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天搞定猜题押题|绝绝子,一文带你梳理清楚经济产业发展历程!
Hello,各位宝子们晚上好呀,大家是不是已经进入假期倒计时了呢,明天就要回学校了,今天给大家整一波猜题押题!赶紧码住,说不定回去之后就考了呢?
四月的“金价”一词突然冲上热搜,从500元到突破600元一克,美国的通货膨胀持续升温,不少投资者对于美国经济陷入滞胀而担忧;不知道各位童鞋有没有从金价涨幅中看出背后的经济发展呢,今天我们要给大家带来的就是猜题押题——经济产业发展,文末提供PDF版本获取方式!经济发展在每年高考中均有一席之地,赶紧学起来吧!
(一)中国
01农业经济
(1)发展历程
(2)特点
①以种植业为主、以家庭饲养业为辅。
②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良,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日益完善。
③以家庭为单位、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④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封建土地私有制。
02手工业经济
(2)三种主要形态
①官营手工业;明以前占据主导地位。
②民营手工业;明中叶后占据主导地位。
③家庭手工业;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03商业经济
(2)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意义
①重农抑商政策在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具体表现必然为经济形态所决定;重农是目的,抑商是手段;实质是抑商人而存商业,退私商而进官商。
②西汉初年的“抑商”在当时的作用主要是积极的。
③明清时期的“抑商”是不可取的;对内以重税、关卡限制私营工商业的发展规模;对外以“海禁”等政策阻断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04货币制度
05经济中心南移
(1)原因
①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和充足的劳动力。
②北方战乱频繁,江南相对较安定。
③江南雨量丰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
④南方统治者的重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2)表现
①唐朝时江西湖南成为全国粮食基地,扬州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②南宋时苏湖熟,天下足。
③元朝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
(二)世界
01农业的产生与发展
(1)意义
①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
②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
③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2)生产关系的变化
①农业产生以后,男子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女子在农业生产中逐渐退居从属地位。
②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生产的产品有了剩余,出现了私有财产,氏族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
③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加和私有制的出现,阶级产生了,国家应运而生。
02商业贸易
①古希腊罗马海外贸易十分活跃,拜占庭帝国一度垄断了中国丝绸等东方奢侈品在欧洲市场的贸易,阿拉伯商人从事中介贸易。
②丝绸之路成为古代贯通亚、欧、北非的重要贸易通道。
(2)作用
①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
②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3)货币、信贷、商业契约
①货币:便利了商品交换和流通,并成为财富的象征。促使商业的功能由最初的互补余缺向逐利增财转化。
②信贷:古埃及出现了较为完备的借贷合约,古希腊的货币经营行业开始兴起,出现了汇票的雏形。
③契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时期,人们已经使用契约。
背红宝书,押题式做题
01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注:自然经济的瓦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1)原因: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经济势力入侵。
2)表现
①洋纱取代土纱,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
②洋布取代土布,使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
③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使中国丝、茶生产日趋商品化。
3)影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
(2)洋务运动
1)意义
①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2)特点
①洋务运动只是通过学习西方的船坚炮利技术来维护封建统治,而没有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②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的发展过程。
③投资形式由官办到官督商办,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
④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教育领域渗透,促进了教育的近代化。
02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1)产生背景、原因
①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的逐步解体。(主要原因)
②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以扩大财源。(直接原因)
③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诱导。
④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2)影响
①使中国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和早期维新思想。
②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的瓦解和崩溃;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③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3)迎来短暂的春天与较快发展的原因
①辛亥革命扫除一些发展障碍。
②临时政府奖励实业发展政策。
③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④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⑤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⑥1935年的币制改革
(4)陷入绝境原因
①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
②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挤压民族企业。
③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滥发纸币,通货不断膨胀。
(二)世界01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1)阶段
(2)评价
1)积极方面
①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生产力的蓬勃发展。
②进一步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有利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④客观上传播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刺激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或地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消极方面: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在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和掠夺的过程中形成的。广大亚非拉国家或地区逐渐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
02两次工业革命
一五计划
①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②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准备了物质条件。
01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②直接原因: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股市投机行为和过度信贷消费加剧矛盾。
③政策原因:银行信贷泛滥,无限制的股票投机活动。
02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欧美国家变化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②建立“福利国家”
③第三产业繁荣
④知识经济兴起
①生产力发展: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模式。
②生产关系调整:国家干预经济,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③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了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④阶级关系的变化:由于股票的分散和“新中间阶层”的兴起,阶级对立的情况发生了变化。
(3)苏联模式调整
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②赫鲁晓夫改革
③勃列日涅夫改革
④戈尔巴乔夫改革
03经济全球化
①根本因素: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②物质基础: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③体制保障:越来越多的国家发展市场经济,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保障。
④直接动因: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动因。
⑤推动因素:企业经营国际化,尤其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的迅速扩张,起了推动作用。
⑥组织机构: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其成员对本国或本地区市场的控制大大放松,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的进程不断加快。
①贸易全球化:国际贸易增加,世界市场扩大。
②生产全球化:国际分工日趋成熟。
③资本全球化: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
五、练一练
(浙江1月)18世纪后半期,韦奇伍德的陶瓷不仅迅速占据了英国市场,而且不到20年就将中国瓷器逐渐挤出欧洲,其出口率达到总销量的80%。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通用部件标准化生产
B.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C.制陶业工厂制的建立
D.自由贸易成为英国国策
▼
【答案】C
【详解】审题指导关键信息:“18世纪后半期”“主要原因结合所学可知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解题思路18世纪后半期,韦奇伍德的陶瓷不仅占据了英国市场,而且将中国瓷器逐渐挤出欧洲,结合所学可知,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的进行,制陶业工厂制的建立故C选项正确。
18世纪末,美国人惠特尼率先使用通用部件制造滑膛枪,推动了美国机床工业的诞生和工业生产的标准化,与材料无关,故A选项错误;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是工业革命开展的政治前提,但不是韦奇伍德陶瓷厂飞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故B选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