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在我误入了一个贴吧之后,得到了解答。这个贴吧叫“啃老吧”,点开之后,你会发现一大群有工作能力,却依然寄生于父母的成年人盘踞于此。
蹲子们年龄分布广泛,上至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下至十七八岁辍学在家的高中生,各种人都有。他们通常有过几年的工作的经验,而后会以各种奇葩的理由,在青壮年时期就从职场上急流勇退:比如有的蹲子觉得自己脾气不好,上班肯定会跟同事吵,就干脆不去上班了;
有的觉得搬砖太累,配不上自己的身份,不如提前过上退休生活;
还有蹲子兄弟在多年家里蹲生活之后,决心从啃老中脱离。结果,上班第二天就被炒鱿鱼,又回到了啃老的生活之中……
但是,即便自己在职场上屡屡受挫,啃老吧的蹲子们并不想着学一门技能,提升自己,而是退而求其次,降低生活的标准,靠着父母享起了清福。都说这是个忙碌的时代,996的时代,但和蹲子们在贴吧里晒出的快乐生活比起来,北上广的上班族只能选择相信眼泪。当你蜗居在北五环的自如小屋里时,蹲子们在破旧却宽敞的家中自由翱翔,一箪食,一瓢饮,斯是陋室,有个电脑就德馨:
在某个忙碌的工作日,你苦逼逼地写方案,有位啃老族躺在小阳台上晒晒太阳,来张自拍,吸引仇恨:
在你月底还不起花呗的时候,蹲子老哥直接秀出自己刚刚啃来的五千现金,不劳而获,气吗?
在你疲于奔命,痛苦加班时,有个家境不错的蹲子老哥已经坐上飞往韩国的飞机,沐浴在济州岛的阳光下:
也有人将啃老比作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甚至,还有人拿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武器,用劳动剩余价值论为啃老提供理论基础:
大多数啃老族表示,他们从一开始就已经看透了整个社会的本质。既然自己不能成为资本家,那就选择成为一个蹲子,不给资本家们剥削的机会,简直就是天才。
在这点上,国内外蹲子思想倒是出奇一致
而且,一旦你对这些啃老行为提出异议,他们就会说你的反对,源于对啃老的羡慕,批判啃老一族的,都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这套哲学理论,形成了啃老合理性的逻辑闭环,使啃老一族立于不败之地。啃得精神,啃得优越,啃得心安理得。
如此看来,这啃老吧简直就是一个当代桃花源。当你工作受挫,生活不如意的时候,复行数十步,选择回家当个蹲子,这不就豁然开朗了吗?世上还有什么难事?事实上,这种啃老族家里蹲的生活,远没有表面上这么轻松加愉快。
连邻居小孩都会来放嘲讽
这些啃老族们往往把王思聪视为idol,用富二代的事例麻痹自己:
越是用这样的表情包,就越能体现要生活费时候的内心煎熬和忐忑
如果偶尔还能从爸妈或者老婆那里拿到几十块零花钱,那简直算是天大的喜事。
被家人克扣零花,就足以发帖骂娘
对于消费欲望低,不指望恋爱生孩子的蹲子来说,生活往往可以继续,每月只要几百块就能维持正常的生活,甚至还有人准备把30万存余额宝里过一辈子。
还有些计划长远的低欲望蹲子们还会每月上交养老保险,并静静等待父母老去,继承遗产之后,依靠每月的退休金,将这样的日子过到天荒地老。但对于消费欲望高,不挣钱还想买这买那的蹲子们来说,就只能逼着父母出钱给自己买东西,和本就看不惯自己的家人频频发生激烈的矛盾。辽宁卫视就曾播过新闻,北京一个中年啃老族,为了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瞒着家里人偷偷把房子抵押,从银行贷款90万:
在日本,还有个叫熊泽英一郎的蹲王之王,仗着自己父亲是高官,啃老啃到了44岁都不肯找工作,看着他一事无成打游戏的样子,愤怒的父亲几刀把儿子给捅死了。
当然,面对辛苦大半辈子、失望无助的父母们,蹲子们仍然有一套可以自洽的逻辑。对于供养自己吃喝的父母,许多蹲子认为啃老乃是一种天经地义,如果父母有怨言,他们就会把过错都推给原生家庭。
蹲子们视父母为苏大强,视自己为受迫害的苏明玉
比如有吧友就发帖说:父母在小时候没让自己受到好的教育,长大之后自己想创业又没钱。至于去上班干活,每天忙上12个小时,也只能赚上四五千块钱,这不就是在浪费人生吗?还不如回家啃老来的性价比高。
有人甚至能将啃老的原因追溯到祖上
更何况,他们还认为父母的钱,在理论上就是自己的未来遗产,得出了啃老=自力更生的高明理论,在啃老的逻辑上立于不败之地。
这也导致了啃老族群体内有个普遍的现象:尽管每天吃家里喝家里的,但他们却相当仇视父母。
父母在他们眼中,不过就是移动的提款机,随时可以供他们疯狂取款,直到榨干为止。然而,他们终究靠着催眠突破了自己的道德底线,他们认啃老,归根到底不是自己无能,而是家人不争气,不能让自己从一开始就出人头地,因为在他们看来,父母不经自己同意就生下自己,是种极度自私的行为。而啃老,就是对此最好的报复。
其实这些年,社会对于啃老问题看得已经很开了。年轻人刚出来工作没什么钱,家里人接济下付个房子首付啥的,根本算不上啃老,甚至如果你是个富二代,获得家里的支持的钱去创业、去投资,也无可厚非。时代在发展,啃老的定义也在变化,这类人并不在今天讨论的啃老范围内。我想说的,是那群前途本就一片昏暗,父母工作辛苦,四肢健全,眼高手低,却甘于腐烂在家中,像蚂蝗一样吸长辈血的人们。他们喜欢把人世不公、社会险恶、原生家庭挂在嘴边,却不愿意承认,这一切都源于自己的懒惰和能力差。
都怪社会太糟糕,这是蹲子们常挂在嘴边的话
这些人,把考研和考公当成窝在家里的借口,终日靠着电脑、抖音和外卖苟活,复习资料堆在家里一年都没有翻开过,还幻想着自己是天之骄子,心有猛虎在那细嗅蔷薇。面对这种情况,蹲子们还能自我安慰:不是我不能工作,只是我不想工作。等我哪天工作了,肯定会一飞冲天。
然后梦想着全人类支持自己创业
但啃老,是个无尽的死循环,并不是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对于常年啃老、丧失了所有自理能力的蹲子来说,在失去父母支援后想重返社会,几乎是不可能的:你的简历是一张白纸,交流能力停留在打字和YY语音,看世界的窗口局限在抖音和微博,活像一直井底之蛙,身体还倍儿虚弱。
2017年9月,台湾一位42岁的啃老族就被发现死在房间里。怎么死的?活活饿死的。这位啃老族从年轻时就失业在家,依靠着母亲的收入生活。3个月前母亲因病过世后,她身上没有钱,也不愿意出去工作赚钱,就三番两次跑去超市偷东西吃,结果被超市报警通缉。等到警方找上门来,才发现她已经骨瘦如柴,饿死在床上。
所以在啃老吧里,很多人只能这样规划自己的人生:啃到父母去世,然后找根绳子上吊自杀。诚然,啃老族并没有“吃别人家大米”,也没有“侵犯到”别人的利益。成龙成凤还是成废物,都是他们自己的个人选择,别人无法干涉。况且这个社会庞大而复杂,这些人啃老与否,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影响微乎其微。
我并不可怜那些啃老族,我只是可怜那些望子成龙,却生养了一位蹲子的父母们。这几天高考成绩陆续出来了,有的父母欣喜若狂,在网上贴出孩子的分数,脑海中描绘着美好的未来图景;有的父母却即将沦为孩子的免费奶牛,一辈子为后代义务挤奶。可能,你永远也不会知道这些蹲子行为背后的真实想法。也许,就像他们那句至理名言所说的吧:“如果不是真的废物,谁又愿意混吃等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