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有人收到一封信被骗5万元!海口警方发布新一期电诈警情通报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7月28日消息(记者李波)记者从海口市公安局反诈中心获悉,海口近期电信网络诈骗警情呈下降趋势,案件高发类型以消除不良记录、刷单返利、虚假网络投资理财三大类为主,易受骗群体为务工人员、无业人员、公司职员、大学生、培训班人员。
案例一:从事“刷单”被骗1万多元
该案易受骗群体:务工人员、无业人员
作案手法:骗子在各类网络平台上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取得联系后引导受害人下载虚假刷单软件,再以操作失误导致无法提现为由,要求受害人继续转账,从而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网上刷单本就违法,切勿扫描、点击陌生人发送的二维码或网址链接,刷单诈骗多种多样,切勿贪小便宜吃大亏!
案例二:听信可消除不良征信记录被骗3万多元
7月17日,海口市民张某在龙华区龙昆南路接到一通陌生来电(1800314***)。对方冒充京东客服,声称其使用的京东账号后台显示为学生状态,而其现已毕业,是社会人员,如不更改此信息,将影响征信。张某听到“征信”一词有些慌神,信以为真,按照对方引导使用社交软件添加了“客服”好友。“客服”给张某发送了一条涉及征信的虚假网址,让其点击打开进行查询。当张某还在浏览虚假网址、研究如何查询个人征信之时,对方紧接着表示其征信评分太低,需要其通过转账提高征信评分。此时,顾虑重重的张某已无心分辨对方说辞的真假,便开始按对方要求向指定的陌生银行账户转账。随后,对方又以张某操作错误为由让其继续转账,张某如梦方醒,共计被骗37600元。
该案易受骗群体:公司职员、大学生
作案手法:骗子冒充金融机构客服人员来电,谎称受害人账户未及时更改后台信息将影响征信,诱导其转账,同时以受害人征信评分低需通过转账来提高征信评分为由,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任何来自金融平台的来电都要警惕,有称能够帮忙关闭贷款服务、处理违规账户的,都是骗局。如对自己办理过的金融业务存有疑虑,应该联系平台官方客服核实真实性。即使对方能够准确说出个人信息,也不要轻信其说辞。切勿与对方屏幕共享,拒绝向陌生人转账!
案例三:参与虚假服务被骗5万元
王某转账试图购券后,对方称其操作失误导致账户冻结无法提现,而后提出缴纳解冻金,让其转账到指定的陌生银行账户,王某照做。在对方不断要求转账下,王某意识到被骗,共计被骗50000元。
该案易受骗群体:培训班人员、大学生
作案手法:骗子通过快递的方式邮寄虚假培训机构退费文件,受害人在指引下下载虚假软件。骗子再以账户冻结无法提现为由,要求受害人缴纳解冻金,从而实施诈骗。
劝阻案例
7月18日,海口市公安局金宇派出所处置预警信息,成功劝阻一名被骗群众,止损资金32800元。
反诈小知识
什么是虚假服务类诈骗?虚假服务类诈骗是指骗子通过短信、网页、搜索引擎、网络社交工具发布信息,谎称可以提供正常的生活型服务、技能型服务等(如:代为生活缴费、音乐制作、网站制作、论文发布、代加工等),或谎称可提供通过非法渠道完成的各类服务(如:犯罪嫌疑人通过互联网网站发布提供考题、调查追债、删除网站、提供定位、交通违章处理、封建迷信等),要求受害人先缴纳保证金,诱骗其转账汇款,从而实施诈骗。(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