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北京繁华的街头少了许多骑手忙碌的身影,许多异乡游子已经踏上了回家的旅途,刚做了一个月闪送骑手的肖鑫宇还在寒风中坚持送单。“大单一天15单,小单最多18单左右,节前北京闪送年货礼品的单子很多,也比较缺骑手。”肖鑫宇说,“我想在回老家过年前,多帮助人解决一些紧急递送的需求,同时也能多接点单多挣点钱,为家里多分担些负担。”肖鑫宇今年22岁,是中国矿业大学一名大三学生,这是他人生中第一份兼职。
一则社会新闻报道,让北京街头多了一位年轻骑手
2022年12月,刚放寒假的肖鑫宇在家里正刷着手机,一则北京紧缺骑手的新闻吸引住了他。“当时我就想着我能不能做些什么,毕竟我从小在北京长大,对这个城市有感情,服务了别人也可以补贴家用,感觉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肖鑫宇说。于是肖鑫宇在互联网上研究起了骑手这个职业。
“由于缺乏经验,对路况也不熟悉,到取货人楼下之后订单被取消了,相当于第一单白跑,后面第二单跑了一半,客户又给取消了,当时感觉挺有挫败感的。”做足了准备的肖鑫宇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万事开头难的道理。直到第三单,他才顺利交付。肖鑫宇说,“当时看到自己的账户从0变成了十几块、二十几块,那时很有成就感,有点第一桶金的感觉。”
体会家人的艰辛,立志要做一个有担当的好男儿
在帮助别人的点滴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社会价值
北京冬天寒风刺骨,但肖鑫宇一干就是12小时。期间,他经历过电动车断电,推车三公里还坚持送单;在寒风中等待收件人两小时,才送完一单等各种状况。随着个人意志力地不断历练和家庭责任感地树立,他并没有一丝抱怨和推脱,而是尽心尽力做好一名骑手应具备的服务大众,服务社会的职责。
疫情期间,肖鑫宇通过接单直接或者间接帮助了很多人,“接到一个朝阳区的订单,她是一个女生,她说她姥姥咳嗽咳得很厉害很不舒服,让我给她姥姥去送药。”那时的肖鑫宇人在朝阳,赶往20多公里以外的石景山并不是难题,真正的难点是在他到达了老人的家之后,怎么敲门都得不到回应。
由于担心独居老人在家里出事,他想了很多办法,最终通过社区人员的帮助,才把药送到了老人手里。“当时一进屋感觉老人家非常可怜,一个人生病,她身上又疼又咳嗽,身体非常虚弱,我跟她说除了吃药,要多吃一些水果,补充维生素,多喝一些热水,补充体液等,蛮心疼的。”肖鑫宇说。他认为照顾老人是作为一名大学生,一名骑手,应当要具备的社会责任。“每次帮助过他们之后,他们感谢还有对我的认可都让我非常开心,在帮助他们的过程中我也受益匪浅。”肖鑫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