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主管部门、呈报部门、评委会办事机构审核
(四)委托评审
1.需要进行委托评审的,评委会办事机构对申报材料审核汇总并联系好委托评审事宜,市直人员由我局出具委托函后统一报送,各区(市)和高新区人员由各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高新区社会事物综合服务中心出具委托函后统一报送。
2.接受委托评审的,须经有权限的部门开具委托函,各评委会办事机构方可受理。评审结束后,及时反馈评审结果给出具委托函的部门(单位),由其按规定核准公布和发放证书。
二、纸质材料报送要求
(一)申报人员提交材料
1.《山东省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原件,一式3份(A3纸型,须由申报系统导出,双面打印)。
2.身份证复印件1份。
3.社保参保证明1份。
5.现任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复印件1份,单位聘任文件或聘书复印件1份。
6.申报人员有行政职务的,提交任命文件复印件1份。事业单位“双肩挑”人员申报的,提交《关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兼职审批有关问题的通知》(鲁人发〔2008〕71号)规定的审批手续复印件1份。
7.近5年的年度考核表复印件各1份。(如果晋升高一级职称所要求的年限少于5年,可只提供所要求年限期间的年度考核表)
8.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合格证书复印件1份。(在省里参评高级职称的根据省高评委要求,我市组建的高级、中级、初级评审委员会不作强制要求)
9.继续教育合格证书复印件1份。
10.工作经历证明1份,需经单位审核盖章。
11.《推荐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六公开”监督卡》(附件1)1份,《专家(学术)委员会推荐意见表》(附件2)1份,《申报人员所在单位公示情况及推荐排序表》(附件3)1份;事业单位的申报人员提交本单位《下达推荐评审岗位通知书》复印件1份;其他证明材料。
12.任现职以来取得的代表性成果复印件各1份,其中论文/著作、课题、专利及奖项数量分别不超过3项(标准条件另有规定的除外),总数不超过15项。
13.有学术或社会兼职的,提交证书或兼职文件复印件1份。
14.反映本人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业绩的业务工作总结1份。
15.报送的材料、证件等按照以下顺序整理,并和目录一起装订成册,其中复印材料使用A4纸复印,并全部加盖单位或主管部门公章,否则不予受理:
第一册顺序:第2项—第11项;
16.个人纸质申报材料全部装入牛皮纸档案袋,一人一袋,纸质材料应与材料目录、系统提报材料相一致。档案袋表面需粘贴《枣庄市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材料表》(附件4),根据评委会组建单位要求及时报送。
17.注意:参加省级高评委评审的,根据省级高评委要求报送材料。
(二)用人单位、主管部门、呈报部门提交材料
1.所在单位、主管部门、呈报部门要对申报材料认真审查,严格把关,确实无异议的,需在相应意见栏签署意见,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4.需委托评审的,应由具有相应权限的人社部门出具委托函。
三、系统申报说明
用人单位、主管部门、呈报部门、评委会办事机构要认真审核申报材料,确保提供的评审材料真实、准确、有效;对于不符合规定条件、填写不规范的申报材料应当一次性告知申报人需要补充更正的全部内容和时限要求;对于符合规定的申报材料,应按照“用人单位—主管部门—呈报部门—评委会”逐级建立申报路径,及时上报。
现就《山东省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填报说明如下(注意:在省级高评委参评职称的,按照省级高评委申报通知要求进行填报):
2.上传身份证明时请将身份证正反面置于一张图片上传。
3.上传社保证明时请将证明材料置于一张图片上传。
4.上传近期个人证件照电子版(必须上传,评审通过后将用于打印电子职称证书)。
注意:“工程技术”系列仅限从事电力工程、电子信息、纺织工程、化工工程、机械电气、节能工程、汽车工程、轻工工程、食品工程、人工智能、设备动力、物联网、云计算等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申报;从事建设工程、交通工程、煤炭工程、环保工程、林业工程、质量工程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请选择相应的申报系列;从事市政工程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建议根据实际工作内容申报“建设工程”系列或“交通工程”系列。
2.“申报方式”分为:正常晋升、破格、改系列、复合型人才评审、高层次人才直评、非企事业单位交流到企事业单位人员等方式。
(1)符合正常申报评审条件的人员,此处选择“正常晋升”;
(2)学历、资历等不满足正常申报评审条件,但满足破格评审条件时,此处选择“破格”,同时还须填写“破格情况”:学历破格、资历破格、学历资历双破格、改系列破格;
(3)改系列申报职称的,此处选择“改系列”,例如现专业技术资格为交通工程系列工程师,要申报工程技术系列工程师,则选择改系列申报。(注:改系列评审只能申报与原职称同层级的职称,不得直接申报高一级的职称);
(4)以高技能人才身份申报专业技术职称的,此处选择“高技能人才贯通”,具体要求请参照《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工作的通知》(鲁人社字〔2021〕70号);
(5)以高层次人才身份直接申报副高级或正高级职称的,此处选择“高层次人才直评”,具体要求请参照《枣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枣庄市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暂行办法>的通知》(枣人社字〔2019〕94号)。
(6)非企事业单位(含参公管理单位)的人员交流聘用到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在现工作岗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一年以上,符合相应职称申报条件的,选择“非企事业单位人员交流到企事业单位人员”。
(7)已取得一个系列(专业)职称并聘用到相应岗位上的专业技术人员,经所在单位批准,再申报其他系列(专业)同级别的职称,选择“复合型人才评审”。
3.“申报单位”需从系统中选择与本人建立正式劳动(聘用)关系的单位名称(原则上应和个人社保缴费单位一致)。注意:若查询不到申报单位,请先在系统中进行单位注册并申请职称权限,注册时必须填写法定全称,即名称与单位公章相同,不可填写简称。
4.“是否是工作单位”,如果“申报单位”是本人的实际工作单位,就在“是否是工作单位”下拉框中选“是”。否则下拉框中选择“人事代理”“劳务派遣”或“个人代理”,选择“人事代理”或“劳务派遣”的,需要在“工作单位”栏目选择实际的人事代理或劳务派遣单位,人事代理人员还需在“人事代理单位”处填写人事代理机构全称。(例如:张三为A劳务派遣公司派遣到枣庄B公司工作。填报系统时,“申报单位”选择A劳务派遣公司,在“是否是工作单位”选“劳务派遣”,然后在“工作单位”处选择枣庄B公司。)
自由职业者申报职称评审的,“申报单位”选择其所在的街道社区、村委会或乡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所,“是否是工作单位”下拉框中选择“个人代理”,“工作单位”处无需选择。
6.“专业工作年限”,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年限,计算到申报年度的年底,每满12个月计算1年,未满12个月的不予计算。改系列前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年限可以累积计算。(如:王某2000年开始从事建设工程专业技术工作,2010年申报建设工程中级工程师职称时,专业工作年限为10年;2015年由于工作岗位调整从事交通工程专业技术工作,2020年通过改系列申报交通工程中级工程师职称时,专业工作年限为20年;2022年申报交通工程高级工程师职称时,专业工作年限为22年。)
(三)学历信息
2.“评审依据学历”:指参评本年度职称所依据的学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历都可以用于职称申报;参加工作后取得的学历,不再限定年限要求。
3.证明材料:
特别注意:是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不是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5)2001年以前取得的学历需要提供学历学位证书扫描件,学历证书丢失的需要提供毕业生登记表复印件。
(四)现专业技术职称、职业资格
4.若无现专业技术职称,请在“现专业技术职称”输入框中填写“无”,保存即可。
5.职业资格与职称的对应关系请参照《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建立部分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和职称对应关系的通知》(鲁人社办发〔2019〕14号)。
(五)现任(含兼任)行政职务
(七)外语/计算机水平
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懂何种外语,达到何种程度”和“计算机水平”,
1.“懂何种外语,达到何种程度”应按“证书名称+语种+等级+成绩”的格式填写,如“全国职称外语等级考试英语理工B级60分”;
2.“计算机水平”应按“证书名称+成绩或模块数目”的格式填写,如“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4个模块”。
3.证明材料:上传相应证书,包括但不限于全国职称外语等级考试成绩通知书、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书、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等材料。(在省里参评高级职称的根据省级高评委要求,我市组建的高级、中级、初级评审委员会不作强制要求)
(八)近五年学习培训及继续教育经历
(十)任现职以来取得的代表性成果
1.论文/著作
(1)“成果名称”:先注明是“论文”还是“著作”,然后填写论著名称。如“论文:《××××方法的应用效果分析》”。
(2)“杂志或出版社”:论文填写杂志的法定全称;著作填写出版社的法定全称。
(4)“位次”:采用“申报人位次/合作人数”的填写法,如:系个人独立完成的填写“1/1”;申报人为第1位完成人,系3人合作完成的,填写“1/3”,依此类推。
(5)“转载刊物”:填写转载本人论文的其他期刊的法定全称,如没有其他期刊转载,可填写“无”。
(6)“验证网址”:填写论文的互联网检索页网址。
(7)证明材料:论文应上传杂志封面页(需体现出期刊的ISSN刊号或CN刊号)、目录页(标注出本人所发表论文的题目)、正文页,可以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等期刊论文数据库中查询到的论文需提供检索页面截图、附验证网址;不得仅上传封面、目录;不得仅上传用稿通知;论文必须在具有ISSN刊号或CN刊号的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不含在电子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2.专利
(1)“成果名称”:填写专利全称。
(3)“位次”:以专利证书上的发明人为准,采用“申报人位次/发明人数”的填写法,如:系个人独立完成的填写“1/1”;申报人为第1位完成人,系3人合作完成的,填写“1/3”,依此类推。
(4)“批准机关”: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5)“专利类别”:选择“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
3.课题
(1)“成果名称”:填写课题全称。
(3)“位次”:采用“申报人位次/合作人数”的填写法,如:系个人独立完成的填写“1/1”;申报人为第1位完成人,系3人合作完成的,填写“1/3”,依此类推。
(4)“批准机关”:填写结项证书落款单位全称。
(5)“等级”:根据结项证书落款单位等级进行填写,如:“省(部)级”、“市(厅)级”、“县级”等。
4.获奖
(1)“成果名称”:填写奖励全称。
(4)“批准机关”:填写获奖证书落款单位全称。
(5)“等级”:根据获奖证书落款单位等级进行填写,如:“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县级”等。
(6)证明材料:上传获奖证书、表彰文件原件扫描件。
5.其他
(1)“成果名称”:填写成果全称。
(4)“等级”:根据批准或公布单位等级进行填写,如:“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县级”等。
(5)“批示或证明”:填写该成果的批示或证明文件。
(十一)任现职以来主要专业技术工作成绩及表现
必须首先说明本人符合《标准条件》要求的业绩成果条件的情形(示例:本人所符合的评审依据业绩成果条件:1.主持的***工程设计工作,为中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符合第*条第(二)款第*项;2.以第一作者在《***》发表论文1篇,以独立作者在《***》发表论文1篇,以第二作者在《***》发表论文1篇,符合第*条第(二)款第*项),未说明符合申报情形的材料不予受理。
申报人员完成的其他业务工作任务、工作量、取得的其他成果奖励等同时在工作业绩中说明。要实事求是,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取得的效果要具体明确,不超过1200字。
1.填写本人参加的学术团体并及担任职务,承担的社会兼职。没有可填“无”。
2.上传证书或兼职文件原件扫描件。
(十三)上传其他证明附件
申报人员应上传以下证明材料:
1.《推荐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六公开”监督卡》原件扫描件。
2.《专家(学术)委员会推荐意见表》原件扫描件。
3.《申报人员所在单位公示情况及推荐排序表》原件扫描件。
4.事业单位申报人员提交本单位《下达推荐评审岗位通知书》原件扫描件。
6.其他证明材料。
(十四)提交个人申报材料
附件:1.推荐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六公开”监督卡
2.专家(学术)委员会推荐意见表
3.申报人员所在单位公示情况及推荐排序表
4.枣庄市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材料表
附件1
推荐申报专业技术职称“六公开”监督卡
单位(盖章):年月日
专业技术人员总数
实际参加推荐的人数
被推荐
申报人数
“六公开”内容
1.公开专业技术岗位数4.公开申报人述职
2.公开任职条件5.公开申报人的评审材料
3.公开推荐办法6.公开被推荐申报人员名单
如果认为单位做到了上述要求,请在下面栏目中签名
全体专业技术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代表
单位人事
部门负责人
单位领导
注:1.单位人数少的由全体专业技术人员签名,人数较多的可由下属二级单位推选出一定数量的代表签名。
2.未签名人员要另外注明原因。
3.此卡报相应评审委员会和人事部门各一份。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制
附件2
专家(学术)委员会推荐意见表
申报人
姓名
性别
出生
年月
文化
程度
学位
拟申报专业
技术职务资格
何时何校何专业
毕业及学制
工作单位
专
家
意
见
签
字
年月日
单
位
审
核
(盖章)
审核人(签字):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注:各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凭此审核表受理申报材料
附件3
申报人员所在单位公示情况及推荐排序表
序号
现行政职务
现专业技术职务
现从事专业
申报职称
推荐情况
公示情况
备注
是否同意推荐
单位推荐排序(*/*)
是否公示
是否存在投诉举报等情况
投诉举报等的
处理结果
注:1.该表由申报人员所在单位据实填写。必须经单位负责人审核并签字,加盖单位公章后方可上报。
2.“单位推荐排序”为申报人员在推荐时的排序/所有申报人员总数,如1/5(由各单位自行确定是否排序,不作统一要求)。
3.“是否同意推荐”“是否公示”“是否存在投诉举报等情况”填写“否”或者“是”。
4.存在投诉举报等情况的,必须在“投诉举报等的处理结果”中填写处理的结果;不存在投诉举报等情况的,可在“投诉举报等的处理结果”中填写“无”。
5.填写表格时,无内容的,填写“无”。
附件4
呈报部门编号
枣庄市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材料表
档案袋
姓名单位
申报系列申报级别
材料名称
件数
1
山东省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
11
六公开监督卡,专家推荐表,公示情况,下达岗位通知书(复印件)
2
身份证(复印件)
其他证明材料
3
社保参保证明(复印件)
12
获奖
4
学历证明
课题
5
职称证书、聘任文件(复印件)
专利
6
行政职务任职文件(复印件)
论文著作
7
年度考核表(复印件)
其他成果
8
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合格证书
(复印件)
13
学术或社会兼职
9
继续教育合格证书
14
工作总结
10
工作经历证明
(注意:评审表单独放置;证明材料按顺序装订成册,第一册:2-11项,第二册:12-14项)
报送日期:年月日
主办:枣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地址:枣庄市薛城区民生路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