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起典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例,请全体职工干部民警辅警反诈志愿者转发嵩明要闻

如今,诈骗的花样越来越多诈骗的手段也越来越高端各种套路让人防不胜防这里为大家总结了12个典型案例

1.快递送礼引流骗局

防范要点:警惕“非买自来”的快递,所谓商家活动都幌子,请勿扫二维码。

2.房屋租售引流骗局

典型案例:2024年2月28日,受害人(51岁)收到一租客通过“58同城”来信表示要租下其挂网出租的房子,并很发来了定金。在多次聊天后,该名租客表示自己从事证券软件后台工程师,可以介绍其参与投资理财。根据对方的诱导,受害人陆续在对方提供的投资平台,投资共计110万元,后发现被骗。关键词:房屋租售、网络引流、虚假投资、58同城、房天下受害对象:针对自行挂牌出租、出售房屋的女性业主。

防范要点:专注出租、出售房屋,不交友、不闲聊、不上当。

3.投资虚拟币骗局

典型案例:2024年2月7日,受害人(50岁)在网上认识一自称做金融业务的男性网友,对方告知受害人可以带其做国际比特币投资,随后受害人按照对方指引在一名为“AMATAK”的网址上陆续投资百万余元人民币购买USDT。3月14日,受害人准备提现时发现需额外交付高额税费,怀疑被骗遂报警求助。

关键词:网络引流、虚假交友、虚假投资、虚拟币受害对象:喜欢跟风、冒险投资的人员,以女性居多。

4.大师带炒股骗局

5.网络交友(做任务)骗局

关键词:网络引流、约会APP、涉嫌色情、充值刷单受害对象:以有不正当想法的青年男性为主。

防范要点:色字头上一把刀。抵制诱惑,洁身自好,遇到问题要及时报警。

(FaceTime)

关键词:FaceTime来电、个人信息泄露冒、充电商或机构受害对象:使用苹果手机的用户,30岁至60岁为主。

防范要点:FaceTime来电要警惕,遇到征信或平台扣款要通过官方渠道核,不要轻信陌生来电。

(抖音扣费)

关键词:陌生来电、个人信息泄露、抖音扣费、安装app

受害对象:经常刷视频的人群,男女不限。

防范要点:警惕陌生来电。凡是自称抖音客服人员,以“平合扣费、不取消会自动扣费为由都是诈骗。

(机票退改签)

典型案例:2024年4月18日,受害人(60岁)在家里接到陌生来电(14828.…),对方自称是航空公司的客服,称受害人明天飞往北京的航班延迟,问其是否取消或改签手续,受害人信以为真,要求改签。对方让受害人下载“云服务”并进入会议房间,开启了手机屏幕共享功能。在会议中,受害人按照对方给的网址“18.166.228.192”进入中国民航的界面,对方称是他们航班公司的原因造成我的行程延迟,所以给受害人补300元手续费之后受害人并按照对方说的操作,把其银行的钱汇集到一张卡上,然后把钱全部转入对方的账号里去了,后意识不对劲,遂报警,共计损失23万元。

关键词:冒充平台、航班取消、改签退费、个人信息泄露

受害对象:商务人士,差旅人员,游客,学生。

防范要点:警惕陌生来电,机票退改签可以直接通过购票平台完成,不需要另外提供收款账号。

9.演唱会门票骗局

关键词:网络引流、闲鱼平台、演唱会门票、虚假交易

受害对象:年轻人群,学生群体等。

防范要点:注意在闲鱼、小红书等平台中,购物不要离开平台,更不要忽略平台风险提示,私下交易或提前确认收货,否则容易上当受骗。

10.虚假贷款骗局

受害对象:急需借钱“慌不择路”的人群。

防范要点:如有贷款需求,请通过正规渠道办理。正规机构在放款之前不会收取任何费用。

11.陌生来电骗局

(针对留学生)

关键词:个人信息泄露、留学生、陌生来电、冒充公安

受害对象:以在香港、英国、澳洲、美国等读书的本科、研究生、博士生等为主。

防范要点:家长要提醒孩子“陌生来电要警惕,遇到麻烦不要慌,及时联系家长或求助使领馆、身边朋友”。

12.陌生来电骗局

(针对老人)

受害对象:以75岁以上老人为主,大部分人不与子女一同居住。

预防诈骗常识

1.保护个人信息

要保护好个人身份信息和账户信息,在非必要情况下不向陌生人提供身份证号码、家庭成员、家庭住址等重要信息。

2.不轻信他人

不轻信他人,不点击不明链接、不贪图小利,绝不出售、转让、出租、出借或购买银行卡、支付账户等,若发现以上行为,要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3.不透露密码

将银行卡、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设置复杂程度较高的密码;任何时候都不向任何人透露或转发短信验证码及其他形式动态密码。

4.确认信息核实无误

5.安装国家反诈中心

牢记96110全国反诈劝阻专号,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完成实名注册,并开通来电预警及APP自检功能。

THE END
1.这样的兼职群就是诈骗群,警方示警多次,还有人在深陷其中与骗子故事的开始 是因为一条短信 这样的短信你收到过吗? ? ? ? ? ? ? ? 当你添加了这个所谓的客服微信后 对方就会以领取礼品为由 将你拉到 免单福利群 ? ? ? ? ? ? ? 群内有人发红包做任务,即关注某个公众号,赚取佣金,并且将佣金红包截图发到群里, 引诱没有做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409571
2.拉人进群日进斗金?此类“兼职”干不得!2022年2月,南京市公安局江宁分局接到报案,被害人罗女士称其在某社交媒体浏览到一则招聘信息后,被拉入一个兼职微信群,安装了一款兼职APP,并按照群中所谓“导师”指导,使用该APP充值做任务以获取返现回报,后被APP客服以风险管控、账号异常、缴纳验资款为由诱骗充值转账,累计被骗580余万元。被害人罗某报案后,公安机关http://www.zgjcgw.com/yasf/202402/t20240221_6305984.shtml
3.做任务领取微信红包?一男子被骗77万新报讯(草原云·北方新报记者 刘 惠 通讯员 王雄飞)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居民王某被陌生人拉进一个微信群,在客服的指引下,通过做任务领取微信红包。没想到,最终却被骗走了77万元。7月31日,记者从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公安局获悉,近日警方辗转千里,成功破获这起电信诈骗案,抓获13名犯罪嫌疑人。 http://www.northnews.cn/news/2024/0807/2331464.html
4.女子网络刷单兼职半月,反被骗17万!幕后团伙位于阿联酋为了在中国境内开展地面推广引流,该诈骗组织雇人在各地商圈以送玩偶为诱饵骗取路人信任,再通过路人的微信群传播手工兼职软件的诈骗广告。 为了博取被害人的信任,诈骗分子刚开始会让他们完成刷单、点赞等简单任务,并发放小额佣金,一旦被害人投入大笔资金,诈骗分子就会以任务未完成、操作异常等借口,拒不返还钱款。 https://m.gmw.cn/2023-11/05/content_1303560780.htm
5.警惕返利诈骗!男子进微信群“做任务”,被骗4万元男子进微信群“做任务”,被骗4万元 4月11日,澎湃新闻从微信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获悉,一起返利诈骗案正在兴起,通过免费短信引诱受害人上当受骗领取奖品。 微信刘先生被骗4万元。 3月20日晚,刘先生收到短信:您上次在本店购买的商品已确认收到。 请添加报名者微信:189***,我们将送您一台烧烤机,截止日期为明天。 https://m.bjhwtx.com/h-nd-56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