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正式实施。为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识骗、防骗能力,潍坊市公安局整理发布了今年以来潍坊市电信网络诈骗十大典型案例,提醒广大市民擦亮眼睛,谨防受骗。
跟好友“薅羊毛”,贪小利失钱财
防骗提醒:“刷单”诈骗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诈骗手法。诈骗分子利用部分群众“薅羊毛”、贪小便宜的心理,以蝇头小利为诱惑,让受害人一步步落入圈套。
相信骗子守信用,接连被骗
民警到场后,告知苏某不要再给骗子转款。当民警做完调查离开后,苏某觉得或许继续转账对方会信守承诺。于是苏某又联系客服,向不同的银行账户转账20万元。这次苏某顺利提现524元,但当其再想提现时,被告知操作失误,其资金冻结,要解冻必须再充值。此时苏某彻底醒悟,再次报警。
防骗提醒:宁愿相信骗子讲信用,却不信民警的判断,对骗子心存侥幸的苏某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
为一箱免费水果落入骗局
防骗提醒:收到来路不明的外卖、快递要当心,它可能就是骗子引诱你“上钩”的“鱼饵”。奉劝莫贪小便宜。
小赢尝甜头,加大赌资输大钱
防骗提醒:宁愿相信是自己的运气旺,却不信这是骗子设下的重重圈套,最终落入骗局,落得两手空空。
做任务能获报酬还能结识女友
市民蔡某某收到一条短信,内容为色情视频网站链接,他点击并下载了名为“生脉饮”的APP。客服人员表示,只要充值相应的金额并完成任务,能获得丰厚报酬,还能帮忙介绍女朋友。蔡某某按照对方提示向指定的多个银行账户转款充值并投票。完成多次任务后,蔡某某想提现,客服人员却以其操作失误导致商家数据损坏等为由,要求他继续转账充值。蔡某某再次联系客服,发现自己被拉黑。
防骗提醒:骗子利用贪财好色这一人性弱点,一步步诱导受骗者上当。只有控制好自身的欲望,才能远离电信诈骗。
帮“现役军人”投资,自己栽了跟头
赵女士代为操作几天后,认为有利可图,就在该平台充值,投资86万元后,显示盈利38万元。当赵女士尝试提现时,平台却提示审核失败。客服人员称赵女士在充值24小时内提现属违规行为,需要缴纳28.8万元的解冻金才能提现。赵女士联系那名“军人”,发现对方失联。
防骗提醒:虚假的盈利是套住受害人的一道绳索,面对陌生人的投资指导,一定要擦亮双眼。
共享手机屏幕,损失54万元
操作完成后,客服人员告诉李女士需要进行贷款并将资金转至“银监会”指定的安全账户才能确保资金安全,审核完毕后会将李女士的钱返还。李女士按指示从银行贷款54万元,并将钱转入对方指定的多个账户。后因资金一直未返还,李女士才意识到自己遭遇了电信诈骗。
防骗提醒:骗子盯着的不仅仅是你钱包里的钱,任何可以让资金变现的资源都是骗子眼中的“金矿”。
网上认识“军官男友”,失去全部积蓄
在交易期货几天后,杨女士颇为心动,在一个月内分多次将自己的全部积蓄32万元投入到该交易平台中。11月份,当杨女士因无法提现联系那名网上男友时,却再也联系不到。
防骗提醒:花言巧语不可怕,可怕的是骗子利用感情搞诈骗。
“大师”指明投资路,到头来两手空空
防骗提醒:层层包装的“大师”其实是骗子,你以为他在售卖知识,实则抛来的是勒住受害人的“绳索”。
好友相约齐“发财”,落入陷阱骗光财
市民魏女士的朋友刘某声称他的好友在香港一家投资公司干副总,能够看到香港证券交易所的后台数据,分析出资金的涨跌情况,且自己已经盈利不少。出于对朋友的信任,魏女士通过“心遇”APP联系到刘某的好友,当天就注册了交易账号。
防骗提醒:不少骗子打着“了解内幕”,是“后台操作人员”等幌子,以高收益的名义吸引投资者,被金钱迷了眼的投资者根本看不到骗子背后的圈套,一不小心就落入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