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兼职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此次活动得到了许多同学的支持,大家都按时到达活动举办地,积极参与了此次讲座,并认真地听了桂xx老师讲述的各种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措施。
桂老师总结本次讲座:“心理健康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态度,同学们应该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健康快乐的学习与成长。”
但此次活动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同学们到达活动现场后,在等待活动开始的过程中聊天、喧哗,现场有一些吵闹。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有部分的同学不遵守会场纪律,聊天、玩手机、睡觉,影响了老师讲述的心情。这些不足也为我们指出了今后工作的侧重点,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以后的活动能够越办越好。
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能帮助我们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我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大学生肩负着使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使命。相信此次活动的举办能够给广大的学生一定的启迪,为美丽的人生奋斗不息。
成长—我支教路上的收获—支教个人总结
大一时,我十分有幸加入了台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志愿者队和“知心支教”暑期社会实践队,让我有更多的机会去做一些志愿服务。每周四去博远小学支教和暑期给孩子带去知识与快乐,这些事让我至今为止的两年大学生活过得十分有意义。
今年我又加入了台州学院“知心支教”暑期实践队,并成为了实践队的队长。我深刻的意识到队长肩负的责任,不断地完善提高自己,希望能让支教越办越好。经过这一次带队,我明确了一个实践队队长需要做到的几点:
一、制度建设,合理管理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XX多年前的古人便已深刻认识到制度建设对一个团体的重要性。家需要有家规,队需要有队规。为进一步规范团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便拟定针对本团队今后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的团队守则,确保更好的做到上传下达。
制度中最为重要的一项便是责任制,明确任务和人员编制,以任务定职位,以职位定人员,责任落实到人,各尽其职,达到事事有人负责的目标,改变以往有人没事干,有事又没人干的局面,避免苦乐不均现象的发生。这一制度的实行,有助于团队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
当然,处事管理也要灵活,切不可一味按照既定制度执行。一名好的队长还应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地引导、控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实际目标。
二、每日总结,查漏补缺
每日一结,便是让团队每一位成员对当天的工作或任务加以回顾、分析,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明确今后实践的方向。总结应对实践进行全面、深刻的概括。总结是对实践的认识,总结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总结可以承上启下,为后续内容做好准备工作。在每一次实践活动后进行总结,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努力改正,寻找正确的解决方法,提高活动质量。
每一天支教结束后的总结,让队员们更好地发现当天的不足和之后需要注意的地方。每日一结的开展让活动的开展更为顺利高效。
总结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查漏补缺。
三、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一切难题,只有结合现实才能破解;一切机遇,只有结合现实才能把握;一切愿景,只有结合现实才能实现。
抛开现实,空谈理想,是空。
长远考虑,火石能敲出星星之火;长远考虑,重新点燃熄灭的灯;长远考虑,为你照亮前行的路。
独有理想,架空现实,是空。
[摘要]为减少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给生活和学习带来的困惑和不良影响,高校建立和完善学生心理问题危机干预机制,保证每一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对有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实施全程跟踪辅导和帮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于预防学生伤害事件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心理问题干预机制
1.建立心理问题“侦察、测试系统“
以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党员、班干部、寝室长为单位组成心理问题“侦察系统”,在不同时期通过网络心理测试、心理问卷调查形式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摸底调查,及时掌握学生心理问题动态。
2.培养一批解决心理问题的骨干队伍
高校要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强化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培训。要定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积极选送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参加教育厅组织的重点培训。鼓励专职教师参加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通过3-5年的努力,使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人员达到持证上岗要求。加大对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的培训力度。凡兼职心理健康教师,都要经过岗前培训才能上岗。
3.给学生建立“心理跟踪档案”。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善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环境。
高雅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改善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环境,利于缓解不良情绪,增强心理感受,美化心灵,陶冶情操,提升幽雅情趣。如:校训可以促学业、明大志、怀天下;人文建筑与设施可以涵养有素、奋发激励等;鸟语花香的自然环境可以让人耳目清新、调节情绪等。个体大学生一旦出现情绪、行为等变化,郁闷、焦虑等症状,要及时倾吐,或倾听心理咨询专家的意见。尤其是那些性格孤僻内向不善于交际和沟通的学生要多参加集体活动,拓展自己的交往范围,多听朋友、老师的建议。
5.建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三级网络体系。
成立由各院系学生和辅导员构成一级网络,学院有关部门、心理咨询中心构成二级网络,医院及诊疗专门机构构成三级网络:一旦发现问题可以立即投入有条不紊的工作;当发现有大学生处于危机状态时,应及时采取下列措施:(1)尽快与辅导员、宿舍管理员、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师、医院精神医生或校医院的医生联系。(2)不要让其独处,与其保持连续接触。(3)对其表现出非常关心及深切同情,设法提出一些良好建议:(4)设法将周围可能对其造成伤害的器具除去。当意识到自己处于危机状态又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时,可采取:(1)尽早求助于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老师或医院精神卫生中心的医生。(2)将自己目前的状况告诉家长、信任的老师和同学,求得他们的支持。(3)避免独处。(4)周围不放置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的器具。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兼职馆员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1.5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159
1开展高校图书馆兼职馆员模式实践的意义
1.1兼职馆员模式有利于缓解高校图书馆人员短缺,拓展服务范围
1.2兼职馆员是读者和图书馆之间的桥梁纽带
兼职工作的大学生和馆员老师们一起工作,体验到了图书馆工作的琐碎和艰辛,认识到图书馆的专业性和重要性,改变了对图书馆的片面认识,对图书馆工作人员多了理解少了抱怨。尤其是,他们能将亲身的感受,用学生特有的方式与身边同学交流,使广大师生对图书馆有了客观、理性的认识。同时,他们也能因时因地,在各种环境下,向周围的同学进行图书馆工作的宣传和介绍,加深师生对图书馆的认识和了解,融合了图书馆与读者的关系,极大地增加了图书馆的人文魅力[4]。
1.3兼职馆员模式有益于高校图书馆民主管理氛围的转变
1.4兼职馆员模式使大学生提前感受到职业工作的真实现场
首先,大学生参与高校图书馆工作实践,使其在真实的工作中遵守相应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提前体验到职场的要求。其次,由于图书馆工作需要多种学科知识的综合,还要掌握现代电脑技术,兼职工作的学生将会重新审视自己的专业知识,避免了盲目自大。第三,在实践中,学生养成了文雅大方、礼貌待人、维护清洁、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这些习惯都是养成学生良好职业习惯的基础。
1.5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个人素质
首先,培养了大学生沟通能力和耐心的习惯。兼职馆员代表了图书馆形象,工作时要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理解,这样才能处理好与读者的各种矛盾。其次,养成注重细节的习惯。现代大学生们往往性情浮躁、粗枝大叶,而兼职馆员每天要做些平凡小事,养成了重视细节的意识,融入自身的素质之中,对日后工作大有裨益。
2高校图书馆兼职馆员模式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兼职馆员本身定位偏低
勤工俭学人员是兼职馆员构成中的主体,因此在兼职馆员的招聘选拔时,重点是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问题,这就造成一部分兼职人员工作责任心和管理能力不强,甚至没有能力履行工作职责,影响到图书馆的工作和效率。
2.2兼职馆员模式还在探索阶段,缺乏制度保障
一些高校图书馆,片面地认为兼职工作的大学生就是临时来帮忙做事的,如果还要对其进行管理,会令他们产生厌烦情绪。这种认识,直接导致兼职馆员工作随意性强,甚至影响了正常工作。
2.3缺乏系统的岗前培训,制约了兼职馆员的服务水平
在实际工作中,兼职馆员对高校图书馆的许多工作并不了解,而高校图书馆只是在其工作前简单指导一下,培训方式简单,无法让其全面、细致地了解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由于缺乏系统的岗前培训,导致学生岗位职责不明,劳动纪律松弛,工作责任心欠缺,工作目的定位不高等[5]。
2.4兼职馆员模式必须面对流动性大、工作不连续的困境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考试、各种证书的考级,或是实习原因等,都会导致兼职馆员放弃工作。因此,在当前兼职馆员模式下其人员结构会不断变换,而新来人员要熟悉和适应工作岗位又需要一个过程,这样就会影响高校图书馆的工作秩序。
2.5兼职馆员联系读者和图书馆的桥梁作用未能充分体现
他们既是学生又是馆员的双重角色没有得到图书馆的足够重视,图书馆与读者的沟通联系依然缺乏,不注重通过兼职馆员来加强与读者的互动关系,造成其桥梁纽带作用不明显,图书馆对兼职馆员作用的认识上尚存在误区。
3完善和改进高校兼职馆员模式的建议
3.1坚持图书馆选才标准与学生自愿相结合的原则
首先,要求学生是自愿来兼职工作的。仅仅因为家庭贫困而来,却对图书馆的工作毫无兴趣的话,其工作效果是不会好的。其次,要严把选才关口。重点招募成绩好、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服从指导老师工作安排的学生,不要盲目追求数量。第三,注重兼职馆员专业结构配置,合理分工,发挥其特长,弥补现有图书馆人员在专业上的缺陷与不足。
3.2兼职馆员队伍要有专人规范管理
3.3岗前和工作中,不断进行系统化培训
选派思想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善于沟通的一线馆员担任培训老师,对兼职馆员进行专业培训,一方面是为了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另一方面也提高兼职者的素质,提高大学生认识,使他们认识到来图书馆工作是对其培养和锻炼的过程。同时,根据学生的个人信息,针对性地根据不同情况分类培训,不但可以让他们了解高校图书馆的内在文化,工作方法,也让他们加深了对工作岗位概念的理解,并逐步融入其对未来职业工作的认知之中。
3.4成立组织,建立定期小结机制
有了专门老师负责,可以比较容易建立相应的组织架构,定期开展活动,总结经验教训,有助于提升兼职馆员的综合能力素质。在定期活动中,不同岗位上实践的大学生们可以相互介绍工作内容,讲述自己所见所闻,总结个人工作中的成绩和不足,供他人借鉴;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困惑,让大家来帮助共同解决。负责教师在小结中总结大家的表现,并通过精神和物质奖励表彰其中的优秀成员,推动组织成员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3.5深入研究,探索发挥兼职馆员桥梁作用的途径和办法
重视兼职馆员的双重角色作用,诚恳地邀请他们注意随时搜集、反映读者的意见和建议,监督图书馆的工作,在工作中发现问题直接向馆内提出。图书馆也要真诚对待他们,主动询问学生本人或其搜集到读者的意见,并给予及时的处理和答复,公开向师生解释。通过各种形式在师生中肯定和宣传兼职馆员的桥梁纽带作用,让他们的价值得到读者和图书馆双方的认同,为其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总之,高校兼职馆员模式既能密切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联系,也能使高校图书馆更好地为读者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是当前高校图书馆适应新形势下的重要举措。兼职馆员模式是高校全员育人的一种具体的体现形式,做好这项工作,无论是对图书馆自身建设,还是高校全员育人创新工作,都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不少高校的实践表明,兼职馆员模式为大学生提供了锻炼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也缓解了图书馆馆员的工作压力。因此,进行这一领域的探索和实践,在未来高校图书馆管理方面,大有可为,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梁捍江.高校图书馆开展志愿服务研究[J].河南科技,2013,(2).
[2]沈红兵.高校图书馆志愿者工作组织管理实践[J].图书馆,2010,(6):99-100.
[3]张小峰.大学生参与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1,(12).
[4]潘雪华.引入义工服务制度构建和谐图书馆[J].图书馆,2007,(3):108-110.
[5]刘青芬,杨丽君.大学生参与图书馆工作的探索[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09,(1):27-30.
[6]吴浪.大学生自主学习与高校图书馆服务[J].图书馆,2009,(3):107-109,114.
[7]陈艺.加强高校图书馆志愿者工作的思考[J].图书馆杂志,2009,(12):50-51.
关键词:高校;学生兼职班主任;管理效能
1前言
2高校学生兼班制度实行的现状
2.1兼职班主任配备的数量
在一个班内配备一名还是两名兼职班主任,每个学院都有自己不同的做法。经过调查发现,无论是政治辅导员还是学生都倾向于每班配备一名兼职班主任的做法(见表1)。其优势主要体现在:①尽显个性易于形成独特班风;②减少政治辅导员的管理任务;③有独立的管理空间;④避免产生依赖;⑤避免产生冲突。
2.2兼职班主任的选拔
随着年级政治辅导员岗位的轮替,不同的管理者实行的评选方法也有所差异。根据不同的经验和思维方式、被管理者的现实情况,管理者有自己的个性想法,所制定的评选方法和手段都会有各自的优点,并对管理者起到统筹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好的评选经验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没有进行创新再利用,导致资源浪费。容易出现:①评选缺乏科学性;②评选过程和结果公开化不够;③制度缺乏针对性;④评选缺乏公平公正性。其次,缺乏完整的评选工作方案,没有具体的程序与要求。再次,评选形式规范化不够,没有通过行政领导的审核与评定,评选动机不够单纯;评选要求和培训不够严格。
3高校学生兼职班主任的作用
经过调查了解,实行学生兼班制度是为了加强本科一年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帮助本科一年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建设良好班集体,培养优良学风,同时培养锻炼高年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工作能力,在各个方面起到模范、引导、传达、监督、发掘作用,不仅体现出学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的办学宗旨,而且作为政治辅导员与学生的信息动态交流的桥梁。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有65%的学生肯定兼职班主任对学生生活所起的帮助作用,55%的学生认为兼职班主任对其思想及学习有帮助,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还是认同兼职班主任的作用。
4高校学生兼职班主任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1兼职班主任运行体制的不足
学生兼班运行体制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存在不足:第一,责任心不够。开始时工作充满热情,后来就干脆放手不理,导致新生班级纪律松散。第二,学生兼班之间沟通不够。缺少交流沟通,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办事,容易误导学生。第三,奖惩制度没有兑现,学生兼班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第四,管理和培养不是面对全体同学,而是针对少数的学生。
一、职场“菜鸟”连环受挫就业信心遭遇打击
在搜狗新闻输入“大学生兼职”这一关键词可以获得511条不重复结果,其中翻阅前100条新闻,记者发现超过80%的新闻都是有关大学生兼职合法权益受侵、安全受威胁、廉价劳动力、女生“性”服务等各类消极内容,这一数据着实惊人。
这段不愉快的兼职经历,让这个可以说初入职场的“菜鸟”连环受挫,自信心受打击不说,对社会的信任度也大打折扣了。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遇到类似不愉快经历,也是数不胜数,兼职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甚至导致了大学生“信任危机”、“就业自信受损”等严重的后果。
二、技能生疏工期不长商家解释不无道理
三、学生商家各执一词低薪兼职有无道理?
在听到兼职大学生和商家的心声后,很多人都会问,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种不愉快的发生呢?为此,记者采访了闽南师范大学勤工中心负责人郭艺超主任。
四、摆正心态应对挑战维护权益兼职有道
“其实,在看待兼职问题的态度真的会有差别。我和舍友同在百胜、肯德基做兼职,舍友会有抱怨工资低工作辛苦,但我却觉得能进百胜工作已经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大公司的管理制度和高要求都能让我在兼职中收获很多,工资不是我最看重的。我觉得我们大学生应该摆正自己对待兼职的心态,若能培养专业能力,那不管是多辛苦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校勤工中心主任外语系大三学生郭艺超在采访时这样说。
关键词:澳大利亚;兼职教师;发展;特点;思考
一、澳大利亚大学兼职教师发展概况
(一)兼职教师队伍增长的背景
1.大学企业化、市场化运作导致聘任大量兼职教师
自20世纪80年代随着大学教师工资法的确立,澳大利亚各大学就已有聘任兼职教师的现象。当初确立大学教师工资法案,鼓励聘任兼职教师,主要目的是帮助企业专业人士为学生传授行业经验和为在校研究生提供教育教学实习的机会。[2]
2.大学教师老龄化导致聘任大量兼职教师以弥补教师缺口
大学教师老龄化趋势是许多国家面临的问题,澳大利亚也不例外。20世纪70年代随着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扩张,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大学教师的人数也急剧增加,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80年代。但随着90年代政府财政拨款幅度的减少,全职教师的招聘人数也开始减少。如今这批教师都到了面临退休的年龄。正如胡果(Hugo)研究所预测的,接下来15年中澳大利亚大学将有一半的教师会退休[3]。八校联盟的研究认为到2030年澳大利亚大学将有4万教师的缺口。各大学全职教师的短缺,导致兼职教师数量的大幅增长。有学者统计目前在澳大利亚大学兼职教师承担了将近一半的教学工作量。有些大学的一年级兼职教师甚至承担了80%的教学工作量。[4]因此,如果要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如何注重兼职教师的发展,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和给予支持,与全职教师适当融合就显得非常必要。[5]
(二)兼职教师类型与特点
兼职教师中95%的比例都处于副讲师和讲师的职称级别,其中副讲师级别的比例是71%,而讲师级别的比例是24%,并且有一半的年龄也超过了40岁。[7]
2011年由澳大利亚研究协会组织的关于澳大利亚大学工作与职业状况的调研在19所大学展开。罗宾梅(RobynMay)根据这项调研的结果对澳大利亚大学兼职教师的支持与发展进行了分析,并研究这些支持如何影响教师的工作与职业满意度。通过调研发现,兼职教师通常女性比较多,也比全职教师更加年轻,在学历资质上也稍弱。[8]另外这些兼职教师会在几所不同的大学进行教学。
二、聘任兼职教师带来的问题
大量聘任兼职教师会在个人层面和组织层面两个方面带来相应问题,由此有必要重视兼职教师的发展。[10]
(一)个人层面
(二)组织层面
2003年澳大利亚教学委员会(AustralianUniversitiesTeachingCommittee,AUTC)的报告提出兼职教师只有在聘任时进行初步的培训。[13]2008年布莱德《高等教育的审核报告》也陈述了关于大学聘任兼职教师的问题,如兼职教师感到在收入方面没有安全感,工作量远远超过得到的报酬,与大学文化和组织及其他全职教师相隔绝,从而导致缺乏动机和责任心。[14]2011年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和标准局(theTertiaryEducationQualityandStandardAgency)再次提出担心,由于大学过于依赖兼职教师,而有些教师并没有充分的学科知识,或者没有职业安全感,从而会导致教学质量标准的下降。
三、澳大利亚大学兼职教师发展的具体实施
为促进兼职教师的发展,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界从政府、专业协会到大学层面形成整体性的兼职教师发展模式。
(一)以政府、专业协会为依托和支持,多个大学共同合作,参与关于大学兼职教师发展的项目研究
21世纪初,随着兼职教师数量在各所大学的增加,澳大利亚大学教学委员会(AustralianUniversitiesTeachingCommittee)意识到兼职教师对提高大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对高等教育的贡献。2003年出版了《管理、支持和培训大学兼职教师指导手册》,促进大学对兼职教师发展的重视。
2007年澳大利亚教学委员会的前身,凯瑞克高等教育教学研究院委托澳大利亚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委员会在各个大学进行调研,总结兼职教师发展的不同实践路径,并向各大学推广成功的做法,提出还需要提高的领域。
2011年在澳大利亚教学委员会的资助下,澳大利亚四所大学分别开展关于“课程主任领导和促进兼职教师”项目(Thecoordinatorsleadingandadvancingsessionalstaffproject)。@个项目一方面促进了兼职教师的发展,但更重要的是培养课程协调人在协调兼职教师教学团队方面的学术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在项目开展方式上主要以实践共同体的方式使得教学团队与课程协调人共同提高教学能力和领导力。通过项目的实施,课程负责人与兼职教师共同发展与提高,提升课程授课质量[16],促进学生学习成果。
(二)大学层面制定兼职教师质量框架,在政策上支持兼职教师发展
除了政府层面的重视外,各大学也相继制定关于兼职教师的质量框架,从聘任、管理、入职培训和发展以及评估和认可方面,规定兼职教师的发展。
(三)开展针对兼职教师的特色发展项目
四、澳大利亚大学兼职教师发展项目评析
(一)澳大利亚大学兼职教师发展的特点
1.注重兼职教师的全面发展,形成从上到下各个层面的系统支持。
首先是在政府层面注重对兼职教师发展的研究,推广有经验的优秀教师的发展实践。在大学层面则有比较系统的政策重视兼职教师的发展,并通过教师发展中心和院系用婕忧慷约嬷敖淌Φ娜胫芭嘌担注重教学过程中兼职教师与全职教师的交流沟通,并制定一些制度给予兼职教师回报和认可,如一些大学对参加入职培训和发展项目的兼职教师给予报酬。
2.根据兼职教师的不同角色和不同群体设计特色化发展项目。
大量兼职教师在大学主要担任助教的任务,如何提高辅导课的质量,与主讲教师更好地沟通配合,从而提高学生成果,针对助教的角色特点设计教师发展项目也很重要。而如前所述,一些大学为担任兼职教师的研究生设定特色发展项目,一方面提高了教学质量,另外一方面也培养了未来的教师队伍。
(二)澳大利亚大学兼职教师发展评析
另外从不同类型大学的兼职教师发展状况来看,在技术型大学,关于兼职教师的培训项目只是帮助他们适应教学工作,并未解决兼职教师的发展问题。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与大学多样化、学生多样化并行的是大学教师多样化,兼职教师是大众化高等教育教师队伍的最低层次,如果将大众化高等教育机构视为工厂的话,这些兼职教师就是一线操作工,并未被视为学术职业。为了应对大学规模扩大和服务于作为学术职业的全职教师的发展,薪酬低廉的兼职教师实际上是替代全职教师完成较低学术含量的工作。对这些教师而言,培训等活动与其说是“发展”不如说是“适应”,更好地承担替代责任。
而在研究型大学,聘任的兼职教师多为在读研究生。对大学而言,让研究生担任兼职教师,是培养未来大学教师的重要途径,也是研究生教育的一个环节;对研究生而言,这是他们成为大学教师,从事学术职业的入门指导,对其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罗宾梅等曾经根据西蒙马金森关于澳大利亚大学的分类进行调研,对不同类型大学的兼职教师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见表3)。
因此从各个大学的比较来看,作为大学的未来教师,研究性大学更有可能为兼职教师提供比较好的办公条件,并为教师安排与学生见面的地方,也为兼职教师提供更多发展机会。在一些大学如西澳大学也形成比较具有特色的“未来教师”发展项目,从而能真正促进教师的发展。
另一方面在一些技术应用大学,聘请的兼职教师主要来自社会各行业,兼职教师数量也更多,但对兼职教师的资源支持和发展都比较缺乏,对这些教师而言,培训等活动与其说是“发展”不如说是“适应”,以便更好地承担替代专业教师的责任。
因此,如果一味依赖兼职教师,但对这些教师缺乏足够支持,教师缺乏安全感,这将给大学的教学质量带来一定挑战,需要深思这种策略的可持续性。
[1]EmmalineBexley,SophieArkoudis,RichardJames.TheMotivations,ValuesandFuturePlansofAustralianAcademics[J].HigherEducation,2013(65):385-400.
[2]AcademicSalariesTribunal:Parttimeacademicstaff[R].Canberra:Determination6JuneJusticeLudeke,AGPS,1980.
[3]Hugo,G.ThedemographicoutlookforAustralianuniversitiesacademicstaff[R].CHASSoccasionalpaperno.6Adelaide:CouncilforHumanities,ArtsandSocialSciences,2008.
[4]MaartenRothengatter,RichardHill.APrecariousPresence.SomeRealitiesandChallengesofAcademicCasualisationinAustralianUniversities[J].AustraliaUniversitiesReview,2013(2):51-59.
[5]PercyA,ScouficM,ParryS,GoodyA,HicksM,MacdonaldI,MartinezK,Szorenyi-ReischlN,RyanY,WillsS,ShridanL.TheREDReport:Recognition-Enhancement-Development:ThecontributionofSessionalTeacherstoHigherEducation[R].Canberra:AustralianLearningandTeachingCouncil(ALTC),2008.
[7][10]EmmalineBexleyandChaiBaik.CasualAcademics:Australia’shiddenacademicworkforce[J].HigherEducationForum,2011(8).
[8][9][22]MayRobyn,StrachanGlenda,PeetzDavid.WorkforcedevelopmentandrenewalinAustralianuniversitiesandthemanagementofcasualacademicstaff[J].JournalofUniversityTeaching&LearningPractice,2013,10(3).
[11]Sutherland,KathrynA.&Gilbert,Amanda.AcademicaspirationsamongstsessionaltutorsinaNewZealandUniversity[J].JournalofUniversityTeaching&LearningPractice,2013,10(3):1-7.
[12]UmbachP.Howeffectivearethey?Exploringtheimpactofcontingentfacultyonundergraduateeducation[J].TheReviewofHigherEducation,2007,30(2):91-123.
[13]AustralianUniversitiesTeachingCommittee.Training,SupportandManagementofSessionalTeachingStaff:AReviewofLiterature2003[EB/OL].(2014-05-20).Http://tedi.uq.edu.au/sessionalteaching/pdf.
[14]DeniseBradley.ReviewofAustralianHigherEducation[R].Australiangovernment,2008.
[15]KurtSteel.UniversityofCanberraStudentAssociation[R].NationalColloquiumonSessionalTeaching,2007.
[16]LefoeG,ParrishD,MckenzieJ,MalfroyJ,RyanY.SubjectCoordinators:LeadingProfessionalDevelopmentforSessionalstaffreport[R].Sydney:AustralianLearningandTeachingCouncil,2011.
[17]SessionalTeachersatUniversityofWollogong[EB/OL].(2014-09-07).uow.edu.au/dvca/ltc/teachdev/sessionalteachers/.
[18]SessionalTeachingatUniversityofWestAustralia[EB/OL].(2014-09-08).calt.uwa.eud.au/projects/sessionalteaching.
[关键词]大学生兼职;权益受损;维权
【中图分类号】D922.5
[基金项目]2014年湖南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项目、2014年湖南省大学生创新项目《大学生兼职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作者简介]夏繁,女,湖南益阳人(1995―)湖南工业大学2012级法学院学生。
[作者简介]杨婷,女,湖北武汉人(1983―)湖南工学大学法学院讲师,本项目的指导老师。
当前,大学生兼职已成为一种校园时尚,半工半读的现象在校园里变得极为普遍。随着就业压力地加大,大学生兼职的目的已不单纯局限于解决经济困难,他们更多的是想通过兼职,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然而,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遭受侵权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大学生兼职期间的权益保护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无法忽视而刻又不容缓的现实问题。
一、大学生兼职现状分析
(一)兼职规模庞大
据调查统计显示,当今大学生中,有91.3%在大学期间从事过兼职工作。其中有13.33%和43.33%的大学生分别在大一、大二便从事兼职,31.67%的同学从大三开始兼职。大学生兼职的目的也因人而异。有的同学兼职是为了丰富工作经验,增加自己未来的竞争筹码;有的同学是为了培养自己独立的生活能力;有的同学兼职则是为了丰富自己的课外生活。兼职能满足大学生的很多现实需求,因此,兼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
(二)兼职类别及途径多元化
而面对如此丰富的兼职,大学生们是如何获取这些资源的呢?据调查,同学们获取兼职信息不再局限于校园内部的兼职平台,还可以通过网络,只要我们打开电脑输入“兼职”关键词,一大波关于兼职的信息便涌现出来。此外,还可以选择加入兼职机构,这些机构往往是连接学生与企业的桥梁,通过兼职机构,同学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进行兼职活动,这样可以避免同学们无厘头的去寻找兼职。
(三)权益受损现象严重
二、大学生兼职权益受损的原因分析
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导致大学生在兼职期间权益受到损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二)不良中介影
据调查,大学生通过中介寻找兼职的比率为34.28%。然而,目前的中介市场混乱不已,其中更有不少不良中介利用大学生思想单纯进行欺诈。许多中介机构没有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过期,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还有些非中介机构,利用经营其它项目时顺带兼营中介。这些不良中介通常都是采取先收费后中介的手段,他们一般要求大学生一次纳中介费50到150元不等,然后再给大学生介绍工作。这些服务一般都是一次性的,而且有时候中介还会和聘方合谋,通过聘方对大学生要求苛刻,使得大学生对工作感到不满意,等到大学生再回头找中介时,他们就不再为大学生服务了。
(四)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
大部分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缺乏维权意识,遭受侵权后往往选择消极的方式来处理,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大学生权益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在走访调查中,当权益受损时,有76.19%的大学生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而通过法律途径和向有关职能部门寻求帮助的却只占10.95%和12.86%。
针对大学生兼职权益受损的现状以及大学生兼职权益受损的原因分析,我们结合实际情况从理论的高度总结和提炼出一些合理有效的方法与措施,来保护大学生兼职期间的合法权益。
三、改善大学生兼职权益受损现状的建议
(一)建立专门的行政机关
由于大学生权益受损的现象屡有发生,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的人身权利以及财产权利没有得到切实的保障,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权利阶位较高、行政权威较显著的机关,对一些侵害兼职大学生权益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必要的专门化、系统化地监管和带有行政强制性地惩治。设立这样一个职权明确的专门机关后,当兼职大学生的权益受到损害时就可以直接向专门机关提出保护的要求,这有利于解决兼职大学生投诉无门的问题,保护了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使其不会因为不知从何寻助而忍气吞声,自认倒霉。同时,也能够避免不同行政机关之间互相推诿责任从而使不法行为人逍遥法外的现象。
(二)完善法律法规
首先,将兼职大学生这一特殊主体纳入部门法律调整的范畴。在立法上明确规定兼职大学生属于劳动者,这样大学生的行为就受劳动法所规范。其次,法律应当授予兼职大学生一些作为劳动者应该享有的权利,比如法律可以给予兼职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权利等。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应当还要在法律中规定兼职大学生的责任与义务。既然其有权利为某种行为,那么也应为其该为某种行为而不为承担相应的后果。这样对用人单位来说也是公平的,同时也能够鼓励大学生应做好分内的事。最后,从法律上规定兼职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双方的救济途径和程序。比如,明确规定大学生可向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是提讼等。
(三)完善校园兼职平台
(四)加强自身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袁绍义.劳动合同法理论与实务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2]汪琦.诙法律政策解读与实用范本典型案例全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
[3]魏凌雪,丁菊梅.大学生兼职期间劳动权益保护的法律分析[J].天津经理学院学报,2010(1).
二、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调查采用抽样调查方法进行调查,用问卷法对调查收集资料。通过做兼职的同学去认识更多做兼职的同学为滚雪球抽样方法。本次调查采取问卷法和个案访谈法收集资料,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共抽取吉林大学的部分大学生构成本次调查的样本。实际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6份,有效回收率为95.3%。(1)样本规模:样本规模确定为300人;(2)抽样方法:具体抽样方法为滚雪球抽样的调查方法和分层抽样的方法;(3)步骤:抽样人群;(4)性别分类;本次调查抽取男生135名,占有效总人数47%,抽取女生151人,占有效总人数53%。男女人数基本持平。年级方面,大一同学抽取97名,占人数的34%;大二抽取76人,占总人数76%;大三抽取72,占总人数25%;大四抽取人数41,占总人数14%
三、大学生兼职现状
(一)做兼职的种类据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被调查者中有86%在大学期间从事过兼职工作。其中分别有76%和9%的大学生在大一、大二就开始兼职,4%的学生是大三以后开始兼职。他们从事的兼职工作主要是一些知识、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行业。比如有24%的学生选择做家教,选择做礼仪的人数是9%,7%的同学选择做餐饮服务,23%投递、发放传单,做校园,20%选择做商品促销,14%选择做学校的勤工助学工作,只有3%的学生选择其它兼职,这包括如管理、设计等对智力要求较高的兼职工作。
(三)发生权利受侵害后所采取的行动在权益收到侵害后,大学生的表现却很让我们担忧。调查发现,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对中介公司和用人单位的警惕性不高,在遭遇侵权之后的维权意识不足。这表现为与中介签订合同或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务关系前,只有14%的同学会对其合法性进行确认,依法进行维权。在权利遭受侵害之后,有51%的大学生自认倒霉,选择自己承受损失,19%的同学选择私下与雇主一起解决,只有16%的同学会向有关部门投诉或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而在对选择自己承受损失的同学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同学曾经想过要依靠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是面对高昂的诉讼费用、繁杂的诉讼程序和手里仅有的一点证据,他们没有把握能讨回公道,况且他们的损失都不算太大,这样折算一下,还是自己承受损失比较合算。同时,还有小部分同学不知道该向哪个部门反映情况。
四、兼职大学生权益受侵的原因分析
五、大学生兼职权益保障措施
(三)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兼职的帮助教育工作学生们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太少,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会运用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学校可以通过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教育来提高大学生的维权意识。例如,可以多开设一些法学专业发面的必修和选修课,同时经常举办一些法学只是方面的辅导系列讲座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兼职态度和观念,加强对社会的认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还有就是要发挥学校勤工助学中心的作用。通过对同学的采访,我们发现虽然绝大多数学生是通过中介介绍和校园海报寻找兼职,但是面对高额的中介费和虚假信息,多数学生更希望通过安全免费的途径得到兼职。这就需要学校勤工助学中心积极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