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件竟然发生在一个20出头的学生身上
▼
事件回顾
事件主人公|小李
职业|郑州市某大学的大学生
事件起因|学习之余考虑找兼职
△图源|“大河网”新闻客户端
什么陌生人会莫名其妙添加好友
还把人家庭信息翻得“底朝天”呢?
在交流的过程中,对方称,他叫陈逸辰,浙江宁波人,长期生活在国外。
自己是一家军民融合企业的公司职员,还称自己也是从一名普通大学生走过来的,对于小李目前的人生规划可以提出经验指导,就兼职来说,可以提供不少建议甚至是介绍不错的工作机会。
看到这里
很多朋友就会生疑了
小李说,他感觉对方是事业有成的“前辈”,像一位“热心大哥哥”对自己提出建议,提供帮助。
“现在想想,他就是在知道我的学业规划、兼职想法等信息后,主动跟我套近乎,让我减少对他的陌生戒备,一步步接近我的。”
一环扣一环
小李陆续地给“前辈”发送资料
“当时感觉对方公司比较有实力,出手阔绰,相比之下,这份兼职工作挺轻松的。”
接下去的“工作”
小李觉得越来越力不从心
接下来,对方要求小李搜集一些针对我国海军成立70周年阅兵以及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的信息。小李说,“这些信息我不知道从哪获得,就从网上搜集一下媒体的报道给对方”。
很快又完成了陈逸辰吩咐的“任务”,报酬又拿了不少。但接下来陈逸辰的要求,让小李感到为难。
其间,小李还向对方谎称自己认识军校的同学。
“想着这样可以骗取对方的信任,从对方身上多挣钱。”
这时候
小李才开始反应过来
这可能不是一个简单的兼职
可是...
因为对方多次打听他招飞的情况,而且不问飞行员录取后怎么办,专门问淘汰后的飞行员去哪了等。这让小李觉得不靠谱,不是找兼职的,像是打探情报的。不过,在他看来,自己根本不会碰上间谍。
今年2月,在一次聊天中,小李以同学的口吻试探询问对方“是不是间谍啊”。对方没有直接回答,仅仅回复了一个简单的表情符号。
这时...
事情的已经接近尾声
但是小李的一句话
让人震惊
触犯法律的小李竟然还声称:他拍的这些杂志,全部是公开发行的。只要在国内,随时可以查看,怎么会涉密呢?
但是,考虑到小李这次违法情节较轻,且能如实向国家安全机关说明情况,国家安全机关决定,让小李暂时回学校继续上课,等待下一步处理。
虽说是无心违法
但是同学们还是要谨记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下面几个案例希望可以给你提个醒
1东北某司机巧破“境外间谍”神秘拍摄
案例|秦某是东北某市的出租车司机。有一天,两个外国人上了她的车,要去郊外看名胜古迹,但他俩一路拍摄的却都是挂着禁令标牌的军事设施,直至天黑才返回,并约定第二天还要用秦某的车。秦某越想越不对劲,连夜向我国家安全机关反映,结果,人赃俱获。秦某后被国家安全机关重奖。
反间谍法第七条规定,国家对支持、协助反间谍工作的组织和个人给予保护,对有重大贡献的给予奖励。
遇见事儿,千万以国家利益为重
万不可像下面这位一样!
2保安竟阻挠国家安全机关执行任务
案例|一天晚上,4名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在某市饭店外执行任务,该饭店保安瞿某非但不配合工作,反以妨碍生意为由,招来顾某等人暴力阻碍国家安全机关人员办案,造成任务对象失控、线索中断。瞿某、顾某等涉案人员以妨碍公务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反间谍法第三十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安全机关依法执行任务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依法执行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由国家安全机关处以十五日以下行政拘留。
很多朋友可能会说
我们平常哪里有机会遇见这样的稀奇事儿?
其实,这些事情都是有迹可循的
△国家安全机关“安全提醒”视频源|腾讯视频
哪些人最易被境外间谍组织拉拢和策反
党政机关等体制内人员
重点军工科研单位人员
高新技术科研人员
出国留学进修人员
如果我们真的被“盯上”了
看我们机智化解危急
如何避免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盯上
第一|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对个人信息多注意保护,特殊人员一般不要脱离集体单独外出活动。同时遵守所在国家法律,防止滋生祸端,避免给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留下可乘之机。
第二|是对不明身份人员多加防范,在涉外交往中多一些警惕,坚持洁身自好,避免落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布置的陷阱。
第三|是不要贪恋过于轻松意外获取的利益,对金钱以及物质少一些贪念,避免吞食诱饵,最后难以摆脱。
第四|是在与境外人员文化、学术交流时,注意把握内外有别。绝不能为了泄私愤或蝇头小利泄露内部政策、规定等涉密信息。
很多国外留学的同学可能要担心了
只身在外的情况下怎么处理摆脱“境外间谍”纠缠
在境外受间谍情报机关骚扰该咋办
1要及时向我国驻所在国使领馆报告,或回国后通过单位、社区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报告。
2若深陷泥潭难以自拔时,在归国后立即主动向国家安全机关反映情况,如实交代自己的违法行为。
注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在境外受胁迫或者诱骗参加敌对组织、间谍组织,从事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活动,及时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机构如实说明情况,或者入境后直接或者通过所在单位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如实说明情况,并有悔改表现的,可以不予追究。
在网络上,很多网友都会有疑惑
网络信息鱼龙混杂该如何辨别
网络时代,线上间谍活动该如何防范
比如,一些境外间谍会在论坛上故意发布错误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是部队的番号、装备武器的性能、科研机构的位置等,引诱知情网友“上钩”回帖反驳。
网民朋友们可要注意了!
这些信息千万不要在网络随意流通
网民怎么防止泄密
1要斟酌一下自己发布的信息是否有涉密内容,特别是军事信息。
2不要出于好奇心和虚荣心,把自己了解的军事设施的信息当作网上谈资。
3不要使用互联网的电子邮件收发涉密的信件,不要把涉及国家机密的内容保存在与互联网联接的计算机、移动硬盘、光盘等媒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