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通报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暨2022霹雳行动工作有关情况忻州公安

据介绍,今年1-6月,全市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4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85人,累计止付涉案资金6.84亿元,冻结资金5072.2万元,为群众追回受损金额391.74万元。全市公安机关始终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组织精干力量开展专案侦查,摧网络、打源头,最大程度打击电信诈骗违法犯罪行为。上半年共开展4次“霹雳”专项行动,集中收网抓捕犯罪嫌疑人140名,打击成效显著。

(一)锚定目标、多措并举,大力开展防范电诈宣传

(二)靶向发力、精准预警,避免人民群众上当受骗

为了全面提升精准预警劝阻工作质量,市公安局反诈中心依托大数据对全市正在被骗和潜在高危易受骗群众进行精准劝阻。今年共处置反诈预警23.9万条,日均人工劝阻1279人次。经过民警的耐心讲解和劝阻,成功避免2.2万余名群众上当受骗。

(三)加强联动、斩断链条,扎实推进“断卡”行动

进一步加强与各银行、通信运营商联动合作,对涉案“两卡”线索深挖细查,共打击处理行业内鬼1人,收贩卡人员110人;对出租出借出售“两卡”的失信人员进行惩戒曝光,共曝光679人次。

下一步,全市公安机关将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精神,进一步增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为契机,始终保持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积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行业监管、有关方面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打击治理新格局,坚决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打下去,切实维护全市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一是进一步加强全链条打击能力。全市公安机关将进一步加强全链条打击能力,由抓个犯、破单案向打团伙、端窝点方向努力,重点打击涉诈关联犯罪,彻底斩断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链条,坚决铲除涉诈黑灰产业生存土壤。

二是进一步扎实开展防范宣传活动。为了确保各项宣传措施取得实效,忻州市公安局将成立联合督导组,对各县(市、区)防范宣传措施实施情况进行专项督导,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切实提升我市群众识骗防骗意识。

三是进一步完善警银警信协作机制。联合银行、通信运营商进一步完善协作机制,从“严格开卡、线索通报、风险评估、模型开发、人员惩戒、警企联动”等方面进行细化。通过强化合作,逐步做实做细重点行业治理工作,全力推动“断卡”行动再上新台阶。

此次新闻发布会由忻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忻州市新闻中心承办。省、市主流媒体记者30余人应邀参加发布会。

市公安局反诈中心主任李海俊回答记者提问

参会媒体记者

新闻链接一:

案例一:市县公安机关打掉一个电信网络诈骗团伙

在全市公安机关的共同努力下,截至目前,6.15专案组民警赴全国各地抓获犯罪嫌疑人51人,其中已采取刑事强制措施40人。目前,市公安局反诈中心还在进一步深挖扩线中,力争打深打透,彻底斩断这一涉诈犯罪利益链条。

案例二:市县联动成功捣毁一个外省流窜洗钱窝点

6月28日下午,静乐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接到举报,称该县某酒店有人正在从事电信诈骗洗钱活动。市县两级快速联动,迅速掌握了该窝点人员身份。随后,静乐县公安局立即组织警力赶往该酒店开展集中抓捕,当场抓获犯罪嫌疑人李某迪,代某雄,袁某玉,姜某东,现场扣押作案工具手机7部,银行卡11张,涉案现金6500元。经查,李某迪、代某雄二人系外省流窜非法洗钱人员,主要负责联系在缅北窝点的境外诈骗分子;其余三人为本地居民,受李、代二人教唆,帮助其操作非法转账洗钱,从中挣取好处费。5名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目前已被静乐县公安局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案例三:贺某某被诈骗案(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

2022年5月11日,原平市居民贺女士报案称其在网上被虚假投资理财诈骗85万元。经查,4月15日上午10时许,贺女士在家上网使用“快手”APP时收到一个陌生人的私信,对方声称自己是贺女士多年前认识的朋友“韩某”,多年来靠在网上炒股发了财,可以带着贺女士一起赚“大钱”,从而骗取了受害人的信任。在对方的诱导下,贺女士下载了一款名叫“链上会”的炒股APP并添加了对方好友。对方每天和贺女士聊天,称手里有一支挣钱的股票,让其帮忙操作。贺女士按照对方描述的步骤操作后赚到了1000余元,于是向“韩某”指定账户转款2万元,让其帮忙操作购买股票。4月15日至5月10日,被害人陆续向对方指定银行账户转款15笔,共计83万元,平台内显示有100万余元,但当贺女士想要全部提现时,平台提示需再缴纳一笔管理费才可提现。贺女士意识到被骗后报警,共计被骗85万元。

案发后,反诈中心民警迅速采取行动,对涉案资金采取紧急止付措施,成功止付涉案资金412477元,其中包含受害人217802元。

诈骗套路:

1、骗子制作虚假投资理财软件,以高额回报诱导受害人下载投资;

2、骗子操纵后台,受害人投资后先期可赚取小利(骗子的诱饵);

3、待大额资金投入后,骗子操控平台,会显示赚了大笔资金,但根本不能提现,骗子诱导受害人继续投资大额资金以赎回本金和利润,受害人投的越多被骗子骗走越多,此类诈骗不仅会骗走人们所有积蓄,还会让人们负债累累。

案例四:刘某某被诈骗案(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诈骗)

案发后,市局反诈中心迅速分析研判锁定嫌疑人,与直属分局共同成立联合抓捕组,于5月21日至5月24日远赴福建省福州市抓获该案一级卡犯罪嫌疑人林某,已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1、骗子冒充电商客服称受害人买的商品有质量问题,或冒充快递公司称受害人的快递丢失给予经济赔偿;

2、诱导受害人下载安装一个APP,进入骗子预先设计好的第三方后台;

案例五:张某某被诈骗案(冒充熟人、领导类诈骗)

案发后,反诈中心民警迅速采取行动,对涉案资金采取紧急止付措施,涉案资金20万元被成功止付,全部属于受害人。此案是涉案资金全额追回的又一成功案例。

2、受害人未通过其他方式核实对方身份真假,轻信骗子的谎言,转给骗子资金后,被骗子拉黑。

新闻链接二:

1.国家反诈中心APP具体能发挥什么作用?

2.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有什么新形势?

答: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作为智能化、非接触性犯罪,手段套路更新换代较快。

特别是近期,诈骗团伙盯上了58同城等互联网招聘求职平台,利用平台发布虚假信息,利用求职者提供的个人信息,冒充平台客服、公司人事等实施精准诈骗。

3.公安机关针对电信网络诈骗采取了哪些措施?群众应该如何防范?

答:主要是落实打防管控措施。

“打”即以打开路、以打促防,通过“霹雳”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涉诈犯罪形成有力震慑。

“防”即持续开展防范宣传活动,一方面积极推动各级党委政府、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在辖区开展防范宣传活动,实现宣传措施全覆盖;另一方面是大力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帮助群众建立安全防护网。

“管”即重点行业治理,一方面通过定期召开市际联席会议,推动互联网、金融、通信主管部门落实监管职责、堵塞行业漏洞;深入推进“断卡”行动,严肃查处买卖“两卡”违法犯罪行为,同时联合金融通信部门对“两卡”失信人员进行惩戒。

“控”即加强涉诈重点人员管控,通过劝返、限制出境等一系列措施,迫使境外重点人回国投案,境内重点人无法出境作案。

群众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主要还得提升识骗防骗意识。在这里我结合工作经验,给广大群众一些防骗建议:

一、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安装后,可以最大程度保障你的财产安全,要多利用APP提供的五大功能去甄别诈骗套路,避免上当受骗。

二、注重保护个人信息。电信网络诈骗的开始往往都是个人信息在无意间被泄露,广大群众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特别是银行卡及支付账号的验证码、密码不要向任何人透露,同时要坚决做到陌生链接不点击、陌生二维码不扫描,避免信息被窃取、资金被骗走。

三、警惕陌生链接、APP。对“热心网友”发送的链接和APP要高度警惕!即使这些网址和APP做的和正规网站APP一模一样,但是必须清醒认识到,只要不是在手机自带应用商店里下载的APP,都要谨慎使用。

THE END
1.网络诈骗多少判刑起步关于网络诈骗的判刑起步标准,依据《刑法》相关规定,主要是根据诈骗数额和具体情节来判定。如果诈骗数额较大,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若诈骗数额巨大或者涉及其他严重情节,则判处三年以上至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特别巨大的诈骗数额或涉及特别严重情节,则可能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并且可能面临罚金或财产被没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7059729.html
2.网络安全轻松兼职?小心犯罪陷阱!经查,崔某等人以给各类APP“拉新冲量”为由,在网上发布招聘广告,以每日保底100元的工资招聘兼职员工。招聘人员需使用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号、社交账号以及人脸等,为该犯罪团伙注册网络商铺等虚拟账号。该犯罪团伙再以每个账号30元到140元不等的价格出售获利。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wNzIwNjAyMg==&mid=2654951719&idx=3&sn=d121df5288d9ef69de894e60d92d8026&chksm=8da4b6ff5ea18959a5faa02878a5f608d7e8b87c7873640d62bd64dbd1b6d181122acb468a29&scene=27
3.网络诈骗怎么定罪量刑定罪就这么几个等级:1.如果你通过网络骗了人家钱比较多的话,那就是犯罪了,要坐牢的还要交罚款。通常是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如果骗得钱更多一些,或者事情很严重的话。接下来华律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一些知识,供大家参考一下,一起来看看内容吧。 https://www.66law.cn/laws/3290671.aspx
4.高薪兼职广告可能又是诈骗新花样贵州高院发布涉电信网络诈骗12月9日,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法院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及关联犯罪方面的工作成果,并发布相关典型案例。典型案例二:邱某犯诈骗罪一案 基本案情 被告人邱某受网络平台高薪兼职诱惑,明知所谓兼职系通过搭建网络通讯平台供境外诈骗分子拨打诈骗电话而获利,仍于2022年12月31日至2023年1月1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951209662183982&wfr=spider&for=pc
5.网络团伙诈骗10万元判几年,法律上有哪些规定网络团伙诈骗10万元属于数额巨大的情况,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https://law.iask.sina.com.cn/jx/sh/a29MPAZdvp8x.html
6.浙江台州警方破获特大“网络刷单兼职”诈骗案,团伙两年开发200IT之家8 月 16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浙江台州警方近日捣毁一个特大网络兼职诈骗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 162 人,诈骗团伙在两年时间内竟开发了 200 多款诈骗 App,累计诈骗 8 万余受害者,涉案金额 2000 万元,相关话题目前在微博登上热搜第六,阅读量 2807.9 万。 https://www.ithome.com/0/788/976.htm
7.女子网络刷单兼职半月,反被骗17万!幕后团伙位于阿联酋刷单诈骗则是指犯罪嫌疑人利用网络聊天群等途径,发布虚假"刷单兼职"信息,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诱导受害人预先垫付资金进行刷单,骗取受害人钱财的网络诈骗行为。警方介绍,刷单诈骗是目前发案率最高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据国家反诈中心统计,它占到了电信网络诈骗整体发案量的三分之一左右。https://m.gmw.cn/2023-11/05/content_1303560780.htm
8.兼职每小时赚200元实则为诈骗团伙接线?已有情侣双双被判刑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的全链条打击力度。不少犯罪团伙就将目光投向了普通人,打着各类“兼职”的名义,实则是在寻找“帮凶”。检索相关新闻报道就会发现,去年起,各地公安的反诈宣传中,“接线员”兼职涉嫌电信网络诈骗开始频繁出现。 去年5月2日,泉州市南安公安局刑侦大队溪美中队接到反诈中心推送线索,有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910320
9.近日,赖先生报案称对方是以网络刷单网络贷款的方式诈骗他近几日,一则骇人听闻的新闻事件,刷新了人们对新型网络诈骗犯罪恶劣程度的认知,令人“细思恐极”。 骗到柬埔寨,强制抽血致病危 中国江苏男子李亚明(化名)因轻信某网站的高薪招工广告,遭胁迫偷渡至柬埔寨后,被圈养充当“血奴”,每隔一个半月抽一次,每次抽血1500毫升。半年多来,他累计被抽血7次,被送至医院时“血被https://zsjy.lwvc.edu.cn/info/1044/2263.htm
10.找的“兼职”竟是出售银行卡诈骗团伙转移资金近1700万被宜兴市2020年 8月,张华、曹斌、徐洁考入南京某高校。当月,得知朋友张华即将到南京上大学,戴强便邀请其一起吃饭。饭桌上,张华听着戴强的介绍,对未来几年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 这顿饭下来,张华发现戴强出手阔绰,与上大学前判若两人,便询问戴强是不是有财路。戴强也未隐瞒,告诉张华他在干一份兼职,主要是提供银行卡给http://jsjc.gov.cn/yaowen/202208/t20220823_1427365.shtml
11.凌晨2点,我转给“导师”19万元……(附“青年中心·红领巾学堂”3网络兼职为我们提供了方便的就业途径 但也会被有心人钻了空子 成为诈骗钱财的工具 因此,我们在寻找网络兼职时 一定要擦亮眼睛 要知道一切“网络刷单”都是诈骗 大部分刷单都会以“押金”等名义 要求参与网络兼职的从业者 在获取报酬之前预支费用 并承诺会返还 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671227
12.时薪500元的“躺赚”兼职,如何成为电诈团伙“沉默的帮凶”?当两部手机对接在一起,一部接通诈骗分子,一部接通受骗对象,兼职者利用“手机口”业务为境外电信网络诈骗团伙提供通信传输支持、协助骗取巨额财产。这种所谓“不用说话”的兼职是如何“知法犯法”的?“手机口”诈骗究竟如何成为电诈团伙的“帮凶”? 境外诈骗“另辟蹊径”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4H8I7yIUI4A
13.经开公安成功打掉电信网络诈骗“地推引流”犯罪团伙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部署开展以来,吉林市公安局经开分局坚持以打开路、亮剑攻坚,全力以赴推动夏季治安整治向纵深开展。近日,经开分局聚焦警情发案,重拳出击,成功打掉一个电信网络诈骗“地推引流”犯罪团伙,一举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查扣涉案手机8部,进一步丰富了“百日行动”战果。 https://tt.sina.cn/article_2309404793229085115527.html
14.网红夫妻被判刑网络诈骗从犯认定标准是什么?法律风云榜导读:【网红夫妻被判刑】近日,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人民法院公开宣判网红王婧、孟凡斌夫妻诈骗一案。据悉,被告人人王婧、孟凡斌等人参与互联网上诈骗团伙利用YY平台以“招聘”名义,通过缴纳入会费、软件费等坑骗被害人。法网恢恢,这对网红夫妻最终受到法律制裁,分别被判4年8个月以及4年的有期徒刑。法院审理认为,网红夫妻https://m.maxlaw.cn/top/20191112/whfqbpx.shtml
15.论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的历史背景和对策诈骗案件暴涨的拐点发生在2003、2004年前后,其中有两个背景因素:一是03、04年互联网在中国迎来爆炸式增长;二是台湾的诈骗团伙开始北上,以福建安溪为桥头堡,大规模向内地渗透,在当地培植代理人,传授台湾“先进”的诈骗理念和手法,然后再由安溪向全国扩散。 https://m.wydbw.com/show.asp?Id=9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