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素养主要由五个部分构成:信息接收、信息解读、网络安全、网络利用、网络伦理道德1。网络安全与网络素养的关系是包含、融合和发展的关系。网络安全是构成网络素养的重要部分之一,网络安全进一步发展了网络素养的内涵和外延;网络素养包含了网络安全,缺乏网络安全的网络素养注定是不完整的、不全面的,因此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缺一不可。
二、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缺失的表现
1.信息辨别能力不强
2.网络成瘾
包括“游戏瘾”、“购物瘾”、“社交瘾”等网络成瘾问题。长期处于网络成瘾会导致大学生学业荒废、与家人朋友关系疏远、身心受损等严重后果。如网络购物,虽然突破了传统商务模式的障碍,无论对消费者、市场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网上商品的物美价廉和便捷性也极大吸引了大学生消费群体。但是网购是把双刃剑,具有两面性。虽然现在网络支付手段和环境相对安全,但也难免有不法分子投机取巧,利用不法手段窃取用户支付信息导致财产损失2。此外长期沉迷网络购物、网络游戏等,会造成大学生超前消费,意志消沉,从而构成网络犯罪。
3.网络犯罪
网络犯罪也是大学生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之一。在刷微博、朋友圈和其他APP上获取资讯时候,“三观”尚未成熟且理性思维尚缺的大学生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和尝新心理,导致错误的信息判断,网络舆论暴力、网络涉黄、网络诈骗、网络涉谣等现象出现。但是部分大学生不能合理规划个人消费,盲目攀比,或者部分大学生需要资金支持个人创业,如果遇到不正规不合法的网贷渠道,风险意识较弱的大学生必定成为弱势群体,倘若大学生欠下债务而无力偿还就有可能走向犯罪。
三、开展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引导
1.建立网络安全防护
2.拓展高校网络安全教育引导
四、结语
参考文献
[2]吴泽鹏.大学生自身网络安全问题研究,西安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年中国手机网民网络安全状况报告》,2015.
注释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教育
一、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现状
据调查,77.64%的高校都开展了网络安全教育,积极进行正面宣传,拓宽教育视野,扩大受众面,增强宣传力度,起到一定的引导教育作用。但在具体实践上也存在诸多问题,效果并不十分乐观。调查中,有57%的学生表示通过自学获得网络知识,26%的学生表示通过同学获得网络知识,而仅有17%的学生是从学校获得网络知识。对“网络安全教育”感到“满意”的只占16.7%,近50%的认为“不满意,一般”。在回答“你认为如何提高高校对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这一问题,32.54%的同学认为应“培养高校网络道德教育队伍”,20.44%的同学表示应“创新网络安全教育方法”,33.64%的同学认为应“重视高校网络安全心理教育”,13.38%的同学认为应“加强师生沟通交流,实时了解学生动态。”
二、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校目前的网络安全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网络安全教育内容僵化、方法陈旧、教育队伍匮乏、教育流于形式。
3.网络安全教育队伍匮乏。在传统安全教育中,教育者具有一定的教育优势。但是网络安全教育中教育者的地位并非如此。网络的飞速发展对教育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他们熟悉网络、更新知识、提高业务素质。对于网络安全教育者来说不利的是,相当多的教育者对于网络知识的掌握水平及其运用网络技术的经验远远逊于教育的对象――大学生,这种网络使用能力的严重不对称情况进一步加大了网络安全教育的难度,明显限制了网络安全教育效果的发挥。因而,新形势下,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队伍有待进一步提高。具体来说,他们应该不仅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敬业精神,还具备网络技术、网络沟通能力和沟通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提升网络安全教育的实效性。
4.网络安全教育流于形式。现有的网络安全教育更重视网络安全知识的传授与掌握,对于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与实践环节重视不够,只注重形式而忽视实效性,只是形式上的说教,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而且现有的网络安全教育内容与社会热点问题关联不大,不贴近大学生实际生活需要,难以引起大学生们情感共鸣,教育内容并未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并未深入学生生活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最终不会得到大学生的认可,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
三、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对策
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增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提高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是高校教育者的重要责任。
1.充实网络安全教育内容。网络发展非常迅速,为了迎合大学生在观念、行为等方面发展的新要求,网络安全教育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扩展、完善内容,不断丰富大学生的网络安全常识。网络安全教育内容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自我防范教育。普及网络安全技术防卫知识,加入防火墙的原理、系统安全的检查和修补、硬盘的工作原理和保护方法。“在课程中应加入计算机系统的安装、防护和设置等实践操作技能,增强学生对计算机系统、软件和硬件等方面了解,有效运用硬件和软件资源提升防护能力”。第二,自我约束教育,通过规范和约束大学生自身的网络行为,形成网络道德自律意识。比如教育大学生不在网络上随意攻击谩骂他人、不以非法手段窥探隐私、不抄袭他人学术成果、不随意下载没有付费的网络资源等,合理合法地利用网络。第三,网络法律法规教育,强化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大学生不仅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更要运用法律武器自觉维护网络空间的秩序,对危及网络安全的行为要勇于抵制,比如遇到网络诈骗要及时举报、避免他人受害等。
2.丰富网络安全教育方法。在新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呈现个性化、多元化、复杂化等特征,网络安全教育表现形式也应多种多样:第一,改灌输式教学方式为启发引导式教学,可采用“讨论型”、“案例型”等方式,通过正反两方面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和法制意识;还可以张贴海报、办宣传专栏及举办讲座等方式及时普及网络安全的新防范方法。第二,积极谋划建立高质量、高层次、有特色、有吸引力、有影响力的高校网络活动平台,进一步强化网络安全教育的沟通互动功能、咨询选择功能、预测预防功能和覆盖渗透功能,建立网上网下互动机制,及时帮助学生解答疑问,解决实际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安全教育的有效性。第三,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介,营造良好校园文化、舆论氛围,大力开展各种校园网络文化活动,让大学生在多姿多彩、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中陶冶性情、启迪智慧、愉悦身心、满足精神需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应当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充实网络安全教育内容、丰富网络安全教育方法、建设网络安全教育队伍、增加网络安全教育实践,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增强其安全防护能力,规范其网络行为,提高其网络素养。
参考文献:
[1]唐敦.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0,(3).
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我国网络用户已经超过6亿,手机用户超过14亿,而我国的网络安全形式不容乐观,网络安全事件呈上升趋势,既懂网络管理又懂网络安全的综合人才紧缺,这给网络工程专业的网络安全课程的设置与人才培养提供了发展的契机。
1网络工程专业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优势
2网络工程专业的网络安全课程体系建设
3网络安全方向的人才培养分析
4结语
关键词:网络安全;校园网;计算机病毒;防火墙
TheCampusNetworkSecurityandDefenseTechnology
YaoWeiguo,ZhangWe
(NanchangInstituteofTechnology,Nanchang330000,China)
Abstract:Theconceptofsecurityfromthenetwork,analyzesthecurrentcampusnetworksecurityrisks,andthenmakethecampusnetworkmanagement,technicalandemergencyresponseofspecificmeasuresandseveralcommonlyusednetworksecuritytechnologytoensurethecampusnetworksystemTosafeoperation.
Keywords:Networksecurity;Campusnetwork;Computervirus;Firewall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计算机安全概念在网络环境下的扩展,深入了解计算机系统安全的基本概念,是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础。国际标准化组织为计算机安全做了如下定义:为保护数据处理系统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措施,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不会因偶然和故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
一、目前校园网络中的主要安全隐患
(一)网络系统自身的漏洞的威胁。网络设备和计算机软件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在设计和开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缺陷和漏洞,漏洞包括许多方面:如操作系统的安全漏洞、数据库及应用软件的安全漏洞、TCP/IP协议的安全漏洞、网络软件和服务的安全漏洞等。另外,编程人员为自己方便而在软件中留有“后门”,这些漏洞、缺陷以及“后门”恰恰是黑客进行攻击的首选目标。
(二)机房软件系统的漏洞问题。目前,高校网络机房使用的操作系统软件大多使用徽软件的Windows操作系统,主要有Windows2003Server、Windowsxp、linux等,这些系统自身有漏洞,虽然推出了一些针对性的补丁程序,但也不可避免地容易遭到病毒或人为因素的破坏,其存在的系统漏洞已成为网络攻击的一大目标。在高校计算机房接入Internet后,使得用户的信息库实际上如同向外界敞开了一扇大门,入侵者可以在受害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侵入信息系统,进行偷窥、复制、更改或者删除计算机信息,给教学带来很大的影响。
(三)计算机病毒肆虐。由于计算机实验室上机的人数多,学生可以携带磁盘进出计算机机房,还要上网,所以计算机很容易感染上病毒。当其中一台计算机中病毒后就会成为病毒传染的源头,以各种方式传染其它计算机,轻则破坏文件,影响系统正常运行,重则破坏磁盘数据、删除文件,感染整个机房,甚至造成机房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瘫痪、数据和文件丢失,导致系统崩溃。
二、防范技术及措施
对于不同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我们该如何防范呢笔者认为,建设相对较好的防范体系必须从管理、技术及应急方案等方面入手。
(一)管理层面。
1.建设完整的防范制度和防范策略。针对一个校园网制定安全保密制度、校园网用户接入互联网安全使用手册,对大型移动存储设备和U盘的使用进行严格要求或控制,比如说有些实验室只允许邮件收发文件,不允许采用上述设备。对重要数据严格执行时时备份制度。
2.每周上报安全检查和运行机制报告。建立周上报机制,通过对网络中运行的设备、流量、故障率等报告分析,得出网络设备及软件运行是否正常,发现问题主导原因,针对性的优化设置,增强运行能力。
3.加强网络安全培训,提高用户安全防范意识。所有用户进行定期网络安全的培训,提高用户自身防范能力。对网络中心或机要中心的主负责人签订保密协议,进行专业化、强化实践能力的培训。密码实行多元化管理体制,定期更换并做记要日志备案。
4.建立有效的网络安全防范、病毒防治体系和系统恢复方案。校园网的管理部门要严密注意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的病毒疫情,及时做好预防工作,避免大规模疫情暴发,同时对各级网络及服务器系统做好系统恢复应急预案,当病毒爆发时,可尽快恢复系统,将损失降到最低。
(二)技术层面。
1.优化网络方案设计。对网络拓扑图进行优化设计,按实际情况合理的划分成若干个子网。每个子网对应固定的交换机端口,区域的计算机只能在相应的位置范围内使用。
3.采用硬件、软件网络防火墙技术、入侵防御系统及核心交换机上的访问控制规则。建立硬件、软件网络防火墙,入侵防御系统Symantec防病毒系统及核心交换机上配置访问机制。
4.建立垃圾邮件过滤器、对三大服务器(Web服务器,邮件服务器,Ftp服务器)进行加固,对IP访问限制。
5.外部设备使用的安全方法。对使用外来移动盘及打开电子邮件和互联网文件之前先做病毒检查,确认无毒后再使用或打开。对移动设备打开时,最好使用Windows资源管理器的方式打开,切记不可双击打开。
三、结束语
网络安全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涉及到技术、管理、使用等许多方面。网络安全技术与工具是网络安全的基础,高水平的网络安全技术队伍是网络安全的保证,严格的管理则是网络安全的关键。但任何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的防范措施都是有一定的限度,网络安全只是相对的,没有一劳永逸的网络安全体系。在信息网络化的时代,不断有新的安全问题出现,不断有新的解决方案,网络安全作为一个产业也将随着新技术发展而不断发展。
[1]韩筱卿.计算机病毒分析与防范大全(第2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1.1校企共建实训教材
1.2搭建实训虚拟平台
网络技术专业课程原理较多并且设置复杂,如果单纯地使用裸机和真实设备来配置,不仅不能满足需求,而且设备昂贵,易于损坏。项目实训实验结合企业网络工程项目,按照企业网络实施流程来完成案例[4]25-27。实训中采用WindowsServer、Linux和GNS3软件和ASA防火墙等模拟路由器和防火墙,让虚拟机和真实机桥接。该仿真平台使教师教学方式灵活,学生不但易于理解和实现,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用虚拟机软件VMware练习操作系统的安装、设置和维护,避免因学生的误操作对系统造成损坏使实训终止。它能帮助学生顺利地在计算机上安装操作系统,完成修改和设置而不影响真机的正常运作。使用模拟软件进行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配置,实现真实的网络环境,让学生能够在模拟软件中体会到路由器、交换机在企业网络环境中的具体应用和配置,为以后的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1.3企业案例实训
1.4企业顶岗实训
1学生顶岗实训
2教师顶岗实训
深入企业第一线,了解企业网络所需要的工作岗位和技术能力,全面跟踪学习综合布线、网络应用操作、网络安全管理和网络云计算服务等方面的技术岗位;然后反馈到网络技术专业教学实践改革中,更新校企共建实训教材,将企业中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的管理理念引入,做好与企业网络技术人员的良好沟通,丰富实训教材内容,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