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资理论的核心是投资组合理论,其主要代表是马科维茨在1952年所建立的马科维茨模型,这也是现资组合理论的开端。马科维茨利用投资组合开创了投资研究的新领域,从而使投资者能在一定风险水平下取得最大的预期收益率,抑或在收益率一定的情况下将投资风险降到最低。随后,他的学生夏普提出单指数模型对其进行简化,并使之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他二人也因对投资理论的卓越贡献,同获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在此之后出现的其他投资组合模型与理论,大都是基于马科维茨与夏普的理论而建立的。这些理论的共同之处是,均采用投资收益率的期望值E及其标准差e来衡量证券投资的收益与风险,因此被称之为“二参数接近”理论(又称“均值、方差接近”理论)。
二、马科维茨模型在股票投资组合中的应用
股票投资组合的二参数接近分析的原理是:任何股票投资都涉及收益与风险两个基本要素,其基本目标是在一定风险水平下取得最大可能的预期收益率。股票投资中的风险有两类:即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属于不可分散的风险,它是由全局性事件引起的股票投资收益率变动的可能性,如利率风险、政治风险、市场风险等。它影响所有的股票,但对各种股票影响的程度并不相同。非系统性风险是
m1j=1xj=1
(xj≥0或xj
其中,m为投资组合中的股票种数;xj≥0表示买入股票j,xj表示卖空股票j。
设股票投资组合在任意状态下的收益率以rp,i表示,
rp,i=m1j=1xjrji(1)
则根据统计原理,该股票收益率的期望值及方差为
E(rp)=m1j=1xjE(rj)(2)
e2(rp)=n1i=1hi[rp,i-E(rp)]2(3)
此即二参数接近理论在股票投资组合中的应用,亦即马科维茨模型所讨论的情形。现在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股票投资组合的优化问题,这一问题的实质是在给定风险水平下,寻求产生最大期望收益率的股票投资组合。或是在给定期望收益率下,寻求风险水平最低的股票投资组合。
三、改进的马科维茨模型――单指数模型
在以给定期望收益率E的方差e2最小为目标,且不允许卖空(xj
mine2p=m1j=1m1k=1ejdjkekxjxk
s.t.Ep=m1j=1xjEj
m1j=1xj=1,xj≥0,j=1,2,3,…,m(4)
上式中,ejdjkek就是股票j、k收益率的协方差。若用矩阵形式表示,则上式可表述为:
minf(x)=xTcx
S.t.AX=b,X≥0
其中,X=[x1,x2,…,xm]T
c=c11,c12,…,c1m
c21,c22,…,c2m
cm1,cm2,…,cmn
A=E1,E3,…,Em
1,1,……,1,b=Ep
一、概率论在股票投资中的运用
股票投资是一个过程,从股票的选择到最后获得股票收益都存在一定的风险,股票投资就是一种风险投资,在投资的过程当中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可以降低风险,概率论就是这样一种方法。
(一)概率论的内涵
概率论是对大量随机现象进行理性分析,从而对某一个现象出现的可能性大小做出科学判断。对这些得出的结果进行研究,比较这些可能性的大小,研究这些可能性之间的联系,预测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是概率论的理论方法。概率论因其对随机现象的科学、客观分析被大量的运用到各个行业领域当中,并且产生了一系列的其他理论。特别是在风险投资当中,概率论更是体现了它的优越性。股票市场看是无规律可循,其中的现象也是随机现象,概率论就是研究这些随机现象,并且在这些随机现象当中找到规律性的一种研究方法。概率论的运用在股票投资中直接关系着股票投资的各方面。
(二)概率论与股票选择
股票投资具有很大的风险,股市也是一个随时在变化的系统,不存在绝对或肯定的真理,具体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就是在股市中不存在完全的肯定的走好的股票曲线,同时也不存在完全否定的不走好的股票曲线。股票选择是进行股票投资最为重要的一步,股票风险的大小也和这一步有密切的联系。选择一支好股票是股票投资者的期望,这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收益,也可以规避股票的固有风险。股票的价格波动幅度相较于其他投资方式来说比较大,要在股市当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谨慎的选择投资对象。股票市场上任何一个股票曲线其走势都不是绝对的,走好的情况不是绝对的,走坏的情况也不是绝对的,具有较大的随机性,所以对这类曲线不能深信不疑。运用概率论对这随机性曲线进行研究,计算出相应的走好或者走坏的概率有多少,哪种情况的概率较大,哪种较小,研究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可以对股票的投资选择提供可靠的参考。但是这种研究结果在实际的选择上也只能作为一种不错的参考,具体的情况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和经验教训做出选择。
在具体的股票投资中,如果能够很好的运用这些概率数据分析,就会将投资的利润率最大可能地提高
1.概率论与具体炒作尺度
如果股票的一类图形走好的概率是90%,就说明10支股票中存在9支是走势较好的,就可以选择大胆地满仓操作;如果股票的一类图形走好的概率是70%,就说明10支股票中存在7支是走势较好的,就可以选择在1/2以上的仓位进行操作;如果股票的一类图形走好的概率是50%或者是以下,就要慎重进行投资了,一旦投资失利,就会造成亏损,所以最好不要进行投资。但是也不是说所有的图形都是适用的,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有的图形其中有1只股票涨得非常好,但同类的其它图形涨势都不好,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这种图形说明的是赚钱的概率微乎其微,如果能够赚钱也完全是运气好,因此最好慎重投资,或尽量不要投资。
2.概率论与创新高存在不准确理论
所谓的概率论与创新高存在不准确理论就是说不一定创新高的股票就是好股票,因为好股票的图形就是要走好,必然90%要创新高,不创新高,就不能产生很高的价差。相反,创新高后的股票并不一定都能够继续走好,因为在大盘走势好的情况下,创新高后能够继续上涨,才是真的突破,若大势不好,创新高后绝大多数的股票都不能走好,就不能实现真的突破。
3.概率论与股评
股票投资者在进行股票选择的时候往往会参考其他股票投资者的股票推荐,这种股票推荐是建立在一定的实践验证基础之上的。股票投资无论到最后是赚或者是赔都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所以可以运用概率论进行风险研究。有的股票推荐者倒是推荐了一大堆股票,赚钱的股票也不少,但是只占推荐当中的极少一部分,在宣传的时候隐去其他不说,大肆宣扬那几支赚钱的,这种推荐不是一种有效的参考。运用概率论对股票进行这种赚赔的计算,哪些股票赚的几率大,哪些赔的几率大,可以为股票投资者提供选择的参考。
二、数理统计在股票投资中的运用
(一)数理统计的内涵
(二)回归分析与股票投资
作为数理统计方法之一的回归分析是一种研究一个随机变量对另一个随机变量的依存关系的研究方法。这种数理统计方法可以按照研究变量的多少,自变量和因变量间的关系分为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运用到股票投资当中可以起到一个有效的预测作用,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利用若干个既定的样本值得出关于这些样本值的曲线,再根据这个样本值来预测下一个可能会出现的值。回归分析法不仅可以风险预测某一支股票的收益也可以预测它的收益可能会出现的下跌情况。对于股票投资来说这种方法对某一支股票接下来的可能走向的预测,从而为股票投资者提供决策建议。但是回归分析是以一定合理的定性分析为基础的,没有这种基础,那么所得出了结论就不一定可靠。下面以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为例对股票投资收入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假定观察值样本为:n,得出样本回归线,再通过它估算第n+1个值。某证券公司的投资收入见表1。
表1某证券公司投资收入表
年度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
股票投资
/千万120160190270320400450
通过表中的数据可以预测该证券公司在2012年、2013年的股票投资收益状况。通过作散点图分析,可用一元线性回归进行预测。为了使计算起来更加方便,可设X1=-3,X2=-2,X3=-1,X4=0,X5=1,X6=2,X7=3,那么2012年、2013年则分别为X8=4、X9=5。Y1=120;Y2-:160;Y3-=190;Y4-=270;Y5-=320;Y6-=400;Y7-=450;因为ΣXi=0,所以可将其带入公式中得到参数a0、a1。
=1910/7=272.86
=1460/28=52.14
所以得样本回归线为272.86+52.14X,由此回归线,2012年、2013年的投资收益的预测值可计算如下:
Y2012=272.86+52.14×4=481.42(千万元)
Y2013=272.86+52.14×5=533.56(千万元)
三、总结
股票的投资风险是存在的,不能消除,只能规避,所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降低风险。概率论和数理统计都在股票投资当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减少股票投资风险,为投资决策提供比较可靠的建议,获得投资效益。无论是概率论还是数理统计都是建立在对大量随机现象的分析之上,以这种方法来对股票投资进行决策指导是有用的,对于投资者来说,也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参考文献
[1]侯新华.概率论在股票投资中的运用[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1).
[2]徐丙臣,吴玉华.股票投资的风险规避[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02).
TheEmpiricalAnalysisOfThePortfolioTheoryFormTheChineseStockMarket
―TheComparativeAnalysisBasedOnTheEfficientCriticalLineByTheMMAndSIMModels
CaoJianMei
Abstract:AccordingtoMarkowitz’sportfoliotheory,weanalysistheoptimalportfolioesoftenstocksinchinesestockmarket,withshortsalesallowedornot,byMarkowitz’sandthesingle-indexmodels.
KeyWords:theMarkowitz’smodelthesingleindexmodeltheefficientcriticallinetheblumefunction
根据Markowitz现资组合理论的基本思想,作为理性的投资者,其目标是:在一定的风险水平下,使其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最大;或者在一定的收益水平下,尽可能分散化风险,使风险最小。换句话说,理性的股票投资者,应在其最优投资组合集内即有效边界线上,根据目标风险或收益水平选择最优组合,方可实现投资者价值最大化。由此可见,对最优投资组合及其有效边界线的认识和是股票投资决策有效的必要前提。
一、模型介绍
(一)MM模型
(三)β系数及Blume方程实证检验的理论.
(1)将样本期划分为前期、后期,分别估计两个期间不同股票的β值,得到两组β值。
二、数据处理
三、实证分析
(一)马科维兹投资组合的有效边界(MM)
通过Excel求得十支股票在MM模型下的最优投资组合,及对应的期望收益和标准差并绘图,得到有效边界线如图1所示:
横轴:标准差;纵轴:期望收益(以下各图同)在马科维兹框架下,收益率是由其所承担的风险决定的,即风险越大收益越高,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在市场机制完善时,允许卖空的有效投资组合可以更有效地回避风险;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风险较低时,有无卖空限制对收益率影响的区别并不明显。当风险较高时,可以卖空时选择的最优投资组合获得的收益率大大高于不可以卖空时最优投资组合得到的收益率。
(二)单因素模型的有效边界(SIM)
通过Excel求得十支股票在SIM模型下最优投资比例及相应的期望收益和标准差,并绘图得到有效边界线如图2所示:
分析:SIM模型下得到与MM模型下一样的结论,可卖空时的有效边界线往往优于不可卖空时的有效边界线。在市场机制完善时可卖空的有效投资组合可以更有效地回避风险;这是因为在不可卖空时,对投资的权重有限制,必须为非负。
(三)MM模型和SIM模型的有效边界线
(四)beta(β)系数及Blume方程实证检验
本文将样本期划分为1998年―2000(上半年),及2000(下半年)―2002年两期:
由于样本选取的是五年期十支股票,样本容量及样本空间都没有达到足够的大,得到的四个方程与Blume的方程不十分接近。但它们基本支持了Blume有关β有回归趋势的观点,即前期β大于1时,后期β有减小并向1移动的趋势;前期β小于1时,后期β有增大并向1移动的趋势。另一方面,本文的实证检验也支持Blume关于β具有回归特性的观点。对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有以下几方面的指导意义:
1.投资者可以清晰地认清大市走向,利用回归方程,选择买进、卖出的最佳时机。
2.β值是划分股票类型的依据,根据它可以把股票的收益与风险直观具体的表达出来.
3.β值为投资组合决策的实施提供了前提条件,投资者可以通过β值选择不同的股票进行组合投资.
参考文献:
原因是,公司一直被大家热炒为赣州稀土借壳上市的壳公司,而赣州稀土一直有着非常好的业绩,由此,很多不理性的股民就认为昌九生化理所当然的会成为一直潜力股。该股票在上涨时期的换手率平均在20%以上,也可见此股票非理性因素较浓。而之后的股票急跌,近乎于“腰斩”,原因也是因昌九生化并不是赣州稀土的壳公司,造成投资者的损失十分惨重。这也是非理性投资造成的后果。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1行为金融理论概述
行为金融学是一门应用了心理学、行为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研究金融行为和现象的学科。它有两个基本的研究方向:一是投资者并非是理性的。这也就是所谓的“投资者心态”模型,主要是探讨现实中投资者会产生各种认知和行为偏差的问题。二是市场并非是有效的。也就是所谓的无效市场模型,主要是探讨金融噪声理论和行为金融学理论意义上的资产组合定价问题。行为金融学从投资者的有限理性假设出发,从人的角度来理解市场行为,充分考虑了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因素和实际投资决策行为对股价的决定(变动)的重要作用,从而为我们理解金融市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2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非理性分析
2.1个人投资者非理
2.1.1个人投资者非理表现
(1)我国个人投资者风险分散化较差。总体来看我国个人投资者持有十分少的股票,平均仅持有2.09家公司的股票。相比较而言,朱宁(2002)的研究报告说美国个人投资者平均持有4家公司的股票。因此,平均来说我国投资者分散化明显不及美国投资者。
(3)个人投资者投资理念不成熟。由于我国股市缺乏足够的蓝筹股和绩优成长股,股市存在着高投机性、高换手率,以及市场和个股频繁和剧烈波动的特点。多数个人投资者对公开信息反应不足,而对私人信息过分自信,表现出心态浮躁,短线投机观念,“追逐热点、短线运作”的投机方式成为主流。
(4)个人投资者羊群行为明显。
2.1.2个人投资者非理分析
(2)处置效应。处置效应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投资者认知偏差行为,表现为投资者对赢利的“确定性心理”和对亏损的“损失厌恶心理”,当处于盈利状态时,投资者是风险回避者,愿意较早卖出股票以锁定利润;当处于亏损状态时,投资者是风险偏好者,愿意继续持有股票。投资者在证券投资时,行为上主要表现为急于卖出盈利的股票,不愿轻易卖出亏损股票,由风险厌恶转向风险寻求,其行为往往是非理性的,风险偏好不一致,即存在处置效应。
(3)过度反应。股票市场的过度反应是指由于某一事件引起了股票价格的剧烈变动,超过预期的理论水平,然后再以反向修正的形式回归到其应有的价位上的现象。在股票市场(其它领域人们也有可能如此),广大投资者得知某一事件后,往往会对未来股价过于乐观,导致股价超理论水平上涨;或者对未来股价过于悲观,导致股价超理论水平下跌;经过一段时期,在投资者能够合理评价、修正事件的影响时,股价会产生反向修正,即原来超涨的或者跌幅低于理论水平的在反向修正中便会超跌或者涨幅低于理论水平,而原来超跌的股票或者涨幅低于理论水平的在反向修正中便会超涨或者跌幅低于理论水平。
从行为金融理论角度来看,过度反应是由于投资决策者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系统性心理认知偏差造成的,投资者面对突然的或未预料的事件时,倾向于过度倾向当前信息并轻视以往信息,从而引起股票的超涨或超跌,当投资者了解事件的实际意义时,股价的超涨超跌现象就会反转,最终恢复到理性的内在价值区间。
2.2机构投资者的非理
(2)从股票历史收益分类检验来看,相比交易历史收益率一般的股票,投资基金在买卖历史收益率极端的股票时羊群行为更显著,并且基金在交易历史收益率好的股票时,羊群行为程度要重于交易历史收益率差的股票。
(3)从股票流通股规模来看,投资基金在交易所有规模的股票时均表现出较显著的羊群行为,而且随着股票流通股规模的变小,基金间的羊群行为程度呈上升趋势。这表明,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表现出对小盘股的青睐。3中国股票市场非有效性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投资者并不是完全理性的。投资者并不总是规避风险,由于启发式偏差和框定依赖的存在使投资者无法做到理性预期,从而无法达到效用最大化。因此,心理学证据将对依赖投资者完全理性才能成立的有效市场给予致命的打击。依据对中国证券投资者行为的分析,中国的证券市场并不满足以上几点假设。第一,中国证券市场存在大量的非理性投资者,在投资中表现出非理,如“羊群行为”、“处置效应”等,这些非理具有系统性,持久性,从而无法相互抵消。第二,中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中的不完整性和不及时性存在较大程度的信息不对称,即使理性投资者也难于做到理性地评估资产价值;第三,中国证券市场存在不规范性,机构投资者有一定的操纵行为,价格更多地表现为单边行为,针对某个投资品种的主流资金,其交易具有很强的目的性,难以有相反的资金力量去平衡金融资产的价格波动;第四,中国股市的交易规则和手段相对落后,不存在套期保值或反向对冲工具,即使理性投资者想套期保值也比较困难。
4行为金融理论投资者应该选择的投资策略
4.1反向投资策略
4.2惯易策略(动量交易策略)
惯易策略是指分析股票在过去相对短时期内(一般指一个月至一年之间)的表现,事先对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设定“筛选”条件,只有当条件满足时才买入或卖出股票的投资策略。它与投资者的过度自信和赌博、投机心理有关。动量策略与反向策略正好相反,即购买过去几个月中表现良好的股票,卖出过去几个月中表现糟糕的股票。行为金融定义的惯易策略源于对股市中间收益延续性的研究,Jegadeeshkg与Titmna(1993)在对资产股票组合的中间收益进行研究时发现,以3至12个月为间隔所构造的股票组合的中间收益呈现连续性,即中间价格具有向某一方向连续的惯性效应。证券投资基金制定惯易策略,认真研究、分析市场信息,可以大大拓展其获利空间和增强其获利能力。
4.3成本平均策略
成本平均策略是指投资者将现金投资为股票时,通常总是按照预定的计划根据不同的价格分批进行,以备不测时摊低成本,从而规避一次性投入可能带来的较大风险的策略。它与投资者的有限理性、损失厌恶及思维分隔有关。运用成本平均策略的投资者在股票价格较高时投资资金数额较少,当价格较低时投资资金数额较多,当股指运行到高位时抛出股票,获得了非常好的收益。
[1]饶育蕾,刘达锋.行为金融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安德瑞史莱佛.并非有效的市场―行为金融导论[M].中译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程鹏.投资者行为偏差对证券市场的影响[J].证券市场导报,2002,(12).
[4]宋军,吴冲锋.证券市场中羊群行为研究的比较研究,统计研究[J].2001,(11):23-27.
关键词证券分析师股票评级
对于个股评级最早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33年。Cowles(1933)分别收集了16家金融服务公司、20家火灾保险公司、1位华尔街日报编辑和24家金融出版媒体的荐股信息,经过计算发现被推荐股票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弱于大盘1%到4%。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由于当时证券分析师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职业,关于分析师荐股的投资价值的研究开始兴起。
Diefenbach(1972)收集了1967年11月17日到1969年5月23日期间(共80周)来自24家证券经纪公司的个股评级(包括买入建议和卖出建议),将这些股票自被给出评级后52周的收益率与同时期市场指数的收益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获得买入评级的股票在未来52周的平均收益比同期指数收益率高出2.7%;而获得卖出评级的股票的平均收益率则比同期指数收益率低11.2%,且在全部获得卖出评级的股票中,在未来52周能跑赢指数的股票占26%。
Davies和Canes(1978)研究了股票评级二手信息的扩散对于股票的影响。他们使用市场模型对1970年到1971年华尔街日报“市场消息”专栏中的股票评级(包括597个买入建议和188个卖出建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这些二手评级当日,买入评级的股票有着0.923%的超额收益,卖出评级的股票有-2.374%的超额收益,并且都是统计上显著的。另外,在二手评级后的20个交易日,被评级的股票并未发生超额收益的反转。作者认为可能的原因是股票价格无法完全反应全部信息,因此即使的二手信息的传播也能够对股票基本面估值产生影响。
Grothetal(1979)以一家美国经纪商在提供的1964
年1月至1970年12月期间提供的约6200份股票评级为样本,并对日期的准确性作了交叉检验,他们以CAPM为衡量基准,发现买入评级的公司在推荐公布前6个月,月超额收益率始终为正,推荐当月超额收益率达到最高,推荐后一个月超额收益率急速下降但仍为正,数月之后超额收益率才变为零。推荐之后股票的超额收益率整体上低于推荐之前。对于这一现象的解释是这些被给予买入评级的股票在报告之前可能就已经历了利好消息引起的股价上升,而股价上升又吸引了证券分析师对这些股票进行研究,并给出乐观的评级。
Barber和Loeffler(1993)分析了1988年10月到1990年10月来自华尔街日报”标靶”专栏的股票推荐。该专栏由四位分析师每月各推荐一只股票,作为对照,华尔街日报会随机选取四只股票。他们发现,专栏公告后两天之内,产生4%异常收益。
Womack(1996)利用FirstCall数据库,以分析师评级的四种极端变动为样本,发现分析师评级的变动对股价有显著影响。在3日事件窗口内,“新添到买入列表”和“新添到卖出列表”的规模调整收益率都在统计上显著,分别为2.98%和-4.69%;“从买入列表中删除”和“从卖出列表中删除”的规模调整收益率也在统计上显著,分别为-1.94%和0.32%。
市场反应研究。林翔(2000)收集了《中国证券报》每周一“咨询机构看市场”栏目1998年4月13日至1999年6月28日来自601家上市公司的共1414次股票推荐数据,运用事件研究法研究股票推荐前后是否存在超额收益情况。结果发现用市场模型计算的个股超常收益在股票推荐之前第4周就开始显著大于零,在推荐前一周达到最大值。推荐公开后10周都存在显著的负超常收益。他认为其中原因在于证券咨询机构拥有一定的私有信息,在推荐公开以前,私有信息已经在咨询机构的客户中扩散,客户和追随趋势者的过度买入造成了推荐公开后的抛售压力。
朱宝宪、王怡凯(2001)以《上海证券报》每周日“为您选股”栏目的投资建议为研究对象,搜集了1999年1月至11月共44周总计565次股票推荐,以市场指数调整的收益率为衡量基准。他们发现,总体来讲“投资建议”股票组合的收益率统计上显著高于大盘;将“投资建议”划分为短期和中期投资建议后,发现短线投资建议的股票组合收益率高于投资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但中期投资建议的股票组合收益率几乎都低于大盘。研究结论认为,一些专业投资咨询机构具有相当的把握市场短期热点的能力,但对中长期的预测能力不足。
级具有投资价值。
三、结论
[1]林翔.中国证券咨询机构预测的分析.经济研究.2000(2):55-65.
[2]朱宝宪,王怡凯.证券媒体选股建议效果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1(4):51-57.
[3]徐永新,陈婵.媒体荐股市场反应的动因分析.管理世界.2009(11):65-73.
[4]徐立平,刘建和.证券分析师荐股的市场影响力研究.财经论丛.2008(4):70-76.
[5]王征,张峥,刘力.分析师的建议是否具有投资价值――来自中国市场的经验数据.财经问题研究.2006(7):36-44.
[6]李雪.中国证券市场分析师推荐投资价值研究.证券市场导报.2007.11:72-77.
[7]Cowles,A.1933.CanStockMarketForecastersForecast.Econometrica,vol.1,no.3:309-324.
[8]Diefenbach,R.1972."HowGoodIsInstitutionalBrokerageResearch"FinancialAnalystsJournal,vol.28,no.1:54-60.
[9]Groth,J.,W.Lewellen,G.Schlarbaum,R.Lease.1979."AnAnalysisofBrokerageHouseSecuritiesRecommendations"FinancialAnalystsJournal,vol.35,no.1:32-40.
[10]Womack,K.1996."DoBrokerageAnalysts'RecommendationsHaveInvestmentValue"JournalofFinance,vol.51,no.1:137-167.
[11]Barber,B.,D.Loeffler.1993."The'Dartboard'Column:Second-HandInformationandPricePressure"JournalofFinancialandQuantitativeAnalysis,vol.28,no.2:273-284.
[12]Davies,P.,M.Canes.1978.”StockPricesandthePublicationofSecond-HandInformation”TheJournalofBusiness,vol.51,vo.1:43-56.
二、基于股票投资决策的财务报表分析理论框架
基于股票投资决策的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是一般性财务分析在股票投资决策领域的具体应用。也就是说,借鉴一般性公司财务分析的理论框架,再紧密结合股票投资的具体目的,就可以形成基于股票投资决策的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框架。本书借鉴哈佛财务分析框架,结合股票投资决策目的,提出一个基于投资决策的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框架:131框架。即:1个起点———问题界定3个步骤———财务情况预判、报表结构及指标分析、财务前景预测1个结果———服务于投资决策这一框架可用图1表示。
提升其对资金的判断和使用能力,以及投资理财的能力。股神巴菲特说过,一生能积累多少财富,不是决定于你能赚多少钱,而是取决于你如何进行投资理财,钱找人胜过人找钱,要懂得钱为你工作而非你为钱工作。由此可见,投资理财的能力十分重要,而进行股票投资正是锻炼在校大学生这一能力的最佳选择之一。
1.2培养纪律性、执行力和应变的能力
股票投资不是随意而为,而是依“计”而行,这个“计”便是投资操作策略。投资策略一旦制定,在环境没有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应严格按投资策略执行,不能因个人的“好恶”、“恐惧”、“贪婪”而随意改变操作策略,做到“该出手时才出手”。但是,股票投资又是依“势”而为,这个“势”一方面指股票具体运行的趋势,另一方面指股票投资操作策略的环境,一旦这个“势”发生了变化,具体的操作策略也就相应变化。通过在股票投资中依“计”而行和顺“势”而为的训练,从而培养在校大学生的纪律性、执行力和应变能力。
1.3进行挫折教育
股票投资是一个高风险的投资,亏损现象时有发生,这就要求投资者能及时总结经验,正确面对盈亏,保持平和的心态,这其中就包含了挫折教育。总之,投资股票对知识、能力、技能还是经验和心理的要求均是全方位的、高标准的,那么在校大学生投资股票得到的锻炼和促进也是全方位的,不仅能使在校大学生在“学中做”,更能促使在校大学生在“做中学”,做到“学”“、做”兼顾,相得益彰。
2在校大学生进行股票投资之弊
2.1有可能本末倒置或舍本
2.2有可能影响生活
2.3有可能使个别在校大学生形成拜金主义
3解决问题的办法
(2)可以在校内成立投资协会,爱好股票投资的同学一起交流学习,并与校外证券公司长期合作,邀请投资理财专家定期到校园举办讲座,带来股票最新资讯,教同学们该如何分析、筛选、买卖股票等。
(3)在平时,大学生可以用股票交易软件进行股票的筛选分析并进行模拟买卖,这样不仅能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还能学习股票投资的知识和技能,又尽可能地不影响课堂学习。
2.有助于培养理财观念。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爱财,更当治之有道。在校大学生已经成年,有部分大学生通过勤工俭学、创业等方式有了一定的闲余资金,如何让这些资金获得收益,需要一定的理财观念和投资意识,股票投资也是一种理财方式的选择,通过投资股票将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投资理财观念,让他们学会通过科学投资获取相应的投资收益,从而提升资金管理和运营的能力,成为一个会理财、懂投资的新时代大学生。
4.学会担当、与时俱进。当代的在校大学生大多是家中的独生子女,依赖性很强,缺少担当,面对变化多端的股票市场,需要他们自己做决定,决定的情况将直接影响投资收益,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渐渐学会担当,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二、在校大学生股票投资的弊
2.可能导致不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时代正处于一个价值观的形成和塑造阶段,投资股票对于一些辨别是非能力不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在校大学生来说,可能会对他们形成正确价值观起到消极的影响。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有些人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进行股票投资的过程中可能会让他们认为金钱十分重要,进而形成拜金主义的价值观,这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及社会风气的影响十分不利。有些在校大学生通过股票投资盈利,认为金钱来的容易,容易滋生不劳而获的思想,这种想法如果在大学生中形成,会对我们延续多年的勤劳致富的价值观念产生负面的影响。另外,股票市场的涨跌无常,可能会导致大学生形成投机和赌博的心态。
3.可能影响身心健康。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因此面对变幻莫测的股市要求投资者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对进行股票投资的在校大学生来说,如果投资盈利,可能會特别开心,大手大脚消费;如果亏损,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的学生也许不会有太大的思想负担和精神压力,但对于经济情况较差的学生甚至有一些借钱炒股的学生来说,这种损失可能会给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带来影响,进而产生心理阴影和障碍,更有甚者会出现精神崩溃,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后果将无法想象。
三、建议
在校大学生股票投资具有两面性。权衡利弊,不应该提倡在校大学生投资股票,对于部分有着投资需求和能力的在校大学生,也没必要禁止,家长、学校、社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给予正确的引导,充分发挥其有利的一面,尽可能的规避其不利影响。
2.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开设相应的课程,帮助学生了解理财方法,强调理财的风险,教育学生理性地对待各种理财产品,学会理性投资,既不要被盈利冲昏头脑,也不要被亏损挫败信心,不要想着一夜暴富,应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做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学校还应该经常组织以个人理财、消费道德教育为主题的参观或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在校大学生走出校门,亲身体会,在实践过程中形成正确的理财观念和良好的投资心态。
[中图分类号]F620[文献标识码]B
一、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股票投资已成为企业与个人投资的重点,而同时股票投资的一大特点是收益与风险并存。股票市场受多重因素影响,投资者应该用综合的眼光分析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发展潜力,才能选择收益大而风险小的上市公司进行投资。投资组合优化理论研究的是投资者在权衡收益与风险的基础上最大化自身效用的方法,将这一理论联系到实际中,探索如何分析公司的综合实力,怎样构造投资组合,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样本股上市公司综合水平的因子分析
(一)指标选取
为能够使指标比较全面地描述涉及到的上市公司的发展水平,选取多个方面的指标,包含有反映偿债能力的指标(流动资产率),反映获利能力的指标(总资产利润率、净资产报酬率),反映发展能力的指标(每股收益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每股未分配利润),和反映现金流量情况的指标(净利润现金含量)。数据为中证100指数样本股的上市公司财务指标(2015年第一季度)。
(二)因子分析结果
之后运用主成分方法提取公因子,提取四个公因子后,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6.195%,可以较好地解释总体方差,所以提取四个公因子。结合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计算各上市公司的四个因子得分后,按照相应的方差贡献率进行加权平均,可得最终各公司的综合评价得分。根据综合因子得分对100个上市公司进行排序,取前10个公司股票建立股票池。结果如下:
表1前十位上市公司综合得分排名
三、股票投资组合构造
(一)均值-方差模型理论概述
目标函数:minσ■■=∑∑ωiωjσij
RP=∑ωiri(1)
假设条件:1=∑ωi,ωi≥0(允许卖空)
1=∑ωi,ωi>0(不允许卖空)
其中,RP为投资组合收益,ri为第i支证券的收益,ωi、ωj为证券i、j的在投资系组合中的权重,σ■■为投资组合方差,即资产组合的风险,σij为证券之间的协方差。公式表明,在限制条件下求解ωi证券收益率,使组合风险σ■■最小。其经济学意义是,投资者可预先确定一个期望收益,通过上式可确定投资者在每个股票上的投资比例,使其总投资风险最小。
(二)基于均值-方差模型的股票投资组合构造
为了分散风险,我们需要把资金投资在不同的证簧希也就是建立股票投资组合。模型数据选取的是上述10支股票2015年第一季度的日收盘价,运用下述公式计算日收益率:
收益率=(当日收盘价-前日收盘价)/前日收盘价
并进一步求得这10支股票日收益率的均值、方差、标准差和方差-协方差矩阵。
考虑到收益的稳定性,本文采用每支股票日收益率均值作为预期收益率。假设RP为组合收益,ri为第i支股票的收益,ai、aj为证券i、j的投资比例,为组合投资方差,为两支股票之间的协方差。根据均值-方差模型,并允许卖空,建立以下方程:
目标函数:minσ■■=∑∑aiajσij
RP=∑airi(2)
假设条件:1=∑ωi,ωi≥0,
运用Lingo求得最优解:
a1=0.2181,a2=0,a3=0,a4=0,a5=0.0775,a6=0.2539,a7=0.0328,a8=0.2364,a9=0.1813,a10=0
预期总收益:RP=0.0032
四、投资组合评价
(一)Jensen指数
Sharpe在Markowitz证券投资组合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他在完全市场的假设下,建立了均衡状态下的期望收益率ri与β系数βi之间的关系,这一关系式表示为:
ri-rf=βi(rm-rf)(3)
其中rf是无风险利率,rm是市场的期望收益率,βi是公司i的β系数,称为系统风险,ri是公司i在均衡状态下的期望收益率。CAPM给出了在均衡状态下公司i的期望收益率和它的β系数之间的关系。β系数正好就是公司的期望超额收益率与市场组合的期望超额收益率之比,β越大从而公司的期望超额收益率也越大,同时系统性风险越大。
β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β=Cov(ri,rm)/Var(rm)(4)
其中,Cov(ri,rm)表示i第证券和市场组合的协方差。由于ri、rm都是预期的收益率,是随机变量,因此只能通过适当的模型来估计βi。公式(3)是一个线性关系,可以用下面的线性模型来描述真实的市场:
ri,t=αi+βirm,t+εi,t,t=1,…,T(5)
首先,利用上述模型估计出投资组合的β系数。由于中证800指数综合反映沪深证券市场内大中小市值公司的整体状况,本文选用中证800指数计算收益率来代表市场收益率。利用计算整理好的市场收益率和上述股票投资组合的平均日收益率(2015年第一季度数据),进行经典计量回归,回归方程报告式为:
rt=-0.000440+0.423374rmt(6)
其中,β系数为β=0.423374。β系数小于1,证明此资产组合为防御性的资产组合。
其次,根据证券市场线(SML)计算投资组合的期望回报。期望回报计算公式为:
ER=rf+(rm-rf)×β(7)
投资组合的期望回报反映了市场的平均回报。其中,无风险利率rf由银行三个月定期存款年利率基准利率(换算为日利率)代替。代入数据得到,ER=0.000509。
再次,计算投资组合实际平均回报和期望回报之间的差异,即:
Jensen=rp-ER(8)
其中,rp为期望收益率,本文将期望收益率定为加权平均收益率。代入数据可得,Jensen=0.003180。由于投资组合的Jensen指数大于0,说明该投资组合的风险回报率高于市场的平均风险回报率,表明其业绩是比较优良的。
(二)Treynor指数
Treynor指数用RVOL表示,也是利用SML为业绩评估构建一个基准组合。计算一个投资组合的收益波动比率,需要用组合的平均超额回报率除以其市场风险,公式如下:
RVOL=(rp-rf)/β(9)
其含义是指投资组合承担每个单位的市场风险所得超额收益。Treynor指数比较的基准是SML的斜率,公式如下:
KS=rm-rf(10)
由此得出RVOL=0.008583,KS=0.001637。由于RVOL大于KS,说明此投资组合承担每个单位的市场风险所得回报高于大盘,其业绩优于市场的总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