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遇到过这些情况吗?

这些“黑中介”大多无法提供真实、合法的“靠谱”工作机会,常打着介绍工作的幌子通过发布虚假招聘信息,以“轻松拿高薪”“升职加薪快”等为诱饵,使用各种手段骗取求职者钱财。

求职者小周大学毕业后急切想找一份满意的工作。经人介绍,在网上与A中介机构建立了联系。

随后,A机构告知小周,B集团因故不招人了,安排小周去另一家C公司工作。小周入职C公司后,发现工资仅有4千元,日常工作压力非常大,还不给自己缴纳社保,与当初介绍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当小周想请A机构再介绍一份工作或退还中介费时,却发现已经联系不上该机构了。

防范提示

第二类

招聘收费陷阱

02

入职前先交钱

中介机构还未介绍到工作就以各种名目向求职者收取费用,是最为典型的求职招聘陷阱。不法分子的常用手段,是以押金、保证金、办证费、服装费、资料费等名目收费,之后再以各种苛刻的要求迫使求职者自动放弃求职或离岗,已交纳的费用借故不退还求职者。

这类骗局往往有几个特点:对职位许以高薪并承诺工作轻松;对学历、工作经验要求很低;面试过程简单,轻易即可通过;收费要得急且看似各有名目,实际并不合理合法。

03

求职“内推”

求职者小刘拥有国外高校硕士学历,回国后由于对国内求职情况不太了解,于是在网上找到一家职介机构。

该机构表示“有资源”,能确保他拿到一线互联网公司的offer。为此,小刘支付了16999元服务费,但该机构仅为他提供了2次修改简历的一般课程,对他尽快入职的要求进行各种敷衍,后期干脆“失联”,承诺的offer更是不见踪影。

04

招聘“套路贷”

不法分子与不良网贷平台勾结,“挖出”购车贷、美容贷等新型招聘陷阱,主要蒙骗毕业不久、初入职场、找工作心切的求职者。

求职者小王在某招聘平台看到招募货车司机的信息“开货车拉货、C1驾照即可、每月保底收入28000元”。

面试时公司承诺收入能保底,但前提条件是必须要在该平台购买车厢长度4.2米的货车,只要买了车就可以和他们合作的物流公司签订合同。

但在缴纳4万多元的首付款、办理36个月的按揭贷款(共12万元)购买了一辆轻型卡车后,小王发现既没货拉,又无活干,最后不仅没挣到钱,还背上了巨额贷款。

05

入职捆绑付费培训

一些培训机构或中介公司,以招聘为名变相招生,以高薪、名企工作岗位为诱饵吸引求职者,面试时则向求职者提出“工作能力不足”、“岗位有从业资格限制”等理由,要求进行入职培训或考证培训,并承诺完成培训后即可上岗。

当求职者交付培训费用后,此类培训机构却不提供承诺的相应工作,或者以不能满足岗位需求等理由,在求职者刚一上岗就予以解雇。更有的企业,一旦收取求职者的培训费后就会即刻“人间蒸发”。

A公司在某招聘平台上以“高薪+零招聘条件”招聘程序员,小高被此高薪条件吸引投递简历并参加了面试。

面试之后,A公司以所学专业不对口为由,要求小高参加公司组织的自费培训,之后方可正式录用。小高没有多想就在入职前的“实习期”签署了“协议”,培训费高达数万元。

《劳动合同法》第九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以任何名义收取劳动者财物。《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接受用人单位委托招聘人员或者开展其他人力资源服务,不得采取欺诈、暴力、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不得以招聘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违反有关规定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将予以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吊销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等处罚;给个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或由有关主管部门依法给予处罚。

第三类

以招聘为名诱骗

从事违法活动陷阱

06

兼职“刷单”

求职者一旦落入陷阱,最初几次刷单会轻松赚得几百元,随后为获得更高比例佣金而垫付更多金额,直到自己相当数额的资金转入了不法分子指定账户,就会被对方迅速拉黑。

伪装成正规企业的A公司在招聘平台发布“文员”职位招聘信息,声称“可在家办公,日结高薪,月入过万,工作轻松自由”。

求职者小赵在网上向A公司投递简历后,很快就被告知可以进入工作试用期了,并被要求下载一款APP从事“刷单”工作。这项工作需要小赵在各大电商平台购买指定商品,商品大多为充值卡、网络服务等虚拟产品。小赵在购买商品后,需要通过付款截图和订单号联系公司获得收益。

起初,小赵还会得到小额收益,但当加大刷单商品价值时则被企业告知,由于系统或银行问题暂时无法返款,需要再多刷几笔订单才可集中返还收益。小赵因为想要拿回支付商品的本金并获得收益而被套取了更多钱款,最终损失达数万元。

07

传销“拉新”

传销组织具有收取入门费、拉人头、金字塔结构的盈利模式等典型特征。近年来,在有关部门的严厉打击下,一些传销组织转为通过布设网上招聘陷阱拉新人、发展下线。

这类传销组织在招聘平台发布招聘信息,以“勤工俭学”“招聘兼职”“高额回报”等为诱饵,吸引求职者应聘。一旦求职者落入圈套,传销组织便会要求缴纳一定费用或购买某种产品,并指派各种“推销任务”。这类传销活动本身就具有一定迷惑性,又往往通过网络招聘等手段实施,更增加了其隐蔽性。

一家自称某电信服务代理商的公司,在网络招聘平台广泛发布招聘信息。该公司对所有应聘者一概录用,并要求应聘者入职时办理每月159元、押金1440元、合约期为24个月的5G通信套餐员工卡,应聘者唯一的工作就是每月招聘不少于10名新人,以此不断发展下线。

此案造成很多人员被骗,有的受害者甚至深陷其中,在该公司被打击处理后依然不认为自己已落入骗局并从事了违法活动。

对此,有关部门向受害者讲解国家禁止及打击传销活动的法律规定,剖析传销陷阱及其严重危害,让受害者认识到传销活动无论包装成什么样子、变换什么形式,都改变不了其违法犯罪的实质。

08

色情招聘

这类招聘陷阱的目标多为年轻女性,常常以招聘“行政秘书”、“生活助理”为名,有的还打着招聘网络主播等新兴职业的幌子,或明或暗要求“特殊陪伴”“专项服侍”等,实质上是要求女性求职者从事色情服务。

面试中,A公司招聘人员隐晦地说,“我们这边是招高薪岗位,美女应该清楚是做什么吧”,并提出了“每月5至10万起薪,包吃住、日结工资”等具有相当吸引力的“福利待遇”,还不断打听“是否已婚”“有没有交男朋友”等个人隐私信息。此时,小丽才意识到这份工作“不简单”,于是还算机智地找借口及时离开,避免遭受侵害。

09

盗用个人信息

一些不法分子以招聘的名义,打着“高薪兼职”“点击返现”等幌子进行电信网络诈骗,诱导应聘者办理银行卡、手机卡或注册APP账户。

第四类

合同陷阱

10

“猫腻”合同

求职者找工作时,还要防范遭遇劳动合同陷阱。有的用人单位以种种借口拒绝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有的签订合同后没有给劳动者一份合同文本留存,有的签订合同中缺少工作岗位、劳动报酬、劳动条件等具体信息。

求职者小吴在某招聘平台看到A企业发布的普工职位招聘信息。他来到企业应聘后,有关管理人员明确表示“月薪2万元”。在小吴入职签订劳动合同时,公司却以少缴个税为由,要求在合同中写明月薪0.8万元,并口头承诺会将其余款项以报销住宿费、加油费等方式补齐。小吴因入职心切,签订了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明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劳动者在入职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并认真签订劳动合同,尤其要核实清楚涉及个人权益的重点条款,这是对自己合法权益的有效保护。

对于非全日制工作,《劳动合同法》规定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但应注意留存当初做出约定时的有关资料。若因故未能签订合同、订立协议,一旦遇到纠纷应及时寻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帮助,通过正规渠道予以妥善解决。

THE END
1.员工在外兼职,公司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合法吗现在很多员工为了可以多赚点钱都会选择兼职,兼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类似劳动关系的权利义务关系。我国劳动法并未完全禁止兼职行为,但作为劳动者而言,完成本职工作是其应https://www.66law.cn/laws/209725.aspx
2.警惕“网络兼职刷单”骗局追查:合法公司竟是骗子帮手央视网消息:根据警方掌握的线索,这种“网络兼职刷单”的骗局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有人专门提供用于诈骗的电话充值卡、还有人回收这些电话卡帮助骗子变现,在利 益的驱使下,他们之间互相达成某种默契,形成高效的诈骗链条。那么,这条诈骗产业链条是如何形成的?这些涉及诈骗的电话充值卡又是如何被销赃的呢?https://news.sina.cn/sh/2017-09-08/detail-ifyktzim8880950.d.html
3.私家车偶尔跑滴滴合法吗?兼职跑滴滴要办营运证吗私家车偶尔跑滴滴合法吗?兼职跑滴滴要办营运证吗 只要私家车符合相关规定,例如车辆为7座及以下乘用车,且符合网约车运营安全标准、带有运管的GPS、行驶证为营运性质等,同时驾驶员还具备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那么私家车偶尔跑滴滴是合法的。https://www.yoojia.com/ask/15-11771951987644010179.html
4.网络打码兼职(打码兼职违法吗)网络打码兼职是一种通过网络赚取额外收入的方式,在当下社会越来越普遍。对于那些正在寻找兼职工作的人来说,打码兼职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然而,一些人对打码兼职是否合法存在一些疑虑,那么,打码兼职到底是合法的吗? 趣闲赚上面的任务单价也就是几块钱到几十元一单,做的多挣的多。【趣闲赚】拿着手机做赏金任务,1元https://www.jianshu.com/p/3bb3b6844c88
5.网络兼职收益要收税么?网络兼职诈骗如何报案 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来了解一些和网络兼职诈骗如何报案相关的法律规定。 10w+浏览 互联网纠纷 被网络兼职骗了,怎么办 [律师回复] 首先,你需要保有充足的https://m.64365.com/zs/674850.aspx?fd=ask&fi=6623630
6.网络兼职劳动合同(通用5篇)网络兼职劳动合同(通用5篇) 现今很多公民的维权意识在不断增强,合同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签订合同是减少和防止发生争议的重要措施。那么大家知道合法的合同书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网络兼职劳动合同(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网络兼职劳动合同1 https://www.ruiwen.com/gongwen/hetong/laodonghetong/991904.html
7.成都严打网络诈骗编造网络谣言等违规行为,守护群众合法权益经了解,张女士平时喜欢刷短视频,无意间在看直播时了解到,通过买“抖币”给主播PK刷礼物,可以得到高额返利。民警提醒,这是典型的兼职刷单电信网络诈骗套路。 4.成都龙泉驿公安公布一起“兼职刷单”电信网络诈骗案 ▲图源“成都龙泉驿公安”微信公众号 https://www.day.gov.cn/day/c138743/2024-04/22/content_3326fd1066ff47ffabbedd8c30a2b8bb.shtml
8.网络兼职犯法吗律师普法在网络上兼职是不犯法的,但如果在网上从事的工作本身是违法的,那么就犯法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条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第八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第十条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https://m.110ask.com/tuwen/16691177172729322411.html
9.防城港市理工职业学校制度汇编防城港市理工职业学校四十八、防城港市理工职业学校外聘(兼职)教师管理办法 四十九、防城港市理工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成果奖励暂行办法 五十、防城港市理工职业学校干部职工学习培训制度 五十一、防城港市理工职业学校听评课制度 五十二、防城港市理工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养制度 五十三、防城港市理工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及管理办法 http://www.fcglg.com/?a=web.article&uid=9221&id=299873
10.大学生网络兼职网10篇(全文)四、大学生兼职网络刷单侵权原因分析 (一) 对法律认识不足。 根据我们调查报告显示, 68.01%反对网络刷单兼职只是认识到可能会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只有极少数人认识到这种行为会侵犯他人的权益, 但是不清楚触犯那一条法律规定。11.8%的人没有认识到会侵犯他人权益, 只是看作一种简单方便的兼职行为。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9crhe0tj.html
11.“立即返现”“日入千元”记者调查:网络平台上的兼职陷阱近日,《法治周末》记者在不少平台上都能刷到这样的线上兼职广告。记者在询问中发现,这些兼职,有的是擦边聊天业务,有的是推广引流任务,还有的是为一些商家虚假冲销量任务,并不像广告中所说的那样的合法合规。 网络兼职的机会看似诱人,但其中却隐藏着诸多的骗局,让人防不胜防。 http://m.legalweekly.cn/rdcj/2024-09/05/content_9050488.html
12.兼职网络刷客:12人被骗22万元对于陈女士等人的遭遇,北京慕公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昌松表示,在网络交易时缺乏第三方平台监督,合法交易过程中购买物品发生不正当转移,导致消费者没有得到应得商品,涉事商城涉及不正当得利,有诈骗嫌疑。如果提供兼职工作的是中介公司,商城和中介涉共同犯罪将一并接受刑事处罚。他提醒网民们,在接受网络兼职时一定要通过工商网https://www.hnr.cn/hnr/mclient/news_social/201501/t20150104_1775780.html
13.网络兼职须警惕莫入违法犯罪泥潭据了解,这些所谓网络兼职行为隐蔽性强,乍看起来似乎没什么问题,导致许多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深陷其中,违法而不自知,有的被骗,有的还拉同学朋友入伙,害人害己。 对此,贵州新瑞林阳律师事务所律师吴旭梦认为,大学生违法兼职而不自知情况的发生,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法律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淡薄,以为网络刷单没什么问题,殊不https://m.gmw.cn/2021-10/01/content_1302622263.htm
14.警惕!网络兼职的诱惑与陷阱网络兼职的诱惑与陷阱 一、案例回顾 2023年2月26日,陕西的一名职校学生何某,经历了他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那天,他在百度贴吧偶然看到一则诱人的兼职日结招聘信息,承诺的收入之高让他难以抗拒。何某迅速联系了发布者,对方声称只需用银行卡刷流水,便能日赚万元。在利益的驱使下,何某携带身份证、银行卡和手机前往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1392808
15.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提醒:节后求职小心陷入“招工兼职”网络诈骗陷阱春节过后,一年一度的求职潮也将拉开序幕。这时,各类“招工兼职”诈骗也会趁机出动。虽然绝大多数骗局都很老套,甚至漏洞百出,但仍旧有人会被蒙蔽双眼。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提醒,广大群众求职心切的同时,更要当心落入“招工兼职”网络诈骗陷阱。“招工兼职”网络诈骗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假借网络兼职、加盟代理的名义,伺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sh/201602/t20160217_7643556.htm
16.探秘网络打字员兼职骗局:交费入职,凭“拉人”盈利听记者说咨询兼职工作,该外宣人员十分热情。他介绍道,知趣团队主要提供网络兼职工作,不仅包括打字员,还有如外宣、淘宝刷单等职位,但会员在加入团队前需要交纳会费,会费因工作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对方介绍道,收费标准共四种,分别为8元、28元、48元和98元,相对应的套餐名称依次为普通会员、高级会员、至尊会员与皇冠会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36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