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遇到过这些情况吗?

这些“黑中介”大多无法提供真实、合法的“靠谱”工作机会,常打着介绍工作的幌子通过发布虚假招聘信息,以“轻松拿高薪”“升职加薪快”等为诱饵,使用各种手段骗取求职者钱财。

求职者小周大学毕业后急切想找一份满意的工作。经人介绍,在网上与A中介机构建立了联系。

随后,A机构告知小周,B集团因故不招人了,安排小周去另一家C公司工作。小周入职C公司后,发现工资仅有4千元,日常工作压力非常大,还不给自己缴纳社保,与当初介绍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当小周想请A机构再介绍一份工作或退还中介费时,却发现已经联系不上该机构了。

防范提示

第二类

招聘收费陷阱

02

入职前先交钱

中介机构还未介绍到工作就以各种名目向求职者收取费用,是最为典型的求职招聘陷阱。不法分子的常用手段,是以押金、保证金、办证费、服装费、资料费等名目收费,之后再以各种苛刻的要求迫使求职者自动放弃求职或离岗,已交纳的费用借故不退还求职者。

这类骗局往往有几个特点:对职位许以高薪并承诺工作轻松;对学历、工作经验要求很低;面试过程简单,轻易即可通过;收费要得急且看似各有名目,实际并不合理合法。

03

求职“内推”

求职者小刘拥有国外高校硕士学历,回国后由于对国内求职情况不太了解,于是在网上找到一家职介机构。

该机构表示“有资源”,能确保他拿到一线互联网公司的offer。为此,小刘支付了16999元服务费,但该机构仅为他提供了2次修改简历的一般课程,对他尽快入职的要求进行各种敷衍,后期干脆“失联”,承诺的offer更是不见踪影。

04

招聘“套路贷”

不法分子与不良网贷平台勾结,“挖出”购车贷、美容贷等新型招聘陷阱,主要蒙骗毕业不久、初入职场、找工作心切的求职者。

求职者小王在某招聘平台看到招募货车司机的信息“开货车拉货、C1驾照即可、每月保底收入28000元”。

面试时公司承诺收入能保底,但前提条件是必须要在该平台购买车厢长度4.2米的货车,只要买了车就可以和他们合作的物流公司签订合同。

但在缴纳4万多元的首付款、办理36个月的按揭贷款(共12万元)购买了一辆轻型卡车后,小王发现既没货拉,又无活干,最后不仅没挣到钱,还背上了巨额贷款。

05

入职捆绑付费培训

一些培训机构或中介公司,以招聘为名变相招生,以高薪、名企工作岗位为诱饵吸引求职者,面试时则向求职者提出“工作能力不足”、“岗位有从业资格限制”等理由,要求进行入职培训或考证培训,并承诺完成培训后即可上岗。

当求职者交付培训费用后,此类培训机构却不提供承诺的相应工作,或者以不能满足岗位需求等理由,在求职者刚一上岗就予以解雇。更有的企业,一旦收取求职者的培训费后就会即刻“人间蒸发”。

A公司在某招聘平台上以“高薪+零招聘条件”招聘程序员,小高被此高薪条件吸引投递简历并参加了面试。

面试之后,A公司以所学专业不对口为由,要求小高参加公司组织的自费培训,之后方可正式录用。小高没有多想就在入职前的“实习期”签署了“协议”,培训费高达数万元。

《劳动合同法》第九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以任何名义收取劳动者财物。《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接受用人单位委托招聘人员或者开展其他人力资源服务,不得采取欺诈、暴力、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不得以招聘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违反有关规定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将予以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吊销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等处罚;给个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或由有关主管部门依法给予处罚。

第三类

以招聘为名诱骗

从事违法活动陷阱

06

兼职“刷单”

求职者一旦落入陷阱,最初几次刷单会轻松赚得几百元,随后为获得更高比例佣金而垫付更多金额,直到自己相当数额的资金转入了不法分子指定账户,就会被对方迅速拉黑。

伪装成正规企业的A公司在招聘平台发布“文员”职位招聘信息,声称“可在家办公,日结高薪,月入过万,工作轻松自由”。

求职者小赵在网上向A公司投递简历后,很快就被告知可以进入工作试用期了,并被要求下载一款APP从事“刷单”工作。这项工作需要小赵在各大电商平台购买指定商品,商品大多为充值卡、网络服务等虚拟产品。小赵在购买商品后,需要通过付款截图和订单号联系公司获得收益。

起初,小赵还会得到小额收益,但当加大刷单商品价值时则被企业告知,由于系统或银行问题暂时无法返款,需要再多刷几笔订单才可集中返还收益。小赵因为想要拿回支付商品的本金并获得收益而被套取了更多钱款,最终损失达数万元。

07

传销“拉新”

传销组织具有收取入门费、拉人头、金字塔结构的盈利模式等典型特征。近年来,在有关部门的严厉打击下,一些传销组织转为通过布设网上招聘陷阱拉新人、发展下线。

这类传销组织在招聘平台发布招聘信息,以“勤工俭学”“招聘兼职”“高额回报”等为诱饵,吸引求职者应聘。一旦求职者落入圈套,传销组织便会要求缴纳一定费用或购买某种产品,并指派各种“推销任务”。这类传销活动本身就具有一定迷惑性,又往往通过网络招聘等手段实施,更增加了其隐蔽性。

一家自称某电信服务代理商的公司,在网络招聘平台广泛发布招聘信息。该公司对所有应聘者一概录用,并要求应聘者入职时办理每月159元、押金1440元、合约期为24个月的5G通信套餐员工卡,应聘者唯一的工作就是每月招聘不少于10名新人,以此不断发展下线。

此案造成很多人员被骗,有的受害者甚至深陷其中,在该公司被打击处理后依然不认为自己已落入骗局并从事了违法活动。

对此,有关部门向受害者讲解国家禁止及打击传销活动的法律规定,剖析传销陷阱及其严重危害,让受害者认识到传销活动无论包装成什么样子、变换什么形式,都改变不了其违法犯罪的实质。

08

色情招聘

这类招聘陷阱的目标多为年轻女性,常常以招聘“行政秘书”、“生活助理”为名,有的还打着招聘网络主播等新兴职业的幌子,或明或暗要求“特殊陪伴”“专项服侍”等,实质上是要求女性求职者从事色情服务。

面试中,A公司招聘人员隐晦地说,“我们这边是招高薪岗位,美女应该清楚是做什么吧”,并提出了“每月5至10万起薪,包吃住、日结工资”等具有相当吸引力的“福利待遇”,还不断打听“是否已婚”“有没有交男朋友”等个人隐私信息。此时,小丽才意识到这份工作“不简单”,于是还算机智地找借口及时离开,避免遭受侵害。

09

盗用个人信息

一些不法分子以招聘的名义,打着“高薪兼职”“点击返现”等幌子进行电信网络诈骗,诱导应聘者办理银行卡、手机卡或注册APP账户。

第四类

合同陷阱

10

“猫腻”合同

求职者找工作时,还要防范遭遇劳动合同陷阱。有的用人单位以种种借口拒绝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有的签订合同后没有给劳动者一份合同文本留存,有的签订合同中缺少工作岗位、劳动报酬、劳动条件等具体信息。

求职者小吴在某招聘平台看到A企业发布的普工职位招聘信息。他来到企业应聘后,有关管理人员明确表示“月薪2万元”。在小吴入职签订劳动合同时,公司却以少缴个税为由,要求在合同中写明月薪0.8万元,并口头承诺会将其余款项以报销住宿费、加油费等方式补齐。小吴因入职心切,签订了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明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劳动者在入职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并认真签订劳动合同,尤其要核实清楚涉及个人权益的重点条款,这是对自己合法权益的有效保护。

对于非全日制工作,《劳动合同法》规定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但应注意留存当初做出约定时的有关资料。若因故未能签订合同、订立协议,一旦遇到纠纷应及时寻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帮助,通过正规渠道予以妥善解决。

THE END
1.网络兼职要手机号吗我们知道现在的年轻人都是在不停的奋斗,有些工作是比较轻松的,所以在休息时间的时候就会想去做兼职,那么做网络兼职的话需不需要手机号的呢?下面就由华律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一、网络兼职要手机号吗 一般是不需要的。 二、相关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九条规定https://www.66law.cn/laws/895415.aspx
2.防诈骗安全教育知识大全警方提醒: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对于网络兼职要提前支付保证金、押金的,千万不能轻信,更不能一再打款。 2、网购退款诈骗 犯罪嫌疑人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客户网购信息后,假扮客服,以“退款”、“卡单”为由电话联系客户,要求与客户网上聊天,并诱导客户点击他们提供带有“木马”程序的退款网络链接,骗取事主的银行卡、支https://www.ruiwen.com/ziliao/anquan/7426902.html
3.中小学学生防诈骗知识竞赛题库A、拨打李佳同学电话先确认一卞,会不会QQ被盗,被别人冒用了。 B、 都是同学不用核实,直接转账。 C、 两百块钱不多,没事,转给他。 D、 平时关系都不错,QQ号也一直都是李佳用,转给他。 正确答案:A 2、(单选)暑假期间,初一年级的王小明在上网时看到一条信息:一家网店正在招聘网上刷信誉的兼职,他想利用暑https://www.meipian.cn/3w4peins
4.预防诈骗主题班会教案范文(精选12篇)2、不要将个人信息资料如存折(金融卡)密码、住址、电话、手机号码等随意告诉他人,以防被人利用。 3、对陌生人不可轻信,不要将钱物借出,不随便跟别人走。 4、防止以“求助”或利诱为名的诈骗行为,一旦发现可疑情形,应及时向父母、老师或保卫处(派出所)报告。 https://www.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221029092754_2036168.html
5.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致学生家长书诈骗方式:犯罪嫌疑人通过网页、招聘平台、QQ、微信、1069平台等渠道推广兼职广告,以开网店需快速刷新交易量、网上好评、信誉度为由,招募人员进行网络兼职刷单,承诺在交易后返还购物费用并额外提成,后通过话术诱骗受害人刷单,刷第一单时嫌疑人会小额返款让受害人尝到甜头,当受害人刷单交易额变大后,嫌疑人就会以各种http://www.whch.com.cn/aqgz/5591.jhtml
6.电信诈骗的一封信(15篇)三、网络兼职刷单诈骗:网络兼职刷单均为诈骗,任何兼职刷单的信息请不要相信,以防上当受骗。 四、冒充购物客服诈骗:购物退款退货请走官方渠道,不轻信电话里所说的高额理赔,有疑问应及时拨打官方客服电话。 五、贷款类诈骗:贷款请走正规渠道,网贷过程中提到缴纳手续费、保证金、刷流水等,均为诈骗,不要轻信。 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sx/20230113123027_6260428.html
7.57种常见电信诈骗手段犯罪分子使用“伪基站”,冒用银行、运营商等客服电话号码发送短信给受害人,以账户积分兑换奖品等为由诱导受害人点击短信中的木马链接。用户一旦点击,犯罪分子就能在后台获取用户的银行账户信息和密码,进而盗取其账户资金。 7.兼职诈骗 犯罪分子许诺在各种网络平台刷得消费记录后,将返还本金并支付佣金。受害人在完成前几http://www.kmyz.edu.cn/sxy/info/1033/1202.htm
8.河北省公安厅省厅召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新闻通气会警方提醒:一是当遇到自称卖家的电话说需要退款或者重新支付时,要亲自登录官方购物网站查询,或者拨打正规客服,不要轻易点击所谓店家提供的网址,更不能在这些网页上填写相关信息。二是各类购物平台的客服人员不会提出让用户提供个人银行卡信息及转账要求。三是银行卡号、验证码信息一定要保管妥当,不要轻易外泄。 http://gat.hebei.gov.cn/default.php?mod=article&do=detail&tid=27082
9.反诈防骗轻松兼职?小心犯罪陷阱!可天上不会掉“馅饼” 如此轻松的“兼职” 其实是精心包装的“陷阱” 网安部门工作中发现 有人在网络上大量售卖实名网络账号 于是,快速行动 将以崔某为首的18名犯罪嫌疑人 悉数抓获 成功打掉一个以兼职为诱饵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团伙 经查,崔某等人以给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MDc0MzQ1Mg==&mid=2654344834&idx=4&sn=5633833ab9f152737f31802810aeb0f5&chksm=812dfec70d425accfc0afa7b47873a8903a8ee124cbcb9e5f1abe06eb1b562fdbf11e8939a4e&scene=27
10.揭开网络兼职打字录入员骗局真相不要用自己的手机回拨来信的电话号码 这也许是短信诈骗的开始。 【揭开网络兼职打字录入员骗局真相】相关文章: 适合全职妈妈的创业兼职项目08-26 兼职创业有四大看点03-25 网络创业方法10-18 网络创业的优势04-13 创新创业兼职项目计划书(通用9篇)05-25 https://www.yjbys.com/chuangye/xiangmu/wangzhuanxiangmu/333315.html
11.新疆平安网三是不要在QQ、微信上处理财务事宜,凡是涉及资金转账事宜的必须当面或者电话核实。 7、网络招嫖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微信、QQ等社交软件,利用虚拟定位软件在繁华地带发布色诱信息,引诱招嫖人,一旦有人上钩,就会在上门服务之前,以先交保证金、交通费等名索要红包,实施诈骗。 http://www.xjpeace.cn/content/2021-01/31/content_26342.html
12.多例大学生受骗案例让你认清骗局(附防诈骗指南)任何要求垫资的兼职和刷单都是诈骗,同学们千万不要被蝇头小利迷惑,交纳保证金和押金。网络刷单违法违规,切勿因小利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远离网络刷单,我们一起营造公平、公正、健康的网购环境吧! 套路五:通信诈骗 部分骗子会冒充“老师”或“学校”给同学们打电话或发短信,以资助新同学学费、缴纳生活费、校方返还https://www.jnzyjsxy.cn/aqbwc/info/1017/3302.htm
13.提高防范意识,避免上当受骗。企业提交百度安全号码就很有兴趣了解千奇百怪的诈骗手段,活动规则呢就是你要给他宣传,也就是群发超过200个好友,告诉他们扫码加好友参加活动,其实这些都是在掩盖他的真实目的,诈骗团伙会注册一个真实的微信账号,给你的加好友二维码也没有问题,宣传成功之后,他会告诉你你已满足活动要求,叫你发电话、地址、姓名给他,他免费给你邮寄一个https://blog.csdn.net/weixin_39408343/article/details/96454339
14.网上求职防骗指南9篇(全文)5、不法份子以高薪待遇招聘酒店公关、商务伴游、网络兼职、网络赚钱、电子商务等职位骗取求职者钱财或骗取求职者从事非法传销(包括网络传销)。 6、由于近期刚踏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较多,不法分子会以各种方式骗取毕业生的家庭电话,打电话联系其家长,谎称该求职者在某地发生意外急需用钱,要求其家人将款项汇到某帐号上。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5yekulhr.html
15.网络安全周同学,这些网络诈骗“套路”你知道吗?三、勤工俭学要通过正规渠道,网络刷单大多不靠谱 2019年4月,我市某大学女生何某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说在网上看到何某之前投的简历,询问要不要做网络兼职。何某添加对方QQ后,对方通过QQ给了何某一个链接,让何某直接点击进去通过二维码付款,然后再退还给本金和佣金。第一单何某刷的是一个鼠标付了100元,过了会,对方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4477680
16.网上被骗怎么办十大常见网络诈骗手段大揭秘教你轻松防范网络摘要:从微信卖茶女,到直播平台的乔碧萝,网上利用手机、互联网进行各类网络诈骗的案例屡见不鲜,不少人就因为自己的贪心而掉入别人设下的陷阱,诸如网络兼职刷单、网上交友、低价利诱等诈骗。那么面对层出不穷的网络诈骗手段,我们该如何防范呢?网上被骗了怎么办呢?别急,下面MAIGOO小编就为大家揭秘十大常见网络诈骗手段,https://www.maigoo.com/goomai/227203.html
17.我遇到了一个网上兼职,说他们给我电话号码,我去加微信,然后给通过了的你好!不知道具体的模式,但网络诈骗严重,不建议参与这种兼职。慎重。https://china.findlaw.cn/ask/question_63797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