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防骗防抢劫案例

一、为什么有些大学生在交往中容易上当受骗?

在当今的大学校园,大学生上当受骗的事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加选择地结交朋友

当今的大学生大多是从学校走进学校,进入大学后吃住在学校,每天过着宿舍—食堂—教室(实验室)三点一线的生活。大多数学生喜欢结交朋友,但一些同学防范意识差,警惕性不高,从而导致上当受骗。

(二)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和辨别能力

在大学校园里,每个学生都可能遇到一些来访的老乡、熟人、同学,或同学的同学、老乡的老乡、朋友的朋友之类的人。然而,这其中有的是真,有的是假,可许多学生又缺乏刨根问底的习惯,在不辨真伪的情况下宁可信其有而不信其无,而且有些学生常常把他人来访看做是自己的一种荣耀,这就给骗子以可乘之机。

(三)疏于防范是大学生上当受骗的主要原因

据资料显示,在校大学生被骗取钱物,绝大多数是疏于防范。事实上,很多大学生(特别是新生)热情奔放,性格直率,经历的事情很少,没有处事经验,防范能力也比较差,大多数人被骗后方知后悔莫及。

(四)求人办事,成事心切,从而导致上当受骗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之中,难免求人相助。在校大学生涉世不深,有时为了办事而轻率交友行事,不分青红皂白,弄不好就要被骗。据了解,当前大学生容易被利用的心态一般为:急于求成,爱慕虚荣而无戒备之心;想经商助学而缺乏资金和经验;想找到理想的工作单位而又没有门路;不经过自己劳动而想摇身一变为富翁等等;这些都是导致上当受骗的诱发心理因素。

[典型案例2]2008年,大二一个女同学在宿舍里接待了一个“老家厂里师傅同事的姑娘”的陌生人,此人一口一个“师妹”,声称是特意前来“看望一下的”。这个女同学出于对昔日师傅的信赖,根本没有细问,就留陌生人住下。殊不知这个陌生人正是一个女骗子。趁同学们上课时,将该生寝室洗劫一番,盗走毛衣、大衣和数百元现金。

[典型案例3]2007年9月,学生宿舍住进六个刚入学的新生,六个人在互作自我介绍之后将各自姓名、籍贯都张贴在门上。一天中午,一个20来岁的人前来,直呼室内一个山东籍学生陈某的名字,自称是本校大三同专业的学生,也是山东人氏,陈某以为异地遇见老乡,十分高兴,同室其他人也为之庆幸。略事寒喧,来人提出因住院需借一点钱,并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陈某一听慷慨应诺、随即掏出200元。该人激动地表示“真是人不亲土亲,如不嫌弃愿交个朋友”,说罢,立下借据。事后,陈某找遍校园,也找不到这个“老乡”。一年后那个主动上门认老乡的家伙被公安机关抓获后才知道是个专门诈骗的流窜分子。

[典型案例4]应届毕业生董某,为了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又缺少门路,四处奔波。经过托人再托人,结识了一位自称与理想单位领导的儿子是好朋友的胡某。胡某声称只要交上800元介绍费,保证没有问题。董某写信向父母要来800元介绍费交给胡某。胡某钱一到手就再也没了踪影。

以上四个案例所提到的上当受骗的大学生皆是由于缺乏防骗知识,轻听轻信,不重视个人信息安全,疏于警惕性而造成,大学生要从中吸取深刻教训。

二、发生在高校的诈骗案中,针对大学生有哪些常见的骗术?

1、通过上网聊天交友,取得信任后,编造谎言进行诈骗;

2、假称自己发生意外,利用同学的同情心理寻机诈骗;

3、以恋爱为名进行诈骗;

4、编造学生在学校受到意外伤害,对学生家长及亲属实施诈骗;

5、冒充学校工作人员诈骗学生;

6、利用手机发短信息中奖诈骗。

[案例解析]此案说明对于不了解的人,在没有经过调查核实的情况下,不可盲目相信对方的自我介绍,进而发生与钱物有关的交往。主要原因是你根本不了解对方,即使是给你设下的陷阱你也看不出来,这是很容易让你上当受骗的。

[案例解析]犯罪嫌疑人缘何对张某和家里的情况了如指掌,通过对张某的询问得知。张某在2007年返校的火车上曾遇到一男子,两人谈得很投机,便如实说了自己的情况,并给那人留下家里和学校的联系方式,以备以后联系。张某放松了自己的警惕,向完全不熟悉的人告知了自己的基本资料,不料被作案分子所利用,使自己和家里受到损失。

[典型案例3]2007年7月,某高校的两名男女同学在运动场谈恋爱,由于过于亲密,被一个自称是老师的人以纠正不文明现象为名严厉批评并查扣两同学的手机、书包等物品,两名被害人觉得自己有短处,没敢申辩,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东西被骗子拿走。

[案例解析]冒充学校工作人员是骗子惯用的伎俩,所以在校大学生对扣押你的财物,又不认识的“老师”,一定要注意,不要被他的假象蒙蔽。

[案例解析]目前手机在大学生中的使用相当普遍,短信业务也成了手机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不法之徒乘机经常大量地往别人手机里发送代办文凭、证照及中奖之类的短信息,有些社会经验不足的同学便轻易相信,一步一步地走到犯罪分子事先设置好的陷阱中。俗语说“天上不会掉陷饼”,商品经济社会也不会有那样好事发生,同学们在遇到类似情况时,千万不要相信,也不要去理会这类短信息。

三、大学生如何提防马路骗子?

近年来,在诸多诈骗案中,马路骗子屡屡得手,在受骗的人中年轻人占大多数,其中不乏在校大学生。因此,作为在校大学生应特别注意提防马路骗子。

1、不要贪图小便宜。诈骗活动得逞的一个先决条件是利用了受骗者爱占小便宜的心理。

2、不要在马路上向无证摊贩购买自己不了解合理价格和质量标准的商品。不要听信货摊周围有人叫好、喊便宜,甚至争先恐后去抢着买,说不定他们就是所谓的“托”。

3、提防魔术行骗。许多魔术行骗看似公平,实则暗藏机关,一般人看不出他做的手脚。如果稍有不慎,行骗者就有可乘之机,让你尝点甜头后,把你宰得头破血流。因此,遇到摆摊的魔术,一定莫入圈套。

4、不要轻易参与骗子的游戏活动。骗子的意图有时很容易被人看破,但是他往往利用人们的好奇心理或参与心理引你上钩。如一些马路骗子在街头巷尾摆设的游戏,他总是先引诱你参与,设法使你在参与中享受到乐趣,尔后诈骗你的钱物。

5、警惕骗子利用封建迷信诈骗。一些骗子利用看病、算命骗钱,利用想尽快看好病的心理引你上当,心甘情愿地拿钱去看病,其实得病就要正规医院去诊治,不要被迷信迷惑。

[典型案例]学生李某寒假乘长途汽车回家,遇车上有两男子叫卖皮衣,称原价1800元,现价380元。随即便有两人每人付380元各买了一件。李某看其所卖皮衣皮质软软,手感也挺细腻,便欲买一件赠与哥哥。在与卖衣人讨价还价过程中,卖衣人说,如果诚心买的话350元就卖,如果买两件就600元。李某高兴地付了600元买了两件,到家后才知是假皮衣。

[案例解析]李某之所以上当受骗,是因为其不识货,不掌握行情而只图便宜。这种图小便宜的心理往往是骗子行骗成功的先决条件,那两个先花680元买衣的人其实就是所谓的“托”。李某在不认真假、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只能是“贪”小便宜吃了大亏。

四、女性大学生为什么容易受骗?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一些“精明”的骗子越来越多地把目标锁定在女性身上,而且屡屡得手,其原因主要有:

1、女性大多珍视感情,且富于同情心,易对别人产生信任感和依赖感。一些人正是看准了女性的这一特点而更多地对女性行骗。

2、女性大多讲义气、爱面子,容易迁就对方。女性常常碍于情面,对本该认真的事却羞于表达,违背自己意愿的事又不忍拒绝,导致骗子得寸进尺。

3、有的女性急于求成,喜欢搞短期行为,容易被一时之利诱惑。现实生活中有些女性仅仅因为对方的一两句“我爱你”、“说话算数”,便很快对其形成了“讲信用,靠得住”的“良好”印象,一旦对方再施以小恩小惠,就很容易放松警惕,让骗子牵着鼻子走。

[案例解析]周某因涉嫌诈骗受到了法律的严惩,给同学们留下的是很好的警示:谈恋爱要理智,谈恋爱是心灵的沟通,而不是经济上的互通有无。无论男女同学,在和对方确立恋爱关系前一定要充分了解对方,不要盲目追求浪漫,在恋爱时也不要有较大数额的经济往来,以免被骗后,给自己身心带来伤害的同时造成财产的损失。

五、女大学生如何防止受骗?

(一)别等出事后才想起法律

具备法律意识,不仅是在事后知道要运用法律,更重要的是应将法律意识贯穿于事前和事中。事前要履行完备的书面法律手续,不作口头协议,书面手续要力求明细化。

(二)不轻易相信陌生人

在与人交往中,对陌生人特别是陌生男人要时刻保持警惕,对其提出的问题或允诺不要轻易相信,不能把自己的身份、联系方式等轻易告诉他人,更不能随之独往。

(三)别幻想不劳而获

当你面对诱惑时,千万不要急功近利。任何时候都得想一想:人家凭什么给我这么多好处?这样做是否符合常理?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情,要注意分析对方在许诺给你的利益做个对比,就会得出比较客观和是否可行的结论。

(四)切忌感情冲动和义气用事

有很多不法之徒专以“交友”、“恋爱”、“求助”为名,利用女性的爱心和情感来行骗,要当心甜言蜜语或“慷慨义举”后所隐藏的欺诈。

(五)一旦发现受骗,必须镇静

千万别慌神,赶快想办法及时掌握对方有罪的证据,迅速报案,要防止打草惊蛇。有人认为把钱追回来是关键,所以,在发现上当后便想私了,于是主动找上门去恳求骗子返还财产。这是很愚蠢的做法,这等于告诉对方骗局已经暴露,提醒骗子赶快逃匿。聪明的做法是,一面装作仍蒙蔽在鼓里,随时掌握对方行踪;一面查明对方所骗财产的使用流向,及时报告公安机关。

六、高校盗窃案件时有发生,作案分子主要采取哪能些方法和手段进行盗窃?

在高校发生的盗窃案件中作案分子采取的方法和手段主要有:溜门盗窃、顺手牵羊盗窃、网络及技术盗窃、利用钥匙入室盗窃和利用信用卡(存折)进行盗窃等。

(一)溜门盗窃

利用这种盗窃手段而实施盗窃的发案地大多在学生宿舍,作案分子利用门未锁而溜进室内进行盗窃。在室内有人的情况下,作案分子如果是陌生人,则会以找人或推销商品等借口来掩盖自己的真实目的,作案分子如果是熟人,则会以找同学或“串门”为由,稍作攀谈后离开。

[典型案例2]2008年4月,某高校保卫处通过调查,将盗取同学存折后取走现金的关某抓获。在审讯时,关某还交代了曾五次到附近寝室“串门”,趁门未锁而室内无人之机,共盗走手机两部、现金1300元、数码相机一部的犯罪事实。另外,关某还交代了一次在寝室正欲实施盗窃时,该寝室回来人而盗窃未遂,便借口“串门”稍作交谈后溜走。

[案例解析]以上两个案例,作案分子都是采取溜门的手段作案,如果这些寝室门已上锁,案件便不会发生。大学生宿舍,几个人同住一室,相互间有很大的依赖性,在安全防范上大多数有麻痹的心理。同学们为了避免自己和他人的财产不受损失,要养成随手拿钥匙的习惯、随手锁门的好习惯,也要有一份责任感,对自己负责、对其他人负责。

(二)顺手牵羊盗窃

利用这种作案手段而实施的盗窃案件多发生在教室、图书馆、食堂等公共场院所。作案分子利用物品在、人不在,或物品在、人睡觉而伺机实施盗窃,作案分子除了一些惯偷之外,还有一些人见财起意而实施盗窃,所以往往还带有随机性。

[典型案例2]2010年12月份,保卫处接到学生报案称其放在书包里的现金、存折及其他物品刚在教室内丢失。保卫处迅速派人调取校园监控录像,将准备取钱的犯罪嫌疑人廖某抓获。作为同学,廖某交代了盗窃该同学现金、存折和其他物品的事实,又查出在浴池、教室、图书馆、食堂等处偷窃他人的钱物、书包、手机、数码相机、钢笔、书籍等物品。作案达数十起的事实。

[案例解析]构成犯罪的基本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如果同学们都能做好安全防范,保管好自己的钱物,对于犯罪分子来说,犯罪客体不存在,犯罪分子也就做不成案件,或因犯罪成本过高,犯罪分子也就自动放弃作案。犯罪嫌疑人作案地点选在食堂、教室、图书馆,作案时机选在同学去打饭和教室内的同学自己只顾自己,不管其他与已无关的事情时下手,由于没人注意在给同学们造成财产损失的同时,也给公安保卫部门破案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以上两个案例足以说明这一点。同学们在生活中应时刻提高防范意识,在各类公共场所,不要将自己的东西放在某处就离开或睡觉,书包及物品要随身携带,也可请同学看管,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三)网络及技术盗窃

在高校学生中,利用这种手段而实施的盗窃案件主要体现在网络中,作案分子主要利用自己的计算机知识,破译他人的网络账户及密码,或偷记他人的网络账户名及密码,之后盗用他人的网络账户进行上网。

[典型案例]2009年5月某同学报案称其手机账户被人盗用,发生费用1000余元。保卫部门经过调查,查明:此案系一计算机专业学生张某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非法破译该账户名及密码后,用自己的计算机上网时又被同学所看见并记下,之后在别的计算机浏览和下载黄色网站,结果发生高额费用。

[案例解析]现在互联网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已经很普遍,除了网络账户被人盗用的案例外,还有自己的电脑被黑客攻击而无法正常使用的事件发生。要避免类似的案件发生,同学们应该首先完善自己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加装防火墙,另外注意不要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网络账户及密码。

(四)利用钥匙入室作案

作案分子主要利用以前作案时盗得的钥匙或事先配好的钥匙开门入室盗窃。

[典型案例1]2007年10月一名同学报案称:发现宿舍走廊有一刚从女同学寝室出来的形迹可疑的男子。保卫部门将此人抓获进行盘问,经查,此人系某单位工人,因有恋物癖,经常到男女混合楼的宿舍和宿舍背后阳台盗窃女同学内衣等物品,这次是利用上次在该寝室作案盗得的钥匙再次到该寝作案。

[典型案例2]2009年9月初,孟某报案称寝室门和其柜子被撬,共丢失现金320元、MP3一部。保卫部门经过现场勘察,确认门上和柜子上的撬痕均系伪造。此案最终查明系该寝的郑某所为。一日,郑某没带钥匙,便向同寝的孟某借钥匙先回寝。孟某便将自己的钥匙串借给郑某,郑某见有孟某的柜子的钥匙,便将孟某的钥匙配了一把。几日后偷偷溜回寝室实施了盗窃并伪造了假现场。

[案例解析]上述两个案例说明,钥匙一定要随身携带,切不要随便借与他人。在许多已被查获的案件中,据犯罪嫌疑人交代,偷拿、偷配被害人的钥匙,许多天后才把钥匙送回去,被害人也没有察觉。这说明在同学中,随处乱放钥匙、对自己的钥匙保管不力的现象还是相当普遍的。所以,妥善保管自己的钥匙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一旦发生案件,应尽快报警,给公安部门提供最有价值的线索,力争早日破案,避免助长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五)利用信用卡(存折)进行盗窃

这类盗窃案件的作案分子大多是利用同学、朋友的特殊关系而得到被害人的信用卡(存折)及其密码,伺机进行盗窃。因为有关系好这层假象,所以这类案件还有一定的隐蔽性。

[典型案例]2009年5月,王某和其同学秦某到保卫部门报案,王某带密码的存折被人取走3000元。校保卫处经过大量的调查和取证,最终将此案破获,犯罪嫌疑人原来是和王某一起报案的秦某。通过审讯,秦某交代他和王某是很好的同学和朋友,曾两次陪王某到银行取钱,在王某输入密码时,秦某暗自记下,平时又知道王某的存折放在寝室的书桌内。过了几天,秦某趁王某寝室无人之机,将存折盗走后银行将3000元现金提出。

[案例解析]以上这个案例中的犯罪嫌疑人是利用了同学、朋友的关系进行作案,外人很难得手,被害人本人也很难想到,有一定的隐蔽性。案例中,王某在输入密码时对秦某没有丝毫戒心,在秦某已被拘留后,王某还没有相信这个事实。在这里提醒同学们要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不给作案分子提供方便,在生活中应该注意保护自己的密码,不要把他人熟知的如自己的生日等作为密码,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隐私。

另外就是现金和贵重物品如何保管的问题。这类物品不要放在明处,大量现金(超过200元)最好存入银行,随用随取,身上只留些零用钱,少量现金和贵重物品要锁在柜子里或随身携带,这样可以避免不法侵害的发生。

1、刚入学,宿舍较乱时容易发生被盗。

2、放假前容易发生被盗。

3、假期,学生离校后,易发生撬门扭锁盗窃。

4、同学都去上课时容易发生被盗。尤其是上午第一、二节课时。

5、学生上晚自习,相邻的几个寝室人都走空,熄了灯,也可能发生被盗。

6、夏季开门多,易发生趁虚而入的盗窃。

7、学校举办大型文体活动,外来人员剧增时,发生盗窃的可能性也增加。

8、学校开大会、运动会、考试、周末看电影等,因宿舍同学走空,易发生被盗。

八、学生宿舍防盗应注意哪些问题?

1、最后离开寝室的同学一定要锁门,不要怕麻烦,要养成随手关门、锁门的好习惯。切不可图方便,临时出去不锁门,方便了溜门盗窃的小偷。

2、不能随便留宿不知底细的人。年轻人喜欢交朋友是正常的,但不可违反学校的管理规定留宿不了解的人,更不能丧失警惕,引狼入室。

3、对形迹可疑的陌生人应格外提高警惕。外来人员有的是兜售物品的商贩,如果是房门大开没有人,往往会顺手牵羊偷走衣物、现金、贵重物品等。还有人打扮成学生模样,在宿舍里到处乱窜,一有机会就下手盗窃。

4、如果宿舍管理混乱也是最易发生盗窃案。

5、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钥匙,不要随便借给别人。

[案例解析]韩某不注意保管自己的钥匙,对来人又没有任何的防范意识,放任周某在自己寝室逗留,给周某偷配钥匙的机会,同时周某掌握了该寝室的活动规律,所以周某盗窃屡屡得手。如果韩某的钥匙不在桌子上,周某就没有机会偷配钥匙。如果大家早对周某经常来本寝室有怀疑,周某就可能不敢在该寝盗窃。

九、如何保管好自己的现金和贵重物品?发现存折或银行卡丢失怎么办?

现金最好的保管方法是存入银行。数额较大的现金一定要及时存入,千万不可怕麻烦或者能拖则拖。存钱时要注意输入密码,这样一来即使存折丢失或被盗,也不用担心现金被人冒领。

贵重物品不用时最好锁在抽屉、柜子里,以防被顺手牵羊或乘虚而入者盗走。放假离校时应将贵重物品随身带走或托可靠的人保管,不可留在寝室。住在一楼的同学睡前应将现金及贵重物品锁入抽屉,防止被人“钓鱼”。门钥匙切不可随处丢放,价值较高的贵重物品,最好做上特殊的记号,即使被盗,将来被找回的可能性也大些。

当发现自己的存折丢失时,要立即去银行挂失,然后到学校公安保卫部门报案,但不可声张,要细心观察、寻找,向公安保卫部门提供线索和有关情况。

[典型案例1]2005年10月某高校张同学到保卫处报案,其放在密码箱准备交学费的5000元被盗。校保卫处经过工作,将此案查破。犯罪嫌疑人是张某的同寝同学、老乡李某。李某交代因和张某的特殊关系,两人经常在一起,张某的各种密码他都熟悉。由于知道张某的密码箱内有5000元钱学费一直未存入银行,趁自己一人在屋内的时候将5000元现金盗走。

[案例解析]张同学现金被盗的最大隐患是他没有及时将5000元现金存入银行,其次是密码箱的密码不能为他人所知,如果成了大家都知道的,也就无密码可言了。从中不难看出,张同学防范意识之差,作为在校大学生,多掌握一些防盗知识,提高自身的防范能力,有百利无一害。

[案例解析]存折被盗窃的主要原因是:一是黄某不应该将存折放在包内,并置于无人看管的办公室内;二是不该把存折和身份证放在一起;三是不应将身份证的后几位数字设定为存折密码。好在黄某发现早并及时报了案,才免受较大的损失,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提高防盗意识。

十、大学生如何才能避免被抢劫?

[典型案例]某高校的一对恋人,吃完晚饭在学校的林荫小道漫步,不知不觉地天色已黑,两人又在远离人群的路边坐下聊天,突然窜出三个歹徒,强行将二人的书包、现金、手机等物品抢走。

[案例解析]他们被抢的原因一是没有防范意识,以为学校院内就是安全的地方。二是远离人群,被抢后连报案的人都没有,更不用说是救援的人了。三是逗留在无人的地方,给歹徒作案的机会。

十一、大学生遭遇抢劫应如何处理?

大学生若遭遇抢劫,应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

1、在遭遇持械抢劫时,同学们尽量不要抵抗,避免人身受到伤害;

2、不要过于惊慌,但要装作很害怕的样子快速将少量的钱物交出,尽量减少损失。

3、一定要尽量看清作案分子的体貌特征和逃跑方向;

5、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只要有可能,就要大声呼救或故意与作案人高声说话。

[典型案例1]2001年6月份,某大学连续发生几起抢劫案,被抢的均是正在谈恋爱的男女同学,地点都是在该校附近的树林里、运动场等一些偏僻的地方,一时搞得学生人心惶惶。学校领导和保卫处非常重视,保卫处的同志们白天调查走访,晚上蹲坑守候。有一天突然摸上来一条重要线索,有个同学反映:同学杜某这几天非常害怕,说有人要抢他,结果打了起来,他可能把这个人给打坏了。保卫处立即找来杜某了解情况。杜某反映5月初的一天晚上十二点多钟,他和女友在运动场谈恋爱,突然从对面跑来一个男子,叫他们把钱拿出来,杜某体质较好,也很勇敢,两人厮打起来,最后杜某将其打倒并摔在地上的石头上,对方头部出血,该男子受伤后逃跑。杜某见把别人打伤,害怕地跑回寝室,而没敢报案。保卫处根据杜某提供的线索,经过大量的调查、走访,将以李某为首的抢劫团伙共4人全部抓获。

[案例解析]杜某和女友深夜在僻静处逗留,以至遭到抢劫。杜某很勇敢,体现了当代大学生敢于同不法行为作斗争的好的一面,杜某的害怕也暴露出有许多大学生不知道什么是正当防卫,在自身利益遭到不法侵害时怎样正当防卫,同学们在学习之余还应多看看有关法律的书籍。

[典型案例2]2003年4月学生陈某在回寝室的路上突然被一迎面过来的民工打扮的男子拦住,让其将钱拿出来,陈某意识到遇到了抢劫,立即将书包给了该男子,同时记下了该男子的体貌特征,之后陈某大声呼喊救命,该男子见已得手,便慌忙逃跑,陈某立即拿出手机报警,并观察作案人逃跑的方向,结果实施抢劫的犯罪嫌疑人张某在逃跑的途中被迅速赶来的保卫人员在案发现场附近抓获。

[案例解析]陈某被抢的现场是一僻静的地方,应该和其他同学结伴而行。但他的处置方法是得当的:马上将少量的钱物交出,避免人身受到伤害,及时报警及提供线索,也使公安保卫人员能够快速抓获犯罪嫌疑人和查破案件。结果他只是受了一点惊吓,而没有受到任何损失和伤害。

十二、旅途中遇到坏人抢劫怎么办?

1、当有人在你背后跟踪时,你要注意这可能是坏人要对你下手的征兆,要立即改变方向,并不断地向背后察看,使跟踪你的人知道你已经发现了他的企图;要朝有人有灯光的地方走,到商店、住户、机关等人多的地方寻求帮助;要记住跟踪你的那个人的体貌特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告。

2、如果你遇到抢劫时,要胆大心细,勇敢机智,想法调动和团结身边的群众,同犯罪分子斗争。如果只有你一人,力量不如犯罪分子大,则更要冷静,损失不大时就“丢卒保车”,以保护生命安全为原则。要尽量记住犯罪分子的身体特征(身高、年龄、衣服、纹身等),及时向公安保卫部门报告。重要的是智斗罪犯,利用犯罪分子的虚弱本质和心理,可以智取。

THE END
1.避免网络诈骗的方法有哪些导读: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避免网络诈骗的方法有哪些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https://www.64365.com/zs/2546371.aspx
2.防止网络诈骗安全教案七篇防网络诈骗,通过发送短信息、拨打电话,或者通过网络、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等方式。,欺骗不特定的多数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防止网络诈骗安全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防止网络诈骗安全教案精选篇1 活动目的: 1、作为小学生要了解防骗安全防范措施。 http://www.jiaoyubaba.com/jiaoan/28668.html
3.中小学学生防诈骗知识竞赛题库5、(单选)避免被诈骗,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应怎么做?() A、为领取免费小礼品,在网上填写个人信息 B、不贪图小便宜,不随便留个人信息 C、广撒网,在任意求职平台投递个人简历 D、随便在网站上注册账号,或者在贴吧里发一些自己的照片 正确答案:B 6、(单选)你正在准备高考(司法考试、建造师考试、会计考试),突然收到https://www.meipian.cn/3w4peins
4.信用中国(山西忻州)3、精准劝阻避免群众上当受骗 今年以来,市公安局反诈中心依托互联网大数据预警系统对全市正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或高危易受骗群众进行预警劝阻,通过民警、工作人员耐心劝阻、引导,有效避免高危人员被骗,今年已累计处置诈骗预警39.1万条,日均人工电话劝阻1126人次,有效降低了发案,避免群众损失5700余万元。 http://credit.sxxz.gov.cn/shcx/1105182.jhtml
5.防诈骗安全教育知识大全二、遇到网络诈骗的抢救办法 如果不小心掉入不法分子所设置的陷阱,要及时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损失。发现上当受骗不要有侥幸心理,应当迅速保存涉案证据,并及时报案。 1、受害人自己可以采取紧急止付措施(时限为次日零时),快速冻结被骗资金,尽最大可能减少自身的损失,主要做法有: https://www.ruiwen.com/ziliao/anquan/7426902.html
6.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安全工作)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不要沉迷于网络世界。 严格要求自己,坚决抵制黄赌毒。 注意游泳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自觉做好家庭防火工作,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自觉做好家庭防盗、防骗工作,防止财物被盗、被骗。 不要轻信陌生电话、短信、邮件,防止上当受骗。 不要向学校规定以外的任何单位和个人缴纳款项。 http://anquan.cqepc.cn/article_37103.html
7.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工作方案(精选22篇)(一)全覆盖推进“入户走访宣传”:督促各物业服务企业配合各街镇综治部门、人口办、辖区x派出所按照100%全覆盖入户宣传的要求,将最新的防范宣传要点告知居民群众,把最新的防范提醒材料送到群众手上。(责任单位:物业科)。 (二)利用机关、企事业、住宅小区、开发楼盘等的所有电子显示屏开展宣传:播放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宣传https://mip.wenshubang.com/fangan/2454091.html
8.预防网络诈骗演讲稿范文(精选11篇)虽然行骗手段多种多样,但只要我们树立较强的反诈骗意识,克服内心的一些不良心理,保持应有的清醒,做到“三思而后行,三查而后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避免上当受骗的。 预防网络诈骗演讲稿 2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预防电信诈骗》,电信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手机短信、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yanjianggao/20221122101757_5994625.html
9.防电信诈骗教案6篇(全文)班会目的: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同学们明白预防电信诈骗的重要性,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诈骗的各种形式,避免上当受骗。 班会准备:确定主持人、制作ppt 具体步骤及安排: 一、导入新课 近年来,伴随金融、通信业的快速发展,借助于手机、固定电话、网络等通信工具和现代网银技术实施的电信诈骗犯罪迅速蔓延。电信诈骗作为一https://www.99xueshu.com/w/fileqq7pbim6.html
10.网络诈骗花样多,如何保护财产安全?三是投资理财、网络购物应选择正规渠道,避免在无资质或不合规的平台进行投资;网络购物时应选择官方平台进行交易,避免脱离平台进行交流。四是主动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利用APP的预警劝阻、快速举报、远程身份账号验证等功能增强防范能力。遭遇诈骗后应第一时间报警并联系银行对相关银行账户进行冻结,防止损失进一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9428520672541014&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