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学习状态,做好线上教学和实体教学有效衔接
——返校第一课:成都市姚嗣芳名师工作室在行动
姚嗣芳,成都师范附属小学语文教师,成都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四川省首批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四川省特级教师,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先后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等称号,并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上好复课第一课:以学校、年级、班级为单位开展“春暖花开,我们在一起”主题活动:
1、“家庭创想实验室”
2、主题博览
(2)如何保护视力。开展“保护视力,从我做起”系列活动。通过专题讲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科学护眼的宣传,引导学生重温爱眼护眼知识,正确的读写坐姿,规范的眼保健操以及使用电子产品时长的要求。
(3)劳动抗“疫”成果展。在疫情期间自己学会的家务事进行成果展示。有效指导学生切切实实做力所能及的劳动。提升学生劳动素养,培养劳动价值观。
3、“讲述我身边的英雄们”
以“疫情”期间所了解到的感人故事、感动人物为内容开展“讲讲我身边的抗疫英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讨论:从身边平凡人物身上不平凡的事迹中我们学到了什么?什么样的人才应该是当今青少年该学习和追求的“明星”?
(1)学生讲述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的抗疫英雄故事。
(2)邀请亲自参加过抗疫的家长志愿者讲述自己的抗疫故事。
六条智囊小妙计别样返校新生活
——返校第一课:成都市彭海霞名师工作室在行动
彭海霞:正高级教师(公示已结束),首批四川省中小学名校长,成都市特级教师,成都市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二期),成都市、温江区两级名师工作室领衔人。
成都市彭海霞名师工作室从幼儿生命成长视角出发,立足幼儿疫情当下的生活,为幼儿返校复学提供了关于开展园级和班级活动的几条锦囊妙计,希望能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奉献绵薄之力。
第一条锦囊小妙计:复学公约复课礼
一是复学公约文明入园。复学第一天,幼儿园可制作一面签名墙,附上简洁庄重的复学宣传语,引导家长及幼儿用“盖手印”方式签订“复学公约”,增强孩子复学仪式感体验。
第二条锦囊小妙计:健康生活小故事
第三条锦囊小妙计:科学游戏小达人
大班和中班年龄段班级可以创新开展科学游戏,鼓励幼儿收集资料,探究体验,做一个科学游戏小达人。如可以围绕“口罩”话题,为幼儿提供制作口罩的各类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通过归类、比较、分解、自制等形式,去探究口罩的秘密,尝试制作和防护的办法。可以围绕“病毒”话题,鼓励幼儿用“访谈法”收集大家对病毒的认识,用"调查法"收集个人防护的方法,在活动中提升幼儿的科学认知和生活经验,发展幼儿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可以围绕“志愿者”话题,了解志愿者、社区服务人员、保安等人员的工作职责,了解医务人员、警察公安的工作情况。利用区角进行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在体验中了解部分职业在疫情中做出的贡献,通过游戏真实体验防疫的好方法,建构丰富的生活经验。
第四条锦囊小妙计:战疫体验小项目
第五条锦囊小妙计:感恩爱国小主题
第六条锦囊小妙计:敬畏生命小卫士
线上线下有序衔接开学第一课有妙招用心引导榜样示范激趣成长
——返校第一课:成都市戴美蓉名师工作室在行动
戴美蓉,四川省彭州中学实验学校老师,成都市特级教师、成都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刁瑞阳,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教师、武侯区骨干教师、成都市戴美容名师工作室成员。
经过史上最长寒假的是孩子们,经历了这次新冠疫情,感受到了中国的温暖,目睹了中国的担当,以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如何让孩子们尽快适应校园生活,以最快的速度进入积极的学习生活状态,让自己能够为祖国争光添彩,成为老师们开学第一课的重要内容。开学第一课究竟怎么上?结合线上教学,这里给大家几个建议:
建议一:经验交流会
建议二:表彰法
同时,表彰在学生中树立榜样,激励学生好学上进。颁奖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颁奖感言,达到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目的。
建议三:开学测试
其实在每个老师心里都有想了解一下线上教学效果的想法,但要事先调查学生的意愿,比如我和学生就约定星期六要考试,百分之九十四点几的学生都愿意在线上进行考试,只有两位学生报了线上学习的课程而不能参加考试。从而了解到学生对线上考试是不抵触的。那么线下开学之前,教师也可以通过线上教育的便利性给学生来一个问卷,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样的话,开学之后的第一课来考试,不排名、不比较,学生就不易反感,也达到沟通的工作,有利于更好的进行线下教学工作。
建议四:带着学生一起high
学生间师生间都许久未见,要说的话很多,要聊的事情很多。老师不妨满足这种愿望,让他们一起high。搞一个开学班级活动,做一做游戏、讲一讲疫情期间的故事、唱一唱歌、看一看电影,让他们来组织一场别开生面的班会课,在活动中让学生尽快的熟悉和了解,使学生之间许久未见的新鲜感快速消除,让学生尽快的融入到线下学习生活中。
建议五:书信、漫画、小报、思维导图
如果开学之前,教师就准备好一些卡片、明信片、书信、师生录小视频——简单的几句话给学生鼓励与交流,在学生之间就有了正能量的话题,在开学之后他们一定会谈论某老师给你交流的内容。老师,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写信,让他们通过书信的交流,既锻炼了文笔,又满足了交流的愿望,把这种见面想聊的愿望切实的表达出来,而这又是十分纪念意义。
有些学校和老师都组织了用笔尖描绘疫情期间的故事,自己手绘学科思维导图,班级、学校再把这些自己创作的东西展出、交流,也有利于学生收心,有利于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过渡。
建议六:有味上新课
这个上新课和平时开学第一课上新课是不一样的。可以结合线上教育的一些方式:微视频展示、学生手机答题、学生讲解题(做一个正方形的小框把学生的头放在里面,模拟网课连麦的情景)、放学之后还要回家打卡。
教师在教室里上课时采用网课的话语:请学生回答问题叫“连麦”;问学生听懂没有:“听懂的说1,没有的听懂说2”;提醒没有在状态的学生说“掉线了”“卡退了”……
让学生感受到线上教育和线上教育,没有什么变化,只是换了一个地方,老师和同学能见面了而已,这样学生的心理落差就不会太大。
在开学第一课中教师用心引导学生,用学生身边的榜样示范,通过各种激趣活动促进学生自主自发成长,开学第一课一定有味、有效。
美术课《心中的声音》
——返校第一课成都市王晓华名师工作室在行动
成都市名师工作室王晓华工作室,2018年组建于邛崃市南街小学校,领衔人王晓华,系邛崃市南街小学美术教师、邛崃市兼职美术教研员、四川省美术特级教师。
一、主旨与思路:
亲身经历与见证“新冠疫情”并受其影响,返校第一课,开始在新氛围中学习,抓住契机开展有目的引导与教育,让生活成为题材,让教育成为真实,借疫情点点滴滴展开自我思辨,引领引导自我成长思考,“立德树人”走向“立德树己”,颇具现实意义。
主题架构:1、爱国、爱家、爱英雄、爱生活;2、新形势下学校、班级、个人卫生安全的防范要求与实施措施,珍爱生命,身心健康,爱惜他人与自己;3、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学习理解与尊重,教师作积极引导或心理疏导。建议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以小见大,围绕主题,针对学生实情,工具材料的准备,分解出能实践能操作的小主题。
基本原则:面向全体学生;针对实情,适合选择;注重仪式感;师生走心交心与积极引导等。
二、活动形式
正常班级教学
三、活动流程
(一)正常班级教学基本仪式;
(四)战役回顾:看“战疫情”视频、战役公益歌曲视频或图片,图片内容:国家力量、医务人员群英谱、战役瞬间、阶段性胜利——凯旋、反面事件、抗疫生活图片等,建立资料包,教师选择适合图片进行展示回顾;
(五)揭示活动主题,表达内心最强烈的想法。《内心的声音》《——,我想对你说》等,题目可自拟,在主题之下可以分解出《英雄医生》《特殊的签名》《战役中的手势》《感动瞬间》《我的抗疫一天》《凯旋》《戴口罩》《开窗》《勤洗手》《病毒哪里逃》等供学生构思立意、题材选择;
表现手法可以多种形式,建议:结合学生实情,从学生能准备、有准备的工具材料出发设计安排表现形式,如若学生工具材料准备不足,可以课前作准备;教师提前制作教具、道具、微视频等,熟悉并了然于胸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的创作表现形式;涉及集体创作要思考避免学生扎堆的组织方法。
1、平面造型表现
A、线描绘画:
工具:学生文具盒中常见的简单工具(铅笔、中性笔),16开纸张;单幅漫画(图1)、四格漫画(图2)、线描、绘画日记(图3)等;工具简单,图文结合,能比较顺利实现教学目的;
图1图2
图3
B、色彩表现:
工具:颜料、油画棒、水彩笔等,16开纸张;抽象画(用色彩在纸块上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示可把作品进行拼贴进行二次创作,图4)、主题描绘上色等;学生作品进行组合拼贴二次创作,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展示道具,如巨型口罩、手势、旗帜,胶棒、剪刀等工具,便于学生组合粘贴,成为集体创作作品;
图4
2、手工制作
剪纸、撕贴等多种形式,可以个体创作(图5)、小组合作或集体创作(图6);例如集体创作:教学折剪某一主题单个人物,把人物进行组合、重叠、排列粘贴,添画背景等形成新的集体创作作品;
图5
图7
(六)展示评价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意识引导学生从爱、感恩、尚善、尚美的角度回归到自己平时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作出自己庄严的承诺,化“立德树人”落实为“立德树己”。
四、活动拓展与深化
学生作品建议学校或班级收藏,毕业时通过某种形式返还给学生,成为人生中重要的记忆节点;或作为校园文化展示出来,展示、提醒、警醒,潜移默化实施教育。
语文第一课,我们可以这么上
——返校第一课:成都市王莹菊名师工作室在行动
复课后的第一课,不是具体到要掌握某个语文知识点,落实某个语文能力训练点,而是有效地衔接线上与线下教学,既为前期的学习作一个阶段小结,又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和开端。因此,第一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学生学习心理的调适,让学生尽快地进入到良好的学习状态中。同时,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价值,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语文学习的状态,将会影响到我们的生命质量。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重视和热爱。
二、内容安排:主题丰富角度多元
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力载体。学生经历了全国抗疫,经历了居家隔离,经历了线上学习……教学内容的安排,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确定主题。比如:从人与自然的角度,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生命的渺小与脆弱,大自然力量的强大,敬畏自然,敬畏生命;从了解抗疫中的人和事的角度,让学生去触摸平凡人的伟大事,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从学习抗疫知识的角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同时树立学生的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