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五年小结垒土毫末

我可能是个假程序员,居然喜欢写文档。。。

根据上面两段提出的问题也就知道了高效阅读代码的两个关键点:一是理清逻辑框架;二是做好代码记录。

理清逻辑框架首先要了解代码和处理逻辑分为几个阶段,再把每个阶段的入口拎出来。完成这两步对于负责的模块就了解了一半;剩下的无非就是了解每个阶段的实现细节,理解有快有慢但总有一天会熟悉。像考古一样阅读代码——先用铁锹挖去周边的泥土露出文物的轮廓,再用铲子清理露出文物的表面,最后用毛刷去除尘土露出文物的纹理。对于逻辑框架的理解可以通过老员工讲解、模块文档、芯片手册、概要设计等方式获取,对于驱动软件开发一般的芯片手册会有对芯片使用场景的介绍或者demo代码,可以了解大致的流程。

做好代码记录建议建立两个图,一个是代码执行顺序/调用关系图,一个是数据结构组织图。相信不少人对记录代码执行顺序/调用关系做过尝试,如下图(仅用作示意,看不清内容不必纠结)是以前采用的一种方式,优点是能够清晰的展现出一些流程分支等逻辑细节,缺点是这种方式画图每粘贴一次函数就需要添加一个方框和连接线,非常耗时,信息密度(一个作图页面能记录的内容)也很低。

个人习惯用libreofficedraw记录代码执行顺序/调用关系:自上而下表示顺序执行,通过缩进表示调用关系,缩进层次过深时在右边另起一个区域。遇到函数指针时,在同一级缩进下用注释符号”//”记录实际执行的函数,如下图红色矩形框标注的部分。

C语言代码阅读的一大难点是存在各种各样的函数指针。比如初始化流程中为某个结构体中的函数指针赋值,很有可能在后续在另起的线程中将结构体当做任务节点进行处理时才会通过函数指针调用具体的函数。如果对代码不熟又缺乏相应文档,只通过正向分析很难将初始化和函数的具体使用两个流程关联起来。

这种情况下可以以函数指针为切入点,一方面通过函数调用关系图逐级记录函数的反向调用关系,追溯代码流程,另一方面继续分析函数的实现细节。通过反向分析找到这个函数被谁使用,通过具体函数的实现正向分析分析这个函数干什么用,快速穿起整个流程,对于新模块快速上手、分析不熟悉的问题很有帮助。

阅读代码时通常遇到函数一层层调用,参数一次次传递;在分析最内层函数时早已忘记函数参数的指代对象是什么。数据组织结构图可以快速帮助找到函数参数的指代对象,并形成整个软件结构的整体认识。一个数据组织结构图示例如下图所示,一些重要的数据成员可以添加注释,一些全局变量可以重点标注,帮助理解。

数据组织结构图示例1----文件系统:

数据组织结构图示例2----内存管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工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个人常用的能够显著提高效率的工具主要有git、libreofficedraw、tasksteper、notepad++、正则表达式、有道云、快速验证方法(7-ZIP、环境变量控制分支等)等,以下是个人的使用心得:

生活中利用视频APP追剧,再次打开时自动从上次看到的地方开始播放;利用kindle看书,再次打开kindle可以接着上次的章节继续阅读,这些不起眼的小特性给我们带来了很大便利。有没有一种工具可以保存手头的工作(比如文档撰写),在下次打开以后能够继续上次未完成的地方继续呢?答案是:有的!Git!!

Git是一个开源的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设计之初是为了管理linux的源代码。除源代码外日常的一些文档资料、技术书籍等也可以使用git来保存管理,逐步完善自己的知识库;因此Git的使用受众已经大大超出了程序员的范畴,在其他一些行业的从业者中也广受欢迎。

最好创建一个自己的小项目并使用git进行维护,尝试一下gitpush、gitpull、gitlog、gitmerge、创建分支、版本回退等常用功能。

上文展示的两张图——代码执行顺序/调用关系图和是数据结构组织图——都是利用libreofficedraw画的。

代码执行顺序/调用关系图中主要用到的就是一个大矩形,在常用的画图工具(visio,libreofficedraw等)都有现成的组件。在矩形中粘贴关键代码进行记录即可,粘帖的代码遵循一些规则:

1)通过3个空格的缩进表示调用关系,同一级缩进自上而下的代码表示顺序执行。缩进时利用“.”表示正向调用,“-”表示反向调用;缩进层次过深时在右边另起一个矩形区域。反向调用关系在根据日志记录的错误追溯问题源头的时候非常好用,特别是对模块的处理逻辑还不熟悉的时候。

2)一些重要成员的赋值记录下来,比如状态机状态赋值;再比如下图中的usb->srb->result;这样在用到这些变量等时候可以清晰的看出这些关键变量在什么地方被置为什么值,不用再返回去到处翻代码。

3)利用“//”表示对函数指针的解释,比如下图中的us->transport(srb,us)实际调用的函数是usb_stor_Bulk_transport()

数据结构组织图使用多个矩形或者圆角矩形组成结构体,结构体内部通过缩进表示结构体成员的包含关系,多个结构体之间用连接线(也是Visio、libreofficedraw等工具的现有组件)连接,表示关联关系。利用结构体定义的全局变量名可以放在结构体头部,用紫色字体表示。此外还可以添加注释,表明结构体的作用等。

还可以利用这种结构来画有限状态机:用一组圆角矩形表示一个状态,顶部的黄色矩形表示状态名称,底部表示触发条件。连接线指向触发后的下个状态,利用这种方法展示有限状态机再也不会因为版面上触发条件相互重叠导致状态机看起来一团糟了。

工作中经常需要画各种流程图、组网图等,用于加深理解代码逻辑,帮助分析问题以及向别人表明自己给出的问题处理方案等。以流程图为例,通常利用visio/Libreofficedraw等工具画流程图通常需要寻找适合的组件(流程起始、过程、判断等)、调整背景颜色、字体大小、添加文本并放置到合适的位置(如下图的Y/N)等,通常画完一个稍微简单的流程图需耗费15—30分钟。

但如果保存一个visio/libreofficedraw文件作为画图模板,在画流程图的分支时只需要复制粘贴下图中红框部分,对判断条件略加修改即可。利用这些拼凑流程图,基本一个简单的流程图可以在3分钟左右完成。

分析客户问题或者给出解决方案时,通常需要利用组网图来帮助描述客户现场的设备连接情况。常见的设备无非整机、控制器、卡、端口、连线等;把这些保存到组网图的画图模板中,画新的组网图的时候直接复制黏贴需要的组件,可以极大提高效率。下面四幅图中,以图1为模板,另外三幅图可以在几分钟内快速完成。

2.4.1利用7-ZIP替换设备压缩包中的文件进行快速测试

以硬件的固件升级为例,业界惯用的方法是发布的软件包中放置版本号记录文件(记录期望版本号)和二进制固件文件,在系统启动初期从硬件中读取实际版本号,并与记录文件中的期望版本号进行对比,若二者不一致则利用二进制固件文件对硬件进行升级。

如果发布了新的固件,通常的验证方法是:

作为开发人员,如果了解升级流程,完全可以通过在设备上修改版本号记录文件、更换二进制固件文件,然后重启设备的方式进行验证。如果要替换的一些文件在压缩包中,则可以先将设备上的压缩包取出,利用7-zip压缩/解压软件进行替换,再将替换后的压缩包上传到设备。

2.4.2利用环境变量控制代码分支进行快速测试

当前较复杂的软件系统在设计实现时,除了正常的处理逻辑,还需要有大量的错误异常处理需要考虑;实现完成后,针对所有分支的完备覆盖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保证系统在网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

一些用于异常处理的分支只有当故障等异常发生时才会运行,才能验证异常处理是否有效;但在测试验证过程中许多错误却难以注入。

常用的故障注入手段主要有以下两种:

1.注入真实故障

2.通过修改代码进行打桩,模拟故障

每次打桩后需要重新编译再安装系统进行测试,且打桩代码写死后就无法进入正常分支;测试完成后需要修改回原来的代码并重新编译以及安装系统,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

如对于以下条件处理分支:

if(pcie_error_condition)//条件判断

{

process_pcie_error();//逻辑处理

}

要验证代码中的处理逻辑,要么构造出验证条件,对硬件注入pcie错误;要么代码打桩,直接将pcie_error_condition改为TRUE,验证完成后需要再改回去,开发过程中如果有多个条件需要频繁的修改为TRUE/FALSE这种方法就需要多次代码修改、系统构建、系统安装。

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环境变量控制代码分支提高验证效率。环境变量是计算机系统中能够影响系统运行方式的一组命名变量。环境变量可以在软件模块外部通过系统的命令行进行修改,软件实现时可以根据环境变量取值进入相应的分支。以下是使用环境变量控制是否进入分支的一个实例:

将上述代码修改为:

if((pcie_error_condition||getenv(“env_var1”))&&getenv(“env_var2”))//条件判断

则可以通过命令行修改env_var1,env_var2这两个环境变量的值来控制是否进入这个分支执行process_pcie_error()处理,变量取值和控制关系如下表所示:

env_var2

env_var1

FASE

TRUE

FASLE

不进入

维持原逻辑,即

根据pcie_error_condition判断

进入

如要观察调试process_pcie_error()的处理逻辑,只需要执行将env_var1、env_var2两个环境变量都改为”TRUE”即可。调试完成后将将env_var1、env_var2两个环境变量分别改为”FALSE”、”TRUE”即可恢复原来的处理逻辑,不影响代码的正常运行。

注:由于getenv获取到的只是一个字符串,上述代码仅作为示例使用并不能直接运行。要运行需要进行简单处理——如判断通过环境变量的获取的字符串与给定的字符串”TRUE”是否相等,将环境变量字符串转换为布尔真假。

1.全目录搜索/替换

Notepad++是一款强大的文本编辑工具,当知道大概的关键词但不知道在哪个日志时可以使用notepad++的文件搜索功能,在整个目录及其子目录的文件中尝试搜索。

如某客户机房出现FC网络不稳定,需要分析交换机日志排查出问题的端口;但是交换机是其他厂商的设备,日志解压后有上百个文件。我们并不清楚每个文件的内容,此时就可以利用文件搜索功能在整个目录下搜索linkup,linkdown,connect,disconnect等疑似关键词,根据查找结果进一步分析。

具体方法如下:点击“搜索>在文件中查找”,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填入关键词、搜索目录、文件类型*.*(全部文件类型),勾选当前文件夹、包含子目录,点击全部查找即可。

2.多个关键词同时查找

利用notepad++的正则表达式搜索功能可以同时搜索多个关键词,使用方法与上图相同,只需要在“查找模式”中勾选正则表达式,“查找目标”中填入要搜索的多个关键词“(keyword1)|(keyword2)”,点击搜索即可搜出文本中包含keyword1或者keyword2的文本行。

示例文本及搜索结果如下所示:

3.notepad++配合git快速查找某处修改对应的提交记录

示例如下:

1.执行命令”gitlog>gitlogresult”将某个文件的commitlog重定向到文件gitlogresult中;

2.利用正则表达式”^commit”搜索,过滤出以commit开头的包含commitid的行;

3.利用正则表达式进行替换,”()”表示捕获。

将上图中的每一行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commit”,第二部分为commitid的前8个字符(.表示任意字符,{8}表示重复8次),第三部分为commitid的剩余部分(*表示任意个字符)。

替换为“\2”表示替换为第二次捕获,即commitid的前8个字符。

替换结果为:

4.再次利用正则表达式处理上图,将(.*)替换为echo"gitshow\1”>>borrowinglog\ngitshow\1>>borrowinglog

替换后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5.步骤4的处理结果中,每两行命令的含义分别为:将要执行的命令重定向到borrowinglog文件中和将命令的执行结果重定向到borrowinglog文件中。也就是说在borrowinglog文件中包含了所有执行的命令以及命令的执行结果,再利用多关键词匹配正则表达式”(gitshow)|(变量名)”搜索就可以快速找到变量修改历史及对应的commitlog信息。

4.notepad++列编辑功能

另外对于频繁访问的目录,可以在Excel中以超链接的形式平面的展示出来,点击超链接可以直接跳到对应目录或者打开文件。例如需要画一个客户设备组网图,可以直接点击下图中的“draw画图模板”,打开模板后利用2.3部分介绍的组网图模板画新的组网图,非常方便。

对于一些常用操作命令,比如git、MySql、shell的常用命令可以利用有道云笔记进行记录。

测试工程师测出问题提报bug>测试经理确认bug>开发接口人分发bug>模块开发责任人分析、解决bug>模块开发Leader审核修改>测试工程师回归测试>问题关闭归档

一个bug从提出到解决归档涉及多个环节,每个环节的负责人向下个环节交接时都需要提供大量信息,比如测试人员提报bug时需要提供测试环境、触发问题的操作等信息;开发人员则需要提供详尽的问题根因流程图、详细修改方案、代码库提交ID、代码静态检查记录等信息。

而以上所提到的只是主要流程,实际工作中还要考虑各个环节被打回怎样处理,问题归档后是否便于后续查找、问题是否属于一类典型问题,并将避免此类问题作为后续开发的基本要求等。在整个问题处理流程中,不排除测试、开发人员是刚毕业或者刚加入公司的新员工,难免会在上下游交接时缺失一些信息导致下游同事无法继续处理,需要联系上个环节的同事补充信息,带来较高的沟通成本。

因此大多数公司在处理bug时都会采用专门的bug跟踪工具,如Mantis、Jira、DTS等。首先将流程固化下来,然后将一些必要信息作为各个环节的必填信息,只有必填信息完善后才能转交给下个环节处理人。这样就利用专门的工具既保证每个问题都能够最终关闭归档,避免遗漏处理了一半的问题;又保证上下游环节处理人交接问题时必要信息的完整性,避免各个环节处理人之间高昂的沟通成本。

上文提到的测试问题解决仅仅是工作中的一个事项,日常工作包含众多事项,每件事项具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需要不同的角色来处理。怎样将事项、环节、员工角色三者系统地组织起来,既能有效的跟踪每项事务落地,又能最大程度降低沟通交流成本?

Bug跟踪系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案:可以将事务梳理成一个个流程,每个流程划分好环节和环节责任人,像处理bug单一样处理各项事务,实现标准化运作。

几个可以流程化的日常工作例子:

1)Bug处理:

Bug提报>bug确认>分析修改>审核修改>回归测试>bug关闭归档

2)需求跟踪

需求提报>需求价值评审>需求实现>功能验证>需求落地关闭

3)负向改进

发现痛点>提报改进>改进价值评审>改进实施>实施结果审核>改进落地关闭

4)客诉问题处理

客户反馈问题>提报问题>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及客户满意度维护>负向改进审视>问题关闭

5)待办事项处理等

事项提报>事项处理>关闭

并且可以将这些独立的流程相互关联起来,利用统一的工具搭建集成的团队电子工作平台。举例来说,在“4)客诉问题处理”流程中如果走到“负向改进审视”环节,发现通过该问题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的确需要改善,则可以以此为痛点在“3)负向改进”流程中提报改进,并将改进单的超链接地址附到客诉问题处理单中;同时将客诉问题处理单的地址附到改进单当中。

此外一些文档、版本发布记录也可以用Bug跟踪工具进行管理。以版本发布为例,以一个问题单记录一次版本发布信息。可以在问题单中填写任何需要的信息,如代码仓库提交id、发布日期、构建参数信息、代码修改信息、解决的问题单号等等。设备经过一到两年网上运行,出现问题进行排查回退版本时,这些信息会非常有用,且如果没有做好记录将会很难获取。如下所示:

版本发布记录:

具体一个版本的详细信息:

个人电子工作平台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多个项目组成的平台界面:

一些工作内容、待办事项,以及平时的爱好——骑行的一些目的地和美食推荐都可以利用平台上的一个项目进行管理。每个项目可以定义自己的流程和字段,可以灵活的跟踪很多事情。

2.其中一个项目,“网上问题处理”项目中的待办问题列表。

3.“网上问题处理”项目中具体一个待办问题的示例:

当前状态处于“维护代表审核”阶段的问题单只能通过“转SE分析改进”或“打回补充信息”按钮转向各自对应的下一环节,将问题处理限定在特定流程中,实现问题处理的标准化。

以版本构建系统为例,多个开发者向同一个代码库提交代码,进行构建时需要先将最新代码同步到构建机的各用户的构建目录,然后再启动编译。编译分为增量编译和全量编译,增量编译只需要将构建目录下和代码库上的代码差异拉取到构建目录,使得构建目录下的代码与代码库代码一致,然后编译修改过的代码即可。全量编译则需要清空用户构建目录,然后通过网络将代码库上的整个代码目录拷贝到构建目录下重新构建。

参照上图,改进前后的方案分别为:

改进前:

直接从代码库拷贝全部代码(gitclone)到用户构建目录,如蓝色箭头所示,耗时1.5小时以上。

改进后:

1.从构建机本地的临时代码目录拷贝代码(cp)到用户构建目录,如橙色箭头所示,耗时5分钟内。

2.从代码库同步(gitpull)至多一周的差异到用户构建目录,耗时5分钟内;

3.每周执行一次从代码库到临时代码目录的同步(gitpull),耗时5分钟内。

软件架构设计中,通常设计有公共框架以及各个子模块。公共框架提供逻辑接口供各子模块调用。这种结构保证了业务处理逻辑的统一、简洁,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开发难度。但是这种架构在遇到问题,尤其是问题出现在框架中时,由于可能几十个模块都在使用框架提供的接口,很难判断问题到底是由哪个模块引入,给定位带来困难。

如在以下伪代码中,框架代码提供了一个公共接口,两个子模块都使用框架提供的接口来处理本模块的逻辑:

如果frame_function_public执行过程中遇到了问题,且确定问题是调用者引入;最容易想到的方法是先分析可能引入问题的模块,然后在模块内部添加调试信息进行确认。如在模块1和模块2调用框架接口frame_function_public的地方的前后添加日志打印,这种方法耗时较多,对于模块数量级达到十级及以上的系统很难分析。

对于定位这种问题,可以利用宏对框架提供的公共函数进行封装,将调用公共函数的模块的函数名和行号直接导出到日志文件中,具体方法如下:

1.将要封装的函数进行重命名,仍以上述代码为例;

可以将函数名frame_function_public修改为frame_function_public_actual

2.利用宏重新对重命名后的函数进行封装,宏的名字与函数重命名前保持一致。这样模块1和模块2原来调用的函数frame_function_public就变成了宏,宏的名字和参数都和原来的函数保持一致。编译器编译代码时,会将frame_function_public(para1,para2)替换成下文伪代码中从do到while(0)的部分,其中的frame_function_public_actual(para1,para2)负责执行修改前的frame_function_public(para1,para2)的逻辑处理。这样就可以不用修改各模块代码的情况下,将调用公共接口frame_function_public的各模块的函数名、行号等信息输出到日志文件/tmp/logfile.log中。

30分钟:可以将一台新电脑修改成自己习惯的配置;安装顺手的工具,搭建好git环境,导入网络书签等,保证自己用着顺手;也可以阅读技术论坛的长贴、技术书籍;调试功能示例代码;下班后可以看纪录片练听力,或者看一集短电视剧等,总之尽量不要漫无目的的浏览、刷屏。

1小时+:构思架构,完成比较复杂的配置,持续维护一个项目编码等,一部电影等;

THE END
1.晚上和周末干点啥兼职?上班族晚上下班后可以的兼职晚上和周末干点啥兼职?上班族晚上下班后可以的兼职 对于很多上班族来说,晚上有很多空闲时间,很多朋友都想利用晚上的时间做一些副业。因为工资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抵押贷款和汽车贷款压力很大。但是你晚上能做的工作并不多。如果你想赚更多的钱,你仍然需要努力工作。那么,哪些兼职工作适合晚上呢?让我们看看。https://www.jianshu.com/p/606e9f1874f2
2.副业好?适合上班族的去做的副业?上班轻松干点啥副业比较好适合上班族的去做的副业?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工作比较悠闲,这时很多人会找一些副业来做,让自己赚更多的钱。那么有很多空闲的时间的话,做什么副业比较好呢?你在实际生活中是如何选择的,下面我为大家总结了3个,也许有适合你的。 1、自媒体写手目前情况:各大平台开放自媒体写手入驻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目前收益比较https://blog.csdn.net/yunlaimi/article/details/109167086
3.每天下了班有两三个小时空闲时间,可以做些什么兼职呢?但是后面赶上文库的红利期,最多的时候一个月能有一万多,就这样每天利用零碎的时间干点就坚持了下来。https://www.haian.com.cn/thread-1466842-1-1.html
4.宝宝上幼儿园了我能做什么工作儿童保健宝宝上幼儿园了我能做什么工作 很多宝妈都有这样的困扰,就是随着宝宝一天天的长大,自己的空闲时间也越来越多了。特别是等到孩子上了幼儿园以后,就不再需要全天的照顾孩子,自己的时间也多了起来。但是这时到底可以做哪些工作呢?既可以照顾到宝宝的起居,又不会让自己太闲,下面我们就一起了解下吧。https://tag.120ask.com/jibing/etbj/1043971.html
5.上班摸鱼该干点什么情感沙龙不忙吗?我们忙得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https://go.cqmmgo.com/forum-221-thread-178061723121382940-1-1.html
6.闲来无事做的下一句,闲暇时光利用无聊时如何打发空闲时间有在闲暇时光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时间,提升自己的技能或者放松身心。无聊时,可以尝试新的爱好或者寻找一些有趣的事情来做,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如果不知道怎么利用空闲时间,那么可以考虑学习一门新的技能,阅读一本好书,锻炼身体或者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理想股票https://www.55188.com/tag-208964.html
7.晚班兼职三小时100元有什么兼职能一天挣二三百?二、每天晚上6点下班有三四个小时空闲时间,能干点什么兼职吗? 本人和你差*,说一下自己的想法吧 1.如果你是有车一族,而且对本地路况交通熟悉,注册一个滴滴司机或者花猪打车,成为一名网约车司机,一二线城市收入还是不错的呦。没有车,一辆电动车也可以去送外卖,平台有美团,饿了吗,每日优鲜等等。 https://www.keloop.cn/information/art24249.html
8.适合上班族的25个副业上班族搞什么副业赚钱上班族可以做的兼职上班可以干点啥副业?摆摊是一个比较好的副业,如果自己下班早,晚上空闲的时间比较多,其实完全可以考虑摆摊,很多人把生意做得很大都是从摆摊开始的。刚摆摊时,要简单的做下市场调研,选择最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一定要能够抓住顾客的心里,这样自己才能赚到钱。如果场地摊位不错,选品合适,会点营销,能够厚着脸皮坚持一段https://m.maigoo.com/top/422883.html
9.励志文章:业余时间决定人生(通用6篇)业余时间干点什么挣钱?业余时间可以上网的话,不防考虑一下现货农产品电子交易,晚上也有两个小时的交易时间跟上班时间不冲突,门槛不限还可以学一些理财知识,可以买涨没跌双向操作,盘中可以自由买卖,T+0的交易模式,开户免费,一对一的指导并免费赠送神奇的操盘系统有准确的买卖信号,盈利率在90%以上。 https://www.yjbys.com/lizhi/wenzhang/220097.html
10.互联网打工人为什么要摸鱼?每天大脑状态就是,“好烦呀,又上班了,今天要干点啥”,每天都在找摸鱼的新玩法。如果按每天8小时为工作时间来计算,我应该每天平均摸鱼时长大于7.5小时。几乎每一次学生来问问题时我还在打游戏,摸鱼摸得我都快忘了上一次工作是什么时候了。 来源/ 受访者提供https://36kr.com/p/1008459069975810
11.小蜜蜂远程办公让你在工作的时候也可以出去看世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家上班、远程办公、弹性工作时间和类似方法对雇主和员工来说都是好事。这种工作安排方法正在日益成熟 对于一个员工, 如果他感觉到没有创造力,他不犹豫地停下轮班工作,稍后将会回到自己的岗位。惠普公司打印机集团机械设计工程师Short说: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在非常规范化的朝九晚五型办公环境下https://www.xmf.com/skill/2019/07
12.德国人,一年上班时间只有1410小时,法国来自财经摆渡人老苏所以一年上班时间还是超过200天了但他们的工作还是非常轻松的,毕竟不用朝九晚五,每天都有大量的空闲时间陪伴家人这就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区别。美国人的上班时间超过欧洲多个国家因为美国人的收入高于欧洲人,不少美国人愿意多干点时间这样收入更高。墨西哥,哥伦比亚,都是发展中国家上班时间远超欧洲各国,虽然干得多https://weibo.com/5716930139/O64qzkEJH
13.假如时间可以倒流作文500字(通用37篇)假如时间可以倒流,我会做一个“环保小卫士”。炎热的夏天,许多人去公园玩耍时,喝完的冰冻矿泉水瓶随地乱扔。草地上、湖面上、小道里到处都是矿泉水瓶。我会在每个有空闲的下午去捡那些乱扔的瓶子,同时劝说那些人不要破坏环境,这样公园里就更漂亮啦!我还告诉他们瓶子经过废物处理后是能再回收使用的。这样多好啊! https://www.fwsir.com/fanwen/html/fanwen_20210412164629_977135.html
14.空闲时间的英文空闲时间翻译空闲时间英语怎么说他不知道空闲时间该干点什么。 He does not know what to do with his vacant time. 他空闲时间很多--大都消磨在花园里了 He has a lot of free time he spends most of it in the garden. 简直没有什么空闲时间。 There was hardly any free time. http://dict.cn/%E7%A9%BA%E9%97%B2%E6%97%B6%E9%97%B4
15.一次只做一件事对我来说是不够的斜杠时代:我们为什么同时发展可以在保留现有工作的同时,利用自己空闲时间,学习一些斜杠职业中可能会需要的技能。学习技能的途径有多种,像是参加业余的技能培训课程,或是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提供一定培训的志愿者工作。比如,如果你希望从事一个与公众讲话有关的斜杠职业,可以尝试博物馆志愿讲解员,因为这份志愿工作同样会帮助你练习如何在公众面前自如地https://www.douban.com/note/653815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