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孔明明魏佳黎明苏琦唐亚华闫丽娇
编辑|阿伦
“两栖青年”,指的是同时兼顾两种或以上职业的人。据统计,这个群体的规模已超过8000万人。
互联网浪潮繁荣依旧,新兴产业不断衍生,解构了传统企业组织模式,使得自由职业者大规模发展成为可能。数据显示,我国“两栖青年”人数同比增长9.7%,以80后至95前人群为主。其中,24-28岁年龄段人群占比达到一半,拥有大专、本科、硕士及以上学历的高学历人群占据“两栖青年”的主流,生活品质、兴趣爱好及自我发展是成为两栖的三大动因。
在许多受访者看来,副业不仅仅是一份工作,也不只是赚钱的工具,更是获得满足感、提升自我价值感、实现梦想的途径。数据显示,65.47%的“两栖青年”有将副业发展为主业的计划。
无论如何,“两栖青年”正在成为新的大趋势。生活和兴趣都想要,能在现实生活之外实现梦想,成为两栖青年们的最大追求。
主业看潜力、副业顾爱好,二者回报周期互补
程千集
主业:杭州力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副业:乐刻运动合伙人
澳洲生活比较乏味,工作也重复到有点枯燥,2018年,我把公司股份卖掉回国。在完成部分资金积累后,我跟几个合伙人一起成立了一个生物科技公司,2019年初正式落地。
开店前两个月我过去的比较多,现在我白天都在主业的公司,下班后可能去健身房待2小时左右。生物科技公司目前还没有营收,但我们创始团队有工资,大约3~5万每月,健身房月收入约10万左右。
未来我不拒绝健身房成为我的主业,有机会我肯定也会继续投入,生物科技公司可能机会更多、更有前景,健身房副业是我的兴趣所在,而且这种模式回报挺快,生物科技公司可能需要的周期太长了,两个模式能互相搭配。
我觉得“两栖青年”挺好,多一份副业、多给自己创造机会,有梦想的年轻人做多样化尝试的成本并不高。假如我作为兴趣的副业做得不是很成功,我还会继续尝试新东西,也能从失败中学到东西。我自己未来还是比较喜欢去投资项目,个人精力比较充沛。
当了三年“双栖青年”准备放弃,副业不是主业做不好的逃避借口
张跑跑
主业:大型互联网公司产品经理
副业:短视频大数据服务
从2016年开始我就属于“双栖青年”,只不过这个词最近才火起来。
我先后在阿里做过产品经理、在网易做过运营,今年换到另一家互联网公司继续做产品。我的副业也一直在换,做过App流量变现、AI信息资讯站、电商网站,以及现在的短视频大数据网站。
我的副业方向会跟着主业走,无论是做资讯站还是做电商,都需要技术和运营层面的理解能力,这正好是我的强项。
我做副业的初衷有两个,一是因为穷,二是想提升自己。
虽然我所在的几家互联网公司都算是头部,待遇不差,可是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我还是希望能有更大的经济保障。但说起来好笑,让我赚钱最多的一份副业是2017年时做电商卖海苔,半年赚了20多万——那份技术含量最低的副业却让我赚得最多。
在提升自己方面,我觉得在大公司像一颗流水线上的螺丝钉,但是做副业能提升我多方面的能力。最近几年,出于做副业的需要,我报班学习了Python、增长黑客方面的课程,这些知识后来也促进了我在主业方面的进步。
作为一名“资深两栖青年”,未来我却不想再过这样的生活。我会把八成精力放在主业上,如果副业运行得比较好,我会慢慢退出,交给其他合伙人。
前不久,我和谈了3年的女朋友分手了,我独处了很久,有一种顿悟的感觉。做副业确实让我收获了金钱和生活上的寄托,但也成为我做不好主业时逃避的理由。真正的进步是逼自己在喜爱的主业上做到极致,而不是动不动就想着,“大不了我还有副业”。
一份工作是柴米油盐,一份工作是平凡生活的英雄梦想
梁优
主业:创业公司合伙人
副业:跳海酒馆创始人
我特别喜欢喝酒,在去年春天的时候,在自己家做了三个生啤酒头(精酿啤酒中用来打酒的分配器),啤酒喝不完,就老邀请朋友过来一起喝,每周五固定一次,逐渐就形成了一个喝酒的社群,人也越来越多。今年我跟朋友决定一起开一个正式的精酿酒吧,以摇滚乐和电影为主题,现在在后海边上的小胡同里,叫“跳海酒馆”。刚开业一个月,目前是北京西城区排名第一的酒馆。
目前主业和副业哪边有事就处理哪边,不过副业刚开业还是副业优先。家人、朋友、公司都知道我做的事情,都很支持我。我的团队比较理解我,没发生什么大的冲突。
两者收入现在基本五五开。主业使我能在更大的商业舞台上保持自己的信息接受度、参与度和资本运作的可能性,副业是我自己的小花园,是自己的表达及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未来两者应该都会持续做,可能还会有比较强的结合点,甚至合二为一。因为我的主业是创业,同时也在看下一步的创业方向。我觉得线下消费和青年文化市场都还有机会,副业等于在跑一个最小的MVP(MinimumViableProduct,最简可行产品)。
支持我做一份工作的是价值感、能不能获得肯定,以及能不能从更宏观或更本质的角度看待问题。我不喜欢只做一个单独的工种。
需要稳定的工作环境,也需要不断督促自己进步
周晓鸥
主业:央企员工
副业:科技媒体运营+码文
我需要央企的稳定,但是也要不停给自己压力、督促自我进步。当我看到有新创业机会出现时,其实也会心动,但又不敢贸然全职投入。
我有过脱离主业、全职做投资的想法,不过投资波动大、压力也大。比如,2017年区块链很火,我看好行业前景,也明白这个行业需要很多年才能成熟,现在全职做区块链风险太大。兼职不一样,你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必太考虑风险,我去年就选择了一家区块链媒体。
兼职码字不好的一点是没有周末。比起创业,主业+兼职的赚钱方式更适合我。如果创业,我首先就受不了国内的酒文化。我表弟自己创业,一周有四天都喝的不省人事,不喝酒,就没有生意做,很无奈。
主业副业都是我的爱好,无法改变生活但可以改变自己
陈南北
主业:iOS程序员
副业:App开发者
我工作四年多了。主业是在一家网络科技公司做一名iOS开发,选择这份工作主要是因为对开发比较感兴趣。现在的工作节奏还可以,比较充实。
我觉得主业是不可受影响的,一定是在保证工作做好的前提下才能有心研究副业。副业是自己的爱好,是锻炼自己技术的一种渠道,更是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一天能让自己的App被越来越多人看到和用到,为大家提供更好的应用体验。
主业副业我都会一直坚持下去做,目前副业收入是主业收入的10%。因为本身这个职业就是我的爱好,两者之间虽有主业副业之分,但工作内容还比较相似。我很享受自己的开发成果,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把App越做越好,给用户更好的体验,然后能有更多的人和我一起享受。
主业外有副业是大趋势,做自己的事业比在公司混日子强太多
刘迅
主业:传统企业公关
我是一个宝妈,在一家不大不小的传统企业从事公关工作。工作之余,我自己运营着一个公众号,已经开始商业化。
我不认为自己是所谓的“两栖青年”。在我看来,在自己工作之外还有副业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我身边有很多朋友都是同时干好几份工作,我认为这是一个趋势。
刘明慧
主业:社交电商平台项目负责人
副业:市场营销顾问
任何东西,在初期都很难,但是如果把从0到1这个阶段走完之后,后面的东西就比较自然了。
现在我整个项目团队有25个人,项目发展已经步入正轨,上个月的GMV已经达到20万,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排期和KPI。虽然整体还在亏损,但我没有别的创始人那么焦虑,所有东西都是慢慢来反而比较快,所以一步一步来。至于社群,我也不需要运营太重。
年轻人都要有现金流思维。比如说你只有一份工作,如果突然有一天这个工作没有了,你的现金流也就断了,所以需要再培养一份或者两份职业。副业是从哪来的?通过兴趣,也就是你最专业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