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二维码后掉进兼职刷单陷阱,警方已介入
“熟人”将手机借给陌生人发信息,可能要担责
4月23日,李女士下车后,提着衣架、卫生纸等“礼品”前往夏女士家的小卖部推广“互联网线上招聘”二维码。图/受访者提供
记者任弯湾实习生唐迎家长沙报道
扫描熟人在快递群里发布的二维码,竟然被骗了12万元
谭女士发现,发布“招聘信息”的其实并不是自己的熟人,而是其他人用夏女士的手机发的。作为回报,该陌生人也赠送了夏女士一些衣架、卫生纸、水桶等物品,随后“人间蒸发”。
以为“线上兼职”能赚钱
“我以为她家有亲戚朋友的单位在招聘人员,所以扫描了那个二维码。”谭女士说。
陌生人用熟人手机发信息
客服承诺,资金可以提现。谭女士陆续给客服提供的账户转账38800元、500元、1000元、3820元等。直到4月25日,谭女士发现平台无法帮助自己提现,这才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前往涟源市龙塘派出所报案。民警当时为谭女士做了笔录。
4月26日,谭女士前往夏女士家中询问情况。查阅监控后她得知,原来转发“互联网线上招聘”信息的并不是夏女士,而是另有其人。
4月23日,一名约30岁的女子李女士开着小车来到夏女士家的小卖部,称可以赠送一些卫生纸、衣架、水桶等作为报酬,借用夏女士的手机转发兼职刷单推广信息。夏女士同意了,并把自己的智能手机交由该李女士操作。
律师
转发诈骗信息需承担过错责任
7月4日,记者致电谭女士报案的涟源市龙塘派出所。民警告诉记者,转发兼职刷单诈骗信息的人员需承担相应责任,具体情况需要报案人谭女士前往派出所进一步了解,警方也会继续介入。
谭女士损失12万元,转发“互联网线上招聘”信息的李女士需要承担相应责任吗记者也咨询了湖南睿邦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刘明。
刘明告诉记者,转发兼职刷单诈骗信息的李女士可能需要承担过错责任,而责任大小需视情况而定。“如果她本人对于转发诈骗信息是知情的,有可能涉嫌诈骗罪,承担的过错责任就更大。”
刘明建议,针对这种情况,谭女士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可以通过追赃等程序,要回所谓的赃款。此外,谭女士还可以对李女士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过错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