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M6261
本刊代号82-204
订购处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每月15日
每期定价12.00元
本刊地址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100832
关键词:新时代;网上舆论工作;对策建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时代深刻变革,要求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并对网上舆论工作的地位、原则和方法作了一系列深刻精辟论断,为我们有效开展网上舆论引导和舆论斗争提供了行动指南。
一、充分认清网上舆论工作新态势
近年来,网络舆论大潮席卷全球、澎湃汹涌,其形态之多样、传播之迅速、态势之复杂,世所罕见。
网络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当前,互联网环境下舆论生态出现了许多新特点,对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带来极大冲击和挑战。新闻传播日益呈现人人传播、多向传播、海量传播的特征,受众需求越来越多样,参与意识越来越强,思想观念越来越多元,舆论交锋越来越激烈。随着新媒体快速发展,国际国内、线上线下、虚拟现实、体制内外等界限日益模糊,使得舆论形成突发爆点,舆情演变迅速多样,受众情绪复杂难控,网络舆论生态的污染源尚未根除,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必须保持清醒认识和高度警惕。
网络已成为舆论斗争最前沿。当前,敌强我弱、敌攻我守的网络舆论态势没有发生根本改变,西方反华势力利用网络鼓吹推翻国家政权,煽动宗教极端主义,宣扬民族分裂思想,教唆暴力恐怖活动,妄图通过网络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动摇人们的思想根基,进而动摇社会主义大厦的思想基础,最终“扳倒中国”。每遇热点问题和敏感时期,国内总有人歪曲历史、罔顾事实,在网上发表主观臆测的言论,强化或极化某种特定观点,渲染情绪,博取眼球。在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
二、准确把握网上舆论工作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互联网发展做出精辟分析,对新闻舆论工作如何有效应对互联网时代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为我们准确把握网上舆论工作新要求提供了基本遵循。
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要依法为互联网内容的创作者、生产者、传播者、获享者提供行使权利、防控风险、防止侵害的制度保障,进一步激发活力、催生动力、提升能力。要为互联网内容生产和传播提供政治方向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引和理性疏导,鼓励和引领参与互联网内容建设的个人和机构各尽所能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网络空间、滋养人心、滋养社会。
三、加强构建网上舆论工作新格局
当前,网络舆论工作愈加成为影响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必须因事而谋、因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构建网络舆论工作新格局。
做强网上正面宣传。要旗帜鲜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团结、凝聚亿万网民,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树立创新的理念,改进网上宣传,推进媒体融合发展,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推进网上宣传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形成网络舆论强势,让党的声音在互联网上更响亮、传得更远。要增强正面宣传的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之更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把握有效应对网络舆论斗争的战略战术。与利用传统媒体展开舆论斗争相比,网上斗争是一种新的舆论斗争形态,必须讲究战略战术,不能因为战术刻板而贻误战略大局。要深入研究网络斗争的特点规律,把握现代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整体把握时度效要求,正确运用战略战术,不断提高传播艺术和斗争水平。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网络斗争,按照网络生态和运行规律,综合运用法律手段、技术手段治理网络乱象,严密防范和抑制网上攻击渗透行为,组织力量对错误思想观点进行批驳,从而实现针锋相对、出奇制胜。要着眼于团结和争取大多数,有理有利有节地开展舆论斗争,加快提升我国对网络空间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朝着建设网络强国目标不断努力。
加强网络舆论工作队伍建设。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做好网络舆论工作,领导干部首先要学网、用网、懂网,增强自身网络素养,积极谋划、推动、引导互联网发展,真正成为运用互联网等现代传媒开展工作的行家里手。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使他们真正成为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让网络舆论工作立于时代潮头、引领风气之先。要加强对网络意见领袖的教育引导,好的要鼓励,不好的要管束,让网络舆论斗争工作开展得更加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