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带群建工作是指通过党对群团工作的统一领导,带领群团组织更好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推动群团组织改革创新、增强活力,确保群团工作始终与党和国家事业同步前进。坚持党建带群建,要以党建为核心,牢牢把握“建”这个根本,突出“带”这个关键,推进党的群团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党建带群建是做好党的群团工作的重要保证
(一)坚持党建带群建是保证群团工作正确方向的内在要求。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持党对群团工作的统一领导,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保持和增强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努力开创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新局面。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自觉承担起引导广大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只有坚持党建带群建,群团组织才能坚决服从党的领导,与党在思想上同心同德、在目标上同心同向、在行动上同心同行。
(二)坚持党建带群建是促进群团组织更好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重要举措。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拥有独特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促进群团组织更好地履行职能、发挥作用,以党的组织活力激发群团组织的工作活力,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在组织、引导、服务群众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方面的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各级党组织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把广大职工、青年、妇女凝聚在党的周围,把工人阶级主力军、青年生力军、妇女半边天作用转化为推动改革发展、服务国家建设的强大力量。
(三)坚持党建带群建是解决当前群团工作存在问题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各级党组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对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领导,党的群团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机关化、行政化等脱离群众的问题。一些基层工青妇组织不健全、缺少专职干部,缺乏工作活力,许多工作未能得到有效开展。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有些基层党组织对群团工作重视不够,对群团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缺乏深入研究,对群团组织发挥作用缺乏有力指导和支持;有的地方党委政府对群团组织的地位、职能、任务及所发挥的作用等问题认识不足,往往是“中心工作先行,群团工作让道”。各级党组织务必从讲政治的高度,增强做好党建带群建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加强和改进党对群团工作的组织领导,积极探索党建带群建的有效方法,把群建作为党建的有效延伸和基础,努力形成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的新局面。
二、新时代坚持党建带群建的工作重点
(一)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建带群建,保持和增强群团组织的政治性。政治性是群团组织的灵魂,是第一位的。要牢牢把握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的要求,引导群团组织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引导群团组织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关键时刻敢于冲锋陷阵、发声亮剑。坚持在实践中落实政治要求,大力推动中央大政方针在群团组织一贯到底、落地生根,坚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强理论武装,发挥群团组织的思想政治和群众优势,组织广大职工、青年、妇女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广泛开展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和形势政策教育,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广大职工、青年、妇女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不断凝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精神力量。
(二)融入中心工作深化党建带群建,保持和增强群团组织的先进性。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互相促进,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始终是群团工作的价值所在。各级党组织指导群团组织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团结动员所联系群众为完成党和国家中心任务贡献力量。推动群团组织找准工作结合点和着力点,动员群众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立业,广泛开展“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等选树活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更好地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支持群团组织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和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建立健全群团组织有效参与社会事务和企事业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帮教特殊人群、预防违法犯罪的制度机制。充分发挥群团组织重要渠道作用,加大社会组织与群团组织的融合共建力度,积极引导和培育社会组织。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党建带群建,保持和增强群团组织的群众性。群众性是群团组织的根本特点。要了解群众,提高工作的精准度。根据时代特点,结合行业、单位、地区特色,开展职工群众思想、生活、工作状况大调研,深入一线、深入群众,通过直接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真实地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做到靶向清晰、对策精准、有的放矢。要教育引导群众,增强群众的信仰度。采取各种行之有效、通俗、接地气的方式,大力宣传党的纲领和主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群众对党的信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信赖。要联系服务群众,提升群众的获得感。推动群团组织把联系和服务群众作为工作的生命线,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做到联系的群众需要什么、群团组织就干什么,让群众更充分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升存在感和获得感。要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履行基本职责。增强群众观点,建立健全群团组织帮助群众维权机制,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注重通过集体协商、法律援助、参与调解仲裁等方式依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三、完善党建带群建的工作机制
(一)坚持组织联建,夯实党建带群建基础。以健全组织网络为重点,抓好群团组织组建工作。各级党组织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支持工青妇组织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根据工作需要,积极探索群团组织有形有效覆盖的途径和方式,大力消除“空白点”和“盲区”,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群团组织和群团工作。以提高素质为重点,抓好群团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各级党组织要牢牢把握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突出政治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配齐工青妇组织领导班子,把政治上靠得住、发展上有本事、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干部,选拔充实到各级党组织、工青妇组织领导班子中,保持领导班子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和年龄梯次结构。
(二)坚持工作联动,创新党建带群建载体。建立由组织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党建带群建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沟通信息、交流工作,也可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召开。建立党群工作联系点制度。主要领导干部结合工作实际,联系工青妇组织,帮助联系点分析党群工作、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并帮助联系点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把联系点建成党群工作的示范点。建立同步共建制度。各级党组织和工青妇组织要充分认识党的建设和群团组织建设目标的一致性,通过共同研究、统一部署、统一步调,确定共同目标,完成共同任务。
(三)坚持资源整合,实现党建带群建共赢。整合队伍资源。各级党组织要发挥现有专兼职党建工作联络员、指导员队伍的作用,做好群团组织有关情况调查摸底、组织组建等工作。整合阵地资源。统筹基层党群组织工作资源配置和使用,积极推进党群活动阵地共建共享,想方设法为基层配备一批活动场所和设施,使之成为党组织和群团组织共同开展学习、工作、活动的阵地。整合信息资源。党组织、工青妇组织要建立工作定期交流机制,加强信息交流,通过共享思想状况、组建情况、工作方法等,相互借鉴,促进各自工作。整合培训资源。党组织、工青妇组织在举办各类培训班时,注意有效整合培训资源,通过联合办班、代培代训等形式,减少培训成本,提高培训质量。通过“组织对接、目标同向、资源共享、活动联办”,充分利用和整合党群部门现有管理体系、工作网络,相互沟通、弥补缺失,使党建工作与群团工作有机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共建互促。
(四)坚持强化责任,推动党建带群建做实。建立工作责任制。各级党组织要从本地、本单位的实际出发,把群团建设纳入党建工作总体部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加强群建的对策和措施,及时提出指导性意见,帮助群团组织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加强对群建工作的指导,做到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做到情况清晰、措施完善、责任明确。完善目标考核制。把党建带群建工作纳入基层党的建设的整体目标,做到党建群建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并把此项工作与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结合起来、与创建优秀基层党组织工作结合起来、与推优评先结合起来,促进工作健康发展。
(作者系江苏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教授,机关党建研究杂志社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