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12月1日讯省城投资公司正掀起一股“跑路”潮。继12月6日媒体曝出济南王官庄附近的山东天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失联后,记者昨日了解到,济南又有四家投资公司负责人被指“跑路”。山东商报记者李林超
四家投资公司领导跑光
短短几天,又有4家投资公司负责人接连失联。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山东兴丰行非融资性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共有一百多人的一千余万元被失联老板卷走。
大量市民堵门,多为老年人
昨天上午,记者在省城解放路、明湖西路以及自由大街的多家投资公司看到,公司门口以及大厅内聚集了大量前来提取本金的市民。在位于自由大街的山东犇鑫投资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在现场的市民多数为老年人,虽然不少人已经年过七旬,不过他们很少人选择让子女陪同前来,“孩子之前就一直提醒过我,要是知道出了这事,自己肯定要落埋怨。”
共性:存侥幸心理、瞒着子女
本报记者对这数起投资公司老板失联事件进行分析后发现,一些市民此前曾有过被投资公司卷钱走人的经历,尽管自己认为已经非常谨慎,但在高息诱惑面前还是再次上当。
再者,在这些投资公司工作的员工,有些也禁不住高息诱惑跟进投资,同样成为受害者。
在受害者中,以老年人居多,有的曾被子女劝告过不要把钱投到不了解的地方,结果还是瞒着子女把养老钱投了进来。记者了解到,目前涉及市民已经就此到公安机关报案。
本该返息的日子,老板跑了
至少上百人受骗,涉案金额已超千万元
每月10号,对于市民老柳来说是一个值得高兴的日子,因为自己放在解放路山东兴丰行非融资性投资担保有限公司的五万元本钱能拿到550元的利息。但昨天,却成了他灾难性的日子,该公司老板突然失联,所筹集的上千万资金不知所踪。昨天上午,山东兴丰行非融资性投资担保有限公司门前围满了前来讨说法的市民,面对众多愤怒的受害人,公司员工表示自己同样投了钱进去,也很无奈。据了解,在这之前,该公司并未出现经营方面的异常。据不完全统计,共有一百多人的一千余万元都被卷走。(山东商报记者高倩)
返息日,老板不知所踪
据了解,该公司的员工在前一天突然联系不到老板,昨天本来是每月的返息日,无奈才通知到众多的出资人。
想赚外快,却落入“陷阱”
在采访中,老柳告诉记者,自己今年64岁了,早就退休在家。因为手里的退休工资有限,上了年纪不能出力的他就想办法挣点“外快”补贴家用。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街上碰到一个发宣传彩页的人,对方告诉他可以把钱放在公司,以后每月可以拿到相应的利息。“我专门到这个公司考察了一下,觉得挺正规,营业执照等手续都很齐全,老板一看也是个干事的人。”随后,老柳就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以投资人的身份投入五万元。从11月份起,他每月能拿到550元的利息。“虽然有人比我损失的还要多,但我觉得,损失不同,得到的伤害却是一样的。”老柳说。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和老柳情况相似的还有很多,都是手中有些为数不多的积蓄,拿出来想挣点零用钱。一位70多岁的老人,拿出自己毕生的积蓄,将48万元全部投了进去。还有一名姓王的女士,从亲戚那里东凑西凑凑了100万,这次也“全军覆没”了。“我开始投了30多万,一个月1000多元的利息,后来慢慢增加到100万,虽然利息拿了几万,但也都投进去了。”她很无奈地告诉记者。
老板失联前毫无征兆
该公司的一名员工告诉记者,自己也是受害人,看着形势比较乐观,他从家人那里筹集了100多万元全部投了进去。
据这名员工介绍,本月初,法人代表李某平就一直不在济南。“她在成都还有个分公司,所以去那边处理事情了。本来说9号回来,但从那天上午,就联系不上人了。”而账目上的钱,也一并被带走。
记者了解到,该公司去年12月份注册,今年3月初开业,在济南有两家分公司,位于郎茂山路附近的一家早已关门。现场,一名受害人拿出了该公司的营业执照等手续,记者看到,这名叫李某平的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件上显示,此人系河南某县人,今年34岁。但据该受害人反映,此前,李某平曾说自己是济南本地人。
通过现场受害人名单和被骗数额的登记,记者粗略估算了一下,至少有一百多人的一千余万元被卷走。
一次参观让曾经的挨骗户再次“押宝”
先被骗20万,为翻本又砸9万
高女士此前有一次投资失败并被诈骗20余万元的经历,当路过省城自由大街一家超市时,看到附近山东犇鑫投资有限公司的宣传人员,她一开始并未在意,此后,该投资公司让其老伴儿前往河南的某集团参观,被告知该集团为他们公司的投资项目时,高女士决定拿出9万元再次“押宝”,本以为这次“押宝”可以帮忙“翻本”,可从上周日开始,她发现这家投资公司开始无法正常提取本金和利息。文/图记者李林超
公司炫耀自己的产业
高女士的女儿孔女士告诉记者,她的母亲前期曾经因为投资公司已经吃过一次亏,“当时我母亲瞒着我们向一个投资公司里面投了20万,投资公司跑路了,那笔钱到现在也没有着落。”因为上次被骗后,高女士心里一直有“回本”的想法,她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让自己的老伴儿跟着参观团去了河南。高女士介绍,她老伴儿从河南回来之后,她了解到,这家投资公司正在经营投资一家铝产品企业,“说企业规模挺大,比较正规,我一听就心动了,感觉有这样的集团做后盾,肯定没问题。”
消除了疑虑之后,高女士瞒着子女,向该投资公司先后投进9万元,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一位先后投入了近200万的刘女士,也是因为在参观中得知该投资公司有实体企业做后盾,才决定出资,“当时考虑的问题太少了,现在想想里面破绽很多,可是没有及时发现。”
只想投三个月还是被骗
记者注意到,昨天上午,在该投资公司的办公地,不停有闻讯市民前来讨要先期投入的本金,高女士告诉记者,她此前并未发现该投资公司有任何异样。
高女士说,在这家投资公司他们都是按份投钱,一份是3万块钱,每个月的利息是1.1%,我在三个月前投进去的钱,开始能正常领取利息。”赵女士说,她投入了3万元,为了防止受骗,她选择了三个月期的投资,“我前期也是有所顾虑,因此,我打算把钱投进去三个月就把本金和利息全部取出来。这样风险也小,我周围认识的很多老年人都是冲着赠品来的。”
“怕落埋怨不敢让孩子知道”
记者发现,当天前来讨要自己本金的市民多数为老年人,一位老年人因为生气全身不时发抖,只能坐着和其他市民交流情况,虽然不少人年龄都已经超过70岁,不过记者在现场鲜见有年轻人陪同父母前来的情况,赵女士告诉记者,直到现在,她也没有将自己的情况告诉孩子,“如果他们知道了肯定要埋怨我,之前孩子就一直劝我不要把钱投到不了解的地方。”
“知道肯定会跑,没想到这么快”
有老人称,一开始就不信任这种公司但也想碰碰运气
9日下午2点左右,在位于省城明湖西路一小区内,山东隆顺投资有限公司的员工发现,公司老板潘某突然失去联系,至此没有任何消息。据了解,该公司今年3月份开业,并在英雄山附近有一家分店,老板在失联前没有任何征兆,但不久前,公司账目上的钱被转走。截至事发前,参与投资的人数已有四五百人,涉及资金2100多万元。昨天,不少投资人聚集在公司内索要本息,其中以老年人居多。(山东商报记者陈心如)
公司老板突然失联员工怀疑携款跑路
今年3月份,在明湖西路一小区内,山东隆顺投资有限公司正式开门营业。
公司老板潘某,是外地人,杨某通过招聘成为经理,主管业务等。在公司的一份宣传单页上,有一则简介:公司经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备案,经省政府批准山东省工商管理局核准成立,注册资金3000万元,具有雄厚实力的专业投资公司。
杨某介绍,当初应聘时,也是因为公司五证俱全,“我以前是做销售的,第一次接触投资理财,知道投资肯定有风险,但觉得公司证件都齐全,应该是正规的投资公司。”
一直到11月底,公司运营一切正常,杨某说,没有任何的征兆。但在12月初,有部分投资到期的客户来公司取款,潘某说公司的资金出现了困难。
杨某和其他员工怀疑,潘某携款跑路了,已经向当地派出所报警。
参投人数有四五百人有的两口子想离婚
杨某心焦如焚,潘某走后,他作为公司经理,开始面对来自员工和客户的压力,“其实我自己也是受害人,公司成立后,我自己也参与投资了50多万。”
昨天,在投资公司大厅,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此,不少人是投资到期,前来取本金,却得知了老板跑路的消息。公司内很多员工也在小区内居住,他们从附近开展业务,主要是老年人,每人的投资至少1万元,有的甚至投资几十万元。
一天内,陆续有投资人闻讯来到公司。张女士,退休在家,据她介绍:“介绍我投资的人也住在小区,我们彼此都认识,她当时就跟我说投资怎么怎么稳定,利息比银行的高很多,我想都是楼上的熟人,也就跟着投了2万元。而且公司就在小区里,每天都能看到,也没有想过哪天老板竟然不见了。”
除此,很多员工在公司也有投资,杨某目前还在试图联系到潘某,“我们也都是受害人,公司参与投资的总人数已有四五百人,有些人都是我们自己的亲戚和朋友,涉及资金2100多万元。”
调查
公司曾三次更改法人名字
月初账目上的现金被转走
据员工介绍,他们被招聘进公司后,老板会对他们进行培训,“老板告诉我们,公司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有问题早就跑了,而且公司也多,让我们跟客户说,公司是安全的,而且五证齐全,在工商所和金融办都有手续。公司和律师事务所也都有联系,公司是合法、正规的。”
经过定期的培训,员工对公司的正规性也深信不疑。记者发现,一进公司,营业执照等证件均被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经了解,该投资公司主要是向一些小公司提供资金。员工小王说,先后有过好几家公司,有冶金公司、纺织公司,还有电子产品的公司,而且他们上网查过这些公司,都是有资料可查的,“淄博的那家纺织公司,我们跟着老板去看过好几次,看着很正规,一次给他们投入了1000万。”
员工反映,公司前一天还正常召开了理财会,老板突然失联,他们也觉得很意外。但此前,部分员工也总结几点征兆,“公司从成立到现在,已经更换了三次法人名字,现在这个姓王的,我们从来都没见过他本人。而且公司内部,管理财务的出纳都是老板的亲戚,在月初,公司账上所有的钱都转走了。”
“既然我们的投资公司是正规的,不知道为什么老板不去投资的企业要钱呢?那么多客户都是老人,都不容易”,员工介绍,潘某失联后,当初的股东也瞬间和公司撇清了关系,“公司成立时,有三四个股东,有做矿产的、度假村的,还有做连锁酒店的,他们彼此之前都认识,都来自一个地方。但现在谁都不承认了,都说和老板没有一点联系,甚至老板的亲戚都推脱了所有关系。”
声音
受骗者说:利息比银行高这么多,早就生疑
昨天一早,公司开门开始,就陆续有人聚集到公司内门口,向公司员工询问钱的去向。魏女士说:“最近看了很多关于投资公司关门的报道,我就担心自己的钱也要不回来了,所以想着今天把钱取走,可是听说老板拿着钱跑了。”
李先生退休后,经常有人向他介绍各种投资项目,他都不为所动,“有的人宣传说投入一万元,一个月能返给七百,也有说三百的,我算一下,利息比银行高这么多,而且有些地方今天发这个,明天发那个,我就感觉会有问题,这就是上来先给你个甜枣吃,像这样的我连听都不听。”
但李先生还是选择了一家投资公司,最初只是想碰碰运气,“我都是买收益在18%以内的,然后买短期的,我觉得会保险一些。这家公司的收益是15%,特意算好在年前到期,也是担心他们公司的老板会趁着过年携款跑了。我也不信这种投资公司,知道公司老板肯定会跑,但真没有想到会这么快。”
而很多老年人是拿出了自己积攒的养老钱,在公司大厅,一位80多岁的老人,得知老板跑了之后,一脸懊恼,“拿钱投资,我都没跟孩子说,要是孩子知道了,还不得埋怨我啊!这可都是我的养老钱。”
本月5日,山东天旭投资有限公司突然倒闭,160余名市民的投资款不知去向
投资公司“吸金”很高调,对安全保障却大玩障眼法
看似注资一亿,实际出资为零
今年10月份以来,我省济南、济宁等地多家打着“投资公司”旗号的企业接连关门,几乎每家公司都有成百上千名市民参加其投资理财,每个人都有数万甚至数十万的投资面临“血本无归”。
通过记者连日来的调查,发现这些沿街开设的所谓“投资公司”一般都是以“融资中介”名义开展业务,用15%以上的年收益率吸引客户进行投资,而在资金安全保障方面却是遮遮掩掩,大玩障眼法,外界对于客户投资资金的流向难以看清,埋下了很大的隐患。再加上公司在工商注册上的文字游戏,股东的零出资让客户的资金投入几乎难有保障。(山东商报记者张冠超)
【零投入】注册资本1亿元实缴额却成了0
山东A投资有限公司(简称“A公司”)位于济南西部一处人口稠密的成熟社区附近,远处看去,其白底蓝字的大招牌十分显眼。工商登记信息显示,这家公司成立于2014年10月22日,认缴注册资本1亿元,但目前实缴资本尚为0元。
12月9日上午,在A公司大厅内,理财经理邢女士向记者递上了一张投资项目手册,只见内页以醒目字体标有“预期年化收益15%-21.6%;月收益率1.5%-1.8%”。邢女士介绍,该公司未来将从事专业的股权投资,但目前仅为位于洛阳和章丘的两家企业提供融资中介服务。
从角色上看,A公司类似于“搭桥人”,在融资方和投资者之间“穿针引线”,为双方提供中介咨询服务。此间,A公司向投资者推荐融资方的项目,而融资方则向A公司提供抵押物,以备无力偿还投资者资金时,A公司可为其代偿。实际上,A公司即交易中的担保人。
理财经理对金融知识似乎并不太熟练。在介绍“A资产”时,邢女士将其运营模式称为“P2E”,而当被要求解释何为“E”时其当场语塞。在投资理财领域,正在流行一种P2P的说法(“peer-to-peer”的缩写,人人贷的意思),但并无“P2E”这个名词。
谈话中,邢女士也的确告知记者,该企业注册资本已变为认缴。据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A公司成立时曾由两名自然人股东全额实缴1亿元注册资本,但11月7日出资者变更为另外两名自然人,注册资本虽然仍为1亿元,但实缴额却成了0。
【夫妻店】投资公司与项目合作方是一家人
据了解,养殖公司位于洛阳市一处偏远山村,注册资本2000万元。《河南经济报》今年6月刊发的一篇报道中称,养殖公司董事长名为古天民。
记者调查发现,为养殖公司“找钱”的不只B公司一家,在成都市金牛区,成立于今年8月11日的四川B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B基金公司”),也为养殖公司提供融资中介服务,B基金公司法人代表也叫古天民。
工商登记信息显示,B基金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股东共有古天民、郭艳丽等两人,而B公司注册成立时的出资人则是郭艳丽和古庆忠。除古天民身份特殊外,郭艳丽在两家投资公司中也都扮演了出资人角色。
记者致电养殖公司所在村的村委会时,从该村董姓书记口中得知,古天民与郭艳丽为夫妻关系。此外,工商登记资料还显示,养殖公司法人代表为古乐乐,而B公司法人代表也叫古乐乐。种种迹象表明,养殖公司、B公司以及B基金公司很可能都由古天民家族控制。
B公司在成立15天后将认缴注册资本做了大幅提升,据10月31日变更情况显示,B公司注册资本从500万上升至3000万,前后均为认缴,出资人郭艳丽和古庆忠认缴额均为1500万元,实缴额均为0。
【障眼法】员工忌谈投资项目细节
在暗访过程中,B公司工作人员始终未明示该公司与养殖公司的关系。仅表示养殖公司目前有价值千万元的资产抵押在该公司,一旦无力偿还借款,B公司可依法拍卖这些资产用于偿还投资者。
据了解,农业企业融资难主要是囿于土地使用性质,无法在银行办理抵押融资。当记者问及关乎投资资金安全的养殖公司将用哪些资产抵押时,B公司工作人员表示抵押物有“养殖棚、厂房等”,并称具体细节只有“双方老板”才知道,无法向投资者透露。
在A公司,理财经理也未对项目细节做过多解释,仅多次强调两家融资企业的合作伙伴是河南一家专事有色金属制品的A股上市公司。
这些投资公司操作的具体项目全都指向河南地区。山东诚捷投资担保有限公司项目主要为洛阳一家生产“牡丹鸡”的食品企业融资,山东金宝行投资担保公司则为河南一家化工企业融资,而山东信达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则服务于洛阳一家陶瓷企业和一家机械企业。
对此,济南信富民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部家琪向山东商报记者表示,投资公司项目多涉河南企业并非巧合,因为济南市60%左右的投资公司均由河南人开设。“从去年7月起,河南资本开始大量涌入山东地区,济南6成投资公司都是河南人开设。他们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能超过18%,这在我们公司是不可想象的。”
业内说法
政府对投资公司应健全监管机制
部家琪告诉记者,2013年之前,济南民间借贷利率多维持在10%-12%之间,但河南资本进入后全市民间借贷成本被大幅推高,就连本地小贷企业也叫苦不迭。
“年利率18%以上,还要支付工资、房租等,有些公司招人不管什么情况都先开每月6000元的底薪,还有些推出10万元存一年送海南5日游,我们测算,这些投资公司的融资成本高达35%,你说干什么实业能有这么高的利润率?”部家琪认为,投资公司倒闭最大的原因就是无监管背景下的不规范运营,很多在高息融资后并未投向约定项目,而是寻找其他高息融资目标,这样更容易引发金融风险。
虽然投资公司市场存在各种乱象,但在法律界人士看来,上述行为仍未触及法律底线。济南康桥律师事务所律师武海舰表示,街头上开设门头的大多投资公司均扮演了中介的角色,与投资人和融资方签订的是居间合同,只是收取中介费用,所以无法将其定性为非法吸储,但一出事就会波及大量投资者。
部家琪则表示,政府部门应当对投资公司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去年开始山东省就在探索民间资本管理公司,从出资人信用、资金情况到其参与融资项目安全性,金融监管部门都要进行严格审批和抽查,但少数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很难扭转市场乱象,市场需要全面净化。”
“运营正常的投资公司一般是以投资为目的,完全用不着面向社会融资或者给融资提供中介,从这一点上说,街头上有店面的此类机构基本都不太可靠。另外,如果宣传的投资收益率在12%甚至更高,也需要特别谨慎,这已经背离了一般行业的投资回报率。”有业内人士提醒。(注:文中古天民、古乐乐、郭艳丽、古庆忠、古利新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