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要求家长为孩子批改作业遭网友发帖吐槽——
家庭作业非要家长批改签字?
部分家长对此不满,老师表示这么做对低年级的学生有帮助
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报记者关海芳
核心提示
最近,不少家长教育群里都在转发一则帖子,发帖的网友自称是一位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家长,吐槽每天回家都要帮孩子检查和批改作业。该网友还在帖子里列举了几点意见,认为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家长为难。
当记者把这一帖子的内容转发到当代生活报的家长群里后,引发了不少家长的讨论——
网帖观点
批改作业
不是老师该干的事吗?
在这个引起热议的帖子里,对于每天回家都要帮孩子检查和批改作业这件事,发帖的网友主要表达了以下观点:
一是改作业和试卷本来就是老师的职责,不该让家长来干;
二是家长不专业,没有完美的教育教学方法;
三是家长认为和孩子的沟通内容丰富多彩,不需要和孩子讨论作业,如果可以,想和孩子讨论做游戏;
四是学生做错作业很正常,如果都把家长改过的正确作业交上去,没有意义,因为老师无法掌握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
因此,这位网友建议老师不得要求家长批改订正作业。
家长热议
如果孩子的作业错误多
会挨老师批
另一位家长进行了补充,称家长一定要用红笔给孩子订正作业,如果不这么做,第二天就会被老师批评。
有配合的,当然也有反对的。一位家长说,自己家孩子的老师也要求家长检查作业是否正确,但她不会这么做。因为她认为这样会养成孩子的依赖性,会造成孩子在考试的时候不会自检。另外,她反映老师有时也会让同桌之间相互批改作业,她也不认同这种做法。
在讨论中,有的家长表示他们孩子所在的小学,只要求家长检查孩子是否完成作业,不要求检查内容,完成了就得签字;还有的表示孩子在低年级时,老师会要求家长签字检查孩子作业是否完成,但到了中高年级,就没有这个要求了。
还有家长在讨论中建议,就算家长对老师有意见,也不要在自己的孩子面前说,对孩子会有影响。
老师说法
有时是希望家长
帮孩子度过过渡期
对于让家长批改学生作业的这一做法,老师又有何看法呢?
南宁市一所小学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班主任表示,以他所在的学校为例,低年级时学生作业不多,最多要求家长签个字,督促孩子完成就行了。到了中高年级,一般连家长签字都不要求了,因为特别是到了五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应该要自己学会自觉完成。但在教学中,的确也发现一些老不完成作业的学生,这也是一个问题。
至于有家长提到有时候老师会让同桌之间改作业,这位老师表示,在他带的班,有时也会采用这种方法,主要目的是相互学习。同学之间批改后,老师一定会再看的,同桌的评语并不影响老师的评价打分,这是相互学习的一个过程。至于网帖中说的一年级作业要家长批改对错,这位老师认为,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有可能是老师希望家长通过检查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尽快度过这个过渡期。
另一所小学的班主任老师也表示,她也没要求家长一定要帮孩子批改作业,但她认为家长多了解孩子写作业的情况是必要的,因为这样家长能更了解孩子在学习上长短处,到底是基础知识不够扎实,还是阅读量不够,或者是上课听课效率不高导致一些知识点不懂。
专家解析
现在很多老师感叹为师不易
对大家讨论的问题,资深教育专家杨春成表示,这个帖子他已经看过了。他认为,从整体上来说,绝大多数老师是不会把自己的教学任务派给家长的,也不会把所有批改作业的职责推给家长,然后老师就不管了。
对于家长所说的,给孩子批改的作业发下来了,仔细一看,自己故意改错的一个地方,老师竟没发现!杨春成表示,这种情况是极个别的。
至于老师让家长给学生批改作业的事,杨春成表达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家长和老师应进行沟通
无论赞同或反对,两派的意见不用根本对立,不妨从沟通和协调的角度来看问题。
首先是理解。如果有老师这么干,偶尔性质的,怎么去理解这个事?很多一线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现在的学生太难管了,当老师真不容易。杨春成说,自己是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当老师的,做了几十年,后来从事教育研究。在那个年代,家长对老师是非常支持的,甚至说“我把孩子交给你们了,孩子不听话替我教训他!”当然,“教训”这个说法不一定就对,但从侧面也体现了当时家长的一种信任。
但在今天,社会发展了,家长的心态也在变化。很多老师感到教育手段非常欠缺,不少学校想对学生做重一点的处罚是很难的;班主任想严肃批评一下学生,也是很难的。杨春成就见过这样的情景:老师觉得某位学生很难管,头一天严肃批评了这位学生,家长有意见,第二天跑到学校骂老师,把这位90后的老师当场给骂哭了。而且,如果老师批评了某个学生,万一第二天学生做了极端的事,老师负不负不责任?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老师希望家长也来管一管孩子的作业,让家长体验一下,孩子的学习态度是否认真?学习动力是否不足?学习作风是否端正?首先站在时代的角度去理解老师的初衷,不要一讨论问题就是对立性的。家长有不同意见,完全可以友好沟通。
支招
陪伴孩子做作业的正确方式是这样的
那么,家长陪孩子写作业,好的做法是怎样的呢?杨春成认为,家长要把这种陪伴理解成培养孩子好习惯的一个过程。
比如有的家庭是让孩子自己先检查,家长再检查。这样的好处是可以看看孩子检查作业是否认真,如果家长发现某道题做错了,不是直接告诉孩子,而是启发式地引导:“是不是再仔细看下,还有没有错的?”
一开始,父母可能会引导得比较仔细,发现孩子找到方法了,可以自己认真地检查作业了,就可以进入到下一个阶段——父母只管签字,不需要再事无巨细地检查孩子的作业。到了这个阶段,父母要告诉孩子:如果你不好好检查,就会受到老师批评,你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经过这样培养的孩子,和别的孩子一比较,就会发现的确要比别的孩子做得好。
总之,教育孩子有4个作用力:家庭、老师、社会、孩子自己,这4个作用力合成一个方向的力量,才能把孩子培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