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不给工资也没有合同,员工该怎么办?用人单位劳动仲裁书面劳动合同

不给工资没有合同的办法有协商、投诉、调解、劳动仲裁、起诉五种。

一、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的确定:

1、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2、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4)考勤记录;

(5)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1)、(3)、(4)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二、老板拖欠员工工资没有合同的维权方法:

(一)和用人单位协商:

老板拖欠员工工资没有合同的情况的,员工是可以先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处理的。

(二)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

1、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并且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2、用人单位未按照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

3、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4、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并要求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5、投诉的解决的优点是:

(三)投诉无法解决的,劳动者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1、调解组织: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到下列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1)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2)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

(3)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2、调解流程:

(2)调解劳动争议,应当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对事实和理由的陈述,耐心疏导,帮助其达成协议。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

(3)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后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

(4)自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达成调解协议后,一方当事人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5)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四)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1、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

(1)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3)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4)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2、申请劳动仲裁的程序:

(1)提交申请书: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①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基本信息;

②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申请仲裁需要准备的其他材料:

①申请人身份信息:身份证复印件;

②被申请人身份信息:工商企业信息;

④违法辞退证据:如果公司出具了《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或者有其他证据证明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违法辞退试用期员工、劳动合同到期公司拒绝续签等方面的证据也是可以提交。

(2)仲裁受理:

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

(3)开庭审理:

仲裁庭应当于开庭的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照撤诉自理,对被申请人可以做缺席裁决。

(4)仲裁调解:

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当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调解未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及时裁决。

(5)仲裁裁决: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延长期限不超过十五日。仲裁庭裁决后应当制作仲裁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五)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前置程序,必须要先经劳动仲裁,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的,除《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2、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3、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三、公司拖欠工资的赔偿和补偿规定:

1、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公司拖欠工资不发放的,属于违法行为;

2、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3、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四、公司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赔偿和补偿规定:

1、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合同是违法的,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2、如果用人单位是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那么用人单位应当自第2个月开始至满1年止,每个月向劳动者支付二倍工资,支付双倍工资一般不超过11个月,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3、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4、如果劳动者已经满足与用人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但是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则用人单位需要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每个月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

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不受11个月的限制,只要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状态一直持续,则用人单位就需要一直向劳动者每个月支付双倍工资,直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为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四十七条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九条

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第十条

(一)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二)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

(三)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第五十条

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第五十一条

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THE END
1.老板不发工资怎么办没签合同的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解决:1、和老板协商解决;2、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该用人单位支付你拖欠的工资、押金、经济补偿金、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入职的第2个月开始,最多11个月)、加班工资等;3、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向法院起诉。关于“老板不发工资怎么办没签合同的”的问题,华律网下文为您解答。 一https://mip.66law.cn/laws/2120450.aspx
2.没有劳动合同老板不发工资怎么办?法律知识专题一、没有劳动合同,老板不发工资怎么办, 您好!关于您咨询的“没有劳动合同,老板不发工资怎么办,”问题回复如下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且不支付其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寻找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资料如工作证或工作牌(最好盖有公章)、工资卡交易https://m.tinglv.cn/zt/7085436.html
3.没签劳动合同公司不发工资怎么办未签劳动合同导致公司不发放工资,这种情况下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提出投诉。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7058164.html
4.没签合同的工人老板不发工资怎么办没签合同的工人老板不发工资的处理方式分别有:首先可以尝试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法院起诉;如果存在仲裁协议或仲裁条款的,可以向仲裁庭提起仲裁。法律其他规定等。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https://www.5858.com.cn/article-429916.html
5.没签订劳动合同,老板拖欠工资不给怎么办?拖欠工资是劳动者最怕遇到的问题之一,尤其是给私人老板打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就更容易遇到这个问题。很多时候对方一直采用“拖”来解决问题,催了很多次都没有起到任何效果。那么,私人老板拖欠工资又没有签订合同怎么办?下面宸轩律师就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045290
6.没签劳动合同不发工资怎么办?如果是公司不给劳动者发放工资或者是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可以先和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进行协商,索要被拖欠的工资,如果是协商无果,或者协商的结果,劳动者不满意,那么劳动者可以准备好相关的证据,直接向劳动仲裁部门发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通常当场就可以出具仲裁的结果比较省时省力。看https://mip.64365.com/zs/1467452.aspx
7.“无合同”工人被老板欠薪怎么办?我和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要怎么证明存在劳动关系 1.在该单位工作的证据,如考勤记录、工牌、工服等。 2.过往工资发放证据,如工资条、工资卡、银行转账记录、微信转账记录、支付宝转账记录。单位若是采取现金支付的,会有签字领取记录或者相关收据。 https://www.gzzn.gov.cn/gk/zdlyxx/ggflfw/202405/t20240529_84700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