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证明是我国公民在日常生产生活经营活动中,所需要的对经济收入的一种证明。一般在办理签证、银行贷款,信用卡等会被要求由当事人单位出具的对经济收入的证明。要是没有工作该怎么开具收入证明呢?以下就跟着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如果是自由职业者,如果有存款,可以提供存款证明;如果没有,要前往有收入进账的银行办理流水单,流水单可以证明你有持续收入。
(二)无单位的自由职业者要开收入证明要出具证明,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1、个人缴纳的个税证明,个税缴纳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收入状况;
2、参照相同行业或相近行业工资收入标准,大体上能够反映个体的收入情况;
3、按照自身的收入财务状况,请居委会或村委会等部门出具个人收入状况证明。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二)可增加共同贷款人。银行会根据收入证明来判断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是否足够,如果收入证明不够的话,那么借款人可以选择增加共同贷款人来提高收入证明。已婚的人可以选择和配偶共同贷款,如果是未婚的话,也是可以选择申请接力贷的方式来增加共同贷款人,也就是增加父母作为共同贷款人,两个人月收入满足要求即可。但是很多银行取消了接力贷业务,办理的时候要咨询具体贷款银行。
(三)注意银行要求。在开收入证明的时候,借款人需要咨询银行对于收入证明是否有格式要求,因为有些银行对于收入证明是有统一格式规定的,而有些银行没有,所以大家在开收入证明的时候,具体怎么做还是需要问贷款银行。
(二)公司承担连带还款义务。用人单位虚开收入证明的行为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银行做出错误的贷款决定,增大了银行收回贷款的风险。如果银行根据公司盖有公章的收入证明为申请人批准和发放了超过正常标准的按揭贷款,而遭受了经济损失,用人单位将有可能提供需要证明文件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虽然贷款合同是员工与银行之间所签订,按照合同的相对性,银行只能追究债务人(员工)的违约责任,但用人单位出具虚假收入证明却侵害了银行合法权益权。用人单位在作出虚假收入证明时,具有主观故意,与员工共同构成了“恶意串通”损害第三方利益的侵权行为。
(三)负有伪证责任,涉嫌刑事犯罪。办理信用卡时,也可能需要公司出具收入证明。所以,如果员工因为虚开的收入证明获得信用卡,并且透支但无力还款时,公司也将承担连带还款责任。如果银行等金融机构无法联系到该员工,公司还有可能牵涉骗领信用卡,涉嫌刑事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