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看大学金融学专业的课程有哪些?
公共课: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政治类课程等。
专业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微观金融及其数学基础、数量金融学、货币银行学、投资学、证券投资与管理、保险学、国际金融、财务管理、会计学基础、中级财务会计、商业银行业务等。
可以看到本科的课程涉及面非常广,容易形成大局观,但每门学习的深度都比较浅,再来看看金融博士的课程:
高级微观经济学1和2,高级计量经济学1,2,3和4,有的还要去再修一门统计或数理经济学课。金融学的课主要包括:资产定价理论、公司金融理论、资产定价实证、公司金融实证、金融研究模型和方法等而一些金融工程硕士毕业生的目标行业集中在:投行,对冲基金、对冲基金、资产管理、咨询、Fintech等。其中,2016-2018报告数据显示:54%的毕业生去往了投行;27%的学生去往了对冲基金;而具体工作方向又以Quant、Trading居多,其中:
上面都是系统学习的科班出身。再来看看野路子一般学习什么:
金融常识:《宏观经济学》,《货币金融学》,《套利的常识》,《经济学原理》曼昆,《期货及衍生品基础知识》
量化:《赌神数学家》,《海龟交易法则》,《量化交易之门连载》,《趋势跟踪》,《交易圣经》,《日内交易策略:谷物期货交易实战指南》,《量化投资——策略与技术》,《高频交易》,《量化交易:自己动手做算法交易》,《波动率微笑:宽客大师教你建模》,《主动投资组合管理:创造高收益并控制风险的量化投资方法》,《QuantitativeEquityPortfolioManagement(QEPM),LudwigChincarini》,《ActivePortfolioManagement(APM)》,《量化投资--策略与技术》,《打开量化投资的黑箱》,《统计套利》,《解读量化投资:西蒙斯用公式打败市场的故事》,《量化投资的文艺复兴之道》,《投资大师操盘术系列詹姆斯·西蒙斯操盘术》,《战胜市场》索普
心理与历史:《股市心理博弈》,《金融怪杰:华尔街的顶级交易员-施瓦格》,《通向财务自由之路》,《金融心理学》,《走进我的交易室》,《十年一梦》,《期货英雄》,《以交易为生》,《非理性繁荣》,《疯狂、惊恐和崩溃:金融危机史》,《随机漫步的傻瓜》,《非对称风险》,《反脆弱》,《你也能够成为股票高手》,《CIS股票交易术》,《华尔街操盘手日记》
做个小结,科班出身和野路子只要够专业,差距都不大,差距大的是那种半桶水来回晃的人。
关于交易自学和老师带差别:
按照市面上正确的方法学习,需要自己的辨别能力,和自我约束力,这个成长期会更长。
老师带,你学好的信心会更强,遇到那种愿意讲透,讲得通俗易懂的老师还是看运气的,我就遇到过老师水平很高,但讲得不具体,你不问,她也不知道该讲什么,这样学习就不系统,知识点缺乏关联,抓不住重点。可能在单个知识点上让你有一个框架,比如止损要小,入场点要早,分步止盈等等,剩下的还是靠自己细化。
交易技巧和魔术师技法差不多,是有传承,是有同行交流,但更多的是自己观察别人的表演,回去琢磨。
从亏损到持续盈利,要经历了多少艰辛?
对我来说,最大的提升不在于收获了哪些交易秘技,也不在于某些醍醐灌顶的感悟。
质的飞跃来自于,认知市场的方式的改变,具体说来就是通过回测数据,像分析一家公司财务一样去分析自己的交易记录,从而得到一系列反馈,自己的盈利来自哪?亏损来自哪?对自己来说,最赚钱的行情,最糟糕的行情是什么?数据详细的好处就是让你的优点和弱点无处遁形。
玩游戏之所以简单,是因为你可以反复重启,无限复活,再难的boss也能杀,单打独斗赢不了,就群殴呀,练级呀,氪金呀,只要它可以死,就一定可以战胜。做交易呢?就是面对盈盈亏亏,有个好的评价系统,不断完善自己的逻辑,算无遗策。
你需要建立一个普适的策略框架,而参数,指标都是为之服务的工具,改进弱点,保持优点,交易的每一个状态都有明确应对办法,这个要适合自己的性格,急性子还是慢性子,天不怕地不怕还是小心驶得万年船,应对方式都会因人而异。
战术上控制好最大风险,笃信发财要趁早,战略上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