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求职陷阱:高薪做饵无薪试用有人被骗异地做苦力新闻频道

“说实话我这个暑假被骗了3次,都是在58同城找的,我现在已经把58同城卸载了”,广西某高校大三学生鲁波本想找一份暑期兼职,却没想到屡次被骗,对于网络招聘他已经完全不再相信。

最近一次受骗是应聘一个名为“星空明月文化传媒”的影视公司提供的平面设计岗位,去后却被安排当群众演员,“我当时就蒙了,我报的是平面设计师,感觉被骗了,还交了1000元食宿费。”鲁波说,当时面试的大多是大学生,不过不管应聘什么,最终都是做群众演员。

“这种事情报警也没用,警察说这事他们管不了,不能说网络招聘都是假的,我们应聘者需要提高辨别能力,我以后再也不会轻易相信网络招聘了。”鲁波说。

遭遇过数次影视公司被骗经历的李国弘说,“招聘平台上公司简介很少,这些公司经常换名字,都是一个套路,换完名字再骗人,根本没人管。”

但除了网络招聘,程越也不知道还可以在什么地方能够找到大量的招聘信息,“跑招聘会的效率很低,经常投了简历后石沉大海,而且适合自己的工作不太多,逛了一天也投不了几份简历,不如网上招聘的信息那么多。”

程越坦言,尽管知道网络招聘有各种骗局,但或许不久之后,自己还是要重新回到各大网络平台来找工作,“真的希望国家能够加大对招聘平台的管控,平台也能够提高对招聘公司的审核,尽量给我们大学生们提供一个安全的就业平台。”

近年来,大学生求职被骗的案例层出不穷。据河南一家媒体统计显示,仅2016年6月至8月,其新闻热线就接到72条大学生在线求职受骗的线索。

2016年7月,《扬州晚报》曾报道一名刚毕业的女大学生网上求职,结果轻信淘宝“刷单”被骗近万元。此外,今年1月份《中国青年报》报道西安市西京学院一毕业生求职不到一个月撞见三个大“坑”:被用人单位提前收取“防违约押金”、被黑中介骗了500元钱、被疑似传销组织的不明团伙骗到了外地。

网络招聘市场存在立法滞后的现象

对于屡屡发生的大学生求职被骗现象,广西民族大学社会学研究院研究员龚永辉认为,网络招聘所引领的社会趋势是无法改变的,“社会走得很快,就像走路的姿势一样,立正时身体是平平稳稳的,走得快就是两脚交替前行,身子是前倾的,走的任何一步如果静止看都是偏的。”

他表示,大学生求职被骗是网络招聘市场发展太快而出现的正常现象,但想要维持平衡,“发现一个问题就要堵住一个漏洞。”

《规定》明确指出,禁止职业中介机构提供虚假就业信息;以暴力、胁迫、欺诈等方式进行职业中介活动;为无合法证照的用人单位提供职业中介服务;伪造、涂改、转让职业中介许可证;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或者向劳动者收取押金等违法行为。

同时,2014年出台的《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也规定,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应当对申请进入平台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体工商户的经营主体身份进行审核和登记。

对以上规定,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表示赞同,“网络平台不是收了钱就完事了,大学生在网络平台求职被骗平台也是有连带责任的,如果平台一味地强调自己是没有责任的,老百姓最终也不会买账。”

他认为,网络服务机构应该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现在有的是直接犯罪,有的是容忍犯罪,这个是需要规范的。”

上海政法学院社会学教授章友德也对澎湃新闻表示,现阶段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尤其是对新兴产业的监管力度还不够,“政府一方面鼓励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但另一方面对这些新兴产业或者产业转向的间隙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明显严重滞后,并没有有效地、针对性地监管。”

“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

除了应当加强立法和监督,章友德还指出,从教育供给方来看,学校虽然有专业教育,但就社会鉴别意识、风险应对能力等方面是目前学校教育的短板,“学校教育不能停留在专业方面,学校和社会是两个不一样的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脱节没有让同学们认识到社会的复杂性,所以学校方面还必须加强工作。”

对此,作为高校一线就业工作人员,山东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老师常海峰告诉澎湃新闻:“就我们学校而言,目前开设了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内容有专门涉及大学生求职中的权益保护,还举办模拟求职活动和专题讲座,努力帮助学生提高虚假招聘防范意识和就业权益保护能力。如果出现被骗情况我们也会帮助同学们维护合法权益。”

常海峰说:“对于学校就业信息平台而言,老师作为‘把关人’会投入大量精力审核把关。任何用人单位来校宣讲或发布在线招聘信息,我们都会严格审核其经营状况、资质并加强信息管理,确保学校就业平台安全可靠。同学们在求职中也要充分利用学校建设的正规渠道和平台。”

不过常海峰也表示,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大学生也应提高防范意识和能力。“作为求职者,每个同学都应该了解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和签约流程等事务,注意加强信息甄别,认真核实职位内容,防范缴纳各种名义的费用,出现侵权状况时保留证据并及时与老师联系。”

“现在大学生毕业了很多都还没成人,18岁获得公民权,20多岁自身防范意识还不够,学生好像永远长不大。”龚永辉认为,家庭安全教育和学校就业教育的缺乏虽然是大学生受骗的重要因素,但社会本身就是有天使也有恶魔,“政府监管是必须的,但也不能完全依靠别人,每个人都应该独立提升个人素质,如果长不大就会在社会受到伤害”。

此外,程方平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也表示,社会上一些欺骗性的招聘都是直击弱点,提供的都是一些工作不忙、任务不重、收入又高的工作,很有诱惑力,“这些就是投其所好,如果大学生以平和的心态去就业可能就会好一些,常态的招聘都是务实的。”

同时他也认为,“社会就是真实的社会,不是说到处都是圣人,肯定会有些问题,我们了解了以后对自己负责了才会少受骗”,大学生求职被骗首先要从自己找问题,毕竟没被骗的还是多数,“大学生已经成人了,我们大学生毕业的时候要是一个成熟的人。”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李梓、程越、余超、王鑫、雷小东、鲁波、李国宏均为化名)

THE END
1.app诈骗在哪投诉网站一、app诈骗在哪投诉网站 如果遭遇APP诈骗,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投诉: (一)向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12321)投诉。这个平台主要受理诈骗电话、短信、邮件、APP等相关举报,可对APP诈骗相关的恶意行为进行举报,该平台会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向公安机关的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投诉。这是专门针对网络犯罪行为的https://www.66law.cn/laws/3307680.aspx
2.网店被骗了怎么投诉如网店遭遇诈骗,应立即向公安机关进行投诉举报。根据法律,诈骗行为将受到严厉打击,及时投诉有助于挽回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7096095.html
3.在APP兼职做任务被骗了,如何线上报案?阿德解说动物世界 1943跟贴 讲真,是球网先动手的!!! 新媒体 论背景音乐的重要性!! 新媒体 旁边有个抢活的…怎么办?人都过去了? 新媒体 多喝热水,热水治百病! 新媒体 59跟贴 这滑的挺远的哈,棒棒哒 新媒体 1跟贴 战斗民族糗事汇,每个都是爆笑 新媒体 6跟贴 https://m.163.com/v/video/VPIHTCGGU.html
4.向网络犯罪开炮:这些常见的诈骗手段,以及应对方案和怎么处理,全民盗取个人信息诈骗:通过证明借款人的还款能力,网络诱骗借款人的基本资料,然后会通过各种手段,让卡上的钱被转入其他账号。 冒充领导诈骗:假冒领导打电话给基层单位负责人,以推销书籍、纪念币等为由,让受骗单位先支付订购款、手续费等到指定银行账号。 冒充亲友诈骗:利用木马程序盗取对方网络通讯工具密码,截取对方聊天视频https://zwfw.yn.gov.cn/ynjg/module/baoguang-detail.html?id=d5d1305050184886930c30ca87165ca0
5.粉丝投诉网红主播:轻信兼职广告被骗无处维权受骗后,小张和小倩找主播慕小蕾求助时,慕小蕾并未否认,即相当于承认了广告与她有关,并要求她们找自己的助理来解决问题。在接到多起投诉的情况下,频道主播仍然允许该广告继续播放,可以认定,频道主播与该广告存在利益关系。 YY直播平台在理论上负有监管责任,但是实际上又很难做到24小时网监。而且,这些兼职广告在表面https://www.chinanews.com.cn/m/sh/2016/08-17/7975449.shtml
6.网络兼职骗局,诱导本人进行分期付款,,霸王条款,与事实内容严重不网络兼职骗局,诱导本人进行分期付款,,霸王条款,与事实内容严重不符 机灵喵 于黑猫投诉平台发起 2024-07-15 18:58:36 本人2024年6月15日通过微信公众号方式看到ps兼职然后通过微信二维码取得上的联系对方,对方诱导本人学习课程并且在启辰宝分期付款,说可以边学习边交钱,事后不管是效益还是课程都严重不符合刚开始说https://tousu.sina.cn/complaint/view/17374467597/
7.反电诈宣传工作情况汇报范文(精选27篇)为提高广大干部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xx镇“四举措”抓好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工作,防止人民群众上当受骗,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思想认识再提高。 xx镇结合防范和打击治理缅北涉诈回流人员违法犯罪工作,通过召开干部职工大会、专题会、推进会、群众会等形式,让全体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防范https://www.ruiwen.com/huibao/6360565.html
8.找工作上当受骗了怎么办在找工作、找兼职时发现被骗了应该怎么办?求职时一旦发现上当受骗,一定要保存好相关的文件资料,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或者报案。允衡小编为您整理了关于求职上当受骗投诉报案的方式,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找工作上当受骗了怎么办? 找工作一旦发觉上当受骗,要及时向招聘单位所在地的人事局、劳动监察大队或公安派出所报案https://www.yjbys.com/qiuzhizhinan/show-488085.html
9.别投!柏远企信App网络兼职需警惕,小心陷阱别上当!保持警觉,学会分辨哪些平台和工作是真正的兼职机会,哪些是潜在的诈骗陷阱。在网络兼职的过程中,切勿贪图便宜,凡是看起来过于完美的机会都应保持怀疑态度。只有通过正规的途径寻找兼职工作,才能真正保障自己的财产安全和个人信息的安全。 希望每个人都能警惕网络兼职陷阱,避免上当受骗,顺利获得合适的兼职机会。https://www.jianshu.com/p/1b19c2ec52c6
10.微信交易中遭遇网络兼职诈*微信交易客服售后投诉维权中心微信交易中遭遇网络兼职诈* 网友保保_jbJ4fTed 2024-12-17 审核中 我要投诉一个河南省郑州市或新乡市的老师,他通过网络兼职,进行诈**取了我500元,他的微信号是Shuangmu925,手机号是182***2358,我有举报他,微信居然不封他号,任由*子猖狂 投诉进度消费https://www.xfb315.com/tousu/98050020
11.河源一中学生网上兼职被骗6百元投诉遇假客服又损1600元东源某中学高二女生阿文(化名)想赚点零花钱,便加入了一个名为“河源兼职中心平台”的群,在群里发了寻找兼职的信息,群里有人介绍她给淘宝商家刷单,并发了个QQ号。 阿文加对方为好友后,对方说只要拍成一单,付款截图给商家,就可轻松提取10元的刷单费,本金也一并退回。随后,对方给阿文发来一个链接,并告知任务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512/03/c21133.html
12.315晚会热点投诉:网络诈骗手段升级数额大中国网财经2月4日讯 近日来,315晚会各种投诉平台中收到的投诉热点集中在网络诈骗,诈骗手法包括网络购物、网络借贷、网络兼职、网络培训等层出不穷,金额也甚至高达上百万元。 投诉层出不穷 在315晚会的各种投诉平台上,消费者对网络诈骗的投诉非常集中,受骗人群越来越广,从老年人为主发展到各个年龄阶层、各种教育背景https://finance.huanqiu.com/article/9CaKrnJHtgm
13.银行培训总结(通用27篇)同时,为了更好地落实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按季定期召开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委员会,会议主要对监管、上级行下发的文件、制度、本季度投诉及处理情况等进行通报、学习、讨论,并就近期工作重点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做出安排等,充分利用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领导机构平台,强化对全行消保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以及具体问题的解决https://www.jy135.com/peixunzongjie/1185384.html
14.山东中医药大学2023年新生攻略入学须知四、网络兼职不能信 对于大学生来说,网络兼职在时间和空间上比较适合,但网络的虚拟性给大学生兼职带来一定的风险。新生刚入校,会加入各种群聊,经常能在QQ上看到“打字10万,月入1万”“淘宝刷单月薪过万”等兼职信息,这些兼职往往用低投入、高回报吸引大学生。他们往往利用你获取第一笔佣金的喜悦,先让你尝点甜https://www.027art.com/shandongbenke/HTML/lW38Ud0121iB81.html
15.武汉多家“模特经纪公司”被指忽悠,监管部门屡接投诉直击现场大学生李子轩(化名)认为自己形象好,想到武汉一家“模特经纪公司”当一名兼职模特赚点零花钱,但这家公司的一名员工好心提醒他,“这是个骗子公司”。 想起自己交了600元拍照费,排队两个小时才能拍“形象宣传片”,李子轩决定揭开这个骗局,让武汉的大学生不再受骗。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17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