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风四谈》

本书是在全国上下一致倡导践行转变文风、会风的背景下编辑的。选编了著名散文家、政论家梁衡的最新力作,透辟阐述转变文风之理,深情回溯伟人文风典范,犀利盘点当下“假大媚空”文风陋习,建言正本清源重拾好风,以清丽而又不失纯厚的风格,以敢于说真话的气魄,表明了实干兴邦,应该从转变文风、会风开始!

【作者简介】

梁衡山西霍州人。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国记协常务理事、《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现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全国记协特邀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

著有散文集《觅渡》、《洗尘》、《把栏杆拍遍》,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写作研究集《为文之道》,政论集《继承与超越》等。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全国好新闻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有梁衡散文九卷。先后有《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夏感》、《青山不老》等多篇作品入选中学和大学课本。

目录

一、山重水复,又说文风

笑谈真理又何妨

二、回看来路,想起毛、邓

邓小平认错

谁敢极言,谁能极言

邓小平的坚持

三、盘点文风,假大媚空

会议之风

关于改进会风的两点建议

官场之风

工作不要挂在空挡上

碑不自立,名由人传

当官何必秀才艺

警惕学习的异化

莫要急着修《自传》

假不觉耻,行同演戏

媒体之风

先弄清什么不是新闻

消息要七分肉三分骨

“哇”字牌通讯

“要”字牌言论

你有什么资格向全国人民说“要”

一把跪着接过的钥匙

对领袖人物不要称爷爷

创作之风

肢体导演张艺谋

文化贴牌是自杀

题为根干,戏为枝叶

砍的不如旋的圆

为文要认真,模糊不是美

四、正本清源,重拾好风

政治之理

权与德

浅谈什么是政治

上北戴河不办公书

用其力还是用其心

朱镕基改稿

宋子文怒辞外长

人格在上

传播之理

谣言止于透明偏见化于诚恳

机关报要克服机关化

新闻的生命力即政治生命力

头版是脸,头条是眼

消息不能散文化

一个记者的责任与成功

提倡写大事、大情、大理

用文学翻译政治

为文第一要激动

书与人的随想

书籍是知识的种子

附:曾经有这样一种虚假的文体

学问之理

语言文字是民族的生命

怎样区分低俗、通俗和高雅

什么是美

匠人与大师

说经典

石头里有一只会飞的鹰

手中一管墨,胸中墨一桶

说文风

文风从来不是一股单独的风。它的背后是党风、政风、官风、民风、商风及社会和时代之风。一个社会,经济在下、政治在上,文化则浸润其间,渗于根,发于表。凡一种新风,无论正邪,必先起于上而发于下,然后回旋于各行各业各阶层人众之间,最后才现于文字、讲话、艺术及各种表演。所以,当我们惊呼社会上出现某种文风时,它早已跨山越水,穿堂入室,成了气候。文风这个词虽是中性的,但通常只要单独提出,多半是出了问题。所以党史上治理文风从来是和治理党风、政风连在一起的。影响最大的是1942年的延安“整风”、“清算”和反对“党八股”。

58′之“浮”、“文革”之“左”、现在之“假”,这是我们60多年来的“文风三痛”。正如恩格斯所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58′之惩是饿肚子、死人;“文革”之惩是国家濒临崩溃;现在“长、空、假”之惩是信任危机,离心倾向加重。所以十八大新班子一开始就疾呼整顿文风,当然也还有其他方面的工作作风。

“长、空、假”的要害在“假”。虽然坏风无有不假,但与前两次相比,现在的假风已深入骨髓,更加可怕。无论1958年之吹嘘经济方面的高产,还是“文革”歌颂“红太阳”,人们内心还有几分真诚,哪怕是在蒙蔽中的真诚。连毛泽东听到钱学森的理论推算,都相信土地能够高产。“文革”中红卫兵真的可以随时为革命、为领袖去献身。“文革”后期曾有“牛田洋”事件,一群军垦大学生和战士手挽手迎向海浪,相信下定决心就能争取胜利,最终却葬身大海。这当然是一幕悲剧,但说明那时还是有一点愚忠、愚真的。现在没有人这么“傻”了,学会了伪装、弄假。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有的干部认为讲大话、空话、套话、歌功颂德的话最保险,不会犯错误”,“言行不一、表里不一,台上台下两个形象,圈内圈外两种表现”。没有了“天真”,却假装真诚;没有了“迷信”,却假装服从,这才是最可怕的。

“长”和“空”是为“假”做掩护的。习近平同志说:“假,就是夸大其词,言不由衷,虚与委蛇,文过饰非。不顾客观情况,刻意掩盖存在的问题,夸大其词,歌功颂德。堆砌辞藻,词语生涩,让人听不懂、看不懂。”为什么开长会、讲长稿、发空文、争版面、抢镜头及急着个人出书呢?是在作秀,是装着在干活,要弄出点动静来,好显得有才、有政绩。已在位的树碑立传,未到位的借机要官;没有政绩的玩花架子遮假,没有真本事的靠秀才艺壮胆:把工作、干部、群众都绑架在他借公谋私的战车上。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开会,作报告,作决议,以及做任何工作,都为的是解决问题。”这些“长、空、假”的人心里从来就没有想到过要解决问题,都是在为自己捞资本。工作为轻,我为重,工作都是假的,文风焉能不假?我们可以对比一下,1958年人人头脑发热,“文革”中大搞个人迷信,但还很少有哪一个干部为了个人目的去出书、争版面、抢镜头、发长文。文风之堕落,于今为烈。

纵观历史,每当一种不好的文风得到治理时,社会也就大前进一步了。

我们期待着。

开会与讲话

党政部门的日常工作是大量的开会和讲话,它就像我们吃饭和喝水一样平常。但是在这最平常的事情中却最能体现出我们的作风和效率。因此,很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我们平时开会与讲话的质量,以改进我们的工作作风。

开会是在酿造新思想

人类文明史的进程只记录那些新的创造、新的思想,而把重复的东西统统甩掉。比如科学史上记住了牛顿、爱因斯坦,社会科学史上记住了马克思、恩格斯等,因为他们有创造。一个会议也是这样,历史只记住了那些划时代的有开创意义的会议,比如中共党史上的一大、七大、遵义会议,因为这些会议产生了新思想,这些思想形成了党的路线,胜利地指导了党的实践。大会如此,小会也是这样,我们开一次会总要能产生一点新的思想,对工作有一点推动,这样的会议才值得开。可惜就像大吃大喝已经失去了吃饭充饥的意义一样,现在许多会议也早已失去了酝酿新思想的意义。会议的浪费是一种更大的隐形的浪费。

讲话就是在做工作

就像写字和说话是我们表达思想的两种方式,发文件和讲话也是我们工作的两种方式。但是常常有一种错觉,好像正襟危坐,宣读文件才算是工作,而讲话就常被当作是应酬、客套、例行公事。于是空话、套话,甚至假话到处可见。现在干部的文化水平高了,我们可以通过文件、报刊来工作。解放前我们动员打仗、搞“土改”,大多数时候都是靠讲话。那时基层干部文化水平低,不少还是文盲,他们就只带着一双耳朵来开会,听了我们的讲话,回去一传达,工作就轰轰烈烈地干起来了。那时候要是也像现在这样打官腔,哪有这个江山?检验我们讲话质量的最好办法,就是问一问群众记住了多少。如果一句话也没有记住,说明你的话没有用,没有入脑、入心,没有起到工作效果,或者你原本就没有想到要通过讲话来做工作。

工作是什么,就是改变现状,原地踏步不是工作。重复不是工作,有突破、有增减、有改进才是工作。欲改工作之状,先变工作之人,要先武装他的头脑,改变他的思想。所以我们讲话时要给人新信息、新知识、新思想,要通过这三把钥匙开启听者的心扉,开启他头脑里紧闭的大门。他接受了你的新东西,精神变物质,去创造新的工作,这也就证明你的讲话有了作用。

最后还有一点,就是语言。我们许多同志讲出的话,就像隔日的蔬菜,干涩软蔫。信息、知识、思想都可以是转承过来的,唯有语言只能是自己的,它像笔迹、指纹一样有个性。说的过程也是创造,同样一句台词,不同的演员念出来,效果就不一样。清代学者李渔说:“同一话也,以尖新出之,则令人眉扬目展,有如闻所未闻;以老实出之,则令人意懒心灰,有如听所不必听。”比如,他这里就放意把“心灰意懒”用成“意懒心灰”。讲话如穿衣,不能一年四季总是一身衣服。人不变,衣常换,也有新鲜感。语言不新没有个性,人们听起来就“意懒心灰”,稍一转换,就“眉扬目展”。比如我们平常说不能讲空话,说多了这词也不新了。一位领导同志视察山区,听到一件事。山区多野猪,常于夜间糟害庄稼,农民先以锣鼓惊吓,后将喇叭悬于电线杆上放录音。野猪开始不敢来,后渐渐靠近,最后干脆将电线杆都掀倒了。这位同志说:讲假话连野猪都骗不了,谁还爱听。这就是“以尖新出之”,就有了新意,人们也容易记住。

关键是要有责任心和创造心

我们的讲话和会议如何才能不平淡呢?一是责任心要强,主持者不能例行公事。一般来讲,当我们的工作亟须突破时,这会议和讲话就有实效,因为这时不允许你敷衍。时势逼你尽职尽责。就像我们饭后在平路上可以漫不经心地散步,爬楼梯时就得认真出点力了。没有听说饭后在楼梯上散步的。散步的本意是走路,但它已被异化为一种休息;开会、讲话的本意是工作,但也能被异化为一种过场。如果我们时时有重任在身,有如履薄冰的责任心,会议和讲话的质量就高得多了。

二是要有创造心。作家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艺术家追求技压群芳,运动员追求破纪录。他们都把自己的专业生命定位在创造出新上,不新不如不做。工作也是这样,开会必得形成新思想,讲话必得有新效果,不新就没有必要去做。当工作没有新意时,会议就没有生气,讲话就没有新词;当工作找不到新问题时,会议就没有焦点,讲话就讲不到点子上,就像拿眼药水往腿上抹。当一个人有很强的责任心和创造心时,他就会把每一次会议、每一次讲话都当作一次创造,力求有新的效果。同时许多没有必要的不出新思想的会议,许多不起作用的只是应酬的讲话可以统统省掉,这样我们工作的效率也不知可以提高多少倍。

一、思想与气势

我们中华民族原有伟大的能力!压迫愈深,反动愈大,蓄之既久,其发必速,我敢说一怪话,他日中华民族的改革,将较任何民族为彻底。中华民族的社会,将较任何民族为光明。中华民族的大联合,将较任何地域任何民族而先告成功。诸君!诸君!我们总要努力!我们总要拚命的向前!我们黄金的世界,光华灿烂的世界,就在前面!(《民众的大联合》)

井冈山时期,革命处于低潮时,他甚至用诗一样的浪漫语言预言革命高潮的到来:“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当抗日战争处在最艰苦的相持阶段,许多人苦闷、动摇时他发表了著名的《论持久战》指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这就是我们的结论。”

你再看解放战争中他为新华社写的新闻稿: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命令。(《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我军“摧枯拉朽”,敌军“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你看这气势,是不是有《过秦论》中秦王振四海、制六合的味道?再看他在1949年第一届政协筹备会上的致词: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让那些内外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吧,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吧,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二、说理与用典

毛文的第二个特点是知识渊博,用典丰富。

中国传统的治学方法重在继承,从小孩子入私塾那一天起就背书,先背了一车经典,宝贝入库,以后用时再一件一件拿出来。毛泽东正当五四前后,新旧之交,是受过这种训练的。他自述其学问,从孔夫子、梁启超到拿破仑,什么都读。作为党的领袖,他的使命是从外国借来马克思主义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一个旧中国。要让中国的民众和他领导的干部懂得他的思想,就需要用中国人熟悉的旧知识和人民的新实践去注解,就是他常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是一件真本事、大本事,要革命理论、传统知识和革命实践三样皆通,缺一不可。特别要对中国的传统典籍烂熟于心,还能翻新改造,结合当前的实际。在毛泽东的书中我们几乎随处可见他恰到好处的用典。

这有三种情况。一是从典籍中找根据,证目前之理,比如在《为人民服务》中引司马迁的话: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要特别忠于大多数人民,孝于大多数人民,而不是忠孝于少数人。对大多数人有益处的,叫做仁;对大多数人利益有关的事情,处理得当,叫义。对农民的土地问题、工人的吃饭问题处理得当,就是真正的行仁义。(《关于国民精神总动员的号召》)

谁人不知,两个拳师放对,聪明的拳师往往退让一步,而蠢人则其势汹汹,辟头就使出全副本领,结果却往往被退让者打倒。《水浒传》上的洪教头,在柴进家中要打林冲,连唤几个“来”“来”“来”,结果是退让的林冲看出洪教头的破绽,一脚踢翻了洪教头。

孙悟空在他笔下,一会儿比做智慧化身,钻入铁扇公主的肚子里;一会儿比做敌人,跑不出人民这个如来佛的手心。1938年4月在对抗大的一次讲话中,他甚至还从唐僧的坚定、八戒的吃苦、孙悟空的灵活中概括出了八路军、新四军的“三大作风”。像这样重要的命题,这样大的方针他都能从典故中轻松地顺手拈来,从容化出。所以他的报告总是听者云集,欢声笑语,毫无理论的枯涩感。他是真正把古典融于现实,把实践融进了理论。

在《别了,司徒雷登》中他这样来写美国对华政策的破产:“总之是没有人去理他,使得他‘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没有什么事做了,只好挟起皮包走路。”这里用了中国古典散文名篇《陈情表》里的句子。司徒雷登那个孤立、无奈、可怜的样子永远定格在中国人的记忆中。就司氏本人来说,他对中国还是很有感情的,也为中国特别是中国的教育事业做了不少好事,但阴差阳错,他在历史变革的关键时刻扮演了一个特殊角色,也就只好背上了这个形象。

毛的用典是出于行文之必需,绝不卖弄,不故做高深地掉书袋。他是认真地研究并消化了经典的,甚至认真到考据癖的程度。如1958年刘少奇谈到贺知章的诗《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以此来说明唐代在外为官不带家眷。毛为此翻了《旧唐书》、《全唐诗话》,然后给刘写信说:

唐朝未闻官吏禁带眷属事,整个历史也未闻此事。所以不可以“少小离家”一诗便作为断定古代官吏禁带眷属的充分证明。自从听了那次你谈到此事以后,总觉不甚妥当。请你再考一考,可能你是对的,我的想法不对。睡不着觉,偶触及此事,故写了这些,以供参考。

现在庐山图书馆还保存有毛在庐山会议期间的借书单,从《庐山志》、《昭明文选》、《鲁迅全集》到《安徒生童话》,内容极广。这里引出一个问题:一个领袖首先是一个读书人,一个读了很多书的人,一个熟悉自己民族典籍的人。他应该是一个博学的杂家,只是一方面的专家不行;只读自然科学不行,要读社会科学,读历史,读哲学。因为领导一个集团、一场斗争、一个时代靠的是战略思维、历史案例、斗争魄力和人格魅力。这些只有到历史典籍中去找,在数理化中和单一专科中是找不到的。一个不会自己母语的公民不是合格的公民,一个不熟悉祖国典籍的领袖是不合格的领袖。

三、讽刺与幽默

毛文的第三个特点是充满辛辣的讽刺和轻松的幽默。不装不假,见真人性。

我们先看他的讽刺。对国民党不敢发动群众抗战毛说:

可是国民党先生们呵,这些大好河山,并不是你们的,它是中国人民生于斯、长于斯、聚族于斯的可爱的家乡。你们国民党人把人民的手足捆住,敌人来了,不让人民自己起来保卫,而你们总是“虚晃一枪,回马便走”。(《衡阳失守后国民党将如何》)

辽沈战役敌军大败,毛这样为新华社写消息:

从15日至25日11天内,蒋介石三至沈阳,救锦州,救长春,救廖兵团,并且决定了所谓“总退却”,自己住在北平,每天睁起眼睛向东北看着。他看着失锦州,他看着失长春,现在他又看着廖兵团覆灭。总之一条规则,蒋介石到什么地方,就是他的可耻事业的灭亡。(《东北我军全线进攻,辽西蒋军五个军被我包围击溃》)

他讽刺党八股像“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是“只有死板板的几条筋,像瘪三一样,瘦得难看,不像一个健康的人”。真是个漫画高手。

我们再看他的幽默。毛一生担军国之重任,不知经历了多少危机关头、艰难局面,但在他的笔下常常是付之一笑,用太极推手轻松化开,这不容易。长征是人类史上少有的苦难历程,毛却乐观地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到文化的重要时他说:我们有两支军队,一支是朱(德)总司令的,一支是鲁(迅)总司令的。(正式发表时改为“拿枪的军队”和“文化的军队”)。他在对斯诺讲到自己的童年时风趣地说“我家分成两‘党’。一个是就是我的父亲,是执政‘党’。反对‘党’由我、我母亲和弟弟组成。”斯诺听得哈哈大笑。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这样大的理论问题他说:

搞社会主义不能使羊肉不好吃,也不能使南京板鸭、云南火腿不好吃,不能使物质的花样少了,布匹少了,羊肉不一定照马克思主义做。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羊肉、鸭子应该更好吃,更进步,这才体现出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进步,否则我们在羊肉面前就没有威信了。社会主义一定要比资本主义还要好,还要进步。(1956年在知识分子会议上的讲话)

1939年7月7日,他对即将上前线的华北联合大学师生讲话,以《封神演义》故事作比:

当年姜子牙下昆仑山,元始天尊赠了他杏黄旗、四不象、打神鞭等这三样法宝。现在你们上前线,我也赠你们三样法宝,这就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还有一种特别的丸药:败鼓皮丸。这“败鼓皮丸”就是用打破的旧鼓皮做成;水肿一名鼓胀,一用打破的鼓皮自然就可以克伏他。清朝的刚毅因为憎恨“洋鬼子”,预备打他们,练了些兵称作“虎神营”,取虎能食羊,神能伏鬼的意思,也就是这道理。《父亲的病》

毛是很推崇鲁迅的,他深得其笔法。

尖锐的讽刺,见棱见角,说明他眼光不凡,总是能看到要害;轻松幽默的谈吐,不慌不忙,说明他的肚量和睿智,肚子里有货。中共早期的领袖有此才,二战时的国际领袖也有此才,如邱吉尔就以幽默闻名。战后英国国会通过提案,拟塑一尊邱吉尔的铜像,置于公园。邱吉尔回绝道:“多谢大家的好意,我怕鸟儿会在我的头上拉屎,还是请免。”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人大拟决议给给毛泽东授大元帅衔,毛说:“我穿上你那个元帅服怎么下基层,免了吧。”毛之后中国的掌舵人邓小平也是幽默的。1978年10月邓访问日本,这一次打破供僵局的破冰之旅。中方看到了许多先进的东西。邓说,我这次来是像徐福一样,来寻“仙草”的。日本人听得笑了起来。他们给邓最好的接待,给他看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苦难出人才,时势造英雄,这是一种多么拿得起、放得下的潇洒。我们常说,领袖也是人,但领袖必须是一个有个性、有魅力的真实的人,照葫芦画瓢是当不了领袖的。

四、通俗与典雅

我们先看一段他早期的文字,这是他1916年在游学的路上写给友人的信:

今朝九钟抵岸,行七十里,宿银田市……一路景色,弥望青碧,池水清涟,田苗秀蔚,日影烟斜之际,清露下洒,暖气上蒸,岚采舒发,云霞掩映,极目遐迩,有如图画。今昔书此,明日发邮,欲以取一笑为快,少慰关垂也。(《毛泽东早期文稿》)

这封手书与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徐霞客的《三峡》相比如何?其文字清秀不分伯仲。我们再看他在抗日时期的《祭黄帝陵》: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世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沦胥。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为人民服务》)

再看这一段:

此间首长们指示地方各界,切勿惊慌,只要大家事先有充分准备,就有办法避开其破坏,诱敌深入,聚而歼之。今春敌扰河间,因我方事先毫无准备,受到部分损失,敌部也被其逃逸。此次务希全体动员对敌,不使敢于冒险的敌人有一兵一卒跑回其老巢。(新华社消息《华北各首长号召保石沿线人民准备迎击蒋傅军进扰》)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在过了几十年之后来看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就会使人们感觉那好像只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中国人民不但可以不要向帝国主义者讨乞也能活下去,而且还将活得比帝国主义国家要好些。(《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而更多的时候却是“既上得厅堂又下得厨房”,亦庄亦谐,轻松自如。如:

若说:何以对付敌人的庞大机构呢?那就有孙行者对付铁扇公主为例。铁扇公主虽然是一个厉害的妖精,孙行者却化为一个小虫钻进铁扇公主的心脏里去把她战败了。柳宗元曾经描写过的“黔驴之技”,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训。一个庞然大物的驴子跑进贵州去了,贵州的小老虎见了很有些害怕。但到后来,大驴子还是被小老虎吃掉了。我们八路军新四军是孙行者和小老虎,是很有办法对付这个日本妖精或日本驴子的。目前我们须得变一变,把我们的身体变得小些,但是变得更加扎实些,我们就会变成无敌的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

五、功过与才艺

这些干部怎么不会说话

细细观察有三种“不会说话”:一是离了稿子不会说。某些干部张口就是拿稿来。讲话必要稿子,甚至主持会议的几句开场白、结束语,包括感谢、鼓掌之类的话也要打印工整。真不知道这样发展下去,请客宴宾是不是也要备下“请饭词”,与菜单同步置于桌面,每菜一句,直到“再见,慢走”。讲话不是不能用稿,重要的场合不仅必须用稿,而且还要反复讨论几易其稿。但如果没有稿子就不能讲话,这已不是说话的能力问题,而是为政者的为政资格问题。

二是交流性的话不会说。常见一些讲话者,一念到底,听者反应如何、会场效果如何全然不管,讲完了就完了。讲话是一种交流,在会场上讲话虽不能如朋友聊天那样一来一往,但总要看看听者的眼神专注不专注,会场气氛集中不集中。现在科学已发展到人机对话、人机交流,连电脑都能感知人的情绪,根据人的要求应变,而我们一些干部反倒成了落伍的机器,许多会开得不生动,讲话不引人,就是因为讲者缺乏这种随机应变的本事,而这本是一个常人最普通的本能。成语“对牛弹琴”,就是说不看对象,不求效果。人家来开会,听你讲,是带着问题来,想解决问题。对这些不管不顾,只能说明讲话人或是官僚主义应付差事,或是不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应变的智慧。如果考察干部,只看这一条,就能看出他的工作态度及智商的高低。

三是举例说明不会说。这说明他没有干多少实事。人总是在用思想指导行动,干部指导工作除了有思想,还要有典型,这叫有虚有实。但许多干部在讲话时却只虚不实,你让他举例说明,他做不到,即使做了,也例不证理,驴唇不对马嘴。平时本来就少调查研究,心中没有典型,没有自己的切身体验和悟出的道理,从来没有完成过一个实践—理论—实践的全过程。中央文件传到省,省到县,县到乡,等到向上汇报时,嘴上说的还是文件上的话。一个不会用自己亲历亲为的事例来说明问题的人,在思维上必然没有从感性到理性的转换功能,在工作上也绝对不会有什么新创造。

如果离开稿子不会说,回答问题不会说,举个例子不会说,还会说什么话呢?就剩下官话、套话、虚话、假话,工作也成了演戏、念台词、走过场了。这种干部要之何用!

官员答记者问的14个“不要”

因为长期从事新闻工作,经常采访官员和参加各种官员举办的记者招待会,总觉得我们官员答记者问的水平还待大大提高。这首先是一个认识问题、态度问题,然后才是技巧问题。答记者问是现代政治的一种运作手段,是政治文明的一部分,是主动提供信息、沟通意愿、争取民心、获得支持和改进工作的重要途径。切不可有应付、对抗的心理。以低标准来要求,起码须做到14个“不要”:

2.不要抖家底。一些地方官,不管回答什么,总要不厌其烦地将自己所辖地的土地、人口、物产、产值,甚至山川、历史、气候,全都抖落一遍。这些并不能见报,也无人关心。

3.不要居高临下。答记者问就是答客问。对客人要尊重、客气。和气生财,谦虚生威。

4.不要环顾左右而言他。这样不礼貌,人家觉得你心不诚。相反,答问时你最好始终看着对方的眼睛,人和人的交流主要靠语言,而无言的交流主要靠眼睛。语言加眼睛,诚恳而生动。

5.不要以不变应万变。不要用外交辞令,这样给人“滑”的感觉,自以为得计,其实有损形象,吃大亏。

6.不要有对抗心理。所提问题有时可能尖锐,但不必介意,不要立即摆出一副防范、抵抗状,这样问答将无法进行。

7.不要念稿子。凡问答都是即时的,试想,你与亲人、朋友谈话,或者你年轻时谈恋爱是否也先有一份稿子?有稿,就有其心不诚,其人无能之嫌。

9.不要假装幽默。幽默是宽余的表现。是达到目标的同时还有一点花絮,如篮球的空中扣篮,足球的倒勾射门。没有真本事,不要幽默。许多官员以为答问时,幽默就能得分,结果,身子能倒勾,球却进不去,弄巧成拙。

10.不要借机捧上级。大型记者招待会,有时是各级官员出场,由最高官员主持。常有低级官员借答记者问,捧上级,让人肉麻。虽面向记者,却心系领导。这是封建政治、奴性人格的表现。无论民主政治还是现代传媒都无此内容。

11讲话的前奏不要太长。答问,是借问作答浑然一体,如太极拳之借力发力,四两拨千斤,一开口即要接上记者的问话,不要自加前奏,自泄其气,反招人烦。

12.讲话不要超过5分钟。长则有水分,长则惹人嫌。

13.不要讲空话、套话。你要明白这些话统统不会见报,所有的记者都是挑最有个性的材料和语言来写稿。

14.不要向记者发脾气,更不可动粗,弄不好身败名裂。就算已看出是对方设的圈套,也要机智地、有风度地绕过去。

这14个“不要”都是我在记者招待会上屡屡看到,现仍在发生着的。特整理奉上,以资官资政。

老百姓怎么看政治

近翻40年前的日记,有一段政治趣闻。1971年林彪叛逃,摔死在蒙古国。这个“接班人”、“副统帅”一夜之间成了叛徒、奸雄、大阴谋家,全国掀起“批林”高潮。当时我在内蒙古巴盟当记者,上面传达的文件里有一句话说:“林彪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生产队开批判会,队长向大家传达说:“这个林彪很坏,他还偷了一件马克思的大衣。”前几天我与一位宣传工作老前辈、中宣部的老部长吃饭,席间说起这个笑话,他很认真地说:“现在仍然是这样呀。到基层去,农民老问,你们那‘三个代表’还没选出来啊?”

前后相距40年的两则政治笑话,使我思考一个问题:“老百姓怎么看政治?”40年了,我们的政治口号、中心任务已不知几变,而不变的是老百姓看政治的目光。马克思说,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他又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使自己出丑。就是说,我们提政治口号并宣传解释时一定要能和普通百姓的具体利益相结合。

什么是政治?政治学解释:政治是人民群众将自己的权力出让出来,委托给一个公共权力机构来执行。这个机构可以是执政党也可以是政府。这里有几点本质之处常被掩盖忽略:第一,这权力属于人民,执行机构不过是代行;第二,代行之时要能提炼、概括人民的具体要求,使之上升为一项方针政策,凝炼为一个口号;第三,这口号必须为群众所理解,与其利益紧密关联。这三者哪一个环节缺失或欠完美,都将影响政治运作的效果。至少宣传工作者要懂得这个政治规律和宣传艺术。

政治是什么?就是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老百姓的利益。让百姓知道自己的利益所在,自觉去行动。这是管理者的责任,也是管理的艺术。

大干部最要戒小私

干部是公家的人,是公务员,是为国家办事,不能有私。大贪大贿自有党纪国法管着,这里且说一说百姓眼中最无奈却又最鄙视的小私小弊。

人皆有私,但是私戏不能在公家舞台上演。就如任何人都可以在自己家的浴室一丝不挂地沐浴,可以在自己家夫妻共枕,但如果有人把此事演到大街上、舞台上,那将是怎样地难堪、发神经,怎样地不可理喻。

北宋名臣富弼出使辽国,一走就是数月。有人捎来家书,富曰:“徒乱人心。”不拆书信,直接放在灯上烧掉。一个封建官吏都懂得身在公位,执行公务,百分之百地勤政,不敢有一丝懈怠。而我们现在一些干公事的人却在公台上大唱私戏,私不知羞,私不觉耻。这样人格一丢,就一丑遮百俊,一丑压百能,就被人看扁了,就永无一点可用、可敬、可言之处了。可惜,许多身居要位者在这一点上,常没有一点自知之明、知私之明。

居官无官官之事

魏晋风度,崇尚隐逸。东晋时的大官刘尹是晋明帝的女婿,皇亲国戚,身份显赫,但他为政清静,死后人赞之曰:“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不作秀,不太把做官当回事,而保持人格的独立和人性的率真。最典型的就是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无官官之事”不是让你玩忽职守,掉以轻心,而是实事求是,实实在在地去干事。这句话类似“好读书不求甚解”,不是囫囵吞枣,而是把握主旨,不一味地抠词掰句。又类似“君子之交淡如水”,不是说交情淡,而是说交往的形式简单,更见真情。

近来中央召开扶贫工作会议,令我想起一件亲历的扶贫小事,可为“官官之事”作注。那年秋风乍起,我所在的单位赶紧向对口扶贫的某县送去六大卡车棉衣、棉被,正好由我负责带队送达。三个月后,元旦已过,彼县长来京,我问:“棉衣发下去没有?”答曰:“没有,等春节前‘送温暖’时再发。”我大怒:“现在春节还未到,你身上怎么已经穿上棉衣?”可知他们整天就是这样做着些“送温暖”之类的“官官之事”,还又时时端着一颗唯恐人不知的“事事之心”。就像一只老母鸡,下不下蛋无所谓,但只要下一颗蛋必定叫得咯咯响。这哪里还有一点官责和官德?用这样的官去治理地方,只能贫上加贫。还有某地矿难,经几日抢险总算打通了生命通道,危困井下的工人终于可以升井了。但且慢,还有一件“官官之事”不能少,领导还没有来到井口,明天报上没有他与升井工人现场拥抱的镜头怎么行?工人与自己的亲人拥抱、流泪都不算。于是宁可让他们在井下再忍一会儿。“官官之事”已经演化为官场的“官官之规”。

一个人不做官也罢,他只要做了官身上就同时有了三层含义。一是为官之责。政治学上讲,老百姓把自己的权力出让给公共机构,委托它来管理社会。所以官员手里的权力不是天生的,也不是谁赐予的,而是老百姓给的,官的本质是为民办事,为人民服务。二是为官之德。它的底线是怎么做人,官做到多大也逃不出人格与人性。可惜,官场的人性扭曲往往比民间严重得多。三是为官之形。任何事物总有个方式,施政之官权在手,其行事的方式自然与普通百姓不同。如讲究成就、荣誉、排场、权威、效果等等,即所谓的“官官之事”。明白这三层意思,就知道“坐官”(坐在官的位置上)时最重要的是“为官之责”和“为官之德”,为百姓、国家、民族办事,做一个真正的、实在的人。至于“官官之事”不是一点不要,但毕竟是形式上的次一级的“官元素”。可惜不少官员常忘了“官责”与“官德”,倒把“官官之事”看得比天还重。

这“官官之事”在古代也就是骑马、坐轿、宴请、写奏折之类,现在“与时俱进”了,闹得更大更新。如:求政绩,大搞短期行为;多应酬,巧于上下打点;泡会议,镜头来,版面去;造假势,汇报预演,视察排练;讲排场,警车开道,前呼后拥等等。官场成了剧场,官员成了演员,演得很是过瘾。把这些“官官之事”办好了,虽然表面上还是官照“坐”,权照掌,但民心已失。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恐去官之日不远矣!慎之,慎之。

THE END
1.自由书写最近工作有点忙,头绪有点乱。晚上睡眠不好,估计一天晚上也就睡着两三个钟。 最近 经历了一些不平凡的事,心好像被慢慢撑大了一些。打样依然是工作重点,大货生产在这边还没理顺,主要是物料和模具方面有些影响,加上还不懂行,有些摸不着头脑, 虽然工作上有诸多不顺,但人心比较齐,下面人也听从安排,只是整个的生产https://www.jianshu.com/p/17dd111d51c0
2.不上班的日子是天堂还是地狱?网友:不敢想手心向上的日子咋过快乐能不上班肯定没人想上班,但是找别人拿钱更难受。 现在的年轻人才出来上班就想着退休。 不上班过的太放纵了。 什么都不会肯定难受,自己有点收入还是比较实在的。 人家的生活,我的梦。 至少,你们家能支撑着你不需要上班 毕竟做一个手心向上的人还是多多少少没有话语权。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HRV2FF055616GA.html
3.伤感不想上班的说说1、工作这几年来,在你的身上我学到了这辈子都无法学到的东西;我真的很感谢你,感谢你为我付出的所有一切;在此,我要向你说一声谢谢!2、没有你,也不会有我的这个千里马,所以对于你这个伯乐,我是从心里感激感谢;祝愿你一生幸福,一辈子开开心心,永远平安健康。& 2022-05-10 情感 2022年http://m.qicaisi.com/bk-1853456.shtml
4.Java程序员最近没有工作任务,怎么写工作日报解决Java程序员没有工作任务时的工作日报方案 1. 问题背景 在一些情况下,Java程序员可能会遇到没有工作任务的情况。这可能是因为项目阶段的变化、任务的暂停或其他原因。然而,即使没有正式的工作任务,程序员也需要保持工作状态,记录每天的工作进展和学习成果。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合适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https://blog.51cto.com/u_16213462/7068436
5.啥都没干工作日报怎么写?简单技巧来学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在工作中,有时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啥都没干”的情况,这让我们不知道如何撰写工作日报。本文将介绍五个简单技巧,帮助你撰写一份简洁明了的工作日报。 一、状态归纳 在书写工作日报之前,结合自己的职责范围和项目要求,进行一个状态归纳。例如:与客户沟通、参加会议、处理邮件、准备文档等。这样可以使你的日报更加有条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news/1157769
6.啥都没干工作日报怎么写?简单技巧来学&&标题&&啥都没干工作日报怎么写?简单技巧来学在工作中,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看似“啥都没干”的情况,这让我们不知道如何撰写工作日报。不过别担心,接下来我将为你介绍一些简单的技巧,帮助你轻松应对这种情况。首先,我们需要对今天的工作进行一次总结和回顾。结合你的工作职责范围以及项目的具体要求,列出今天的各项https://m.sohu.com/a/750698840_121769699/
7.得精粹些延安虽然还没有战争但军队天天在前方打仗后方也唤工作去年六月二十二日,苏联进行那么大的反侵略战争,斯大林在七月三日发表了一篇演说,还只有我们《解放日报》一篇社论那样长。要是我们的老爷写起来,那就不得了,起码得有几万字,现在是在战争的时期,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延安虽然还没有战争,但军队天天在前方打仗,后方也唤https://graph.baidu.com/build/question?questionID=7453764069169094505&token=4uckONbOL96CuSKMAras7Afx3jvSxIzM7kmKyzimVio%3D
8.写日报写日报,每天都要写,写工作日报到底有什么意义?身为打工者,在工作中难免都会有对公司一些制度极度无奈的时候。特别是在自己加班加点终于把活干完了,准备好好休息一会儿的时候,结果突然来了一条提醒你要提交工作汇报的信息……真的会让很多人感到崩溃:我每天的时间在工作上了,哪有时间写日报?而且工作结果就在那,领导是看不到的吗? https://blog.csdn.net/Tmhc123/article/details/108258730
9.由于没有写工作日报被罚款,这合法吗?首先,需要查看公司是否有相关规章制度规定。其次,要判断这些规章制度是否合法。如果公司没有明确的规章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3691560.html
10.如何准备山西2023年高会评审资料及问题集锦高级会计师3.不实行职称聘任制的国有企业如何提交聘任佐证材料? 需工作单位出具情况说明:我单位不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该同志哪年取得会计师(或高级会计师)后,一直从事与会计和财务管理相关的工作至今。(此说明可与第2项说明合并出具。) 4.只有初聘文件,聘任文件中没有确定聘期的需要提交什么说明? https://www.chinaacc.com/gaojikuaijishi/sbps/li20230812113132.shtml
11.作为老板,如果让员工每天写工作日报,每周写周报,每月写月报,会不很多时候,我们不愿意写工作总结、汇报,是因为觉得写了这些也没有意义,原本是自己的成果,还是原来那样,相反,如果是某项工作没完成、没做好,还会受到领导的指责。 且很多的管理者,在收到下属员工的工作汇报以后,都会直接不回复、或者是简单回复“收阅”、“知悉”等简单的字眼,无法真正发挥管理者通过下属员工的工作汇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716/23/7288840_1040138883.shtml
12.我每天都是按时上下班的,只是忘记写工作日报就被扣工资,而且中途也没你好,用人单位不得随意克扣工资,要有员工手册的相关规定及法律的相关规定才可以。https://www.66law.cn/question/answer/9241754.html
13.Contents/premium.mdatmaster·Newslab2020/Contents·GitHub“不稳定工作”(precarity)对记者行业的影响。 594 问答专辑 2022/6/23 同为澎湃新闻旗下的媒体,为何SixthTone能有比较大的空间呢?该经验是否可被复制? 自媒体发展的政治管控与资本因素? 路透社对于东航空难的匿名消息源如何保证真实性? 如何理解疫情后的年轻人在意识形态上的分裂,如“神兔二象性”? https://github.com/Newslab2020/Contents/blob/master/premium.md
14.工作周报网,工作日报为什么要写工作周报? 我勤奋工作不偷懒,写工作日报工作周报能产生什么价值?浪费时间写周报就是监工! 工作周报该怎么写? 我写的周报领导看吗? 领导问 谁没交周报? 工作周报是记录工作沟通思想的好工具,怎么做就怎么写,有些事你不说我确实不知道,为什么每次都要催? https://www.gongzuozhoubao.com/
15.陈彦:我也是个装台人中青报·中青网:几十年来没有过想放弃的一刻吗? 陈彦:真没有,几十年来工作单位、职务都在变,但始终没有放弃创作。没有创作,工作之余我干啥?不过我一直有个主张——作家不要当专业作家,这可能会固化自己的圈子和认知,不免影响创作。作家深入生活的方式是多样的,其中一种就是你本身就在现场,这可能对写作会https://www.sxslnews.com/wap/article/index/203187
16.每日工作汇报(精选19篇)4、相关上级领导负责对每日工作日报进行批阅,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对延迟的工作任务要严加督促,对员工提出的问题及建议要及时反馈。 5、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当天上报者须向上级领导说明,在事后要及时补上。 6、员工需严格按本制度执行,一月内有三次不及时上报者给与通告批评处分,对上报及时、提出宝贵建议者https://www.ruiwen.com/gongzuohuibao/7264986.html
17.人民日报总编辑晚年回忆大量工作细节!后悔没有听毛主席的话!后悔没有听毛主席的话! 上世纪90年代,曾任新华社社长、人民日报总编辑的吴冷西在写毛时代回忆录时含泪写道:“虽然不能说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应对1958年的浮夸风和共产风负有主要责任,但我主持这两个单位的宣传工作在这期间所造成的恶劣影响,至今仍深感内疚。”http://m.wyzxwk.com/content.php?classid=30&id=432603
18.母亲之歌这样,《新华日报》不仅有了营业部,而且有了外来人员秘密招待所。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的高级领导,包括周恩来副主席在内,后来也常常在宗琼先生市内韦家院坝16号的家中与爱国文化人及民主进步人士集会。“国防动力酒精厂”被誉为《新华日报》的“金库”,也是中共的地下工作者隐蔽的场所。重庆地区的政治、社会之复杂在https://baike.sogou.com/v75268065.htm
19.每日工作计划(精选15篇)6)每个星期固定有一天要分批对员工和促销员进行营运和服务知识的培训工作,并分享店内最新八挂信息开展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不顺畅的系列问题开展一些必要心理辅导工作从而激发起大家的工作热情和自信。 每日工作计划 3 一、想办法制订每日工作流程表 没有工作目标和每天时间安排的人,总是很悠闲,而有了明确的目标,对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10322003655_878762.html
20.德润安康文明花开活动在安康市融媒体文科创孵化基地举行快板表演《木兰辞》套圈游戏与老人们合影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营造尊老、爱老浓厚氛围,在10月22日重阳节即将来临之际,安康日报社开展“九九重阳 孝老爱亲”主题活动。本次活动由安康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安康市妇女联合会、安[更多详细] 网络中国节http://www.akxw.cn/s/drak/
21.周小平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接受批判,不接受辱骂“责任感比较重,但压力没有,因为我有自信可以做好” 记者:不久前,你参加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议,感受如何? 周小平:我个人感受最深的,首先是习总书记读过很多文艺作品。他不仅读过这些书,对书里讲的内容耳熟能详,甚至创作这些作品的很多地方,他还去过。在文艺和文学上,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72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