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做兼职春节加班有三倍工资? 法官:非劳动关系政法集装箱民主与法制网

有法官认为:学生小刚和酒楼建立的并非劳动关系,雇主只需支付相应的劳动报酬即可

案例1

大学生应聘钟点工没有加班工资

刚满20岁的小刚(化名)是海南某政法学院法律系的一名大二学生。今年1月学校放寒假后,小刚不想太早回老家,打算来广州打工赚点生活费再回去,于是找到一家海鲜酒家应聘当服务员。应聘时,小刚明确表示自己是在校学生,酒家也同意让其以钟点工的形式参加工作,并让小刚填写入职表,表上约定一个月2500元全包,并参照公司内部正式员工额外给予报酬。

小刚在该酒楼工作了一个多月,酒楼在小刚离职时支付了3736元作为劳动报酬。小刚觉得报酬太少,认为自己在法定工作日和休息天均加班,平时也有延长工作小时,报酬不应这么少。而酒楼方面则认为基本工资2500元,多出的1236元是加班费用。

酒楼:他只是钟点工的形式

作为法律专业的学生,小刚认为这种算法不合理,按照他的算法加班费用远不止这个数。很快小刚便学以致用拿起了法律的武器:他按照法律规定先提起仲裁,再起诉至法院,请求法院确认双方在2017年1月16日至2017年2月19日期间存在劳动关系,酒楼支付春节三倍加班工资、3周的节假日双倍工资以及每天延长加班2小时的加班工资。

对此,酒楼辩称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小刚只是以钟点工形式上班,酒楼也按照约定支付月薪,并给了加班报酬,故不同意小刚的请求。目前该案还在进一步审理中。

●法官说法

越秀区法院有专业法官指出,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一条规定:“一、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案例2

实习期满留在实习单位是什么关系

2013年初夏,大四学生小莹(化名)按照学校教学安排自行找到一家网络信息公司实习,并与该公司签订了《实习协议书》,约定实习期为两个月。小莹在实习单位勤奋好学,工作态度积极主动,实习期满后继续留在公司工作。但没想到好景不长,双方后来产生纠纷,小莹在收到公司发的最后一个月工资后便被通知不用再上班,其申请公司开具离职证明的请求也遭拒绝。

小莹认为作为正式员工突然被“炒”,虽然心中不快,但既然要走,自己应该能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而不仅仅只是最后一个月的工资而已。

于是小莹申请劳动仲裁委确认双方存在劳动关系,要求公司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与经济补偿金,并补开离职证明。仲裁裁决基本支持了小莹的诉讼请求,但是公司不服起诉至法院,诉称小莹一直未向其司告知毕业的事实,也未向其司提交毕业证等资料,双方签订的是《实习生续签协议》,并未签订劳动协议,故此认定双方为实习关系,非劳动关系,认为不应支持小莹的诉请。

对此,一审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小莹与信息公司存在劳动关系,遂判令信息公司向小莹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并出具离职证明。信息公司不服一审判决,向中院上诉,二审法院为双方主持调解,最终该案以双方调解结案。

本案中,小莹先以实习生的身份入职信息公司,继而留在该公司工作,其系以与该公司建立长期劳动关系为目的继续在该公司工作,公司也有意通过实习期考察小莹的表现进而将其招聘为公司员工,双方均以建立劳动关系为目标。实习期满后,小莹留在公司任职并领取工资,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双方符合劳动关系成立的条件,公司应与小莹签订劳动合同。另外,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为劳动者出具离职证明,是用人单位的义务。

因此,公司应按劳动合同法规定支付小莹双倍工资差额,并为小莹出具离职证明。

链接

珠三角劳动争议案件占全省总数95%

记者从昨日广东省律协劳动委举办的“2017胜伦人力资源法律高峰论坛”上获悉,近年来,劳动者的诉求已经从以往的单纯追讨工资或加班费的单一诉求,向同时主张工资、经济补偿、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多种诉求发展。

据介绍,广东是全国经济活动最活跃和劳资矛盾最突出的地区之一,自2008年至今,全省每年劳动争议案件均在30万宗左右,案件总数、涉案人数和涉案金额均居全国首位。2016年,广东省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26万宗,涉及劳动者52.8万人,案件总量占全国的14.7%,居全国首位。

2016年,珠三角的广州、深圳、佛山、珠海、江门等9个市劳动争议案件共24.8万件,占全省案件总量的95%,其中,深圳、东莞和广州三市的案件量分别为6.5万件、6.2万件和4.1万件,居全省前三位,三市案件总量占全省案件总量的2/3。

THE END
1.警惕网络诈骗揭秘大学生最容易上当的三大骗局!一、网络兼职诈骗 案例介绍: 想象一下,你是一名大学生,正想找份兼职来赚点零花钱,顺便积累点社会经验。你在网上浏览着各种招聘信息,突然一个“日赚千元,轻松在家工作”的广告吸引了你的注意。你心动了,心想:“这不就是我梦寐以求的兼职吗?”于是你毫不犹豫地点击了链接,填写了个人信息,期待着丰厚的回报。 https://aqbw.xzyedu.com.cn/info/1049/2338.htm
2.大学生网络犯罪案例及解析大学生网络犯罪案例及解析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现象层出不穷,我们都会被动或主动地接收、了解相关的诈骗信息,特别是当代活跃在互联网空间的90后、00后们,每天都可以便捷地了解过许多碎片化的关于电信网络诈骗的知识,对相关诈骗手法有所耳闻。但是,这种了解大多数是浮于表面的,认识不够深刻、全面;再者,电信网络诈骗技术https://www.51zlaw.com/xingfa/86803.html
3.大学生受骗案例及分析防范原则:谨慎对待网络贷款,核实对方身份,不轻易提供个人信息。 6. 兼职陷阱案例 分析:嫌疑人以兼职为名,诱使学生交纳保证金或培训费,随后消失。 防范原则:谨慎对待兼职机会,核实对方身份,不轻易交纳费用。 以上案例及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受骗主要是由于缺乏防范意识、急于求成、求职心切等原因。为了防止被骗,大学生应https://www.360doc.cn/article/75092861_1118613755.html
4.大学生涉嫌网络违法违纪警示教育案例(三)鉴于万某某犯罪时系在校大学生,因找兼职误入歧途而收购,主动认罪认罚,江油市人民检察院对其提出从轻处罚的量刑建议。涂某某在审查起诉阶段不认罪,也不供述银行卡销售去向、获利数额等情况。2020年12月31日,江油市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处涂某某有期徒刑一年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https://nmc.xpu.edu.cn/info/1057/2221.htm
5.大学生如何增强反间防谍意识七个案例告诉您大学生如何增强反间防谍意识。 网络兼职 间谍:同学,想发财吗?这里有一份好工作等着你。 案例一:小李是郑州某大学学生,学习之余找兼职,网上有陌生人主动添加他为好友,自称是军民触合企业的职员。让小李拍摄一些军事杂志的图片,并给他转账高额的报酬。此后多次向小李打听空军招飞情况。经调查,对方为http://yyxy.ccsu.cn/info/1127/3990.htm
6.网络兼职工作大学生网络兼职网络兼职赚钱项目一品威客网提供网络兼职工作,在家网上兼职工作,正规网上兼职等服务。挑选服务商进行招聘网络兼职,网上兼职打工,大学生网络兼职,网络兼职赚钱项目等服务,就上一品威客网,中国领先的文化创意交易平台。https://task.epwk.com/jianzhi/
7.河北东方学院官网案例: 何女士通过网络看到一则兼职刷单信息,与对方联系后,对方将其拉进一个任务群,进群后对方让其下载某APP进行刷单,何女士按照提示先完成了几单小额任务,本金和佣金又很快提现到账。尝到甜头的何女士便加大了刷单金额,分多次转账共计33000余元,后发现被骗。 https://www.hbdfxy.cn/basic/detail/54/54/6922
8.典型诈骗案例(一):一个女大学生的36小时兼职刷单血泪史2、网络刷单本身就是一种违法的行为,任何要求垫资的网络刷单都是诈骗,遇到“刷单”、“刷信誉”、“刷信用”的网络兼职广告时要提高警惕。 3、遭遇诈骗要立即报警,并将对方的QQ、微信、电话号码、聊天记录等留存提交给警方,以便警方破案。 原标题:《典型诈骗案例(一):一个女大学生的36小时兼职刷单血泪史》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7993295
9.2019级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3)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各项指标,具有较强健身、健美能力。 (4)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实施纲要(试行)》要求,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达到心理健康,人格完善,具备自尊、自信、自知、自警、自强、谨慎、坚韧执着、谦虚、沉着冷静和乐观等良好的心理素质。 https://www.hnwmxy.com/jiaoxuekeyan/jiaoxuebiaozhunfabu/rencaipeiyangfangan/2019_r/2020/0703/6462.html
10.信用德州案例2:大学生兼职刷单遭遇假冒商家被骗 “双十一”将至,很多骗子冒充电商商家,以在“双十一”前提高店铺销量、信誉度、好评度为理由,雇佣受害人兼职刷单刷信誉,然后再以买商品的方式骗取受害人现金。11月1日,聊大派出所接到辖区一大学生小王报警称,本想通过刷单赚钱,没想到被对方骗走了9600元。 http://credit.dezhou.gov.cn/n23337208/c27579933/content.html
11.市公安局反诈中心预警:近期大学生兼职诈骗案件高发求职者须加强近期,有不少大学生甚至中学生上网时刷到“网络刷单,月入万元”等暑期兼职招聘消息,不限区域、没有门槛、工作轻松、薪资诱人的广告词,着实让不少放假在家的学生心动不已。这样的兼职招聘信息,真的可以相信吗?下面跟随反诈民警了解两起真实案例。 7月3日9时许,家住鲁山县库区乡的尹某涵报警称,她大学放假回家遭遇https://www.pdsxww.com/2021/07/08/wap_99383129.html
12.校园兼职成网络诈骗“重灾区”大学生易中招——中国青年网在收集诸多案例后,记者试着以在校大学生身份,微信添加以打字、刷单兼职为主的某某团队。该团队主推工作包括淘宝刷单、注册单、微信投票等,会费从49元至99元不等。当记者表示以做单抵用会费时,客服人员馨儿立即展开劝导,并解释称,收取押金是因为任务执行都是无人监管下进行,为保证完成质量不得以而为之,“之前有人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edu.youth.cn/jyzx/jyxw/201702/t20170228_91866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