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
冒充客服、冒充公检
五种诈骗类型
已成为最为突出的五类高发案
交友投资类诈骗(又称“杀猪盘”类诈骗)
家住银川市的宋女士通过“陌陌”APP认识一名自称“李建军”的军官,在聊天过程中,李建军对宋女士嘘寒问暖、关怀备至,无形的在宋女士心中建立了一个高大威武、体贴可靠的形象。
一周后,李建军称其朋友在银川外汇局工作,掌握国外货币兑换漏洞,自己因工作原因无法参与,希望宋女士帮助他利用该漏洞挣大钱。在李建军的指导下宋女士下载了一款名为“EXXpro”的APP,并按照李建军要求的金额、货币种类跟平台客服进行充值交易。在首次充值3万元成功提现1000元的情况下,李建军继续要求宋女士充值购买货币,又成功提现1万元。
自此,宋女士对李建军所说之事深信不疑,充值的频率越来越快,金额越来越大。直至11月15日,平台内显示宋女士账户金额260余万元,李建军告诉宋女士可申请提现,在提现过程中客服提示需要缴纳税款33万元,宋女士在看到将近200万的盈利后,果断向客服指定账户转账33万元,仍旧无法提现。此时宋女士联系李建军,发现已被拉黑。宋女士在李建军的“指导”下,先后22次转账,累计损失105.6万元。
宋女士被诈骗的经历,是典型的“杀猪盘”案件。在“养猪”阶段,骗子套取宋女士经济状况,通过伪装的人设骗取宋女士信任顺利进入“诱猪”阶段,让宋女士拥有短期快速、高额回报的投资体验,从而诱导宋女士不断追加投资,直至“杀猪”阶段,将宋女士的资金吃干抹净,消失得无影无踪。
冒充外国人交友类诈骗
胡老师因同情对方遭遇,第一次主动提出资金帮助,向对方转账1.6万元。之后,卢卡斯又称需要接种新冠疫苗才能去波兰看望孩子,胡老师再次伸出援助之手,向其转账4.5万元。卢卡斯到达波兰后告知胡老师当地政府要求支付2.8万元的新冠疫苗保险费,不然无法出入境,胡老师又一次向对方指定的账户支付了保险费。在孩子手术期间,胡老师又向卢卡斯进行数次转账用以支付各类医疗费用。
1月4日,卢卡斯称自己已返回德国机场,需要交付2.25万元保证金,胡老师在转账后对方又称自己的银行账户因为多次跨国汇款被冻结,需要交纳税款3万元解冻,此时胡老师才幡然醒悟。
在胡老师的交友经历中,骗子利用胡老师的善良,树立一个身世坎坷、生活不易的外国绅士形象,通过“美强惨”的人设博取胡老师同情,让胡老师心甘情愿先后转账12次,共计被骗36万元。
兼职刷单返利类诈骗
朱某尝试操作后,又陆续领取到40余元红包。尝到甜头的朱某通过扫描群中发布的二维码下载“腾聊”APP继续跟进任务。福利员在群中发布388元-88888元不等佣金的任务,朱某抢定388元任务,根据福利员要求向指定账户转账388元,一小时后通过支付宝收到返现534元。朱某又接着抢了几次任务并完成,抢的金额越来越高。直到完成3888元任务时,福利员提示任务错误,需要支付3倍金额1.16万元后才可重新开启任务。
在朱某的经历中,骗子仅仅通过3次共计495元的返利进行钓鱼,就成功诱导朱某上钩。最终,朱某向骗子转账19次共计被骗69.9万元。
网络贷款类诈骗
家住银川市的李某跟朋友咨询贷款时,经朋友介绍下载“微粒贷”APP申请贷款。李某在填写个人信息后成功申请贷款9万元。李某在提现过程中,系统提示个人信息填写错误。李某联系该APP客服,通过客服发送的链接联系到所谓的业务员,经业务员解释,李某需要交纳贷款金额50%的保证金方可提现,李某向指定账户转账4.5万元后,提示成功申请贷款13.5万元。
李某再次提现时,业务员以相同理由告知李某此次需要提供全额保证金方可提现。李某表示手中资金不够交纳此次保证金,业务员此时提出可替李某担保一半金额,只需补齐另一半金额。李某再一次向业务员指定账户转账后,业务员又称担保失效,需李某自行补齐方可提现。在业务员以相同方式多次“忽悠”下,李某继续向不同指定账户转账多次仍未提现成功。李某在等待提现的过程中,业务员称只需最后再交纳12万元保险金立即提现,才反应过来落入骗子“无限循环”的圈套中。
李某因急需用钱申请9万元贷款,却在没有借到钱的情况下先后多次向平台高额转账。最终,骗子成功在李某处“贷款”72万元。
冒充“公检法”类诈骗
其间,这两位所谓的民警告知其案件进展情况并要求其不要向他人提及此事。
吕女士因担心影响家人工作及个人征信问题,不断向对方提供的指定账户转账。直至8月25日,陈警官联系吕女士告知其涉及案件即将于27日开庭,需要交纳25万元保证金,吕女士在向对方转账10万元后产生怀疑,对方立即向吕女士发送了一张吕女士本人的通缉令,吕女士因害怕又向指定账户转账15万元。8月27日,对方告知吕女士开庭一切顺利,随后将派员到中卫告知其结果。几天后,吕女士去当地公安局咨询此事时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骗子利用警察身份,编造吕女士涉嫌犯罪,伪造文书威逼、恐吓吕女士,又利用严重后果对其进行深度洗脑,吕女士在为自己“洗脱罪名”的道路上,先后21次向对方转账,累计被骗102.4万元。
冒充熟人、亲友类诈骗
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诈骗
钱某在理赔员的要求下,下载了一款名为“鸿雁视频会议”的APP进行视频通话,钱某通过扫描理赔员发送的二维码进入网页,并按理赔员的要求输入收款账户和验证码。钱某按要求完成操作后,理赔员提示钱某操作超时导致账户风险,需要钱某通过向其提供的指定账户转账解除风险,在钱某先后6次2万-22万不同金额转账后,理赔员仍继续要求钱某转账,钱某感觉上当受骗遂报警,累计被骗42.9万元。
骗子利用非法渠道获取钱某的购物信息伪装物流客服进行理赔。通过一系列复杂操作,步步为营“绕晕”钱某,又利用钱某担心手头账户资金风险的心理,让钱某在解除风险的过程中向其指定账户多次转账。殊不知,自己缺乏防骗意识才是最大的“风险”。
虚假服务类诈骗
孙先生按照对方要求分别转账2666元、5888元、11666元、22222元、66666元、88888元进行充值。孙先生在完成任务尝试提现过程中,客服又以需缴纳个人所得税为由要求孙先生继续转账。孙先生转账后,客服提示转账错误已退回并要求重新转账,孙先生依旧没有犹豫,再次向指定账户进行转账。此时,客服又以信用积分额度不够需要11万元提高信用额度为由要求孙先生再次转账,孙先生才意识到自己上当了,此时的孙先生已经先后10次向骗子转账共计34.3万元。
在孙先生“非诚勿扰”的道路上,骗子通过设置门槛引诱卢先生参与博彩,孙先生以为接近“女神”的同时还能快速高回报获利,吃到了近在咫尺的馅饼,却是一步步踏入骗子的套路,落得人财两空。
虚假征信类诈骗
骗子们紧跟热度,利用当前时事政策,非法获取周某某个人信息为其“量身定制”诈骗套路,让身为政法大学法律专业毕业的周某某“阴沟翻船”,先后9次向骗子转账共计30.5万元。
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类诈骗
吴同学通过扫描对方提供的收款码用其母亲的支付宝账号向对方转账,客服通过查询又告知吴同学初次使用该平台交易,需要交纳8500元保证金。吴同学再次按照要求进行转账,客服此时又以吴同学账户积分不足需要充值35000元补足积分后进行交易,并向吴同学保证在其交易成功后会将全额退回。吴同学再次进行充值,客服回复吴同学因充值超时导致账户冻结,需要支付58000元进行解冻,吴同学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其实,早在吴同学通过非正规网站挂售账号时就已经被骗子盯上,以“过户费、保证金、积分充值、解冻费”等名义诱导其在交易过程中支付各种费用,累计被骗5.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