图发给我。还不忘说一句:“牛X吗!”
看来他的性格在走上社会的这几年并没有改变,只是改变了最初的想法。
随后我收集了一些线索丢给老师傅,老师傅深信“你在互联网上留下的数据比你妈更了解你”,利用“计算机基础知识”,成功溜进对方网站的后台。
事后还不忘点上一根烟,俗称:“事后......”。
而不明就里的吃瓜群众看到推荐的视频顺手点开,则更加安抚了这些“大刷子”的心。能一劳永逸的事情,谁愿意吃力不讨好呢?
长此以往,用户难免会因为得不到更优质的内容而离开。
说句题外话,抖音这类软件都是通过算法不断给你推荐你喜欢看的东西,于是也就有了“抖音五分钟,人间已一天”的说法。
投票产业中的暗黑江湖
在大多数人眼里,这种官方投票弄虚作假的可能性很低,真实性强。在拿到这张截图之前我也这么认为,但真的像老同学说的那样,“现在这技术搞什么不能搞?”
软件技术刷票是利用抓包工具分析提交投票产生的数据之后,利用脚本程序批量重复提交,就能够达到刷票的目的。(想象一下流水线上生产的商品)
这种类型的投票活动同样可以进行刷票,但相比技术刷票,人工刷屏更不容易被发现。
听同学说他们的投手遍布大江南北,他们往往叫自己为兼职投票手、投票员,但外界更喜欢称他们为投票水军。
“一个群不够用,就多组建几个群。”
这种人工投票相对非MP的软件投票要贵许多,我问他到底贵多少,但老同学坚持要看到链接才能定价。
于是我只好再次去请老师傅出马,并为此付出一顿饭钱。
(下单后,群控机器或者人工水军便开始工作!)
看似表面的信息背后可能隐藏着许多见不得光的灰色利益链。甚至有的投票还正大光明给家长们开了个“外挂”,只要花钱,什么“人气之星”的光环绝对跑不掉!
这种小礼物需要购买,如上图,棒棒糖售价1元,可以抵消3票,以此类推,最贵的别墅售价500元,可以抵用1500票。
我不清楚这样的活动有没有违规,但利用一件原本有意义的鼓励小孩儿的活动去掏家长们的钱包,等着家长心甘情愿的上钩,这件事听起来不觉得很荒谬吗?
其实说白了都是虚荣心在作怪。
另外,这种拉票比赛极还有可能为电信诈骗提供数据源。
第一,针对参赛儿童,声称只有填写照片和地址才能方便后续兑换奖品。
一场拉票商家就能套取几万甚至十几万人的个人信息,而这些个人信息可能会以很低的价格出售给不法分子。
并制造出“孩子重病”、“孩子遭绑架”为名的电信诈骗都是极有可能的。
再者说,这种脱离了本意的投票活动本身就是一个消耗人情和浪费金钱的骗局,在这场投票中,受益的自然不会是你和你的孩子,为了一个虚名,丢了西瓜捡芝麻,值得吗?
不管是刷阅读量、刷视频播放量还是刷投票,总结一句话:“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