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高院发布6起电信诈骗典型案例

原标题:省高院发布6起电信诈骗典型案例

刷单、虚假网络贷款诈骗、杀猪盘……近日,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新闻发布会,公开发布6起典型案例。

法官提醒,遇到类似套路,一定要提高警惕,谨防电信诈骗。

利用网络社交平台针对未成年人实施诈骗

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冯某某有期徒刑3年6个月,并处罚金8000元。

法官说法

随着手机、电脑等互联网终端使用的低龄化,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更多更早地接触到网络购物、网络游戏,诈骗犯罪分子专盯未成年人下手,设置了“免费领红包”“免费领皮肤游戏道具”“解除防沉迷系统”“低价购买游戏装备和账号”“饭圈福利”等骗局。由于未成年人辨别能力不强,极易掉入诈骗陷阱。

提醒:“天上不会掉馅饼,红包背后藏陷阱”。家长朋友一定要引起重视,一方面要加强对未成年子女进行识骗防骗教育;另一方面要注意不要向未成年子女泄露支付密码,更不要随便开通免密支付,谨防诈骗。

以恋爱交友为名“杀猪盘”式网络诈骗

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董某某有期徒刑17年,并处罚金20万元;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郭某某等人13年至12年3个月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相应罚金。

近年来,“杀猪盘”式电信网络诈骗发案较多。诈骗犯罪分子在婚恋网站、移动社交平台冒充单身异性,以婚恋为名交友,假冒成功人士,继而诱骗被害人在赌博网站充值下注实施诈骗,并衍生出“杀猪盘”式诈骗与敲诈勒索相融合的犯罪手段,甚至在境外形成一整套黑色产业链,本案中被告人董某某即是从境外回国组建犯罪团伙从事“杀猪盘”式诈骗。

提醒:“网恋交友需谨慎,虚情假意套路深”。不轻易交付钱财,摒弃不劳而获心理,享受健康网络生活。

以刷单为名招募兼职人员收取会费实施诈骗

2018年9月,张某某招募刘某某等13人,在社交平台发布挂机、刷单等虚假招聘信息。几人夸大收益,诱导他人交620元至820元不等会费成为会员,并由张某某收取会费后按一定比例分成。

该团伙为会员提供的刷单或挂机任务极难获利,会员要求退会费时,该团伙拒不退还。截至案发,共骗取2000余名被害人财物共计17万余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张某某等14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网络平台,以挂机、刷单为名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诱骗他人交会费骗取财物,其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据此,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张某某有期徒刑11年,并处罚金20万元;以诈骗罪判处刘某某等其余被告人5年至1年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相应罚金,对其中1名未成年被告人判处缓刑。

提醒:“刷单发财是套路,莫贪小利进骗局”。依靠兼职刷单动动指头就能轻松挣钱的想法本身就不切实际,先行充值或垫付资金的刷单行为多是诈骗,切莫被蝇头小利诱惑,落入他人设下的诈骗陷阱。

诱骗投资失败的被害人实施诈骗

案发后,李某某和郭某主动退赔了被害人部分经济损失,并自愿缴纳了罚金,其中郭某自愿认罪认罚。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李某某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1万元;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郭某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并处相应罚金。

虚假投资理财诈骗类案件,在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给被害人带来的损失往往很大。诈骗犯罪分子通常利用被害人想通过投资理财获得高额收益的心理,冒充专业人士或者谎称具有特殊资源渠道获取高额回报,诱骗被害人在其指定投资平台注册、充值,并购买虚假理财产品实施诈骗。被骗者往往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热衷投资、理财炒股,一旦被骗,损失惨重。

提醒:“辛苦致富十年功,莫被高利诱惑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切勿轻信网络“投资”等轻松赚钱的噱头,选择投资理财平台时,一定要擦亮双眼理性辨识,选择正规渠道,以免遭受财产损失。

冒充贷款公司客服实施虚假网络贷款诈骗

法院以诈骗罪判处王某某等被告人3年至2年6个月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相应罚金;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处被告人彭某某有期徒刑2年,并处相应罚金。

提醒:“网络贷款有陷阱,无息低息不轻信”。有金融需求的群众一定要到正规的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切不可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贷款,警惕贷款无门槛、贷前乱收费的诈骗陷阱。

引诱多名被害人参与赌博实施诈骗

2018年上半年,被告人甘某某通过招揽同乡、在网上发布招聘信息等方式招录人员,逐渐形成了以甘某某为首要分子,濮某某等为骨干成员的诈骗犯罪集团。该犯罪集团涉案人员众多,层级分明,主要成员固定。该集团利用网络交友软件虚构身份,寻找同性恋网友聊天取得被害人信任后,再以玩赌博游戏能赚钱为诱饵骗其下注,通过控制赌博结果骗取被害人钱财。该诈骗犯罪集团通过该手段骗取1000余名被害人钱款共计630余万元。

另查明,该诈骗集团中有7名被告人系未成年人,其中3名未成年人系在网络招聘平台上求职时加入该诈骗集团。

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甘某某有期徒刑14年,并处罚金15万元;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濮某某等人12年6个月至1年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相应罚金。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现出专业化、职业化、公司化的新特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中的集团犯罪、团伙犯罪比例明显高于普通刑事犯罪中集团犯罪、团伙犯罪的比例。犯罪集团和团伙中各成员分工明确,诈骗手法专业、职业,社会危害性极大,成为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重中之重。

提醒:“网络交友不可靠,赌博容易入圈套”。同时,提醒广大家长及青少年,要甄别招聘信息,对招聘平台上高薪资低要求、岗位不详的求职信息要提高警惕,一旦发现工作内容疑似诈骗,要想办法脱离并报警,切莫沦为诈骗分子的帮凶。(记者郭卫艳实习生付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5120190008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3038号

主管单位:中共尤溪县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尤溪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尤溪县城关镇紫阳大道3号4幢4层4012-1、4012-2(东方商业广场)

THE END
1.警惕!假期兼职,小心这四类网络求职诈骗眼下,正值高校毕业生求职的时候,此外,也有不少在校学生选择在假期兼职。日前,公安部网安局就发出提示,警惕四类网络求职诈骗。 这四类网络求职诈骗是: 电商刷单诱惑大 不法分子以“敲敲键盘就能赚钱”的旗号诱惑学生应聘,前几单按照约定报酬以获取信任,让受害人不断加大投入,最后再以“任务未完成”“卡单”等各种http://html.gxjy.sdei.edu.cn/html/2024/12/17/206220.html
2.高薪干兼职,竟是搞诈骗快醒醒!看到这样的网络兼职广告 你是否心动? 快醒醒! 天上不会掉馅饼!!! 这很有可能让你沦为 电信诈骗的“帮凶” 01 案例详情 被告人杨某伙同陈某等人,采取一部手机用聊天软件与诈骗分子视频通话,另一部手机用于拨打被害人电话,让诈骗分子和被害人在两部手机中建立通话的方式进行诈骗。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856730
3.大学生假期做兼职涉诈骗获刑轻松兼职变诈骗帮凶新闻频道大学生小妍趁假期做兼职赚取零花钱,却因参与诈骗活动而受到法律制裁。她在微信上帮忙推广发图片以获取佣金,这份看似轻松的兼职工作最终让她沦为犯罪分子的帮凶。近期,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小妍因犯诈骗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一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六千元。 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41118/47602354.html
4.网络虚假兼职诈骗案案件分享:2024年6来自安城时光网络虚假兼职诈骗案案件分享:2024 年 6 月,某诈骗团伙在网络上发布大量虚假兼职信息,声称招聘打字员、刷单员等,工作轻松,日薪可观,且无需任何经验和技能要求。许多求职者为了赚取外快,按照要求缴纳了所谓的 “保证金”“入职费” 等费用,共计数百元至数千元不等。但缴纳费用后,求职者并未得到任何工作任务,且无法https://weibo.com/7349026176/P5p4vFx3N
5.青浦地区三类高发诈骗案,小编带你揭秘骗术套路兼职刷单不再以单一的传统形式出现,而开始以“为主播打赏”“为短视频平台的作品点赞”“为博主刷粉丝”“商城充值”等为由进行多种形式叠加,须引起关注。 该类案件频发的原因 被害人想通过网络寻找兼职来增加收入,却给了诈骗分子可乘之机,导致该类案件频发。 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754207
6.常见网络电信诈骗案件案例分析安全常识常见网络电信诈骗案件案例分析 第一类 刷单返利诈骗 (一)案例 2021年3月21日,家住岳麓区的孙女士在微信群中看到一条信息:“招聘京东兼职,工资现结”。孙女士扫码后进入了一个兼职刷单群,“客服”人员介绍只需按照系统的派单任务拍下商品,截图发给客服,然后再扫码付款就完成一单任务,即刻就可获得本金加返利。孙http://wzbwc.hnkjxy.net.cn/2023_12/19_23/content-22244.html
7.微信兼职网络诈骗被抓的后果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关于微信兼职网络诈骗被抓的后果接下来就和华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微信诈骗被抓会有什么后果?https://www.66law.cn/laws/2293946.aspx
8.警示案例濮阳网青海省西宁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通告,近期西宁市发生多起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诈骗嫌疑人打着“网络兼职刷单”的幌子,诱导受害人“上钩”后在虚假网站上进行博彩、投资,无论诈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0-04-15发红包就返利 小心陷入骗局 近期,红包返利、网贷、刷单三类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频发。江门警方为市民https://www.pyxww.com/pyshlwjbzx/jsal/index_2.html
9.泉州市反诈骗中心提醒:网络刷单有陷阱暑期兼职需谨慎泉州市反诈骗中心提示,网络兼职刷单、刷信誉都是骗子设好的陷阱,尤其是需要先行垫付资金的多是诈骗,骗子多会以高利润为诱饵,利用受害人想赚钱的心理,骗取更多资金。 网购退款骗局最常见 相比平时,暑期学生们有更多的时间用于网购。诈骗分子经常冒充购物网站客服以退款的名义进行诈骗,我市在校生因此被骗的案件也不在少数https://www.qzwb.com/gb/content/2018-07/14/content_58427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